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經典 | 張愛玲:琉璃瓦

2021-02-11 上海文學

(選自《張愛玲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

好一則戲謔的故事。一位處心積慮為女兒謀劃婚事的父親,幾個性格不同的女兒。看似掌控全局的父親卻屢屢被女兒們「坑爹」。作者讓這則故事充滿了滑稽色彩,但更老辣的是,這則故事中的人盡皆在枷鎖之中不得自由。因而「琉璃瓦」固然是一種「自嘲」,但看不穿這種束縛,並且往枷鎖中鑽營的姚先生到死也不會明白,他究竟做錯了什麼。

張愛玲

姚先生有一位多產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兒。親友們根據著「弄瓦,弄璋"的話,和姚先生打趣,喚他太太為"瓦窯"。姚先生並不以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們的瓦,是美麗的瓦,不能跟尋常的瓦一概而論。我們的是琉璃瓦。"

果然,姚先生大大小小七個女兒,一個比一個美。說也奇怪,社會上流行著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鵝蛋臉。鵝蛋臉過了時,俏麗的瓜子臉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臉。西方人對於大眼睛、長睫毛的崇拜傳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實流利的譯筆照樣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樣。姚家的模範美人,永遠沒有落伍的危險,亦步亦趨。適合時代的需要,真是秀氣所鍾,天人感應。

女兒是家累,是賠錢貨,但是美麗的女兒向來不在此例。姚先生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要他靠女兒吃飯,他卻不是那種人。固然姚先生手頭並不寬裕。祖上遺下一點房產,他在一家印刷公司裡做廣告部主任,薪水只夠貼補一部份家用。支持這一個大家庭,實在是不容易的事。然而姚先生對於他的待嫁的千金,並不是一味的急於脫卸責任。關於她們的前途,他有極周到的計畫。

他把第一個女兒琤琤嫁給了印刷所大股東的獨生子,這一頭親事琤琤原不是十分滿意。她在大學裡讀了兩年書,交遊廣闊,暫時雖沒有一個人是她一心一意喜歡的,有可能性的卻不少。自己揀的和父母揀的即使是不相上下的兩個人,總是對自己揀的偏心一點。況且姚先生給她找的這一位,非但沒有出洋留過學,在學校裡的班級比她還低。她向姚先生有過很激烈的反對的表示,經姚先生再三敦勸,說得舌敝唇焦,又拍著胸脯擔保:"以後你有半點不順心,你找我好了!"琤琤和對方會面過多次,也覺得沒有什麼地方可挑剔,只得委委曲曲答應了下來。姚先生依從了她的要求,一切都按照最新式的辦法,不替她置嫁妝,把錢折了現。對方既然是那麼富有的人家,少了實在拿不出手,姚先生也顧不得心疼那三萬元了。

結婚戒指、衣飾、新房的家具都是琤琤和她的未婚夫親自選擇的。報上登的結婚啟事,卻是姚先生精心撰制的一段花團錦簇的四六文章。為篇幅所限,他未能暢所欲言,因此又單獨登了一條"姚源甫為長女於歸山陰熊氏敬告親友"。啟奎嫌他囉唆,怕他的同學看見了要笑,琤琤勸道:"你就隨他去罷!八十歲以下的人,誰都不注意他那一套。"

三朝回門,琤琤褪下了青狐大衣,裡面穿著泥金緞短袖旗袍。人像金瓶裡的一朵梔子花。淡白的鵝蛋臉;雖然是單眼皮,而且眼泡微微有點腫,卻是碧清的一雙妙目。夫婦倆向姚先生姚太太雙雙磕下頭去,姚先生姚太太連忙扶著。

才說了幾句話,傭人就來請用午餐。在筵席上,姚太太忙著敬菜,琤琤道:"媽,別管他了。他脾氣古怪得很,魚翅他不愛吃。"

姚太太道:"那麼這鴨子……"

琤琤道:"鴨子,紅燒的他倒無所謂。"

琤琤站起身來布菜給妹妹們,姚先生道:"你自己吃罷!別盡張羅別人!"

琤琤替自己夾了一隻蝦子,半路上,啟奎伸出筷子來,攔住了,從她的筷子上接了過去。筷子碰著了筷子,兩人相視一笑,竟發了一回呆。琤琤紅了臉,輕輕地抱怨道:"無緣無故搶我的東西!"

啟奎笑道:"我當你是夾菜給我呢!"

姚先生見他們這如膠似漆的情形,不覺眉開眼笑。只把胳膊去推他太太道:"你瞧這孩子氣,你瞧這孩子氣!"

