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與小王子的玫瑰花——關於童年、愛情、故鄉與精神家園

2022-01-10 基層幹部參閱

要麼童年,要麼愛情,我們靈魂深處永恆的故鄉呵,必居其一!

《小王子》是寫給成人的童話,更是現代愛情的寓言。

儘管有些遲了,《小王子》仍是聖埃克絮佩裡寫給妻子康蘇羅最美最誠摯的情書。

哪怕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賈寶玉能夠成為曹雪芹的代言人,《石頭記》也算得上是寶黛愛情最有力的婚約證明。

對於成年人來說,童年是確定回不去了的!但精神上的需求仍在,並沒有半點減少,愛情真能填補靈魂深處的空虛嗎?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可曾遇著那三生石上的「舊精魂」?

寶玉與黛玉,小王子與玫瑰花,聖埃克絮佩裡與康蘇羅,他們都有緣遇到了。

一顆玫瑰花種子,在小王子的星球上發了芽,她長出的嫩苗很特別,引起了小王子的注意。在花蕾綻放的那一刻,小王子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

當然,對於愛情來說,這種好感,只是一個開始。就像寶黛初次見面時的場景:

黛玉一見,便大吃一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雖然未曾見過,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的一般。」

作為讀者,我們自然知道,《石頭記》的開篇,講述了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神話故事。似乎寶黛初見時的心理,只不過是這個故事的一個簡單呼應,實則不然。

由《石頭記》所表達出來的,曹雪芹非常反感所謂的「才子佳人」故事,認為他們不過是「偷香竊玉、暗約私奔」而已,並通過賈母的《掰謊記》,辛辣地諷刺了編造這類書的酸秀才。

曹雪芹寫情,是真情,是至真至性之情,所以我們讀前八十回,處處感覺是「真現實」。這是為無名氏續寫、高鶚整理的後四十回所不及的,後四十回一看便知是「真小說」。

寶黛之間絕不是郎才女貌、一見鍾情,寶黛之情符合現代愛情所有的特徵。這正是曹雪芹的偉大之處。

寶黛之間的感情,是從小到大一天天「耳鬢廝磨」培養起來的。寶玉天性「視姊妹弟兄皆出一意,並無親疏遠近之別。如今只與黛玉隨同賈母一處坐臥,故略比別個姊妹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

在分開住以後,寶玉仍是一天幾次去看黛玉,「死了魂也要一日來一百遭」;他所交代給丫鬟們的也總是那一句:「如有事,往林姑娘處來找我。」

僅用「熟慣」、「親密」字眼,方是「兒女之真情發洩」。

真情並非是先天存在的,所謂的「還淚之說」,不過是個幌子,真情的產生必然要經歷一個過程。這才是人之常情,也才符合實情。

曹雪芹用了「熟慣」一詞,貼切得很。

周克希先生翻譯《小王子》時,曾為一個詞感到困惑。這是書中的狐狸提出的一個概念,法文用的是apprivoiser,譯者說,這個詞當然可以譯成「馴養」或「馴服」,一度還換成了「養服」,後來在一個朋友的啟發下,才改用了「跟……處熟」的譯法。

我不懂法文,更不通翻譯學,但很欽佩周先生對這個詞的推敲。不論是「馴養」、「馴服」,還是「養服」,給人的感覺,都是單向的,一方主動,另一方被動;而「跟……處熟」,則是相互的、雙向的,似乎更能表達出個中三昧來。

讓我們來看狐狸與小王子的一番對話: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說,「還沒人來跟我處熟呢。」

「『處熟』是什麼意思?」

「這是件早已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意思是『建立感情聯繫』……」

「建立感情聯繫?」

「當然,」狐狸說。「現在你對我來說,就不過是個小男孩,跟成千上萬別的小男孩毫無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對你來說,也不過是只狐狸,跟成千上萬別的狐狸毫無兩樣。

「但是,你要是跟我處熟了,我倆就需要對方了。你對我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狐狸的形象,與其說是作為智者出現的,不如說是作者借用狐狸之口,來清楚明確地表達,他對於感情、愛情的領悟。

「要是你跟我處熟了,我的生活就會變得充滿陽光。我會辨認出一種和別人都不同的腳步聲。聽見別的腳步聲,我只會往地底下鑽,而你的腳步聲,會像音樂一樣,把我召喚到洞外。

「還有,你看!你看到那邊的麥田了嗎?我是不吃麵包的。麥子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我對麥田無動於衷。可悲就可悲在這兒!

