英國有句俗語: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如果直譯的話,意思大概是,捉弄我一次是你不對,但若是上當兩次,就是我的不對了!
但如果被騙第三次呢?
But fool me three times, it must be April Fool's Day.
上三次當,原來今天是愚人節。
雖然今天是愚人節,但小沃我還是建議大家,多點真誠,少點套路,把整蠱的精力放在學習英語上,是不是美滋滋?
1.
說起「愚弄」他人,很多人會想到fool這個詞。
Fool,傻瓜,既可以做名詞,也可以作動詞,作動詞就是愚弄的意思,這個單詞比較溫和,多用於自嘲甚至是打情罵俏,日常的整蠱則可以用更地道的prank來表示。
Prank [prk] 惡作劇,玩笑
舉個例子:
You swore you'd never fall for another April Fool's Day prank.
你發誓再也不能在愚人節這天被整了。
Look, it was a prank call, okay?
你看,那是個惡作劇好嗎?
而cheat和lie,一般翻譯成謊言以及欺騙,不在「惡作劇」的範疇之內,如果你只是在愚人節這天開開玩笑整整蠱,這兩個單詞是不妥的哦~
2.
說起愚人節的起源,據說是來自法國,而被騙的人,會被稱為April Fish.
In France, people call the April Fools "April Fish".
在法國,被愚弄的人成為「上鉤的魚」。
為什麼會被稱之為April Fish呢?有一種說法是,四月的魚一般都是幼魚,沒有經驗容易上鉤。
還有一種說法是,按照傳統,在愚人節這天,孩子們會在朋友的背上貼一條魚,以此來戲弄別人。當那個受騙上當的小朋友發現以後,開玩笑的人就大叫「April Fish」!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3.
通常來說,整蠱的人被打的概率會比較高,但在愚人節這天,一切似乎都更加寬容。
老美喜歡在整人之後,說上一句I'm just pulling your leg,將所有的不開心化解於無形。
I'm just pulling your leg!
逗你玩呢~
但是因為文化的不同,在中國這樣說後會不會被打,小沃也不敢保證~
說不定被捉弄的人聽到這句話之後更生氣了啊哈哈。
今天愚人節,你想好怎麼整蠱別人或應對別人的整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