舊例新夫婦回門,不能逗留到太陽下山之後。啟奎與琤琤,在姚家談得熱鬧,也就不去顧忌這些,一直玩到夜裡十點鐘方才告辭。兩人坐了一部三輪車。那時候正在年下,法租界僻靜的地段,因為冷,分外的顯得潔淨。霜濃月薄的銀藍的夜裡,惟有一兩家店鋪點著強烈的電燈,晶亮的玻璃窗裡品字式堆著一堆一堆黃肥皂,像童話裡金磚砌成的堡壘。

啟奎吃多了幾杯酒,倦了,把十指交叉著,擱在琤琤肩上,又把下巴擱在手背上,閒閒地道:"你爸爸同媽媽,對我真是不搭長輩架子!"他一說話,熱風吹到琤琤的耳朵底下,有點癢。她含笑把頭偏了一偏,並不回答。

啟奎又道:"琤琤,有人說,你爸爸把你嫁到我家裡來,是為了他職業上的發展。"

琤琤詫異道:"這是什麼話?"

啟奎忙道:"這話可不是我說的!"

琤琤道:"你在哪兒聽來的?"

啟奎道:"你先告訴我……"

琤琤怒道:"我有什麼可告訴你的?我爸爸即使是老糊塗,我不至於這麼糊塗!我爸爸的職業是一時的事,我這可是終身大事,我會為了他芝麻大的前程犧牲我自己嗎?"

啟奎把頭靠在她肩上,她推開了他,大聲道:"你想我就死人似的讓他把我當禮物送人麼?你也太看不起我了!"

啟奎笑道:"沒敢看不起你呀!我以為你是個孝女。"

琤琤啐道:"我家裡雖然倒運,暫時還用不著我賣身葬父呢!"

啟奎連忙掩住她的嘴道:"別嚷了──冷風咽到肚子裡去,仔細招涼。"

琤琤背過臉去,噗嗤一笑道:"叫我別嚷,你自己也用不著嚷呀!"

啟奎又湊過來問道:"那麼,你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

琤琤恨一聲道:"到現在,你還不知道,為來為去是為了誰?"

啟奎柔聲道:"為了我?"

琤琤只管躲著他,半個身子掙到車外去,頭向後仰著,一頭的鬈髮,給風吹得亂飄,差上一點卷到車輪上去。啟奎伸手挽了她的頭髮,道:"仔細弄髒了!"琤琤猛把頭髮一甩,發梢直掃到他眼睛裡去,道:"要你管!"

啟奎噯唷了一聲,揉了揉眼,依舊探過身來,脫去了手套為她理頭髮。理了一會,把手伸進皮大衣裡面去,攔在她脖子後面。琤琤叫道:"別!別!冷哪!"

啟奎道:"給我焐一焐。"

琤琤扭了一會,也就安靜下來了。啟奎漸漸的把手移到前面,兩手扣住了她的咽喉,輕輕地撫弄著她的下頷。琤琤只是不動。啟奎把她向這面攬了一下,她就靠在他身上。

良久,琤琤問道:"你還是不相信我?"

啟奎道:"不相信。"

琤琤咬著牙道:"你往後瞧罷!"

從此琤琤有意和娘家疏遠了。除了過年過節,等閒不肯上門。姚太太來看女兒,十次倒有八次叫人回說少奶奶陪老太太出門打牌去了。熊致章幾番要替親家公謀一個較優的位置,卻被兒媳婦三言兩語攔住了。姚先生消息靈通,探知其中情形,氣得暴跳如雷。不久,印刷所裡的廣告部與營業部合併了,姚先生改了副主任。老太爺賭氣就辭了職。

經過了這番失望,姚先生對於女兒們的婚事,早就把心灰透了,決定不聞不問,讓她們自由處置。他的次女曲曲,更不比琤琤容易控制。曲曲比琤琤高半個頭,體態豐豔,方圓臉盤兒,一雙寶光璀璨的長方形的大眼睛,美之中帶著點獷悍。姚先生自己知道絕對管束不住她,打算因勢利導,使她自動的走上正途。這也是做父母的一番苦心。

一向反對女子職業的他,竟把曲曲薦到某大機關去做女秘書。那裡,除了她的頭頂上司是個小小的要人之外,其餘的也都是少年新進。曲曲的眼界雖高,在這樣的人才濟濟中,也不難挑一個乘龍快婿。選擇是由她自己選擇!