「而你的頭髮是金黃色的。所以,一旦你跟我處熟,事情就變得很美妙了!金黃色的,麥子,會讓我想起你。我會喜愛風兒吹拂麥浪的聲音……」

如果真愛玫瑰花,就不要太介意她的刺。要愛一個人,就要「愛屋及烏」,愛他或她的一切,優點或缺點。

去適應你的愛人,而不是試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對方,否則,幸福將會離你越來越遠。

同樣,愛情一旦暗化為佔有的欲望,也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法國著名導演呂克·雅克,曾拍攝了一部近乎唯美的自然故事片:《狐狸與孩子》,深度闡釋了「愛與佔有」這個主題。影片就改編自《小王子》中狐狸與小王子的一段故事。

現實生活中,這樣一個「處熟」、「熟慣」,或者「建立感情聯繫」的過程,並非全是甜蜜、溫馨、可愛的,其間往往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誤會與嫌隙。

當玫瑰花在小王子面前吹噓,她是跟太陽一同出生的時候,小王子覺出了她不太謙虛;

當玫瑰花向小王子展示她的四根刺,而小王子無意間說了句「老虎並不吃草」的時候,玫瑰花明顯感到了不悅;

當玫瑰花發現自己說的謊並不高明,並有可能被揭穿時,她就會不停地咳嗽,以便讓小王子覺得是自己理虧。

在玫瑰花不停地支使下,小王子給她澆水,給她蓋罩子,給她遮風障,還給她除掉毛毛蟲。她總是這樣,帶著多疑的虛榮心,很快就把小王子折磨得夠嗆。

這與《石頭記》中對寶黛愛情成長過程的描寫何其相似!

都說黛玉心眼小、脾氣大、愛使小性子,不適合當愛人,卻看不到,黛玉的心思全用在寶玉身上,黛玉的脾氣從來都是衝著寶玉發的,而黛玉的小性子又有哪一次不是因為寶玉呢?

黛玉心思縝密、冰雪聰明,對於賈府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關係的認知程度,甚至在寶玉之上。自進了賈府,話不敢多說一句,路不敢多走一步,可曾得罪過什麼人!

如果真是心眼小、脾氣大、只會使小性子,又怎會得到賈府上下眾人的喜愛?鳳姐的眼裡可曾高看過誰?但她對黛玉的好,有時卻是發自內心的。

一個人的品格習性如何,朝夕相處的身邊人最有發言權,外人反倒隔了一層,終究是霧裡看花。我們看黛玉與貼身丫鬟紫鵑的關係,再來對比寶釵與鶯兒的關係,就可見一斑。

不是黛玉的性格、脾氣容不下人,而是她和寶玉的愛情,與當時的宗法禮教格格不入,下意識地強迫著自己,去關注與寶玉有關的任何事情,造成了一種敏感而多疑的心理。

如此一來,黛玉的心眼、脾氣和性子,之所以會呈現這樣一種狀態,就只能解讀為,這是寶黛愛情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淬鍊。

經常的套路是,寶玉無意間說了一句玩話,黛玉聽到後就無緣故地生氣,不跟寶玉說話,任憑寶玉怎麼勸解,怎麼鬨笑,黛玉一概不理。

很多時候,寶玉的勸解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是越勸鬧騰得越大。但每鬧騰一次,兩人的感情便加深一層,大概這就是愛情的魔力吧。

