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屏劇的風口真的到來了嗎?

2021-02-21 拾音憶畫文化傳媒

      

        接觸豎屏劇已經到第三個年頭了,從最開始的短視頻平臺上粗製濫造,如今也有不少正規軍的加入了。

         在某些短視頻平臺中各式內容題材完全不輸於如今的網劇、網大,從古裝到現代,從言情到驚悚,從穿越到實事,等等…雖然製作水平參差不齊,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豎屏劇已經有了自己的特定觀眾群體了。

       

       據我所知,現在不少的網大製作團隊都已經轉行投身到豎屏劇了,最大的原因就是現在網大市場越發艱難,投資成本高,內容審查嚴,平臺早已沒有了豐富的扶持政策,致使很多團隊更換目標市場。

        舉個例子,一集豎屏短劇的成本大概2000元左右,如此控制成本是因為平臺的保底政策,如果把獨播權買到A平臺,平臺購買獨播的最低評級就是B級,保底價格是2000一集。就是說這部劇?最差情況只拿到保底成本,從製作團隊角度出發是不會虧錢的,加上後期的流量分成,多少會賺一點。如果2000元也能做到優質的內容,評級到S級標準,保底金額可以達到1萬每集,利潤高了,就是說一部30集的豎屏短劇,成本在6萬以內,最終利潤可達到24萬,還不算流量的分成。

        當然,從B級到S級之間,平臺對於內容的要求也提升不少,從拍攝畫面清晰程度,鏡頭語言是否豐富,場景是否多變,質感是否高級等等,劇情也要從簡單的要求完整性變成必須要有吸引力,懸念衝突,設計合理。所以整體的製作水平要求要提高很多!

        能到S級,或許還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但也要前期投入成本更大,這些都存在風險。在橫店,80%的豎屏劇團隊都可盈利,但是大部分人更喜歡這種全額保底加上流量分成的模式,畢竟風險係數低很多。 

      在2019年年末,我們拾音憶畫參與了由騰訊微視騰訊動漫主導的真人漫改豎屏劇《通靈妃》,那時候我們可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接觸到豎屏劇的製作。作為主創團隊之一,我們在前期拍攝過程中其實還是有諸多不習慣之處的,例如攝影師架機位構圖、錄音師舉話筒杆、導演監視器也都豎著放,甚至劇照花絮也全程都是豎屏拍攝,這的確打破一些傳統影視製作觀念。

         一部豎屏短劇的劇組其實二三十人足以,不過《通靈妃》劇組人員人數達到70人左右,專業化工作分工,更精細化的服化道,讓這部原本IP熱度不低的漫改真人豎屏劇變得更加精良。每集一分多鐘,劇情簡潔節奏快,一集劇本也就100字左右。製作周期短,基本一個月就可上線播出。

        這樣的一部劇上線後,豆瓣評分7.1,B站熱門榜,電視劇榜,搞笑榜第一,上線一周全網播放量破億,加上原有的動漫IP加持(尤其是動漫,有利有弊,大家都知道原著粉很「可怕」)這樣的成績算得上豎屏短劇市場的標杆作品了。

        很多事情是想像不到的,在《通靈妃》殺青十天後,第一集就上線了,這速度在傳統影視行業中不可能完成。和市面上流行的豎屏劇相比,《通靈妃》製作成本頗高,根本不低於市場影視劇的製作成本。這正是反映了騰訊短視頻平臺對豎屏劇市場的信心。

        現在的市場是會有這樣的誤解,覺得豎屏短劇的器材可以不講究,劇本也不講究,只要幾個人就行了,點子有了立馬就能拍。現在我們做的就是希望消除行業和觀眾對豎屏短劇的誤解。

        經過市場的考驗,在《通靈妃》第一季殺青後時隔三個月,第二季開機了…      

        發展不到三年時間,無論平臺還是創作團隊,對於豎屏短劇未來的發展以及盈利模式都有許多的空間。平臺與創作團隊的合作模式,豎屏劇的內容玩法也會逐步創新,豐富起來。

        不過豎屏劇這一品類的影視產品對於未來來講,一切都是未知數,也許未來智慧型手機的形態改變了,網際網路用戶獲取信息方式改變了,或許豎屏劇只是一個網絡資訊時代更迭中的一個宿主罷了。在用戶熟悉以後,一定也會有新的內容形式不斷呈現的。

        但不管你承不承認,現在正是豎屏劇的「風口」。

                                                      文中些許觀點取自網絡

 聯繫我們

      電話:15934138899(微信同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綠地山鼎莊園二期99棟三單元305