然而曲曲不爭氣,偏看中了王俊業,一個三等書記。兩人過從甚密。在這生活程度奇高的時候,隨意在咖啡館舞場裡坐坐,數目也就可觀了。王俊業是靠薪水吃飯的人,勢不能天天帶她出去,因此也時常的登門拜訪她。姚先生起初不知底細,待他相當的客氣,一旦打聽明白了,不免冷言冷語,不給他好臉子看。王俊業卻一味的做小伏低,曲意逢迎。這一天晚上,他順著姚先生口氣,談到晚近的文風澆薄。曲曲笑道:"我大姊出嫁,我爸爸做的駢文啟事,你讀過沒有?我去找來給你看。"

王俊業道:"正要拜讀老伯的大作。"

姚先生搖搖頭道:"算了,算了,登在報上,錯字很多,你未必看得懂。"

王俊業道:"那是排字先生與校對的人太沒有智識的緣故。現在的一般人,對於純粹的美文,太缺乏理解力了。"

曲曲霍地站起身來道:"就在隔壁的舊報紙堆裡,我去找。"她一出門,王俊業便夾腳跟了出去。

姚先生端起宜興紫泥茶壺來,就著壺嘴呷了兩口茶。回想到那篇文章,不由得點頭播腦地背誦起來。他站起身來,一隻手抱著溫暖的茶壺,一隻手按在上面,悠悠地撫摸著,像農人抱著雞似的。身上穿著湖色熟羅對襟褂,拖著鐵灰排穗褲帶。搖搖晃晃在屋裡轉了幾個圈子,口裡低低吟哦著。背到末了,卻有兩句記不清楚。他噓溜溜吸了一口氣,放下茶壺,就向隔壁的餐室裡走來。一面高聲問道:"找到了沒有?是十二月份的。"一語未完,只聽見隔壁的木器呯訇有聲,一個人逃,一個人追,笑成一片。姚先生這時候,卻不便進去了,只怕撞見了不好看相,急得只用手拍牆。

那邊仿佛是站住了腳。王俊業抱怨道:"你搽了什麼嘴唇膏!苦的!"

曲曲笑道:"是香料。我特為你這種人,揀了這種胭脂──越苦越有效力!"

王俊業道:"一點點苦,就嚇退了我?"說著,只聽見撒啦一聲,仿佛是報紙卷打在人身上。

姚先生沒法子,喚了小女兒瑟瑟過來,囑咐了幾句話,瑟瑟推門進去,只見王俊業面朝外,背著手立在窗前,舊報紙飛了一地,曲曲蹲在地上收拾著,嘴上油汪汪的杏黃胭脂,腮幫子上也抹了一搭,她穿著乳白冰紋縐的單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點胭脂暈。

瑟瑟道:"二姊,媽叫你上樓去給她找五鬥櫥的鑰匙。"曲曲一言不發,上樓去了。

這一去,姚太太便不放她下來。曲曲笑道:"急什麼!我又不打算嫁給姓王的,一時高興,開開玩笑是有的,讓你們搖鈴打鼓這一鬧,外頭人知道了,可別怪我!"

姚先生這時也上來了,接口冷笑道:"哦!原來還是我們的錯!"

曲曲掉過臉來向他道:"不,不,不,是我的錯,玩玩不打緊,我不該挑錯了玩伴。若是我陪著上司玩,那又是一說了!"

姚先生道:"你就是陪著皇帝老子,我也要罵你!"

曲曲聳肩笑道:"罵歸罵,歡喜歸歡喜,發財歸發財。我若是發達了,你們做皇親國戚;我若是把事情弄糟了,那是我自趨下流,敗壞你的清白家風,你罵我,比誰都罵在頭裡!你道我摸不清楚你彎彎扭扭的心腸!"

姚先生氣得身子軟了半截,倒在藤椅子上,一把揪住他太太,顫巍巍說道:"太太你看看你生出這樣的東西,你──你也不管管她!"

姚太太便揪住曲曲道:"你看你把你爸爸氣成這樣!"

曲曲笑道:"以後我不許小王上門就是了!免得氣壞爸爸。"

姚太太道:"這還像個話!"

曲曲接下去說道:"橫豎我們在外面,也是一樣的玩,丟醜便丟在外面,也不幹我事。"姚先生喝道:"你敢出去!"

曲曲從他身背後走過,用鮮紅的指甲尖在他耳朵根子上輕輕颳了一刮,笑道:"爸爸,你就少管我的事罷!別又讓人家議論你用女兒巴結人,又落一個話柄子!"

