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下半場,豎屏劇「還沒有輸」|深鮮企劃·「小劇種」

2020-12-24 烹小鮮娛樂7132

驚喜永遠在意料之外。

誰曾想到,居然大批網友會因為一部「豎屏劇」開啟「0.5倍速追劇」模式。

2019年底,一部打破次元壁的劇集作品竟然讓億萬網友開啟了循環刷劇模式。魔性的OP(片頭曲)、不按套路出牌的女主、反轉的劇情,都讓網友追到停不下來,甚至大氣都不敢喘。因為,這劇實在夠濃縮,一集一分鐘,走個神兒都可能錯過好幾集,被網友稱作「憋氣番」。

這部夠窄、夠短、夠沙雕的「上頭小劇」,並不是最早火起來的豎屏劇。

誕生於2018年的豎屏劇,當年11月,集合了大量網紅KOL和喜劇演員的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熱度持續走高,於是「豎屏劇」這種性價比極高的作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業內便將2018年稱為「豎屏劇元年」。此後,各平臺也頻繁試水,《通靈妃》真人豎屏番,便是騰訊動漫與騰訊微視的一個大膽嘗試。(鑑於《通靈妃》為漫改作品,所以一般稱作「豎屏番」,在本文中與「豎屏劇」屬同一概念。)

「真人豎屏番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騰訊動漫內容總監李筱婷告訴烹小鮮。

作為國內首部豎屏漫改番,《通靈妃》豎屏番第一季上線數日,「空降」B站的熱門榜、電視劇榜、搞笑榜第一,一周全網播放量破億,兩周實現了翻倍,截至目前,全網播放量突破5億,粉絲量達到200萬,微博討論量達9億。

如今,第二季剛剛開機,騰訊微視上「演員定妝直播」,兩小時吸引了30萬用戶圍觀,與《創造營2020》的聯動、母親節特別番外、及現場花絮等都成了網友反覆刷的內容。

從數據表現來看,李筱婷口中的「大膽嘗試」確實成績亮眼。

其實,從內容形態來看,豎屏內容2017年才開始走入行業人眼中,起初試水的是豎屏綜藝,但整體沒有什麼水花,基本上悄無聲息地淹沒在了內容的洪流中。

2018年,視頻平臺開始嘗試PGC的豎屏劇內容製作,雖然時長短、體量小、投入低,但在長視頻優質內容與迅猛發展的短視頻UGC的夾擊下,新生兒「豎屏劇」基本是被忽視的存在。

可以說在豎屏劇的市場上,自2018年《生活對我下手了》吹來一股暖風外,此後長達一年多的市場上,入局者不少,卻難有風浪。

2019年伊始還有人頻頻發問「豎屏劇會是2019年第一個風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2019年下半年,「豎屏劇生於2018,卒於2019」的聲音就逐漸響起。

但2019年12月28日上線的《通靈妃》真人豎屏番,卻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豎屏劇入局者的一個驚喜。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是《通靈妃》?

一切看似突然的驚喜都不是簡單的巧合。

《通靈妃》真人豎屏番雖然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能不能成功誰都不知道,只有做好必然的準備才可能有偶然的驚喜。

首先從內容層面來看,《通靈妃》最初只是「肉肉」在騰訊動漫連載的一部漫畫作品。李筱婷表示:「畫面並不是《通靈妃》的優勢所在。但從數據表現來看,當時《通靈妃》漫畫表現還不錯,每月的閱讀用戶近300萬人,屬於平臺女性向的頭部作品,甚至還有29%的男性讀者。」

不夠出彩的畫面,但數據表現卻異常亮眼,引起了李筱婷團隊的注意,在她看來,畫面一般卻流量可觀,說明故事內容是很出挑的,而有好故事打底,畫面都是可以在後續開發環節中改善的。

一個講述身負通靈異能的女主角千雲兮代替自己的妹妹嫁入了夜王府從此與男主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一眼看上去可能很難看出什麼亮點,無非是「高冷王爺+瑪麗蘇」的古老模式。但《通靈妃》在內容層面上卻沒有延續「古老」,而是將二次元的「沙雕」風發揮到淋漓盡致,女主新婚夜被「打入冷宮」,卻一反常態快樂「起飛」。

反套路的內容圈粉不少,當時騰訊動漫也希望積極拓展女性用戶市場,《通靈妃》自然就成為了合適的選擇。

從IP延伸的效果來看,首先通過動畫劇集形式實現IP多維拓展的《通靈妃》,為IP多維延伸開了一個不錯的頭。

整體改編上,動畫劇集保留了漫畫主線劇情,充足的爽點和快節奏推進的特色,以及女主敢愛敢恨、追求平等的性格等都受到了主流用戶的喜歡。

在李筱婷看來,《通靈妃》改編的定位很重要,與純粹的「瑪麗蘇」定位相比,「沙雕」定位受眾更加寬泛、覆蓋範圍也更廣。

她告訴我們:「動畫和漫畫的內容表現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因此也要貼近相關用戶去做內容改動和升級,既然團隊決定做一部輕鬆的『爽』番,那就要讓用戶儘量開心,因此在動畫改編中增加了很多的搞笑元素,最終定位就是『沙雕』。」

