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嶽飛乃宋朝時期著名的抗金英雄,而嶽鍾琪正是他的後代,此時嶽鍾琪所處的時代,正是異族當道,自然民間一些對於清廷不滿的人士就希冀於可以得到嶽鍾琪的幫助。
要知道,作為康乾三朝的名將,嶽鍾琪手握重兵,巔峰時期更是絲毫不遜色於年羹堯,因此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權勢。
當然,也正是由於嶽鍾琪的身份問題,以及在民間擁有著一些莫名其妙的寄託,因此在雍正十年這位恩寵多年的名將以「負恩」等等罪責被奪官拘禁。事實上,原本兩年後的兵部判決是將嶽鍾琪「斬決」,此後則在雍正權衡下改為了「」「斬監侯」並處罰了70萬兩銀。
又過了三年,到了乾隆二年,嶽鍾琪才被釋放,而此時已經由巔峰時期的三等威信公轉為了庶民,可謂是一落千丈。不過,嶽鍾琪也確實有著卓越才能,要不然也無法在滿人當道的朝堂上擁有著高位,此後乾隆十三年也就是十餘年後的大金川叛亂中,嶽鍾琪的軍事才能使得又被啟用為了總兵、四川提督,而隨後的諸多戰役也顯露了乾隆重新啟用嶽鍾琪的正確性。
嶽鍾琪不可謂不傳奇,而在諸多反清復明人士的希冀鼓動下,嶽鍾琪處境其實十分尷尬,此後的被捕就有著很大的緣故,那麼都有哪些相關事跡呢。
嶽鍾琪不僅僅有著嶽飛這樣的先祖,還有著身居四川提督的父親嶽升龍,可以說是軍人世家,因此也就受到了諸多的陶養,不僅僅平定了西藏、招撫青海,平定大小金川,還主持了攤丁入畝與改土歸流等等重要事務。
在年羹堯倒臺失勢後,嶽鍾琪便接任了他的川陝總督一職,事實上由於西北邊防對於清廷初期有著重要的防控意義,因此設有重兵且總督一職此前都為滿八旗所掌控著。嶽鍾琪能夠破例接任川陝總督一職,本就可以反映了雍正對其寵信與倚重。
身居高位的嶽鍾琪自然不會倒向反清人士,更何況到了雍正時期,實際上清廷已經坐穩了,此刻行事無異於飛蛾撲火。這些抗清人士自然不怕飛蛾撲火的徒勞無功,然而驗明嶽鍾琪的意向卻是很有必要的。
瘋漢胡言 鍾琪惶恐
一天,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人高喊「嶽鍾琪反了!嶽鍾琪反了!」 這是任何時候都最為忌諱的,不消半刻便被抓捕審問,卻原來是一個瘋子,然而瘋子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語麼,恰好便知曉了有嶽鍾琪這樣手握重兵的名將麼,顯然這是有所操作的。
對於這類無中生有之事實際上殺傷力還是蠻大的,至少雍正會因此懷疑,而嶽鍾琪會因此惶恐,如果能夠使得二人反目甚至是嶽鍾琪高聚義旗就更妙了。
不過,嶽鍾琪顯然要老道得多了,以嶽鍾琪的權勢將此事壓下一陣子也非難事,更何況是瘋漢胡言,不過嶽鍾琪卻知道雍正眼線之多,明確的匯報才是上上策。
因此,一早嶽鍾琪便寫明了匯報工作火速傳達給雍正,這份信件也沒有辜負嶽鍾琪一番心思,密密麻麻地全是雍正對於嶽鍾琪的信任與理解。
書生曾靜異想天開 牽扯呂留良案件
在當時,湖南郴州府有一落魄秀才曾靜,此人卻膽大妄為,著有《知新錄》一書,而裡邊的內容竟然是指控雍正的十大罪狀,而其主張便是「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可以說是影響清廷統治的一個隱患。
在曾靜看來,嶽鍾琪乃抗金英雄嶽飛的後代,自然也不會真心實意地為異族效力,十來萬的邊軍完全有著推翻清廷的實力。
事實上,雖說嶽鍾琪乃川陝總督,然而實際上兵馬是清廷所有,即使嶽鍾琪振臂高呼又有幾人呼應,書生之舉不過是異想天開罷了。更何況,時間已經到了雍正時期,清廷早就坐穩了,冒著必輸的風險去丟掉高位也非明智之舉。
曾靜派遣門生張熙帶親筆信與《生員應詔書》前往動員嶽鍾琪,為宋、明復仇,然而不一會張熙便被拷打,且由陝西按察使、滿人碩色共同審問。
此後,更是通過誘騙,知曉了曾靜等人的謀劃。
在雍正的操作下,爆發了呂留良一案,成了打擊言論的「高招」。嶽鍾琪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向雍正反映自己未曾參與不法事,也得到了雍正「少有口心相異處,天祖必殛之」的起誓,然而多番諸如此類的「拉攏」還是使得雍正心中留下了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