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潮頭丨柯建剛:「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2021-02-13 澳門晚報

 偶讀宋•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其意是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此時,我忽然想起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座談時的講話,「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髮揚勞模精神,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堅決反對幹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倏忽,我的腦海裡浮現出朱自清筆下那步履蹣跚的父親的「背影」。雖然,我沒有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也沒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慈,更加沒有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但我知道,我有人生俱來的血液。汗水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勤勞。因為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勤勞是實現理解的階梯。美國現代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不就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勞在她的人生旅途中開闢光明大道的人嗎?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勞學會了讀書、寫字、感受世界,將自己從一個聽不見鳥語,看不見陽光的世界拉進了一個充滿「陽光」,充滿「愛」,每一個角落都沒有「黑暗」的世界。她還是同樣擔當起了屬於她的責任,她寫的作品同樣觸動了一代代人,她的精神同樣推動了一代代人奮勇前進。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居裡夫人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她從小刻苦學習,長大後給人當家庭教師,掙了錢出國留學,最後她學有所成回到祖國。勤勞的她,經過多番艱辛終於發現了鐳。在發現鐳的過程中,她不知流了多少汗,經歷了多少艱苦。可以說居裡夫人的一生,是勤勞與汗水累積成的一生。我們的音樂巨匠貝多芬不也是這樣嗎?  

 做一個有知識、有擔當的人,讓我們從此刻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刻苦勤奮,生命不息,奮鬥不息;擔當,傲氣也。古之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有擔當者,必將雄於人、傲於他人。古往今來,縱觀歷史的潮流,多少男子漢擔當起一國之興亡;多少學者,擔當起整個學界。有人問,擔當是什麼?擔當就是一種承認錯誤,應對挫折、壓力的勇氣。有擔當的人,必定是頂於天,立於地,一身傲氣的。 沒有擔當,能夠使一個人至老也沒做過什麼大事;沒有擔當,能夠使一個滿腹學識的人鬱鬱而終;沒有擔當,能夠使人的一生變得恐怖、沮喪。對於我們來說,擔當是否也同樣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擔當,就應是每一個人該具有的。煮酒論英雄,洗盡鉛華的歷史長河遺落了多少璀璨明珠,無需留戀瀲灩凡塵,他們頂天立地,他們歌霸亙古,他們負起天下重擔,擔當如山重負,策鞭興國之沙場,他們的名字叫英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豪情一生卻敗得狼狽不堪,虞姬之血灑落土地,他無力挽回只得縱身躍入那片腥風血雨;他是項羽,是名聞天下的西楚霸王,即使敗在了劉邦「四面楚歌」的圍困之下,他也不肯卸下身之重任、辜負江東父老殷切地期盼與希冀,塗血於江東河岸,那一嘯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唱,是他英雄一生的終結。但他終究理解了失敗的現實並負起重責。倘若他苟且人世,曳尾江東,放下擔當之責,又何來至今猶唱「生作人傑,死作鬼雄」的頌歌。

擔當,是一種美德,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學會擔當,並在擔當中發展;對於個人,擔當有利於實現自身價值。每個人,自出生起便在社會中扮演著各自的主角,擔當起各自的職責。但僅僅是做好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勇於擔當他人不願擔當的職責。學會擔當起那些艱難的職責,在擔當中挑戰自我,自身價值就會在一次次擔當中得以升華;對於一個民族,擔當同樣至關重要。中華民族在重重天災面前,正是發揚了這種勇於擔當的精神。災難面前,整個民族共同抵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共同擔當了苦難。嚴峻的自然環境,阻塞了的山路、公路,並沒有擋住中華民族擔當的腳步。一批批的志願者、解放軍戰士,都是擔當起民族職責的使者,他們代表整個民族,勇於擔當。

 如果這種民族的擔當失去了,整個民族便會鬆散、失去凝聚力。所以,擔當對於民族來說必不可少,它鑄就了整個民族的魂;對於國家,擔當更是維持自我在國際間地位的決定性因素。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競爭日益激烈,一個國家要想穩穩立足,必定是需要擔當應盡的職責與義務的。哥本哈根會議中,中國便提出了擔當共同而有區別的職責這一號召。這說明中國已理解和學會了擔當,並期望各國共同擔當起保護地球的職責。從另一方面說,若中國並未提出這一號召,會議必將被資本主義強國所控制,出現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條約。此刻,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更需學會擔當,擔當起對內保障民生,對外維繫世界經濟穩定的職責。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擔當,我們只有勇於擔當重任,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勇於擔當重任,於己於國,善莫大焉且不說毛遂自薦,勇於擔當重任,終成為賓客中的佼佼者;且不說亞里斯多德擔起重任,率領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擊退侵略者;且不說藺相如挺身而出,擔起為國家捍衛尊嚴的重擔,成就「完璧歸趙」的佳話。在國家或群眾臨危受難之際,挑起大梁,帶領國家走出困境,不但國家和群眾擺脫危險,自我的名字也流芳百世。相反,不敢承擔重任,既誤人又害己。生活中總有人想鑽空子,不願擔當,玩忽職守,最終身敗名裂。像非典時期,人心惶惶,百姓在那時只關注北京疫情的變化,但當時身為市長的孟學農,因為怕被人們指責管理不善,不想擔當救市救民的重任,於是瞞報、謊報感染非典人數及疑似感染非典人數之後證明,這給人民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孟學農也因玩忽職守而被撤職這個事例就像警鐘一樣,提醒著我們:在國家危難時刻,若不儘自我的潛力,擔當重任,那麼只會身敗名裂。

