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2020-12-23 語文360

趙明誠字德甫,一零八一年出世,山東諸城人,父親趙挺之在宋徽宗年裡做過丞相。

趙明誠介紹中提及,趙明誠是知名的金石學者,文物鑑賞鑑賞家,而且還是一位古文字的學術研究。一一零二年,還要念書的趙明誠就與唐詩宋詞名人李清照結了婚。一一零七年,因父親遭蔡京污衊而死,趙氏家屬也因而受了拖累,趙明誠夫妻返回山東青州家鄉定居。

由皇室變成了普通百姓,但對她們夫妻而言,確是因禍得福,這時她們把所有的活力都放到金石,書畫和古物上。

她們每每獲得一本奇書,兩天便相互梳理題詞,倘若獲得一件青銅器,她們便細心盤玩賞析,相互之間得出點評。有時候,夫婦二人還要餐後,一同坐著圖書館回歸堂中泡茶飲茶。對她們夫妻而言,這一段時間是她們一生中最爛漫,最溫暖,最悠閒的歲月。也就是說在這時候,趙明誠進行了《金石錄》的寫作。

儘管趙明誠在金石這些方面有挺大的貢獻,但他在政界上卻看起來很黯淡,官運極其平整。他最大的官銜,就是說江陵縣令,並且也只幹了一年,就由於瀆職被罷黜,瀆職的緣故是他的御營執政官叛變,儘管叛變未果,可他卻因而被撤職。但這事以往不久,他又收到上邊的指令,他會到潮州坐縣令,但他都還沒就任,就因病亡在了南京,長年四十九歲。

李清照與趙明誠在相遇以前,趙明誠就早已讀過她的古詩詞了,而且針對那位博學多才、靈透純真的女人十分的欽佩,一直要想了解並和另一方結識,但是卻煩擾沒有那樣的機遇。之後總算和李清照的一個哥哥結交了,這也為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相遇確立了優良的基本。有一次趙明誠和她的那位哥哥,也就是說李迥一起到外邊去玩,很巧遇上了李清照,她原本是要想借著元霄節欣賞彩燈的,但是卻沒有想起她的一生都由於這一天而產生了更改。

公年1127年,趙明誠被選為健康縣令,在一次城中心叛變中,趙明誠縋城逃走,促使李清照對其項羽諷明誠,趙明誠自感慚愧,情緒鬱郁,後喪生就任湖州知事中途。在李清照孤獨之際,張汝舟(一作張汝州)為騙領李清照錢財,乘虛而入,對李清照萬般套近乎。

李清照那時候孤苦伶仃,便頂凡俗之風嫁個張汝州。結婚後,二人察覺都遭受了矇騙,張汝州發覺李清照並沒有自身預期中的萬貫家財,而李清照也發覺了張汝州的虛偽,乃至到之後的拳腳相加。以後,李清照發覺張汝州的官銜來自賄賂,便控告張汝州,在那時候的社會現狀下,妻子揭發老公,即便證實老公犯法,妻子也用同受牢房之苦。

李清照坐牢後,因為親人收購了獄卒,坐牢九天便被釋放出來,這一段不上100天的婚姻生活就此結束。親眼看到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苦而志頑強」,在「找尋、空蕩蕩」的晚年時期,她披肝瀝膽,編寫《金石錄》,進行老公未竟之功。金軍的猖狂席捲激發她明顯的熱愛祖國感情,她積極主動主張北伐佔領中華,但是宋代王朝的腐爛軟弱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期望變成幻像。

李清照在南渡前期,還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迄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堅貞不屈反諷徽宗父子倆的喪權辱國,含意表述得痛快淋漓,表述對宋王朝的怨恨。很多年的離鄉背井,她那顆早已殘碎的心,又因她的再嫁難題遭受士人階級的汙詬3D渲染,遭受了更比較嚴重的迫害。她孤苦伶仃,呼告無果,貧苦憂苦,流徙飄泊,最終孤獨地死在江南。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及注釋】譯文

還記得那次在溪邊亭中遊玩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盡興以後大家乘著夜色趕快掉轉船頭,卻不料走錯了路小船划進了藕花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注釋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⑶興盡:盡了酒宴興致。⑷藕花:荷花。⑸爭:怎,怎麼。⑹鷗鷺:泛指水鳥。

【作品鑑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一首憶昔詞,全詞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境界優美怡人,尺幅雖短卻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以優閒的遊興始,中經溪亭玩醉,急切回舟,誤入藕花,最後驚起鷗鷺,全詞最後一切都統一在白色鷗鷺蒼茫暮色的大自然景色之中,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動作和情緒,起伏變化,很富於節奏感。詞人把瞬時的神情,瞬時的動作,瞬時的音容,瞬時的景色,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極富立體感的生活畫面。這是一個永恆的活生生的生活畫面。這是畫面在清新之景中滲透了野逸之情。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它不像《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那樣帶著富貴之氣,也不像《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那樣帶著衰颯之氣,而是表現了作者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