除了正片內容的「沙雕」,在動畫OP的打造上,同樣將「沙雕」風發揮到極致。「雲南山歌+電子搖滾」的方式成為粉絲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從結果來看,「沙雕」改動確實市場反響不錯,《通靈妃》動畫第一季,全網播放量超過11億,均集超過6800萬。而這樣的成績,也為IP持續延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靈妃》二次元領域的IP延展,成為豎屏番偶然出圈的「必然」因素之一。

有了基礎,真人版能否挑破二次元的天花板,實現次元破壁,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照進現實」的方式和時機。

為短視頻平臺量身打造,成為了《通靈妃》真人豎屏番突破次元壁的必要條件。

2016年以後,國內短視頻市場爆發式增長,可以說短視頻成為了當下超級火爆的娛樂方式,甚至成為大眾生活娛樂常態。

Quest Mobile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超過8.2億,短視頻行業歷經8年發展,已進入商業化的成熟期,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收入將達到2110.3億元。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短視頻平臺流量增速也將日趨放緩,碎片化內容如何持續留住現有用戶、持續吸引新用戶,成為了行業探索的重要方向。

豎屏劇,是5G時代短視頻向前一步的重要內容力量,也將成為各平臺短視頻賽道博弈的關鍵。

從內容層面來講,豎屏劇不是簡單畫幅形式的改變,也不是長視頻簡單縮短,而是一種新的內容表達方式。它本質上是短視頻內容賽道的一環,可以看做短視頻類內容升級的創新。

從誕生之日起,短視頻類內容就以UGC(用戶原創內容)為主,內容也多是碎片化的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可以說基本還沒到談「質量」的門檻。

很多時候新生事物初始階段,形式的價值很容易被放大,創新的形式本身就足以成為引流利器。

但當「形式」趨同之後,內容的價值越來越凸顯。以UGC為主的的短視頻領域,基於先發優勢,已經形成抖音、快手兩分天下的局面,後入場者很難以同樣的模式崛起。當「形式」紅利逐漸衰弱,「內容」價值開始發力的時候,精耕內容的長視頻平臺或許就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面對短視頻賽道的激烈競爭,如何在競爭中揚長避短、打出差異化,一直是騰訊短視頻賽道擺在檯面上的課題。錯過了「形式」紅利期,騰訊短視頻或許能夠憑藉系內強大的IP內容儲備實現躍升。

閱文、騰訊動漫的IP資源成為其短視頻突圍的天然優勢。

就拿《通靈妃》真人豎屏番來說,改編自同名人氣漫畫,同名動畫作品也先行一步,且成績亮眼,動態漫也在動畫劇集籌備期間填補了IP內容空白,持續曝光,讓IP熱度一直保持在中高段位。與其它豎屏劇作品相比,《通靈妃》真人豎屏番天生自帶流量優勢。

於此同時,主創團隊並沒有簡單地把豎屏番當做劇集的簡化版,而是專門為短視頻平臺量身打造。《通靈妃》來自二次元,聚焦人物、表達誇張,而這些恰恰是豎屏表達的優勢,劇情點密集、時長短,改編過程中集中展現名場面,一集一分鐘粉絲刷起來也十分上頭。

「用戶在碎片時間對連續內容也是有需求的」,李筱婷告訴我們,「從2019年初騰訊就開始布局短視頻內容賽道,陸續推出漫動畫、真人豎屏番等短視頻界創新的內容。」

中國70%以上的用戶使用豎屏觀看的方式,而在以帶貨為主的短視頻內容中,廣告主最愛投放的KOL內容類型,劇情/搞笑類也以17.87%的佔比遙遙領先。

可見無論是用戶體量還是資本偏愛,有故事的內容都將成為短視頻賽道未來爭奪的焦點。雖然從目前來看,《通靈妃》真人豎屏番還有很大上升空間,但它已經為豎屏劇的創新邁出了重要一步。

豎屏劇,或許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但正像「二八法則」顯示的那樣,能賺錢的永遠都是少數。資本的嗅覺敏銳,但多數抱著「賭一把」的思想入場,也逃不過燈下黑的盲目。

2018年,豎屏劇小火了一把,在「2019第一風口」的期待中,先入局的一批人依舊沒有等來風口,可以說,從豎屏劇元年至今,誰都沒有贏。

但,誰也沒有輸!