這兩個"又"字,直鑽到姚先生心裡去,他緊脹了臉,一時掙不出話來,眼看著曲曲對著鏡子掠了掠鬢髮,開櫥取出一件外套,翩然下樓去了。

從那天起,王俊業果然沒到姚家來過。可是常常有人告訴姚先生說看見二小姐在咖啡捫裡和王俊業握著手,一坐坐上幾個鐘頭。姚先生的人緣素來不錯,大家知道他是個守禮君子,另有些不入耳的話,也就略去不提了。然而他一轉背,依舊是人言籍籍。到了這個地步,即使曲曲堅持著不願嫁給王俊業,姚先生為了她底下的五個妹妹的未來的聲譽,也不能不強迫她和王俊業結婚。

曲曲倒也改變了口氣,聲言:"除了王俊業,也沒有人拿得住我。錢到底是假的,只有情感是真的──我也看穿了,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她這一清高,抱了戀愛至上主義,別的不要緊,吃虧了姚先生,少不得替她料理一切瑣屑的俗事。王俊業手裡一個錢也沒有攢下來。家裡除了母親還有哥嫂弟妹,分租了人家樓上幾間屋子住著,委實再安插不下一位新少奶奶。姚先生只得替曲曲另找一間房子,買了一堂家具,又草草置備了幾件衣飾,也就所費不貲了。曲曲嫁了過去,生活費仍舊歸姚先生負擔。姚先生只求她早日離了眼前,免得教壞了其他的孩子們,也不能計較這些了。

幸喜曲曲底下的幾個女兒,年紀都還小,只有三小姐心心,已經十八歲了,然而心心柔馴得出奇,絲毫沒染上時下的習氣。恪守閨範,一個男朋友也沒有。姚先生倒過了一陣安靜日子。

姚太太靜極思動,因為前頭兩個女兒一個嫁得不甚得意,一個得意的又太得意了,都於娘家面子有損。一心只想在心心身上爭回這口氣,成天督促姚先生給心心物色一個出類拔萃的。姚先生深知心心不會自動地挑人,難得這麼一個聽話的女兒,不能讓她受委屈,因此勉強地打起精神,義不容辭地替她留心了一下。

做媒的雖多,合格的卻少。姚先生遠遠地注意到一個杭州富室嫡派單傳的青年,名喚陳良棟。姚先生有個老同事,和陳良棟的舅父是乾親家,姚先生費了大勁間接和那舅父接洽妥當,由舅父出面請客,給雙方一個見面的機會。姚先生預先叮囑過男方,心心特別的怕難為情,務必要多請幾個客,湊七八個人,免得僵的慌。初次見面,雙方多半有些窘,不如讓兩人對面坐著,看得既清晰,又沒有談話的必要。姚先生顧慮到這一切,無非是體諒他第三個女兒不善交際酬應,怕她過於羞人答答的,犯了小家子氣的嫌疑。並且心心的側影,因為下頷太尖了,有點單薄相,不如正面美。

到了介紹的那天晚上,姚先生放出手段來:把陳良棟的舅父敷衍得風雨不透,同時勻出一隻眼睛來看住陳良棟,一隻眼睛管住了心心,眼梢裡又帶住了太太,惟恐姚太太沒見過大陣仗,有失儀的地方。散了席,他不免精疲力盡。一回家便倒在藤椅上,褪去了長衫、襯衣,只剩下一件汗衫背心,還嚷熱。

姚太太不及卸妝,便趕到浴室裡逼著問心心:"你覺得怎麼樣?"

心心對著鏡子,把頭髮挑到前面來。漆黑地罩住了臉,左一梳,右一梳,只是不開口。隔著她那藕色鏤花紗旗袍,胸脯子上隱隱約約閃著一條絕細的金絲項圈。

姚太太發急道:"你說呀!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儘管說!"

心心道:"我有什麼可說的!"

姚先生在那邊聽見了,撩起褲腳管,一拍膝蓋,呵呵笑了起來道:"可不是!他有什麼可批評的?家道又好,人又老實,人品又大方,打著燈籠都沒處找去!"

姚太太望著女兒,樂得不知說什麼才好,搭訕著伸出手來,摸摸心心的胳膊,嘴裡咕噥道:"偏趕著這兩天打防疫針!你瞧,還腫著這麼一塊!"

心心把頭髮往後一撩,露出她那尖尖的臉來,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紅到鬢角裡去。烏濃的笑眼,笑花濺到眼睛底下,凝成一個小酒渦。姚太太見她笑了,越發熬不住要笑。

心心低聲道:"媽,他也喜歡看話劇跟電影 ;他也不喜歡跳舞。"

姚太太道:"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怎麼老是'也'呀'也'的!"