《石頭記》第二十回,湘雲回賈府,黛玉見寶玉與寶釵同來,不悅。開始是賭氣,見寶玉來勸解,不聽,還說出「不如死了乾淨」的話,把自己給氣得直流淚。待寶玉再次過來哄勸時,「越發抽抽噎噎地哭個不住」,不等寶玉張口,自己先說了一番氣話:

「你又來作什麼?死活憑我去罷了!橫豎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會念,又會作,又會寫,又會說會笑,又怕你生氣,拉了你去哄著你。你又來作什麼呢?」

黛玉說的分明是反話,是醋意使然,但寶玉偏又聽不出來。只慌著賠不是,解釋什麼「親不隔疏、後不僭先」。

黛玉聽了,啐道:「我難道叫你遠他?我成了什麼人了呢?我為的是我的心!」寶玉道:「我也為的是我的心。你難道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兩人都是為的各自的心,只可惜,這兩顆心還沒有貫通起來。

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回,黛玉去找寶玉,晴雯不知是誰,又厭煩寶釵賴著不走,不給開門,黛玉傷感至極,但她並沒有直接去找寶玉理論,而誤認為是寶玉安排人故意不給開門,終至於埋香冢、泣殘紅,悲歌《葬花吟》。

寶玉也不清楚黛玉的心思,以為黛玉躲著自己是另有原因。

寶玉道:「噯!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著玩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我愛吃的,聽見姑娘也愛吃,連忙收拾的乾乾淨淨收著,等著姑娘回來。一個桌子上吃飯,一個床兒上睡覺。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替丫頭們都想到了。

「我想著姊妹們從小兒長大,親也罷,熱也罷,和氣到了兒,才見得比別人好。如今誰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裡,三日不理、四日不見的,倒把外四路兒的什麼『寶姐姐』『鳳姐姐』的放在心坎兒上。

「我也和你是獨出,只怕你和我的心一樣。誰知我是白操了這一番心,有冤無處訴!」

經過寶玉不斷地開導,黛玉的誤解才算消除。或許黛玉只是要在內心確定,寶玉看待「寶姐姐」、「鳳姐姐」,都是「外四路兒的」,比不得她這個知己。

如此,就沒什麼可介懷的了。

還有第二十九回,這是鬧得最厲害的一次。

賈府眾人去清虛觀打醮,黛玉中暑不去,寶玉因張道士給他提親,不願意再去,便來瞧黛玉,誰知黛玉一句「你只管看你的戲去」惹惱了他。

寶玉心裡想得是: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連你也奚落起我來,可知你從來都不懂我的心。

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我嗎?我那裡能夠像人家有什麼配的上你的呢!」

寶玉聽了,直問到臉上道:「你這麼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

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就天誅地滅,你又有什麼益處呢?」

黛玉一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攔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來拿我煞性子!」

細觀寶黛二人的對話,原本都是好心好意,都是想體諒對方,又都想讓對方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但說出來的話,都是在火上澆油,一次比一次決絕,最後竟鬧到了砸玉、剪穗的地步。

對於這種「願同生死」的愛情,襲人一類的人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實在不明白,才剛好好的兩個人,究竟為了什麼,轉眼間竟成了仇敵?

也只有同為情趣中人的賈母,說了一句「不是冤家不聚頭」,才略微顯露出一點意思來。

寶黛都是將真心實意裹藏起來,變盡法子,每每用假意來試探對方對自己的感情。

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的心裡眼裡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裡時時刻刻白有你,你心裡竟沒我了。」

那黛玉心裡想著:「你心裡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呢?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瞭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無毫髮私心了。怎麼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裡時時有這個『金玉』的念頭。我一提,你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麼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願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遠。」

黛玉心裡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了。」

這一大段對戀人心理的刻畫,暢快淋漓,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是少有的。寶黛「兩個人原是一個心,卻都是多生了枝葉,將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了」。