當短視頻告別單純的形式「瘋狂」,新一輪競爭剛剛拉開帷幕,而豎屏劇正在走向舞臺中央。

相關焦點

  • 短劇崛起,行業「輪迴」|深鮮企劃 ·「小劇種」
    網際網路將人們的時間撕成一點點的碎片,倍速前進的市場環境也催生了一批「小劇種」風口,短劇、互動劇、迷你劇、豎屏劇紛至沓來。小成本、高概念、強類型的定位,既是創作者對內容領域的不斷更新與迭代,也是短內容大勢之下,劇集市場和長視頻平臺扭轉長劇疲軟的一線希望。當然,新生事物的崛起,總是伴隨著各種聲音。
  • ​迷你劇「硬核」返場 | 深鮮企劃 ·「小劇種」
    網際網路將人們的時間撕成一點點的碎片,倍速前進的市場環境也催生了一批「小劇種」風口,短劇、互動劇、迷你劇、豎屏劇紛至沓來。小成本、高概念、強類型的定位,既是創作者對內容領域的不斷更新與迭代,也是短內容大勢之下,劇集市場和長視頻平臺扭轉長劇疲軟的一線希望。當然,新生事物的崛起,總是伴隨著各種聲音。
  • 愛優騰分帳劇的「中場戰事」丨深鮮企劃·「起底」視頻平臺
    在這樣的情況下,烹小鮮(pengxx01)認為有必要對各大視頻平臺進行一次完整的「透析」,所以深鮮企劃·「起底」視頻平臺專題,旨在使行業對整個網際網路影視加深了解,同時,國內視頻平臺互為鏡子,良性趕超,國外他山之石,促進國內平臺發展。平臺發展了,中國影視內容的網際網路賽道才能更堅實、更寬廣。
  • 蘋果「可立拍」 3.0 發布:支持豎屏視頻,更多好玩濾鏡
    三年前,蘋果就推出了「可立拍」這款針對視頻製作的創意剪輯 App,不同於自家的 iMovie,「可立拍」誕生於短視頻時代,用戶界面和操作邏輯都是為移動端設備而生,使用起來門檻更低,而且還擁有擬我表情、動畫字幕等等好玩的特效可選,而 iMovie 更像是 FCP 的功能簡化版本,兩者面向的用戶還是有所不同
  • 網絡平臺自製劇江湖「鏖戰報告」|深鮮企劃·探秘自製劇
    烹小鮮(pengxx01)始終站在文娛前沿,關注內容行業的變化,為此,我們策劃了「探秘自製劇」專題。將通過對優酷/阿里影業、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等主要內容平臺的調研,揭秘國產自製劇的現狀,探索國產自製劇未來走向。
  • 《什剎海》「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由此,烹小鮮(pengxx01)策劃了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專題,以地域文化劇集為切入口,探究不同地區的文化風貌和民俗風情,與影視創作者共話國劇創作之道。今天,我們將推出專題首篇——「京味兒」劇篇。這裡首推富有優秀品質的主角們,他們的積極向上、敢於創新,深刻影響著劇裡劇外。《正陽門下小女人》的徐慧真是個典型人物,被丈夫拋棄的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獨自帶著孩子,用自己的智慧經營小酒館。建國初期,面對公私合營改造,她顧全國家大局,欣然接受。
  • 全球豎屏發展趨勢報告:六大維度解讀豎屏新生態丨【芒種·報告】
    如今倒置了傳統橫屏的「豎屏」格式逐漸興起,這種模式正滲透到整個移動應用的生態系統中,包括新聞、遊戲、廣告、短視頻等領域,移動端要步入豎屏時代了嗎?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可以肯定地說,是的;並且,如果不知道,你就OUT了。 圖片來源:VeeR VR豎屏不僅抓住了用戶手機操作的心理過程,還迎合了當下碎片化時代用戶對於信息的需求。
  • 「詩人」張開宙丨深鮮企劃·正午陽光
    7.1的豆瓣平均分,代表張開宙的作品質量雖然達不到精品劇的級別,但也在國劇的平均水準之上。 那麼,這位作品口碑與個人風評稍成反比的導演,為何容易陷入輿論當中?其業務能力又究竟能打幾分呢? 但張開宙的首秀未能取得預期效果,《他來了,請閉眼》在劇情、製作與節奏上均遭吐槽,6.4的評分,也拉低了正午陽光的平均水準。
  • 「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由此,烹小鮮(pengxx01)策劃了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專題,以地域文化劇集為切入口,探究不同地區的文化風貌和民俗風情,與影視創作者共話國劇創作之道。今天,我們將推出專題首篇——「京味兒」劇篇。「簋街,麻小?」「走著~~」 夜晚時分,什剎海畔,幾個女孩歡聲笑語,相約去吃宵夜。
  • 「奇兵」孫墨龍丨深鮮企劃·正午陽光
    引發不小輿論爭議的《我是餘歡水》,則讓導演孫墨龍體驗了口碑的「冰火兩重天」。作為孫墨龍首部獨立執導的作品,《我是餘歡水》在前期憑藉輕快的節奏、爽感十足的劇情與細膩的鏡頭拿捏,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但最後一集中,一段涉及女權的臺詞,瞬間讓作品陷入到輿論漩渦。