姚先生在那邊房裡接口道:"人家是志同道合呀!"

心心道:"他不贊成太新式的女人。"

姚太太笑道:"你們倒仿佛是說了不少的話!"

姚先生也笑道:"真的,我倒不知道我們三丫頭這麼鬼精靈,隔得老遠的,眉毛眼睛都會傳話!早知道她有這一手兒,我也不那麼提心弔膽的──白操了半天心!"

心心放下了桃紅賽璐璐梳子,掉過身來,倚在臉盆邊上,垂著頭,向姚太太笑道:"媽,只是有一層,他不久就要回北京去了,我……我……我怪捨不得您的!"

姚先生在脫汗衫,脫了一半,天靈蓋上打了個霹靂,汗衫套在頭上,就衝進浴室,叫道:"你見了鬼罷?胡說八道些什麼?陳良棟是杭州人,一輩子不在杭州就在上海,他到北京去做什麼?"

心心嚇怔住了,張口結舌答不出話來。

姚先生從汗衫領口裡露出一隻眼睛,亮晶晶地盯住他女兒,問道:"你說的,是坐在你對面的姓陳的麼?"

心心兩手護住了咽喉,沙聲答道:"姓陳,可是他坐在我隔壁。"

姚先生下死勁啐了她一口,不想全啐在他汗衫上。他的喉嚨也沙了,說道:"那是程惠蓀。給你介紹的是陳良棟,耳東陳。好不要臉的東西,一廂情願,居然到北京去定了,捨不得媽起來!我都替你害臊!"

姚太太見他把脖子都氣紫了,怕他動手打人,連忙把他往外推。他走了出去,一腳踢在門上,門"蹦"地一聲關上了,震得心心索索亂抖,哭了起來。姚太太連忙拍著哄著,又道:"認錯人了,也是常事,都怪你爸爸沒把話說明白了,罰他請客就是了!本來他也應當回請一次。這一趟不要外人了,就是我們家裡幾個和陳家自己人。"

姚先生在隔壁聽得清楚,也覺得這話有理,自己的確莽撞了一點。因又走了回來,推浴室的門推不開,仿佛心心伏在門上嗚嗚咽咽哭著呢。便從另一扇門繞道進去。他那件汗衫已經從頭上扯了下來,可是依舊在頸上,像草裙舞的花圈。他向心心正色道:"別哭了,該歇歇了。我明天回報他們,就說你願意再進一步,做做朋友。明後天我邀大家看電影吃飯,就算回請。他們少爺那方面,我想絕對沒有問題。"

心心哭得越發嘹亮了,索性叫喊起來,道:"把我作弄得還不夠!我──我就是木頭人,我──我也受不住了哇!"

姚先生姚太太面面相覷。姚太太道:"也許她沒有看清楚陳良棟的相貌,不放心。"

心心蹬腳道:"沒有看清楚,倒又好了,那個人,椰子似的圓滾滾的頭。頭髮朝後梳,前面就是臉,頭髮朝前梳,後面就是臉──簡直沒有分別!"

姚先生指著她罵:"人家不靠臉子吃飯!人家再醜些,不論走到哪裡,一樣的有面子!你別以為你長得五官端正些,就有權利挑剔人家面長面短!你大姊枉為生得整齊,若不是我替她從中張羅,指不定嫁到什麼人家!你二姊就是個榜樣!"

心心雙手抓住了門上掛衣服的銅勾子,身體全部的重量都吊在上面,只是嚎啕痛哭。背上的藕色紗衫全汗透了,更兼在門上揉來揉去,揉得稀縐。

桃太太扯了姚先生一把,耳語道:"看她這樣子,還是為了那程惠蓀。"

姚先生咬緊了牙關,道:"你要是把她嫁了程惠蓀哪!以後你再給我添女兒,養一個我淹死一個!還是鄉下人的辦法頂徹底!"

程惠蓀幾次拖了姚先生的熟人,一同上門來謁見,又造了無數的藉口,謀與姚家接近,都被姚先生擋住了。心心成天病奄奄的,臉色很不好看,想不到姚先生卻趕在她頭裡,先病倒了。中醫診斷就是鬱憤傷肝。

這一天,他發熱發得昏昏沉沉,一睜眼看見一個蓬頭女子,穿一身大紅衣裳,坐在他床沿上。他兩眼直瞪瞪望著她,耳朵裡嗡嗡亂響,一陣陣的輕飄飄朝上浮,差一點昏厥了過去。

姚太太叫道:"怎麼連琤琤也不認識了?"

