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2021-02-19 詩詞樂讀

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數亦不同。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有「錦瑟驚弦破夢頻」;《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詩有「雨打湘靈五十弦」。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此隱隱有悲傷之感,乃全詩之情感基調。歷代解義山詩者,多以此詩為晚年之作。李商隱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斷後變為五十弦。「思」字變讀去聲(sì),律詩中不許有一連三個平聲的出現。

⑵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這裡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也有著人生如夢的惆悵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託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於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

⑷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⑸藍田日暖玉生煙:《元和郡縣誌》:「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裡。」《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云:「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惆悵了.那麼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這兩句詩表達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五十的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間用的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錦瑟,音律太豐富,音域太廣闊,音韻太悲美而讓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遠卻難為世用。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從羭次山向西走五十裡,就到了時山,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棵草,也沒有一棵樹木。布穀鳥又稱杜鵑,古時候也叫子鵑、子規、伯勞、謝豹、杜宇、杜鵑,山海經中叫尸鳩。布穀鳥的叫聲意味著春天的到來,播種的開始。關於杜鵑,有一個源自於古代蜀國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蜀王杜宇的宰相叫鱉靈,聰明、智慧,懂水性。
  • 詩詞鑑賞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譯文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讀者儘管難以明了《錦瑟》詩的思想內容,但那可供神遊的詩境,卻很容易在腦子裡浮現。注釋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
  • 莊生曉夢迷蝴蝶|夏真
    蝴蝶翅膀上的斑紋斑斕如眼。因此,注視一隻蝴蝶,幾乎是攝魂的,需要一種定力。蝴蝶如眼的斑紋太美太炫目,當你注視它時,仿佛也被一個尤物在窺視。你看到了萬物如謎如讖,看到了繁花迷眼,看到了叢生的誘惑。莊生夢蝶後,歷代詩人紛紛賦詩。寫得最好的,當然是李商隱。
  • 望帝春心託杜鵑 | 王興根 紀念李赤先生文集 第39篇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每每想起李商隱的這聯詩,我的心裡總會升起一種莫名的悲哀,不僅為李商隱,更為我的恩師李赤先生。有一種記憶,本想深埋在心底;有一種傷痛,本不想輕易去觸摸。
  • 青島候鳥傳⑤丨望帝春心託杜鵑 企料這貨是「渣男」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花中有杜鵑,鳥中有杜鵑,人中也有杜鵑,詩詞中更少不了杜鵑。杜鵑,就在我們身邊,即使身在繁華都市,經常也能聽到它們鳴叫——布穀、布穀……但是,我們並了解它。布穀?我們脫口而出的「布穀」,就是杜鵑麼?
  • 【嘯天說詩】望帝春心託杜鵑:五十人生的一曲哀歌
    「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元好問)說的是李商隱詩愛家很多,然無達詁,《錦瑟》就是這樣。關於詩的主旨,歷來有詠瑟(蘇軾)、悼亡(朱鶴齡)、自傷身世(元好問、何焯)、自序其詩(程湘衡)諸說。說是中四句表現瑟聲適、怨、清、和四種境界,這個太玄。
  • 雲中吟系列·春心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至南北朝時期,古人則開始以「春心」來表達男女之間相思愛慕的情懷,南朝梁元帝有《春別應令》一詩,曰:「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
  • 中國神話故事——望帝化鵑
    叢帝見望帝帶這麼多人進宮,很擔心自己的王位,就下令緊閉宮門,不許望帝他們進來。望帝見進不了宮,只好懊惱地回到西山。望帝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最終一病身亡。死後,他化成了鵑鳥,叫聲十分哀怨悽苦。聽到鵑鳥一聲聲悲啼傳來,蜀國的人民感傷地說:「這是我們的望帝,他現在是多麼地懊悔呀!」
  • 莊生曉夢迷蝴蝶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 望帝春心託杜鵑,詩與杜鵑
    杜鵑鳥的別名,又名蜀魄、蜀魂、蜀鳥、催歸、杜宇、子規、子娟等。大杜鵑叫聲似「布穀、布穀」,所以又叫布穀鳥;三聲杜鵑叫聲似「米貴陽」,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貴陽;四聲杜鵑又稱子規鳥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谷」。杜鵑以昆蟲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鳥。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 講故事、解漢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迷」字究竟什麼意思?
    01「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其歌詠的是《莊子.齊物論》中敘述的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莊子,是一個善於講寓言故事的高手,他說理從不誇誇其談空洞無物,都是把故事說得繪聲繪色。這個「迷」字是什麼意思?還得從故事本身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