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警告:身體這5個地方出血需要格外注意,可能是癌症發出信號

2021-01-20 TOM資訊

李大爺今年才48歲,但是卻抽了快20年的煙了,家裡人也不是沒有勸過他,但是他卻振振有詞的反駁,「你看隔壁的那個小周不也經常抽,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再說了,不抽菸就能長壽了嗎,不抽菸不喝酒最後還短命的一抓一大把……」

家裡人眼見說不過他,便只好作罷。不幸的是,上個月中旬,李大爺跟往常一樣醒來,但是要下床的時候感到胸口悶得慌,緊接著胸口突然一緊,一陣咳嗽,居然咯血了!

李大爺馬上有不好的預感,等趕到醫院檢查完,果然被醫生告知自己得了肺癌。

咳血意味著得了肺癌?

李大爺想不通,自己平時什麼症狀有沒有,怎麼一咯血就是肺癌了呢?醫生解釋:在肺癌的類型中,肺鱗癌和小細胞肺癌比較容易出現咯血症狀

由於病灶靠近肺門外,而肺門周圍遍布血管,當腫瘤發生時,局部肺組織會發炎,增加毛細血管的滲透性,血液流至呼吸道內,或者腫瘤侵犯血管,壓迫微血管,造成血管破裂,血液就會從支氣管排出,引起咯血現象。

不過,由於肺癌咯出的血來源於支氣管或肺泡,所以是不含食物殘渣的,需要學會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咯血分辨。也就是說,除了肺癌會引起咯血,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出現咯血的症狀。比如:

支氣管擴張,管壁平滑肌被破壞,造成肺動脈血流減少,支氣管循環血流量增加,壓力較高的小支氣管動脈就會破裂,造成咯血。

結核病,由於炎症增加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導致病變損傷小血管血量上升,因此,當空洞壁的動脈瘤破裂時,就引起咯血。

肺部感染,如肺囊腫、細菌性肺炎、寄生蟲感染等,造成肺組織壞死或慢性炎症,都會引起炎症侵及的腫脹支氣管動脈破裂,導致咯血。

這5種出血,可能是癌症徵兆

有人對健康過度緊張,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去醫院檢查,這是好事。也有人對身體出現的異常毫不在意,最後栽在了「任性」上。案例中的李大爺就是太過任性,等到咯血時才急急忙忙去醫院檢查,最終發現自己得了肺癌。

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當不懷好意的細菌和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就會軀幹它們。然而,免疫系統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敵人」太過強大,只能給我們發出求救信號。比如以下幾種不明原因的出血,可能就是癌症的徵兆。

1、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是因為上火了,有的人是受到了外力的撞擊,有的人經常用手摳鼻子……不過,常見的流鼻血的情況都不嚴重,血流量比較小,而且很快就能止血。

需要警惕的是癌症引起的鼻血,表現為次數較多、血流量較大、鼻涕中有血絲,還伴隨著鼻塞、腫塊、頭痛、耳鳴等不適症狀。如果出現這個症狀,應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建議做個鼻咽鏡檢查

2、尿血

血尿是大約90%以上膀胱癌患者最初的症狀,此外,5%的前列腺癌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尿血症狀,具體表現為無尿道疼痛,出血為間歇性,可以自行停止,或者肉眼可見血尿,部分患者伴隨著尿頻、尿急、尿不盡、排尿困難等症狀。

醫生建議,出現無痛性血尿應進行尿常規和泌尿系統B超檢查,必要時再做CT和膀胱鏡進一步確診。

3、便血

便血是大腸癌、胃癌、結直腸癌等胃腸道腫瘤早期的典型症狀之一,其中有80%的腸癌症狀表現為大便出血。與痔瘡造成的便血不同,癌症引起的便血特點是出血量不多,血液顏色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附著在糞便表面,與糞便相混合。

此外還伴隨著大便次數變多、腹瀉和便秘交替等症狀。如果出現此類情況,可以去醫院進行肛門指檢或腸鏡。

4、陰道出血

陰道不規則出血是宮頸癌、陰道癌等女性惡性腫瘤常見的症狀,一般情況下,女性只有在月經期陰道才會有明顯的出血現象。

如果在非月經期或者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並且出現了白帶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有異味等症狀,要警惕是否是癌症引起的。

醫生建議,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應去醫院做一個婦科B超,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行宮腔鏡檢查。

5、皮膚黏膜出血

有1/3的白血病、肝癌、口腔癌、舌癌患者等會出現皮膚黏膜出血的症狀,具體表現為牙齦出血、口腔出血、皮膚異常出血且難以癒合等。

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血小板生成減少,人體凝血功能出現障礙,毛細血管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有關。一般情況下,皮膚黏膜異常出血,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做血常規檢查、超聲檢查和口腔檢查等。

如今,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不少癌症在早期的時候還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讓人忽視,延誤了治療。所以,我們還要了解癌症早期常見的信號。除了異常出血,癌症常見的典型症狀還包括:

持續疼痛,如頭痛、腰痛、背痛等,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身體出現腫塊,癌症常見引起腫塊的部位有乳房、頸部、腹部等,腫塊通常無痛感、位置固定、邊緣不清晰,而且生長速度很快;