他定睛一看,可不是琤琤!燙鬈的頭髮,多天沒有梳過,蟠結在頭上,像破草蓆子似的。敞著衣領,大襟上鈕扣也沒有扣嚴,上面胡亂罩了一件紅色絨線衫,雙手捧著臉,哭道:"爸爸!爸爸!爸爸你得替我做主!你──若是一撒手去了,叫我怎麼好呢?"

姚太太站在床前,聽了這話,不由得生氣,罵道:"多大的人了,怎麼這張嘴,一點遮攔也沒有!就是我們不嫌忌諱,你也不能好端端地咒你爸爸死!"

琤琤道:"媽,你不看我急成這個模樣,你還挑我的眼兒!啟奎外頭有了人,成天不回來,他一家子一條心,齊打夥兒欺負我。我這一肚子冤,叫我往哪兒訴去!"

姚太太冷笑道:"原來你這個時候就記起娘家來了!我只道雀兒揀旺處飛,爬上高枝兒去了,就把我們撇下了。"

琤琤道:"什麼高枝兒矮枝兒,反正是你們把我送到那兒去的,活活地坑死了我!"

姚太太道:"送你去,也要你願意!難不成'牛不喝水強按頭'!當初的事你自己心裡有數。你但凡待你父親有一二分好處,這會子別說他還沒死,就是死了,停在棺材板上,只怕他也會一骨碌坐了起來,挺身出去替你調停!"

琤琤道:"叫我別咒他,這又是誰咒他了?"說著,放聲大哭起來,撲在姚先生身上道:"啊!爸爸!爸爸!你要有個三長兩短,可憐你這苦命的女兒,叫她往哪兒去投奔?我的事,都是爸爸給安排的,只怕爸爸九泉之下也放不下這條心!"

姚先生聽她們母女倆一遞一聲拌著嘴,心裡只恨他太太窩囊不濟事,辯不過琤琤。待要插進嘴去,狠狠的駁琤琤兩句,自己又有氣沒力的,實在費勁,賭氣翻身朝裡睡了。

琤琤把頭枕在他腿上,一面哭,一面嚕嚕叨叨訴說著,口口聲聲咬定姚先生當初有過這話:她嫁到熊家去,有半點不順心,儘管來找爸爸,一切由爸爸負責任。姚先生被她絮聒得五中似沸,也不知過了多少時辰,好容易朦朧睡去。一覺醒來,琤琤不在了,褥單上被她哭溼了一大塊,冰涼的,像孩子溺髒了床 。問姚太太琤琤到哪兒去了,姚太太道:"啟奎把她接回去了。"

姚先生這一場病,幸虧身體底子結實,支撐過去了,漸漸復了原,只是精神大不如前了。病後發現他太太曾經陪心心和程惠蓀一同去看過幾次電影 ,而且程惠蓀還到姚家來吃過便飯。姚先生也懶得查問這筆帳了,隨他們鬧去。

但是第四個女兒纖纖,還有再小一點的端端、簌簌、瑟瑟,都漸漸的長成了──一個比一個美。姚太太肚子又大了起來,想必又是一個女孩子。親戚都說:"來得好!姚先生明年五十大慶,正好湊一個八仙上壽!"可是姚先生只怕他等不及。

