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莎莎的黃昏

2021-01-11 商界

擊上方△藍字可關注我們

編者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太平山和油麻地

福田口岸過關,就是香港。落馬洲坐7港元的巴士,半小時到元朗莎莎店。

去元朗的路很窄,雙向兩車道,路面高低起伏,中間要經過很多次90度轉彎,路口的紅綠燈簡易得像是孩子們隨意丟在地上的玩具。

但這樣窄的路不是元朗特有的,整個香港,包括傳統的香港市中心:中西區的中環、上環,灣仔區的灣仔、銅鑼灣,九龍區的尖沙咀、旺角,都是這樣。

香港沒地嗎?元朗、上水大片大片的空地讓人看了都覺得透心涼!

所以很多內地人到香港後很難理解:這就是毛姆眼中的面紗?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余光中詩裡的情人?李碧華書中的歡場?

有智識者曰:那是你沒有去過太平山,沒去過山上的豪宅做客!

▲太平山下的維港

作為香港的「風水寶地」,太平山上匯集了全香港最頂尖的豪宅,李嘉誠、李兆基、劉鑾雄等富豪都曾在這裡俯視天水圍的日與夜、重慶森林的愛與愁。

當然還有一些香港人,過的是張子強家的生活。

當年,張子強的父親隨著 「逃港潮」到香港後,在油麻地的廟街開了一間小小的涼茶鋪維持生計。

張子強一家住在油麻地的窩棚區,和他們一起住在這裡的,不是窮人就是混混,張子強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很快成長為黑社會小頭目。

12歲進局子,16歲坐牢,36歲搶金鋪,41歲綁架李嘉誠長子,張子強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和香港較著勁。

和窩棚區形成鮮明對比的,在油麻地,最氣派的建築是油麻地警署。

一邊是太平山,一邊是油麻地,兩種截然不種的生活方式,卻是最真實的香港。

香港製造:莎莎

很多內地人到香港的首站必選莎莎。

莎莎誕生於1978年的香港,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成為亞洲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化妝品零售集團之一,並於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

很多人喜歡去莎莎,是因為那裡「貨正價低」。

筆者第一次到莎莎買skin food韓系護膚品時,發現莎莎的單價只有其他專賣店的五折,就問莎莎的店員:點解你賣的嘢咁便宜?人家說:在香港只有莎莎是有Skin Food官方授權的!

多年以後,我一直還記得那個莎莎店員的樣子:她穿著得體的職業套裝,在回答顧客的問題時一直保持著自信而禮貌的微笑,我一度以為她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

但在隨後的一次閒談中我無意中得知,原來她只有高中畢業——香港很多像她這樣的店員高中都沒有畢業,她跟我強調。

的確,香港雖然有港大、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大學,但香港的高等教育並不普及,也很少在科技方面出現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樣的人才。

2015年,當地媒體報導:是年全港考生高達82000人,考獲入大學最低資格的有28000人!這樣一看,當年香港的大學錄取率約為34%,而2015年大陸的高考錄取率已超過75%。

而且,相對香港的基礎教育,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在深度和完整度上全面勝出(搞不懂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內地明星和企業家從讀幼兒園就把孩子送到香港!),如今很多香港年輕人對歷史的不了解,世界觀不開闊(一些香港青年在歷史和文化知識上的貧乏已到了讓人震驚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和香港薄弱的基礎教育有關。

當然,像張子強這樣在油麻地的塵土裡轉來轉去長大的人,甚至連去莎莎當店員的機會都沒有了。

那張子強們怎麼辦:搶!