【名家點評】現代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別見楊金本《草堂詩餘》』前集卷上,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卷四,誤作無名氏詞,注「或作李易安。」(《詞林萬選》所注或作某某,殆為毛晉所加,非楊慎原文。)又見《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卷一、《唐詞紀》卷五、《古今詞話·詞辨》卷上、《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二引《古今詞話》,俱誤作呂洞賓詞。現代唐圭璋《百家唐宋詞新話》:李清照《如夢令》第一句雲「常記溪亭日暮」,「常」字顯然為「嘗」字之誤。四部叢刊本《樂府雅詞》原為抄本。並非善本,其誤抄「嘗」為「常」、自是意中事,幸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卷十一荷花門內引此詞正作「嘗記」,可以糾正《樂府雅詞》之誤,由此亦可知《全芳備祖》之可貴。縱觀當代選本,凡選清照此詞者無不作「常記」,試思常為經常,嘗為曾經,作「常」必誤無疑,不知何以竟無人深思詞意,沿誤作「常」。以訛傳訛,貽誤來學,影響甚大。希望以後選清照此詞者,務必以《全芳備祖》為據,改「常」作「嘗」。現代吳小如《詩詞札叢》:我以為「爭」應作另一種解釋,即「怎」的同義字。這在宋詞中是屢見不鮮的。「爭渡」即「怎渡」,這一疊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計想著怎樣才能把船從荷花叢中劃出來,正如我們平時遇到棘手的事情輒呼「怎麼辦」、「怎麼辦」的口吻。不料左右盤旋,船卻總是走不脫。這樣一折騰,那些己經眠宿灘邊的水鳥自然會受到驚擾,撲拉拉地群起而飛了。檢近人王延梯《漱玉集注》,「爭」正作「怎」解,可謂先得我心。

作者介紹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本 名李清照字 號號易安居士所處時代宋朝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出生時間1084年3月13日去世時間1155年5月12日主要作品《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夏日絕句》等主要成就詩詞創作、詩詞理論職 業詩人、詞人配 偶趙明誠