他想他活不長了。

(文內圖片若未標明均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致敬#張愛玲《琉璃瓦》賞析
    從題目你也可以看出,跟初期作品相比,張愛玲再也不是那個寫著蹩腳的悲情詩的少女,而變得柔滑、亮麗起來。這在文字上體現得更明顯。從此以後,張愛玲的每篇小說第一段幾乎都會有一段俏皮幽默、智慧深刻的話語,發人深思而又統領全文。從《琉璃瓦》開始,一個聰明的張愛玲出現了,讀者不斷被她形象獨特的比喻震撼,被她狡黠的幽默傾倒,被她的婉轉突變的遷延吸引,被她潛藏的宿命寓言擊中。
  • 張愛玲的《琉璃瓦》
    張愛玲,1920年9月-1995年9月,中國現代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後輾轉香港,最終定居美國。從7歲便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創作和發表了《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說起張愛玲,不得不提其顯赫的家世,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朝廷重臣李鴻章之女李菊藕。
  • 張愛玲:琉璃瓦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關注「文藝圈  微信ID:wenyiquan1」投稿郵箱:wenyiquantg@163.com文|張愛玲免費報名|人生太短,我們一起讀經典姚先生有一位多產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兒。我們的是琉璃瓦。」果然,姚先生大大小小七個女兒,一個比一個美,說也奇怪,社會上流行著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鵝蛋臉。鵝蛋臉過了時,俏麗的瓜子臉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臉。西方人對於大眼睛,長睫毛的崇拜傳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實流利的譯筆照樣給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樣。姚家的模範美人,永遠沒有落伍的危險。亦步亦趨,適合時代的需要,真是秀氣所鍾,天人感應。
  • 張愛玲中篇小說《金鎖記》(二)
    點擊以下藍色文字,收聽張愛玲《金鎖記》1:張愛玲中篇小說《金鎖記》(一)《金鎖記》無疑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作品
  • 格非×止庵×張悅然:天才夢——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對談
    文章一開頭,19歲的張愛玲便給自己下了定義,以後見之明來看,這或許是關於張愛玲的文字中最為簡潔精準的:「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感嘆「成名要趁早」的她23歲便發展了她的天才,憑藉文字紅極上海灘,第一部小說集《傳奇》出版四天即被搶購一空。
  • 琉璃瓦與樹脂瓦之間的差別
    我們屋面的瓦片從古代燒制的土瓦、琉璃瓦到現在新型的合成樹脂瓦,前者是我們可以通過傳統的方法去燒制,對環保造成危害,在安裝、維修方面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後者是在保持前者復古外表的基礎上,在性能上得到突破,琉璃瓦與樹脂瓦之間的差別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張愛玲作品 | 蒼涼寫就的華美
    ——張愛玲《有些人,我們一直在錯過》張愛玲是中國20世紀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張愛玲小說有著鮮明而獨特的語言風格,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豐富奇特的意象,其小說《色·戒》《金鎖記》《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等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在這些作品中,張愛玲營造了一幅幅華美的影像,展現了人生的孤獨無力,渲染了生命的荒涼與無奈。
  • 張愛玲:女人最重要的不是婚姻,不是孩子,而是......
    為什麼張愛玲的小說如此被青睞?張愛玲筆下的故事,通俗易懂,又意味深刻。13 歲的時候可以讀,30 歲的時候也可以讀。越是網路時代越要重溫經典,讀張愛玲,就是讀一種優質文學。《傾城之戀》:收錄張愛玲於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封鎖》《傾城之戀》《琉璃瓦》《金鎖記》《連環套》這9部小說。
  • 張愛玲最扎心的17句話:笑,全世界與你同笑;哭,你便獨自哭
    貴族的出身、非凡的才華、怪癖的性情,以及一段很快夭折的戀情,構成了世人心中的張愛玲傳奇。記憶裡,她似乎永遠是著一襲華美的旗袍,微仰著頭,眉眼間疏離清冷而高傲的模樣。從《沉香屑:第一爐香》到《琉璃瓦》、《傾城之戀》;從《茉莉香片》、《十八春》到《金鎖記》;從《色戒》、《惘然記》到《紅樓夢魘》、《流言》……張愛玲的文字永遠是那樣的,冷靜、挑剔,筆調由俏皮而入深刻,內裡是無限的蒼涼。「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琉璃瓦反光限制鳥類停留