李嘉誠和張子強的對話

一直到現在,在失去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後,香港的警匪片還一直很興盛,時不時冒出《無間道》《踏雪尋梅》這樣的佳作,這是因為,香港這片土地一直為警匪片提供著取之不盡的真實素材。

說一下張子強的案例。

1996年5月,張子強與葉繼歡聯手,成功綁架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勒索港幣10億多元,張子強分得4億3千多萬。

李澤鉅被綁架後,李嘉誠和張子強之間有過一段對話:我不知道你們將怎樣用這筆錢,但我建議你去買我們公司的股票,我保證你們家三代人都吃不完。

李嘉誠說這話的時候,正是香港地產最繁榮的時代,當時香港的四大家族: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李兆基的恒基地產、鄭裕彤的新世界、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的財富總和相當於7個廣東省的財政收入。

就像黃子華在他的棟篤笑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的: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如果張子強當時能聽李嘉誠一言,他今後可能真的不用再過那種在刀尖上舔血的生活了:當時4億買下長江股票後,張子強的短期回報最少是10倍!

香港沒有電商

張子強執行死刑後第五年,即2003年,香港與內地籤署CEPA協議,放開「自由行」。

一年後,馬雲的支付寶上線了,內地迎來電商繁榮和行動支付興盛的時代。

自由行放開後,每年4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香港莎莎、卓越、甚至LV店外面每天天沒亮都是排隊爆買的內地遊客。

看到這一幕,很多香港人倍受刺激:曾經香港人眼中的窮陸客,怎麼一夜之間都成為出手闊綽的「土豪」了?而很多香港人至今還擠在幾平米的窩棚裡,回味著「亞洲四小龍」時代的香港往事。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香港曾經領先過。

比如說,香港的八達通,作為一種金融支付工具,的確讓商家很方便。

便是,如今的香港,餐館、菜市場、計程車、路邊雜貨鋪等,主要還是用現金,為什麼?

「八達通」是很方便,但是普通商家不想花錢安裝八達通收銀機,而支付寶和微信則幾乎沒有成本上的考慮。

所以,八達通和支付寶,看上去都是支付工具,實質上卻是科技和思想的較量: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與世界接軌程度遠遠高於內地,但網際網路產業卻遠遠不及內地,因為在思想上,香港人已經落後太多了。

如今,服務業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唯一支柱,香港的工業空心化已是不爭現實,這種經濟結構缺乏穩定性,經濟增長沒有後繼力,也讓香港回應世界的變化時變得越來越遲鈍。

只是,部分香港人還是毫無知覺,「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渾然不知「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香港莎莎的黃昏

在香港接二連三發生針對內地遊客不和諧的事情後,內地顧客去香港的數量也隨之銳減,香港經濟增長的唯一支柱——服務業也出現明顯下滑。

以莎莎為例,根據最近莎莎公布的2019年財政年度業績報告,其中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今年五一期間,莎莎港澳地區零售銷售出現同比3.9%的下跌!

一邊是京東618同比增長超出26%,一邊是香港莎莎五一大促期間銷售出現同比下跌,這已經透露出一個明確信號:自由不能當飯吃,空想不能解決問題,要改變自己,只能接受變化,擁抱潮流。

如今的香港,在很多人眼中,已不是購物的天堂,而是僅僅作為去第三國的中轉站,今年五一期間,我們全家就經香港搭機到歐洲旅遊。

那天在去海關的路上,已是日落時分,沿途看到一家莎莎店:不大的店面,半空中低垂著各種雜亂的招牌,夕陽西下,給莎莎鍍上了一身金色的外衣,讓我沒來由地想起李商隱的那兩句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Interactive Topic

互動話題

你還會去莎莎買東西嗎?