大小便異常,尿頻、尿急、尿血、排尿困難,或者腹瀉、便秘、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形態改變、便血等,都可能與膀胱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等癌症有關;

突然暴瘦,體內存在癌細胞時,會與正常的細胞搶奪營養,造成營養不良,還會引起消化道不適,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使體重驟降。

癌症不是絕症,但是也講求「早診早治」。越早發現癌症,治療難度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所以,我們要重視身體出現的每一個細微的異常,抓住「求救信號」,及時採取措施,才能積極應對,戰勝癌症。

參考資料

[1]《5類出血症狀竟是癌症信號別再把出血不當回事!》.人民網.2015-09-24

[2]《咯血就是肺癌? 其實可能存在多種原因》.胡洋.2018-07-11

[3]《這9種症狀可能是癌症前兆,一旦發現要當心》.丁香醫生.2017-10-06

【以上內容轉自「39健康網」,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如需轉載請取得39健康網許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 3976DBC

相關焦點

  • 身體出現5種異常表現,可能是癌症發出的信號,還請及時就診檢查!
    身體出現5種異常表現,可能是癌症發出的信號,還請及時就診檢查!!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癌症時,想必大家對它都是十分畏懼的;癌症可以說是目前比較嚴重的疾病,畢竟它一旦發展到了後期,通常是無法控制的,只能夠儘可能緩解患者的生命;若是能夠在病情初期階段及時進行控制和治療,若癌症沒有復發,那麼還是能夠起到治癒效果的。而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在早期發現癌症的一些前兆和信號。當體內出現癌症時,5個表現會浮出水面,若能抓住,或許還能逆轉!
  • 男女身上發出的15個癌症信號
    其實在生活中,只要隨處留意一些身體的小細節,或許就是癌症的信號,就會及早的發現癌症。以下這15個癌症信號,你絕不可忽視了。  1、睪丸的變化  睪丸癌多發年齡段為20—39歲。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睪丸情況,包括睪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
  • 肝癌早期,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發現這5個,一定及早就醫
    正是因為在早期時,很多人不能及時發現或者抓住身體發出的信號,所以很多人去看醫生時,檢查完確診都已經是中晚期了,對於治療等各方面來說,難度都增加了,生存率也降低了。對於癌症,現在的醫療技術還不能完全治癒,但是很多癌症如果是早期的話,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但是晚期的癌症,生存率就非常低。
  • 大便發生這5個變化,可能是癌症的信號,現在檢查,或許還來得及
    醫療界有這樣一句俗話:以屎為鏡,可知身體健康! 大便異常與否,所反映出的問題可不單單只有腸道普通疾病如此簡單,就連器官癌變,都可能會通過大便發出異常信號。 比如近期大便有以下幾個改變、氣味發生變化,當心就是癌症來報導的信號,現在進行檢查,或許還來得及:
  • 身體的9個變化,是癌症的信號
    人都是非常害怕癌症這一疾病,患病之後都想著逃避,覺得無藥可救了,大家都害怕患病,那麼就儘可能地「早發現、早治療」。那麼身體的哪9個變化是癌症的信號呢?癌症這一個疾病在之前一旦患上就會使人束手無策,人會感到恐懼,為什麼感到恐懼,不能勇敢面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癌症。人本能的會對未知事物感到控制,殊不知,這一疾病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得到了治療,患病之後應該多了解這類疾病,並且勇敢地面對。
  • 各種癌症在發作前的徵兆,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一定要懂得!
    全國招募合作夥伴、新模式、超省心、高回報 對於癌症,我們的身體是有防禦機制的。在癌症來臨前,身體向你發出很多求救信號,每一次都給了你防止癌變的機會。這些機會,一定要懂得及時把握!
  • 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導語:全球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名確診的癌症病患者,當代醫學在癌症面前仍然無力回天,這也是當下科學家們急迫想要攻克的難關。癌症的確診基本上就斷送了一個家庭的幸福。但癌症是可控可防的,定期的體檢做癌症篩查都能及時發現早期癌症,並且通過檢查血常規,也是能夠看見癌症的苗頭,因此各位朋友做完體檢之後可以仔細分析下自己的血常規指標。一、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千萬別大意1、血小板數量異常血常規中一定要格外重視血小板的指數,一旦發現血小板指數異常就要趕緊做進一步的檢查。
  • 身體的9個變化,是癌症的信號!估計你還不知道
    無論是癌症還是其他疾病,都應該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癌症發生前有信號,身體的這9個變化,是癌症的信號!一、男人應該注意的癌症信號1、睪丸變化:男性應該及時關注睪丸情況,如果發現陰囊墜脹並持續一周以上,應該馬上去醫院就診2、小便問題:男性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一系列的泌尿系統問題,如若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問題症狀嚴重,甚至出現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該警惕前列腺癌二、女人應該注意的癌症信號1、腹脹:如卵巢癌的症狀之一是胃腸道不適,病人幾乎都因腹脹
  • 左肩酸痛是癌症嗎 癌症早期信號你了解嗎