    最近,馬未都講述上述觀點的一則短視頻,被微博用戶「陸地圍脖」挖了出來。視頻中,馬未都稱故宮屋頂之所以特別乾淨、沒有鳥屎,其主要原因是琉璃瓦特別光滑,加之屋頂是斜的,鳥在上面站不住,所以不會在上面排洩。  為了證明上述觀點「站不住」,從事建築遺產保護研究的「陸地圍脖」展示了一段鳥在故宮太和殿屋頂停留的視頻。
  • 《琉璃瓦》|經濟、愛情、遠嫁|姚先生嫁3女,希望碎成渣
    小說《琉璃瓦》中便記錄一對為女兒婚事操盡心,卻不得善果,不得女兒心的父母。《琉璃瓦》是張愛玲的一部短篇小說,寫於1943年,收錄於《傾城之戀》中,語言詼諧諷刺,故事出人意料。姚先生和他的琉璃瓦在印刷公司做廣告部主任的姚源甫先生,傳統正直,他與老婆生了7個女兒。除了大女兒琤琤,二女兒曲曲,三女兒心心外,其它4個女兒還小,婚戀狀態不在本故事中。
  • 《琉璃瓦》:漂亮女人,你憑什麼嫁得好?
    文|若水張愛玲名作實在多,比如多年前被力捧,至今仍被熱追的同名電視劇《白玫瑰和紅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等,而《琉璃瓦》只能算她作品中極不打眼的小短篇。然而,這部小說語言詼諧中透著冷峻,仿佛張愛玲冷眼旁觀,娓娓道著姚先生家一地雞毛的兒女婚事,相當有看頭。
  • 《昔有琉璃瓦》開機路透,女主嬌羞男主陽光朝氣,身高差愛了愛了
    青春+雙男主+青梅竹馬題材的愛情劇現在越來越受歡迎了,比如《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就是其中經典的一部了吧?講述李尖尖,賀子秋和凌霄三人從小到大的感情變化。而《 以家人之名》在開播後就迅速在網上掀起熱議,大家都很滿意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三人組合,也帶火了青春+雙男主+青梅竹馬這樣的經典設定,確實是大家很喜歡的類型呢。
  • 故宮內部不同色彩琉璃瓦的運用及象徵意義
    黃色琉璃瓦主宰主要宮殿建築群根據封建社會的禮制,黃色是皇家特有的色彩,因此主要宮殿建築的屋頂上都鋪設著黃色琉璃瓦。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養心殿、坤寧宮、東六宮、西六宮等大片宮殿群以金碧輝煌的耀目色彩,形成氣勢恢宏而肅穆莊嚴的特色。
  • 張愛玲誕辰百年︱謝其章:張愛玲的投稿路徑
    張愛玲是自由撰稿人裡最出色最成功最純粹的一位,她靠稿費養活了自己(同時滋潤了無數讀者),據說她去世後的遺產裡包括三十幾萬美元。張愛玲的投稿生涯分幾個階段,本文想說的是第一階段,大致是從1940年到1952年,重點落在張愛玲給雜誌投稿的路徑,也就是說張愛玲與雜誌編輯的關係、是投稿還是約稿、雙方相處得如何等等無關宏旨的小事。
  • 經典情感系名句,張愛玲語錄
    ——張愛玲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張愛玲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張愛玲有些話不說不代表不了解,有些人不見不代表就遺忘。——張愛玲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張愛玲一個人 ,如果沒空 ,那是因為他不想有空 , 一個人 ,如果走不開,那是因為不想走開 , 一個人 ,對你藉口太多 ,那是因為不想在乎。——張愛玲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 「愛玲愛玲」年,我們為何依然懷念張愛玲?
    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該下午茶與我們的大作家張愛玲有關。進了門,米色大廳裡座無虛席,一眼可見許多身著旗袍、打扮精緻的女士們,還有牆上掛著的張愛玲金句(書法家陳亮的作品)。下午茶一道道上,先是上海點心配桃紅香檳,再是海派西點配玫瑰白茶,甜鹹具備,都是張愛玲在她的文中或生活中提到過的點心,可見主辦方為準備這份菜單,確實花了一番心思。
  • 彭于晏、馬思純主演《第一爐香》,盤點張愛玲6部經典電影
    民國才女作家張愛玲的作品經典傳世,出生名門、家世顯赫的她受過中西方教育,小說不但經過中國古典的薰陶,寫作風格也有西方文學的利索。近年來張愛玲的作品不斷被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2001年國際名導李安的《色,戒》再將張愛玲的名著推向頂峰,2020年馬思純和彭于晏主演的《第一爐香》未演先轟動,我們就來看看張愛玲還有哪些經典曾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吧!
  • 張愛玲寫於上世紀的故事,何以仍有「霸屏」的魅力?
    《琉璃瓦》裡,點評姚家小姐的相親對象:「那個人,椰子似的圓滾滾的頭。頭髮朝後梳,前面就是臉,頭髮朝前梳,後面就是臉——簡直沒有分別!」 張愛玲的《金鎖記》被傅雷盛讚為: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半生緣》堪稱是感動了半個多世紀讀者的文學經典,張愛玲在其中表現出了罕見的溫情。
  • 這些經典電影,寫滿了張愛玲的繁華與蒼涼
    看完了少不免忍不住模仿一下……張愛玲除了是古井,還是紫禁城裡頭的出租龍袍戲服,花數元人民幣租來拍個照,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她還是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斷絲連中的藕,鍊石補天中的石,群蟻附羶中的羶,聞雞起舞中的雞——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此處,無需再贅述方方面面對張愛玲的評價、爭論,就安安靜靜奉送幾部由張愛玲作品改編的經典影片以饗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