關 於 本 文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臺所有。

相關焦點

  • 香港莎莎也快"撐不住了"?
    日前上市零售企業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隨著銷售下降,公司同時面臨股價下跌、營業利潤減少的局面。整體而言,目前的香港零售市道已接近2003年的「非典」時期,創下近20年的最慘零售業績水平。
  • 香港莎莎賣得差,暴露了香港人的沒有進步
    嗯,你知道的,香港的零售業已經不景氣很久很久了……莎莎大概是其中的典型了。
  • 從莎莎退出臺灣看香港零售業的現狀與轉型
    日前,香港美妝連鎖商店莎莎宣布,將在今年3月底前關閉在臺灣的全部21家門店。1997年,莎莎在臺的首家店鋪開業,20餘年的耕耘後,莎莎為何如今黯然退場?  香港零售業回暖為港商提供機會(圖片來源於網絡)  莎莎在官網的聲明中表示,公司在臺灣的表現疲弱,已經連續六年虧損,認為在可見的將來扭轉機會較低,將退出臺灣市場併集中資源發展內地、港澳和新加坡、馬來西亞市場。  東邊日出西邊雨,莎莎在臺灣也許逆襲無望,香港的零售業卻呈現新氣象。  2017年,隨著遊客數量和內需的增加,香港零售業扭轉了持續三年的下跌趨勢開始反彈。
  • 100w人被騙,香港莎莎進貨渠道曝光...
    要知道香港莎莎是我每次去香港都必buy的寶藏店鋪,現在不能過港,只能靠香港莎莎小程序續命!!誰知道!我跟閨蜜說,香港莎莎小程序上
  • 香港莎莎的中年危機:失去的150億,失去的10年
    文|魚丸1997年,是屬於香港的歷史時刻,也是屬於莎莎的歷史時刻。就在這一年,莎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香港首家上市的化妝品專門店。2003年香港自由行的開通,以及2009年赴港籤證進一步放開,造就了以莎莎為代表的香港零售業的黃金時期。然而,2009年至今,這張「內地人去香港必掃貨」的名片,卻一再錯失內地市場的發展機遇。
  • 香港莎莎,10年來最慘!繼續關店!
    ,揭示了香港商鋪租金、就業、零售額的蕭條行情。成立於1978年的莎莎,目前是香港最知名的化妝品經銷商之一。在其營收主力區香港,莎莎指出店鋪租金、用人成本方面承受巨大壓力,並需要通過促銷等方式去庫存。在用人成本方面,莎莎稱,期內執行了三個月的無薪假和臨時減薪措施,不過自6月起,除繼續讓董事會成員及管理級別員工減薪外,其餘員工已不再減薪或放無薪假。該公司披露,從香港政府「保就業」計劃中,合共申領5990萬元港幣,並正在申請第二輪補貼。
  • 香港莎莎:代購「帶不動」內地顧客消費力減弱
    6月20日,香港知名化妝品零售企業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0178.HK 下稱「莎莎」)公布2019年財政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額增長4.5%至8375.9百萬港元。今年5月1日至5月4日的勞動節假期,莎莎港澳地區零售銷售按年錄得0.4%跌幅,與2018年為期3天的假期相比,港澳地區零售銷售按年下跌3.9%。
  • 線下遇冷 香港莎莎、巴拉巴拉們如何「私域」破局?
    香港莎莎的疫情突圍戰   據了解,2月疫情爆發時,超過40家參與商戶在線下門店業績幾乎為0的情況下,藉助較完備的私域業態基礎和運營方法論,小程序配合「線下導購+直播+社群」組合拳,跑贏大盤、實現線上回血。其中,26家小程序日均銷售過百萬,7家零售類小程序商城月銷破億。
  • 天吶,香港莎莎被騰訊曝光了...
    之前推薦香港莎莎1.2.3款優惠時,就看到評論區的寶貝說最近香港莎莎要搞事,果然
  • 香港零售業裁員潮正式拉開 莎莎擬精簡3%員工
    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78.HK) 周末確認此前員工爆料的裁員計劃,唯表示香港實際裁員不會多於2,500名總員工數的3%。回應裁員爆料時,莎莎表示已經著手調整各部門及前線員工部署,前線員工於2-4月採取分更形式,減少值班數目,並於2-5月短期降薪,其中高級管理層減薪約40%,其他基層減薪10-15%,希望短期個精簡30%成本。
  • 美容巨頭莎莎將關閉香港25家店
    1月15日消息,在香港零售業歷史最差的一個季度,香港美容巨頭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78.HK) 未能倖免,截止12月底的前三月銷情慘澹,唯12月社會事件緩和情況下,跌幅略微收窄。10-12月,莎莎國際營業額15.841億港元,同比大跌27.3%,並拖累前三季銷售跌幅擴大至19.7%報50.783億港元。