      

相關焦點

  • 趙全鑫|一個豎屏劇創業公司CEO的自白
    1、在什麼契機之下,決定以豎屏短劇作為創業賽道?那時候入局是否是最好的時刻?趙全鑫:抖音快手改變了人們觀看視頻的感官體驗,而短視頻給了用戶更多內容的選擇,這種優良土壤為豎屏劇的生長提供了可能性。文無影業2018年底開始進入豎屏劇的劇本創作,2019年開始豎屏劇製作,整體來說,這兩年是豎屏番劇進入的最佳時期,整個行業可以用百廢待興來形容。
  • 探索豎屏美學,《通靈妃》開啟豎屏劇精緻化時代
    雖然網際網路內容生產不斷向適配行動裝置的豎屏形態轉變,國內各個平臺、機構和自媒體也開始嘗試豎屏視頻的創作,但在創意程度及製作精良度上仍有差距,針對豎屏內容的敘事與影像美學研究仍較為缺失,對於豎屏內容缺乏統一的價值判斷和標準。而《通靈妃》以精良的製作水準對「豎屏美學」進行了一次頗有意義的詮釋,在豎屏劇這一方興未艾的土壤中播種了珍貴的想像力。
  • 短視頻下半場,豎屏劇「還沒有輸」|深鮮企劃·「小劇種」
    這部夠窄、夠短、夠沙雕的「上頭小劇」,並不是最早火起來的豎屏劇。誕生於2018年的豎屏劇,當年11月,集合了大量網紅KOL和喜劇演員的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熱度持續走高,於是「豎屏劇」這種性價比極高的作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業內便將2018年稱為「豎屏劇元年」。
  • @御兒 集均播放超千萬,豎屏短劇是新風口?還是四不像?
    (古風)了,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將豎屏短劇創作提高到了新臺階。御兒的作品全是古風,但橫跨類型眾多,從清宮到仙俠,從宅鬥到穿越,有較成熟的服化道及製作水準。內容多是十集左右的體量,劇情簡單直白,推進極快,一集一個戲劇高潮點,既用戲劇衝突帶給了觀劇爽感,又為下一集預留了足夠懸念,吸引著用戶一集一集追下去,稍感「五毛」的特效也不妨礙用戶的沉迷。
  • 扶持豎屏IP短劇產業發展 騰訊微視10億布局微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魏金金)「2021年,騰訊微視將重點投入微劇賽道,為微劇賽道下的內容生態建設提供充足的支持,從上遊IP到下遊宣發搭建整個產業鏈上的全新方法論。」在23日的騰訊微視火星計劃發布會上,騰訊短視頻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李啦這樣談到。
  • 豎屏短劇下一站:「對話小說」影視化
    對於「小而美」的「快點」而言,從「對話小說」到「豎屏短劇」,既是「對話小說」提升用戶沉浸感的必經之路,也是「快點」激發平臺更多想像空間的必然選擇。 當下,長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紛紛布局,豎屏短劇賽道競爭日益激烈,不過,「快點」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垂直用戶和與之兼容的原創IP,或有可能憑藉獨特的競爭優勢,厚積薄發,為豎屏短劇提供更多的想像力。
  • 從微電影到豎屏劇,「中間層」才是視頻新戰場
    從微電影、PGC到微綜藝、豎屏劇,伴隨硬體、技術變遷,平臺更迭和內容行業的自我進化,以不同的名字和組織形式,相似的內容形態在不同時期曾反覆受到平臺重視。 「中間層」與這些內容有著本質的區別。定義「中間層」的不是製作團隊、節目時長這些表層特徵,它的背後是算法技術和訂閱制再調整所一起改變的內容分發邏輯,以及中國用戶形成的視頻新習慣。
  • 全球豎屏發展趨勢報告:六大維度解讀豎屏新生態丨【芒種·報告】
    垂直握著嗎?那麼恭喜你成為支持豎屏發展的一份子。沒錯,數據顯示,智慧型手機用戶在94%的時間裡都會選擇垂直手握行動裝置,而由於種種原因,即使在觀看橫屏視頻時,他們也不會把手機調轉過來。在人們日常習慣、行動裝置的普及和視頻創作方式創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豎屏視頻開始流行起來。
  • 騰訊微視打造追劇新方式 豎屏互動劇《摩玉玄奇》開播
    這也是騰訊微視「火星小劇」自打造了《通靈妃》這一成功範例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對「豎屏美學」的持續探索。而此次,「火星小劇」更是給出一個新的豎屏劇命題——「豎屏」加「互動」。國內對於互動劇的探索持續升溫,互動內容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結構後,觀眾參與到了劇情中來,通過自主的劇情選擇獲得了沉浸式的體驗,但同時很多互動劇也因為「選擇」體驗飽受爭議。
  • 首款豎屏QLED電視推出 你還會買嗎?
    區別於普通的橫版電視,該款電視主要針對習慣使用豎屏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行動裝置的消費人群設計。這一設計的實際意義,可以根據一份調查得出。有調查顯示,在智慧型手機用戶中,有百分之九十四的時間使用手機豎版持握模式,有百分之五十二的用戶習慣鎖定豎屏模式,三星豎屏版QLED電視的設計或許正是考慮到點。