 擔當重任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認為:我們需要用知識武裝自我,需要有十足的信心和勇氣,需要有鐵肩擔道義的氣魄,需要有捨我其誰的大勇大公之心。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科技在騰飛,隨著年歲的增長,肩上的擔子也就越重。如果你不想被重擔壓垮,那就迎難而上,勇於擔當重任吧!人生是一種擔當,承載起那一切的勇氣,是一種人格的迸發。敢於擔當的人生,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璨。擔當,是為己、為人、為國的不朽詩篇。擔當,是為自我,無悔一生,步伐那樣瀟灑。 

相關焦點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注釋】人傑: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的柔情與剛烈
    「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道「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丈夫現在是不是也在思念著自己呢?已經是夜半時分了,輾轉反側,思念讓人難以入眠。白日裡不斷遐思,轉身便遇見思念,一事一物都在提醒著丈夫的缺席;晚上萬籟俱寂,自己卻整夜無眠,感受著秋日的涼風習習,思念著遠方的丈夫。時間的推移中,不變的是刻骨的思念之苦。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女人一旦豪邁起來,就沒男人什麼事
    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的不會,是在項羽悲歌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後,對他說,沒有什麼奈何不奈何,搏不搏都死那就搏,必須搏,反正也沒有能和你同年同月同日生,那就和你同年同月同日死,拼個你我的血肉相連,一起走那黃泉路,一起喝那孟婆湯,下一世我們還相逢,我還做你的女人,你還做我的蓋世英雄。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告訴世人什麼是項羽精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以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勾畫出一幅悲壯的畫面,同時,高度讚揚了項羽。當今人們回看歷史,已知李清照經歷了夫死,物散,再婚,離異。不禁發問:「李清照這首《夏日絕句》是暗諷她丈夫的嗎?」
  • 【墨荷攻略】召喚獸劇情之鬼將: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點擊之後切入戰鬥,此為最終之戰,蜘蛛WDD,會奪命咒。主NE,會雨落寒沙,帶暗器毒。小怪飛後主會召喚,建議優先殺主。  由此引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電影《八佰》:生難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但是,他們活過!
    也就在這一天,張治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此日吾民族已臨最後關頭,此日吾人亦陷於生死線上。 在外界很多人看來,是一場以生命為代價的表演和笑話。
  • 李清照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一一零七年,因父親遭蔡京污衊而死,趙氏家屬也因而受了拖累,趙明誠夫妻返回山東青州家鄉定居。由皇室變成了普通百姓,但對她們夫妻而言,確是因禍得福,這時她們把所有的活力都放到金石,書畫和古物上。她們每每獲得一本奇書,兩天便相互梳理題詞,倘若獲得一件青銅器,她們便細心盤玩賞析,相互之間得出點評。
  • 昨晚葛陳社區有好戲看丨首屆中華燈謎(濠江)藝術節各項賽事結果來啦…
    歡樂舞臺」2017年濠江區文藝巡演走進葛陳社區,為社區人民群眾帶來精彩的惠民演出,送上豐盛的節日文化大餐。賞心幾處西城柳(濠江景題)吐朵——廣東潮州 吳楚鴻「畫辨午時貓」(濠江新詞熱詞)聚焦一線【面出明·丘濬《書房四幅為新河許生作其二》】——福建晉江 伍耿懷一片青山任張羅(濠江創文名詞)綠色上網
  • 項羽自刎江東為美姬嗎?
    力拔山氣蓋世的xiangyu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夏日絕句》宋代 李清照 。千百年來人們對 項羽不過江東寧為鬼不為寇的行徑大為推崇 。使項羽固化為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 ,成為英雄 豪傑的代言人 。今天我們不討論項羽的功過是非 ,只說說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是不肯亦 或是不能?在討論這一問題前,我們必須弄清楚兩個問題,江東是現在的哪裡?項羽出生如何?
  •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國憂——長壽革命英雄塗海珊、塗介清父子過往
    近日,記者走進新市街道東門村2組塗家壪,探尋這對英雄父子為中國革命前僕後繼、不懈奮鬥的往昔。       千山萬水尋英雄,塗氏族親立功碑       現如今在塗家壪,有一塊紀念碑高聳如雲,莊嚴巍峨。它於2017年10月由我區塗氏宗親捐資,新市街道政府、區僑聯贊助共同設立。
  •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聽他們唱出巾幗英雄的傲骨一生!
    部分劇作被譯為英、法、日等國文字出版演出。總導演:黃在敏天津人,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導演專業,同年就職於中國戲曲研究院,長期從事戲曲表演導演研究和戲曲導演創作。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
  • 人鬼皆為我 || 文\李建軍 (河南)
    這個世界我是人是鬼或是人鬼這樣稱謂倒是貼切鬼何曾不是今世的人人何曾不是來世的鬼這就是生老病滅我是人就要做好人事我是鬼就要盡好鬼情萬萬不可顛倒序列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我當向來生報到今世作別中元節鬼節可是我作為人偏偏來到了這個世界我是人是鬼或是人鬼這樣稱謂倒是貼切鬼何曾不是今世的人人
  • 一曲《霸王卸甲》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霸王卸甲》是首琵琶傳統武套樂曲,和另一琵琶傳統武套曲《十面埋伏》的內容完全是一樣的,都是以為期五年的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為題材。
  • 向死而生,向陽而活
    文丨思同 · 主播丨塗山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著作《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觀點,即生存的開始的同時死亡也悄然而至。時間並不是斷裂的,而是延續的不可分割的,我們可能同時存在於多個維度之中,所以生與死無法分割。
  • 死生契闊: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古文評印度電影《死生契闊》:生亦何歡,死亦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