如果我們僅僅把寶黛當作是通常的「才子佳人」,當成是古代言情小說中的人物,就會感覺,兩人都有某種神經質在作怪。

但是,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是現實中熱愛著的戀人,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就會明白,他們這般心理是何其自然。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這是紫鵑「情辭試莽玉」後,對黛玉說的悄悄話,真真道出了黛玉的心思,必定是平日裡黛玉時常念叨的話。

第三十二回,湘雲藉機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大事,寶玉說這是混帳話,並宣稱:「要是林妹妹也說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聽了這話,喜驚嘆悲,諸味雜陳。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

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於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

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

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我們看,二人相互引為知己,本可以藉此互訴衷腸,但接下來的演變著實超出了我們的意想。

寶玉見黛玉眼含淚珠,禁不住抬起手來替她拭淚。黛玉無意間說出什麼金、什麼麒麟的話,卻把寶玉說急了,黛玉只得寬慰,寶玉半天方說出「你放心」三個字。

對於這幾個字,黛玉內心應當是明白的,但她就是不明說,而是佯作不知:「我有什麼不放心的?我不明白這話。你倒說說怎麼放心不放心?」「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話。」

雖然仍有試探的心理,但這一次兩人並沒有大鬧,究其原因,一是寶玉挑明了話題,二是兩人的感情日漸升華,到了這個程度。

寶玉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聽了寶玉這些話,感覺真是說到了自己心坎上,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

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此時寶玉心中也有萬句言語,不知從那一句上說起,卻也怔怔的望著黛玉。兩個人怔了半天。

沉默,乃是因為此刻有話要說。無話可說而不說,並不是沉默。正所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時無聲勝有聲。

黛玉起身要走,寶玉忙上前拉住,說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說一句話再走。」黛玉卻並沒有再聽下去:「有什麼可說的。你的話我早知道了!」這是在明確告訴寶玉,你我心意已然相通,不必通過語言來轉述。

後來我們知道,寶玉還是憋不住,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將這番話說與了襲人:

「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

這是寶玉對黛玉愛的表達,他的這「一身的病」,只能是相思病。

讀《石頭記》,要有悟性。長年旅居海外的劉再復先生著有《紅樓夢悟》,單看書名,就有想讀下去的欲望。

在寶玉挨打、晴雯送帕之前,寶黛之間經常會因為一些瑣事爭吵不斷,但在那以後,我們看到,寶黛之間的試探沒有了,爭吵也沒有了,甚至連描寫寶黛愛情的文字,也遠沒有此前多了。

寶玉被抬回房內,眾人都來探望。李紈、鳳姐、襲人的表現,各不相同。而對釵、黛的描寫,尤是雪芹匠心獨運之處。

寶釵探傷時,「手裡託著一丸藥走進來」,一個「託」字,反映了寶釵「光明正大」的心態,以及意欲讓人注意到她對寶玉關切的心思。

而黛玉則是在眾人都走後才來的,隱隱坐立、無聲之泣、抽抽噎噎,更在於她半天方說了一句:「你可都改了罷!」寶玉聽了,長嘆一聲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願的!」

黛玉看似普通的規勸,卻飽含萬千言詞;寶玉看似不著邊際的答話,卻斬釘截鐵。兩人的對答,外人不可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因它體現了現代愛情的本質。

寶玉為什麼要拿兩條半新不舊的手帕,作為他與黛玉之間的定情信物?這一點,連被視為「黛玉影子」的晴雯也猜不透,由此也可證明,黛玉與晴雯之間的關係,絕不是寶釵與襲人關係的翻版,晴雯自有她的獨立性存在。

寶玉就是要表達,同時也是讓黛玉明了,他恰是要在這平常的物件、而不是什麼寶玉、金釵上面,寄託並傳遞自己最真切的感情。

儘管二人從未說破,更沒有超越禮法的界限,但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然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彼此達到了完全契合的程度。

以前他們是各自為各自的心,現在他們是「心有靈犀」,各自也都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

這是質的升華。

此前的寶玉,不僅成天廝混在姐妹堆裡,且與襲人「初試雲雨情」,還沾染了「男風」,與秦鍾、棋官這些人糾纏在一起。可以說,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哥派頭。

