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周晏珵11月7日報導:不少70、80後的家長都十分熟悉年幼時廣播中傳出「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節目開始廣播啦!」的旋律。「小喇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播出,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東方網記者在上海國際童書展舉辦期間獲悉,「小喇叭」將再讀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不同的是,這次它被搬上了繪本,並結合廣播,成為了全介質的少兒讀物。
可以閱讀的「小喇叭廣播」
早期的小喇叭節目薈萃了當時中國最精英的少兒節目播音員,如兒童教育家、「故事爺爺」孫敬修先生、孫敬修的學生曹燦先生,和「故事阿姨」後來的「故事奶奶」康瑛女士,他們精湛的播講藝術吸引了一代代的兒童,陪伴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然而,這一曾經中國大陸覆蓋面最廣、影響最大的少兒節目,因為時代的發展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也讓許多父母感嘆很難找到給孩子聽的好節目了。
不過,《小喇叭》又將捲土重來,攜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通動畫、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打造中國第一部跨媒體、全介質出版物《小喇叭全介質繪本系列》,從單一的聽覺閱讀,擴展到平面閱讀、視覺閱讀;將繪本、廣播、動畫有機地結合為一體。與一般繪本不同的是,《小喇叭全介質繪本系列》中將融入大家熟悉的「小喇叭廣播」,通過繪本的二維碼掃描,一本十元的繪本故事將同時提供與故事相應的廣播與8分鐘的動畫短片資源。
據悉,《小喇叭全介質繪本系列》共推出360本,分為《經典兒童故事》、《傳統兒童故事》、《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心靈故事》、《兒童養成故事》、《兒童睡前故事》6個系列。如今已出第一批共20本,大部分是根據《小喇叭》廣播的音頻庫內容,由插畫和繪本作家進行再創作,推出系列動畫、繪本及故事書產品,音頻有大家熟悉的老主持人的經典聲音,也有新一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廣播裡的主持人配音。
少兒社抱團轉型
根據相關統計,雖然在整個出版業負增長的情況下,少兒出版依然逆勢上揚,在市場中一枝獨秀,但在出版行業數位化趨勢的浪潮下,許多少兒社也在尋找轉型的機會,《小喇叭》所打造的「全介質」做法只是探索中的一小步。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凌晨介紹,如今的孩子們除了在幼兒園和家中,最多的就是在父母的車裡,因此廣播對於孩童而言,再次有了十分重要的價值,「全介質」的做法讓也兒童出版物更契合消費者需求,也讓出版社尋找到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事實上,很多專業少兒社早已在轉型上有所行動,東方網記者了解到,在數字出版概念漸漸擺脫純粹紙質圖書數位化後,一些出版社開始逐步向內容服務轉型,通過組建集團形式將內容整合,開發雲端向幼兒園、幼兒家長和幼兒本身提供幼教平臺,甚至還有出版社開辦幼兒園,從源頭上向用戶提供服務,以多元技術帶動產業發展,將少兒出版推向轉型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