  • 香港莎莎宣布3月全面退出臺灣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香港知名美妝連鎖商店莎莎宣布,不堪在臺灣連續6年虧損,決定在今年3月底前全面關閉在臺的21家門市,集中資源發展大陸、港澳及新馬市場與電子商務。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介紹,莎莎美妝1997年開始進軍臺灣,首開一站式美妝專賣店風潮,極盛時期曾代理全球600個國際美容品牌,在亞洲地區有超過280家門市,躋身香港十大零售集團之一。
  • 香港莎莎也快「撐不住了」?盈利警報:8月銷量驟降
    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近三個多月以來,香港激進示威者的暴力行為,給香港的零售業蒙上一層陰影,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國際也難逃此劫。 日前上市零售企業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隨著銷售下降,公司同時面臨股價下跌、營業利潤減少的局面。
  • 莎莎計劃裁減香港員工,未來3個月還可能短期減薪
    2月13日,據多家香港媒體報導,莎莎國際將進行裁員。莎莎國際發言人表示,公司已因應業務需求,調整各部門及前線人手部署,以及整體員工編制。精簡架構時員工流失佔香港整體前線及後勤員工不多於3%,而香港共有約2500名員工,即裁員少於75人。裁員之外,莎莎國際還考慮3月至5月份短期減薪。
  • 今日香港零售板塊為何走強,莎莎國際(0178.HK)又為何大漲6%?
    香港本土零售股和地產板塊漲勢喜人。最終,莎莎國際(0178.HK)收漲5.75%、九龍倉置業(1997.HK) 收漲4.68%、太古地產(1972.HK)收漲近3%、六福集團(0590.HK)收漲2.2%、周大福(1929.HK)收漲1.19%。我認為刺激股價上漲的原因是香港逐漸恢復了平靜。由此一來,內地遊客和購房客流量會上升,這是導致今天這兩大板塊上漲的主要原因。
  • 莎莎國際:計劃裁掉不超過3%的香港員工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鳳凰網奇點商業訊 對於市傳莎莎國際員工減薪及裁員消息,其發言人表示,集團正採取各項措施,全方位節省開支,原因是目前莎莎與香港零售同業一樣,正受到不利的市場環境影響。莎莎已因應業務需求,調整各部門及前線員工部署。前線員工於2至4月期間,採用分更制形式,減少值班員工數目。同時,集團也在整討全體員工編制,預計精簡架構時員工流失佔香港整體前線及後勤員工不多於3%。此外,集團也會考慮在3月至5月份進行短期減薪,其中高級管理層的減幅約40%,其餘基層員工減幅10%至15%。
  • 香港莎莎收穫近十年最慘澹業績,淨虧損2.42億港元
    香港莎莎收穫近十年最慘澹業績,淨虧損2.42億港元 CBO首頁 | 作者:張釗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11-23  訪問量
  • 高端SPA品牌香蒲麗入駐香港和澳門莎莎化妝品店
    9月25日,國際高端SPA品牌香蒲麗(英文名:Shangpree)全面入駐香港和澳門莎莎化妝品連鎖店。莎莎是亞洲正品護膚品、彩妝、香水、美容、美體及保健品連鎖店,在港澳臺地區是高人氣美妝商店,現在香蒲麗進駐港澳Sasa店後,喜歡該品牌的顧客們可以在莎莎店購買到香蒲麗正品產品。
  • 香港莎莎、卓悅到底有假貨沒?東西為何那麼便宜?
    香港莎莎、卓悅、卡萊美有假貨嗎?為什麼價格比專櫃便宜那麼多?聽說都是過期產品啊?
  • 香港莎莎業績下滑加劇 未來18個月內擬關閉20%-25%的店鋪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香港知名化妝品零售企業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0178.HK 下稱「莎莎」)2019/20財政年度第三季度業績下滑加劇,暫定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關閉20%-25%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