此後的寶玉,雖然還是喜歡姐姐妹妹,還是脫不了「濫情」的嫌疑,但對黛玉,確已遠超出了一般姐妹之間的感情。更為關鍵的是,在對待二人感情問題上,多了一些穩重與沉澱。

第五十二回,眾姐妹在瀟湘館,聽寶琴念外國美人所作的詩,

寶玉因讓諸姊妹先行,自己落後。黛玉便又叫住他問道:「襲人到底多早晚回來。」寶玉道:「自然等送了殯才來呢。」

黛玉還有話說,又不曾出口,出了一回神,便說道:「你去罷。」寶玉也覺心裡有許多話,只是口裡不知要說什麼,想了一想,也笑道:「明兒再說罷。」

可以看出來,為了減少愛情的阻力和不必要的麻煩,二人均對襲人產生了戒備心理,而不是像先前那般毫無顧忌、授人以柄。

黛玉「還有話說」,寶玉「也覺心裡有許多話」,為什麼都沒有說出口?韓愈《言箴》云:「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其實,他們究竟要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無言之言,而意思已盡。

雪芹這樣的描寫,是要向讀者傳達:寶黛自晴雯送帕之後,已經不再打鬧,許多的話,也已無需再說。

讓我們把注意力拉回到《小王子》。

小王子離開他的星球後,遇見了一座玫瑰盛開的花園。他感到非常傷心,因為在此前,他的花兒跟他說過,她是整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一種花兒,可現在,一座花園裡就有五千朵,全都一模一樣。

「要是讓她看到了,她一定會非常生氣……她會拼命咳嗽,她還會佯裝死去,免得讓人恥笑。我呢,還得裝作去照料她,否則她為了讓我感到羞愧,說不定真的會讓自己死去……」

「我還以為自己擁有的是獨一無二的一朵花兒呢,可我有的只是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花罷了。」

這個時候的小王子仍然不懂得愛情。

正像他離開小星球前,玫瑰告訴他的那樣:「是的,我愛你,但由於我的過錯,你一點兒也沒理會。這沒什麼要緊。不過你也和我一樣傻。但願你能幸福……」

小王子不了解玫瑰花的心思,玫瑰花也猜不透小王子的內心。

狐狸告訴小王子,「只有處熟過的東西,你才會了解它,人們也沒有任何時間去了解任何東西。」「語言總是誤解的根源。」

小王子對此似有所悟。

「我本來不該去聽他說什麼的,花兒的話是聽不得的。」

「我當時什麼也不懂!看她這個人,應該看她做些什麼,而不是聽她說些什麼。她給了我花香,給了我光彩。

「我真不該逃走!我本該揣摩到她那小小花招背後的一片柔情。花兒總是表裡不一!可惜當時我太年輕,還不懂得怎麼去愛她。」

狐狸又告訴小王子,他該再去看看那些盛開著的玫瑰花,就會明白,自己的那朵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小王子就去看了那些玫瑰,並說了這樣兩段話:

「你們根本不像我那朵玫瑰,你們還什麼都不是呢。誰都沒跟你們處熟過,你們也誰都沒處熟過。

「你們就像狐狸以前一樣。那時候的它,和成千上萬別的狐狸毫無兩樣。可是我現在和它作了朋友,它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沒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我那朵玫瑰在一個過路人眼裡,跟你們也一樣。

「然而對於我來說,單單她這一朵,就比你們全體都重要得多。……我聽她抱怨和自詡,有時也和她默默相對。她是我的玫瑰。」

這個時候的小王子已然意識到,玫瑰支使他為自己做事,正是他們愛情的萌芽,而他為玫瑰所花費的時光,已經使這朵玫瑰與其他的花朵更加不同。

狐狸最後告訴小王子,「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見。本質的東西,用眼是看不見的。」「對你處熟了的東西,你永遠負有責任。你必須對你的玫瑰負責……」