相關焦點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告訴世人什麼是項羽精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以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勾畫出一幅悲壯的畫面,同時,高度讚揚了項羽。當今人們回看歷史,已知李清照經歷了夫死,物散,再婚,離異。不禁發問:「李清照這首《夏日絕句》是暗諷她丈夫的嗎?」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女人一旦豪邁起來,就沒男人什麼事
    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還有關於項羽不肯過江東,像大家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項羽都有獨屬自己的解讀,我對他不肯過江東的解讀就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何必苟且去偷生,生本轟轟烈烈,死亦氣壯山河。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鬼雄:鬼中的英雄。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殺。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譯文】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的詩詞,給人的感受要不溫婉細緻,要不是幽怨悽涼。但恰好是這樣一個溫婉含蓄的女人,卻寫出過一首獨特霸氣側漏的罵人詩,這首詩全篇不用一句髒話,卻罵的豪氣沖天。這類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詞作,因此許多人總會覺得李清照擅長詞而疏於詩,其實並不是這樣。李清照向豪氣沖天的一面,霸氣側漏,不同尋常李清照也寫出過許多千古絕唱的詩,李清照的詩一樣是很有特色的。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但是李清照豪放起來,卻也是振聾發聵的吶喊。這首豪放的詩,便是李清照一首著名的詠項羽的詩《夏日絕句》,這首詩在歷代詠項羽作品中也是很有名的。在這首詩中,李清照一掃陰霾的婉約之氣,字裡行間中充滿了豪放英氣,很多男子都沒有這樣的氣概!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的柔情與剛烈
    據說,趙明誠收到妻子的詞作之後,深有感觸,但對妻子的才學又隱隱有些不服氣,於是廢寢忘食,終於寫就數篇作品。將自己的作品與妻子的這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放在一起,請朋友評點。不料,於眾多詞作中,朋友均言「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最為精妙。至此,趙明誠對妻子的才學真正感佩至極。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唐宋元明清,一人一首成名作。古人之才,令人望塵莫及。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全詩僅20字,卻令很多男兒自愧不如
    後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裡,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這首詩就是著名的《夏日絕句》,可以說,這是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全詩僅20字,卻令很多男兒自愧不如!夏日絕句宋朝·李清照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憤怒之餘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身為婉約派的翹楚,李清照的地位和影響毋庸置疑,但她也曾寫過相當豪邁的作品,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南渡之時,寫下一首狂詩,全文沒一個髒字,卻是在罵人
    而這樣一位溫柔婉約的女子,也寫過一首抒發悲憤的詩。她因不滿丈夫的所作所為,大筆一揮罵得豪氣沖天,將自己壓抑許久的感傷、憤怒不帶一個髒字地寫了出來,為後人欽佩。李清照能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只是因為她有過人的才華嗎?
  • 宋代詞人李清照的《蝶戀花》,原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宋朝文學家李清照在南渡之初作的一首《夏日絕句》。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是一對在學問上志同道合的伴侶。北宋末年,他們居住青州十多年,搜集了很多金石書畫,過著平靜美滿而又學術氣氛很濃的生活。及至1127年金人入侵,汴京淪陷,二帝被擄,生民塗炭。就在這時候,李清照的婆婆去世了。她和趙明誠奔喪到南京,攜帶了十五車書,乘船渡江。
  • 一塊宰相碑文,顛覆了宋史記載,難怪李清照贊項羽卻一字不寫嶽飛
    宋朝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127年,金兵攻陷開封,廢黜宋徽宗、宋欽宗,北宋滅亡,南宋建立。背負著家仇國恨的李清照,對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東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強烈的憤慨。
  • 李清照的兩首詩篇,一首抒發愛國志,一首滿載悲傷,讀來令人感傷
    導語:李清照之才華,想必不用說,大家都能從她的作品中窺知一二了。作為宋朝數一數二的才女,李清照在寫詩方面的才華也絲毫不遜色於她的詞作。那首流傳千古的《夏日絕句》,就是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詩作。至今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她詩詞之間絲毫不輸男兒的胸懷與氣勢,縱觀整首詩,其實只寫了一個人物——項羽。但她又何嘗不是借項羽之死在痛斥北宋當權者的無為而治呢?
  • 你真的了解李清照嗎?不如看看她的這些介紹!
    你真的了解李清照嗎?說起李清照,大家並不陌生。在初中的時候,老師就已經告訴我們李清照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而蘇軾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什麼叫婉約?什麼又叫豪放呢?簡單地說婉約就好比女人,豪放就相當於男人;前者有陰柔之美,後者有陽剛之氣。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名叫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因曾經在詞作中三次用過「瘦「字,因此江湖人稱「李三瘦」。第一處是《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二處是《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三處是《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從她一貫的詞作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她的才氣及柔情。
  • 李清照為了向丈夫撒嬌,專門寫了一首調皮詞,丈夫怎麼答都是錯
    我們讀過她的哀婉悽傷:"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也讀過她的離情別緒:"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還讀過她的凜然正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除此之外,其實李清照還有非常俏皮可愛的一面,這一面只有在自己最愛的人面前才能顯露出來。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不久後,李清照曾寫下一首詞,專門是向丈夫撒嬌的,有趣的是她在詞中問丈夫的問題,丈夫怎麼答都是錯。
  • 濠江潮頭丨柯建剛:「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偶讀宋•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意是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她還是同樣擔當起了屬於她的責任,她寫的作品同樣觸動了一代代人,她的精神同樣推動了一代代人奮勇前進。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居裡夫人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她從小刻苦學習,長大後給人當家庭教師,掙了錢出國留學,最後她學有所成回到祖國。勤勞的她,經過多番艱辛終於發現了鐳。在發現鐳的過程中,她不知流了多少汗,經歷了多少艱苦。可以說居裡夫人的一生,是勤勞與汗水累積成的一生。
  • 婉約詞壇教母李清照,豪邁雄壯起來,絲毫不輸蘇東坡辛棄疾
    而李清照卻卓爾不群,她不僅自小博覽群書,才十幾歲時,便給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所寫的《讀中興頌碑》作和詩: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二、 《夏日絕句》讓丈夫趙明誠羞愧難當李清照丈夫一天,屬下報告說有人要發動叛亂。趙明誠似乎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也沒有做任何準備。倒是屬下主動做了必要的安排。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李清照有一首詩是為丈夫趙明誠寫的,不過不是讚美丈夫的,而是諷刺他的「無能」,這首詩後來名垂千古,就是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人活就要活得像個豪傑,死了也要在鬼裡面做個英雄,楚霸王項羽雖然死去那麼多年了,但至今我還懷念他的那一份寧死不肯過江東的豪氣。哪怕到了現在我們還在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當做一個人膽識過人豪邁的稱讚。明明是妻子的李清照為什麼會寫一首詩來諷刺自己的丈夫?從夫妻矛盾成為千古經典名句,她們夫妻中間又遇到了什麼「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