  • 熱播劇《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開機大吉 有愛寵粉製作升級
    熱播劇《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開機大吉 有愛寵粉製作升級 時間:2020-04-28 13:11:42 作者:王佳 來源:消費日報網
  • 謝廣坤謝騰飛合體,豎屏劇《鐵鍋愛燉糖葫蘆》即將上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圖/主辦方提供12月23日,騰訊微視在北京舉行「共創豎屏IP新時代」發布會,宣布正式推出主打製作精良的1-3分鐘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在2021年,騰訊微視將會投入10億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
  • 豎屏網劇《這不可能》順利備案 全新都市喜劇爆笑來襲
    近日,廣電總局公示新一批「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由「米尼夢工廠」平臺孵化,陝西怡迪影視文化傳媒公司出品的都市題材豎屏網劇《這不可能》已經順利拿到備案號,節目規劃備案號為:G61009431904101。目前,影視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
  • 10億元資金布局微劇 騰訊微視扶持豎屏IP短劇產業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謝若琳12月23日,騰訊微視在北京召開了「共創豎屏IP新時代騰訊微視微劇發布會」。在會上,騰訊微視宣布正式推出微劇,與閱文集團、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等進行IP合作。在2021年,騰訊微視將會投入10億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
  • 騰訊微視推出豎屏IP短劇
    在2021年,騰訊微視將投入10億元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據了解,騰訊微視將微劇定義為「由騰訊微視推出的,單集時長1-3分鐘,具有連續劇情的豎屏劇集」。為扶持短劇,騰訊微視還推出了主打1-3分鐘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
  • 今日組訊|奇幻愛情劇《是你嗎?我的男友》、古裝愛情豎屏劇《如夢令》、現實主義愛情電影(片名保密)等
    奇幻愛情劇《是你嗎?我的男友》古裝愛情豎屏劇《如夢令》
  • 《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圓滿收官 全網播放量破4億
    據悉,由頭部國漫IP改編而來的《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開播僅兩周播放量就迅速破億,得到了行業與網友的認可。截至劇集完結,《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更是收穫了全網播放量破4億的好成績;#通靈妃真的2了#、#賴美雲通靈妃主題曲#等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話題總閱讀量破10億的好成績。  無論是長劇還是豎屏短劇,好內容才是徵服市場,繼而進一步「出圈」的關鍵。
  • 《導演對我下手了》:不可選擇的交互體驗,可能是豎屏短劇的最好選擇
    其次,在觀看體驗上,互動劇要求觀眾必須全心全意地集中精力在視頻內容上,追求一種沉浸式體驗;而豎屏短劇利用的則是觀眾的碎片時間,隨進即出還不影響觀看體驗才是其追求。因此,比較正統的提供交互選項的互動玩法,是不太適合豎屏短劇的。
  • 甜寵短劇火速出圈 騰訊微視《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圓滿收官
    據悉,由頭部國漫IP改編而來的《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開播僅兩周播放量就迅速破億,得到了行業與網友的認可。截至劇集完結,《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更是收穫了全網播放量破4億的好成績;#通靈妃真的2了#、#賴美雲通靈妃主題曲#等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話題總閱讀量破10億的好成績。
  • 《通靈妃》破陣,騰訊微視搶灘豎屏小劇
    「不太一樣」在於,從外在看,這幾乎是從任何一處都和傳統劇集「反著來」的熱播劇。首先,《通靈妃》是一部和用戶傳統看劇構圖習慣相悖的「豎屏劇」;其次,改編自同名動漫的它,在原本就不算長的單集時長基礎上進行了極為激進的縮減,單集片長被縮減到了1分鐘左右;最後,在這樣一個「倍速時代」,粉絲對其調侃,反而集中在節奏太快、不過癮,甚至「希望開放0.5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