  • 2020暑期檔:熱劇「爛尾」,懸疑「受寵」
    在排播形式上,網劇獨播成為絕對主流,網劇TOP10榜單上獨播比例達到80%;衛視平臺湖南衛視依舊能打,但「北上」和「江浙」的固定組合開始出現鬆動。相比而言今年暑期檔「喜憂參半」,表現確實不那麼吸睛,但在後疫情時代,也在多個維度有了新的突破。
  • QQ音樂「S製造」下半場:多元音樂向陽生長
    這首歌出自「S製造」的說唱IP「說唱新聲態」,該企劃為90後、00後說唱新秀們提供了更好的音樂表達舞臺,展現出更自由、大膽、充滿活力的中國嘻哈音樂場景。數據來自《2020年Q2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S製造」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不僅扶持說唱領域持續繁榮發展,還不斷助推國風領域產出新人新作,並關注翻唱領域內容,為經典歌曲賦新能。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陳芊芊》持續霸屏的同時,另一部「女尊沙雕」劇《酋長的男人》也悄然來襲。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復盤暑期檔:熱劇「爛尾」,懸疑「受寵」 | 鮮榜
    在排播形式上,網劇獨播成為絕對主流,網劇TOP10榜單上獨播比例達到80%;衛視平臺湖南衛視依舊能打,但「北上」和「江浙」的固定組合開始出現鬆動。相比而言今年暑期檔「喜憂參半」,表現確實不那麼吸睛,但在後疫情時代,也在多個維度有了新的突破。
  • 《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濃
    除了微博,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了新的追劇平臺。無論是《三十而已》還是《以家人之名》,在抖音上的熱度絲毫不亞於微博。關於「三十而已」話題的短視頻播放量高達 205 億,而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也有 133 億的播放量,登上抖音熱搜榜也是家常便飯。
  • 「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企劃」啟動!
    40周年企劃」,並於今天11月21日(三)正式發表消息。  此次的企劃,將以『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TV系列、『高達創戰者系列』新作、『SD高達世界 三國創傑傳』、『電影版 高達 Reconguista in G』、『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哈薩威』,這5部作品為中心展開,並且還將發表由SUGIZO製作,明年迎接出道30周年的LUNA SEA所獻唱的主題曲。
  • 初音未來新企劃「PROJECT G」宣傳片公開:重拾世界色彩!
    初音未來新企劃「PROJECT G」宣傳片公開:重拾世界色彩!「PROJECT G」正式公布宣傳視頻,目前新企劃官網已經上線,此次官方的主題為「重拾世界色彩」,預計未來會公開更多情報。
  • 從微電影到豎屏劇,「中間層」才是視頻新戰場
    視頻戰爭下半場,社區成為全行業共同的投入方向,這些變化催生了新的內容需求,也改變了原有的內容生產邏輯和進化路徑——「中間層」或許可以理解為「私域流量」定義中的短視頻。 03 | 從微綜藝到豎屏劇 對新視頻邏輯下視頻內容的探索還在繼續,隨著網際網路對娛樂行業改造的深入和內容團隊的自我成長,以製作能力為界定標準的PGC實際上已經不適合再作為內容劃分的主要概念。2017年開始,更接近內容形態,微綜藝、迷你劇概念出現,並受到多個新視頻平臺的關注。
  • 如何玩轉視頻號「推流直播」?
    因此,如果從商家流量獲取能力以及產品私域化程度這兩個維度出發,這四款直播產品在同一坐標系的相對位置大概如下圖所示:不難看出,相較其它三款直播產品,視頻號直播更具想像力。視頻號直播「公域+私域」的想像空間確實巨大,但對於「無利不起早」的商戶來說,這似乎還不足成為他們爭先入駐的理由。它還需要一股更強的力量,推商戶一把。
  • 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
    去年暑假的熱播劇《陳情令》和《親愛的,熱愛的》在微博的短視頻播放量都超過 100 億。而2018 年的爆款劇《延禧攻略》,單在微博就發布了 1100 萬條短視頻,收穫 500 多個熱搜,這個記錄至今沒有哪部劇能打破。除了電視劇,電影的宣發也越來越青睞短視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