    如果感到身體有此症狀時,請及時去醫院就診。很多人身體出現不適時都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當然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不適都是發生重病的徵兆,但都是和病狀有關係。是否意識到這點在實際症狀出現時,會產生很大差異。對於疾病要早發現早治療。從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感到不適,要及時和醫生商量。
  • 醫生提醒:身體一旦出現5大表現,別忽視,或是癌症的信號!
    從科學角度來看,從健康細胞到癌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是需要十幾年之久。而從早期癌症發展至晚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癌症能在早期發現,並積極進行治療,患者後期就有更大的生存可能,甚至是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
  • 女性身體發出5種信號,可能是宮頸癌,最後一個易被忽視
    在宮頸癌的潛伏期,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但是很多女性誤以為是婦科炎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耽誤了治療。所以當身體出現一些症狀時,我們要及早進行就醫檢查,避免錯過早期的最佳治療。女性身體發出5種信號,可能是宮頸癌,最後一個已被忽視1.下腹部經常疼痛女性在經期出現腹部疼痛一般是痛經的現象。
  • 嗓子發出這兩種信號,此時要注意自身的健康問題了
    一些人不注意保暖和及時喝水,容易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而且,咽炎是冬季較為容易得的疾病之一。但是,有時候我們的嗓子出現了這兩種狀況,有可能是身體出現癌細胞的前兆,需要我們格外注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病例分析:小張是一家新媒體公司的職員,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借用美食博主的身份,直播賣貨。
  • 癌症早期為何沒有症狀?注意,這些不起眼的癌症信號,錯過了後悔一輩子
    雖然癌細胞會躲會藏,但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並非全無作為,只是他們發出的早期信號過於微小,讓人們往往以為是小毛病,所以忽視了。一般來說,身體某一異常狀況持續3-6個月都沒有緩解甚至持續惡化,那就一定要看醫生了。
  • 放屁多,是身體發出的癌症信號?別胡思亂想了,聽聽醫生怎麼說
    但是,放屁時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也是因為我們人體所攝的食物到達了腸道之後,然後通過正常菌的分解,才會產生較多的氣體,最後從肛門排出的氣而形成的,也有的是由於我們人體在吃飯的時候所吸進去的空氣而形成的。每天正常放屁會有利於身體健康,是幫身體在排毒。
  • 身體出現這5個跡象,或是癌症來敲門了,及時檢查,別忽視
    因此,臨床對癌症的治療一直都在強調早發現三個字,如果近期有以下幾個症狀到來,當心就是癌症發出的求救信號: 但是,如果近段時間飲食一直都正常,卻排出了黑色、柏油樣的大便,泛著異常的腥臭味道,這就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信號,結腸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都可造成消化道出血;
  • 醫生提醒:腦梗發作前,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請注意了
    腦梗多發於中老年人,可是近年來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腦梗,極有可能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腦梗發作前,身體可能會發出3個信號,你都知道嗎?一、為什麼會得腦梗呢?二、醫生提醒:腦梗發作前,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別不當回事1、頻繁打哈欠這是腦動脈硬化、管腔狹窄和腦缺血缺氧逐漸加重的情況。據統計,腦梗死發病前5~10天,腦梗死症狀多見,頻繁打哈欠,高達80%。所以不要忽視這個信號。
  • 血液檢查中這3個指標不正常,儘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
    導語:現代社會,我國癌症患者逐年增加,有些癌症一旦被檢查出來,無異於是「死亡宣告」。癌症可能會使很多家庭支離破碎,但是很多癌症在初期是可以被發現的,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注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身體上異常,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那麼癌症其實也是可以控制的。
  • 癌症是有徵兆的?頸部會不斷發出「預警信號」,可惜很多人不在意
    同樣,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時,我們也不會太在意,但一直拖著不管,就容易拖成大病,等到癌症找上門來才後悔。癌症是有徵兆的,頸部就會出現異常,他會不斷發出預警信號,若以下幾個異常頻繁出現,早點篩查,可惜很多人不在意。頸部出現哪些異常表現,可能是癌症的徵兆?
  • 別再忽視淋巴結了,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醫生告誡:2處要重視
    淋巴是一個流通的免疫系統運行的重要關卡,如果出現了淋巴結,可能就意味著是某種疾病發出的信號。主要的幾大淋巴結位於下巴、脖子、腋窩、腿窩等地方,疾病來襲淋巴結是非常敏感的,相當於就是健康的「守門員」。正常情況下體檢報告上的淋巴結多是良性的,呈黃豆狀小顆粒在肌膚表層浮現。
  • 注意了!直腸癌前期,身體會透露這4個信號
    直腸是連接肛門的最後一段腸道組織,長約12~15釐米,是所有腸道中出現癌症的高發區。癌症前期(早期或中期)一般臨床症狀不明顯,早期大腸癌大部分為體檢發現,但臨床中發現,有少部分直腸癌前期有如下4個症狀,可能是直腸癌透露的信號: 1.排便困難、大便變細 排便困難是便秘常見的臨床表現,但同時也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之一。若出現排便困難,我們應該辨別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