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上方△藍字可關注我們
編者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太平山和油麻地
福田口岸過關,就是香港。落馬洲坐7港元的巴士,半小時到元朗莎莎店。
去元朗的路很窄,雙向兩車道,路面高低起伏,中間要經過很多次90度轉彎,路口的紅綠燈簡易得像是孩子們隨意丟在地上的玩具。
但這樣窄的路不是元朗特有的,整個香港,包括傳統的香港市中心:中西區的中環、上環,灣仔區的灣仔、銅鑼灣,九龍區的尖沙咀、旺角,都是這樣。
香港沒地嗎?元朗、上水大片大片的空地讓人看了都覺得透心涼!
所以很多內地人到香港後很難理解:這就是毛姆眼中的面紗?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余光中詩裡的情人?李碧華書中的歡場?
有智識者曰:那是你沒有去過太平山,沒去過山上的豪宅做客!
▲太平山下的維港
作為香港的「風水寶地」,太平山上匯集了全香港最頂尖的豪宅,李嘉誠、李兆基、劉鑾雄等富豪都曾在這裡俯視天水圍的日與夜、重慶森林的愛與愁。
當然還有一些香港人,過的是張子強家的生活。
當年,張子強的父親隨著 「逃港潮」到香港後,在油麻地的廟街開了一間小小的涼茶鋪維持生計。
張子強一家住在油麻地的窩棚區,和他們一起住在這裡的,不是窮人就是混混,張子強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很快成長為黑社會小頭目。
12歲進局子,16歲坐牢,36歲搶金鋪,41歲綁架李嘉誠長子,張子強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和香港較著勁。
和窩棚區形成鮮明對比的,在油麻地,最氣派的建築是油麻地警署。
一邊是太平山,一邊是油麻地,兩種截然不種的生活方式,卻是最真實的香港。
香港製造:莎莎
很多內地人到香港的首站必選莎莎。
莎莎誕生於1978年的香港,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成為亞洲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化妝品零售集團之一,並於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
很多人喜歡去莎莎,是因為那裡「貨正價低」。
筆者第一次到莎莎買skin food韓系護膚品時,發現莎莎的單價只有其他專賣店的五折,就問莎莎的店員:點解你賣的嘢咁便宜?人家說:在香港只有莎莎是有Skin Food官方授權的!
多年以後,我一直還記得那個莎莎店員的樣子:她穿著得體的職業套裝,在回答顧客的問題時一直保持著自信而禮貌的微笑,我一度以為她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
但在隨後的一次閒談中我無意中得知,原來她只有高中畢業——香港很多像她這樣的店員高中都沒有畢業,她跟我強調。
的確,香港雖然有港大、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大學,但香港的高等教育並不普及,也很少在科技方面出現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樣的人才。
2015年,當地媒體報導:是年全港考生高達82000人,考獲入大學最低資格的有28000人!這樣一看,當年香港的大學錄取率約為34%,而2015年大陸的高考錄取率已超過75%。
而且,相對香港的基礎教育,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在深度和完整度上全面勝出(搞不懂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內地明星和企業家從讀幼兒園就把孩子送到香港!),如今很多香港年輕人對歷史的不了解,世界觀不開闊(一些香港青年在歷史和文化知識上的貧乏已到了讓人震驚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和香港薄弱的基礎教育有關。
當然,像張子強這樣在油麻地的塵土裡轉來轉去長大的人,甚至連去莎莎當店員的機會都沒有了。
那張子強們怎麼辦:搶!
李嘉誠和張子強的對話
一直到現在,在失去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後,香港的警匪片還一直很興盛,時不時冒出《無間道》《踏雪尋梅》這樣的佳作,這是因為,香港這片土地一直為警匪片提供著取之不盡的真實素材。
說一下張子強的案例。
1996年5月,張子強與葉繼歡聯手,成功綁架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勒索港幣10億多元,張子強分得4億3千多萬。
李澤鉅被綁架後,李嘉誠和張子強之間有過一段對話:我不知道你們將怎樣用這筆錢,但我建議你去買我們公司的股票,我保證你們家三代人都吃不完。
李嘉誠說這話的時候,正是香港地產最繁榮的時代,當時香港的四大家族: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李兆基的恒基地產、鄭裕彤的新世界、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的財富總和相當於7個廣東省的財政收入。
就像黃子華在他的棟篤笑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的: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如果張子強當時能聽李嘉誠一言,他今後可能真的不用再過那種在刀尖上舔血的生活了:當時4億買下長江股票後,張子強的短期回報最少是10倍!
香港沒有電商
張子強執行死刑後第五年,即2003年,香港與內地籤署CEPA協議,放開「自由行」。
一年後,馬雲的支付寶上線了,內地迎來電商繁榮和行動支付興盛的時代。
自由行放開後,每年4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香港莎莎、卓越、甚至LV店外面每天天沒亮都是排隊爆買的內地遊客。
看到這一幕,很多香港人倍受刺激:曾經香港人眼中的窮陸客,怎麼一夜之間都成為出手闊綽的「土豪」了?而很多香港人至今還擠在幾平米的窩棚裡,回味著「亞洲四小龍」時代的香港往事。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香港曾經領先過。
比如說,香港的八達通,作為一種金融支付工具,的確讓商家很方便。
便是,如今的香港,餐館、菜市場、計程車、路邊雜貨鋪等,主要還是用現金,為什麼?
「八達通」是很方便,但是普通商家不想花錢安裝八達通收銀機,而支付寶和微信則幾乎沒有成本上的考慮。
所以,八達通和支付寶,看上去都是支付工具,實質上卻是科技和思想的較量: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與世界接軌程度遠遠高於內地,但網際網路產業卻遠遠不及內地,因為在思想上,香港人已經落後太多了。
如今,服務業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唯一支柱,香港的工業空心化已是不爭現實,這種經濟結構缺乏穩定性,經濟增長沒有後繼力,也讓香港回應世界的變化時變得越來越遲鈍。
只是,部分香港人還是毫無知覺,「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渾然不知「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香港莎莎的黃昏
在香港接二連三發生針對內地遊客不和諧的事情後,內地顧客去香港的數量也隨之銳減,香港經濟增長的唯一支柱——服務業也出現明顯下滑。
以莎莎為例,根據最近莎莎公布的2019年財政年度業績報告,其中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今年五一期間,莎莎港澳地區零售銷售出現同比3.9%的下跌!
一邊是京東618同比增長超出26%,一邊是香港莎莎五一大促期間銷售出現同比下跌,這已經透露出一個明確信號:自由不能當飯吃,空想不能解決問題,要改變自己,只能接受變化,擁抱潮流。
如今的香港,在很多人眼中,已不是購物的天堂,而是僅僅作為去第三國的中轉站,今年五一期間,我們全家就經香港搭機到歐洲旅遊。
那天在去海關的路上,已是日落時分,沿途看到一家莎莎店:不大的店面,半空中低垂著各種雜亂的招牌,夕陽西下,給莎莎鍍上了一身金色的外衣,讓我沒來由地想起李商隱的那兩句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Interactive Topic
互動話題
你還會去莎莎買東西嗎?
關 於 本 文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