領悟愛情真諦的幸福,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回不去的痛苦,這些情緒在小王子的內心深處交織著。突然間,他看清了很多東西,但對於改變現狀,似乎又無能為力。

當他了解了「轉瞬即逝」的含義後,感到非常懊悔:「我的花兒是轉瞬即逝的,她只有四根刺可以自衛,可以用來抵禦整個世界!而我卻丟下她孤零零地待在那兒。」

直到生命的最後,小王子都在自責:「我的花兒……我對她負有責任!她是那麼柔弱!她是那麼天真。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用來抵禦整個世界……」

誠如紀德所說,在《小王子》的最後,聖埃克絮佩裡強調的重點是:「自由不能帶來幸福,惟有負起責任,才是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

聖埃克絮佩裡在寫給妻子康蘇羅的信中說:「你知道嗎?玫瑰就是你。或許我永遠不知道怎樣好好照顧你。」

就像小王子離開玫瑰那樣,現實中的聖埃克絮佩裡喜愛冒險犯難,一邊飛行,一邊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歸宿。在《小王子》出版一年後,聖埃克絮佩裡在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一去不回。

聖埃克絮佩裡在《風沙星辰》中寫道:「相愛不是看著彼此,而是兩人一起看著同一個方向。」在這句話中,我們已然分不清,頓悟與悔恨,究竟何者因素更多一些。

湯顯祖於《牡丹亭記題詞》中寫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牡丹亭·驚夢》中最著名的唱詞,雪芹在《石頭記》中也是多番致意。

這樣的愛情讓人盪氣迴腸、痛徹心扉,有時也讓人心生敬畏、望而卻步。但如果真的遇到了,就請珍惜吧!

行文至此,似乎無需再說什麼,卻又感到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劉再復先生對於故鄉有著浸入骨髓般的感悟。「故鄉是生命,是讓你棲息生命的生命,是負載著你的思念、你的憂傷、你的歡樂的生命。」

歌德筆下的少年維特,他的故鄉,是一個名叫「綠蒂」的少女。維特到處漂泊,都是在竭盡全力找尋這個情感的家園。

維特最終選擇以近乎殘忍的方式,結束自己的肉體生命,實則是盼望著能夠距離自己精神上的家園更進一步。

黛玉無疑是寶玉心靈上的故鄉。黛玉愁,寶玉也愁,黛玉病,寶玉也病,「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只等你的病好了,我的病才得好呢」。

相對於黛玉在情感上的先知先覺,寶玉是後知後覺的,但在某種意義上,他也是黛玉生命寄託的地方,「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

寶玉和黛玉有著共同的精神家園,那就是靈河岸邊的三生石畔。在那裡,依然存放著他們「木石前盟」的「舊精魂」。

所謂的「金玉良緣」,過客而已,煙雲而已;所謂的人世間,皮囊而已,漂泊而已。這世俗的人間,是他鄉,而不是故鄉,不能「反認他鄉是故鄉」。否則,都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隱的《好了歌注》,何其哀痛!

惟其如此,才能解釋,寶黛何以處處表現出,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所謂的神仙眷侶,不正是如此嗎!

維特的內心是痛苦的,因為綠蒂並不以他為故鄉,那只是他的單相思。寶黛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在心靈深處互為精神上的家園,他們各自是對方心靈上的生命追求和永恆歸宿。

同樣的,玫瑰花就是小王子的故鄉,是他朝思暮想渴望回去的地方。

小王子之所以選擇離開自己的星球,是因為受不了愛情的煩惱,渴望尋找心靈上的寧靜。

誰曾想,一路走來,越發感到孤獨與落寞。不僅一無所獲,反而急切地盼望著儘早回歸故鄉,回到玫瑰花的身旁。

「如果有個人愛上一朵花兒,好幾百萬好幾百萬顆星星中間,只有一顆上面長著這朵花兒,那他知道望著這許許多多星星,就會感到很幸福。」

「要是你喜歡一朵花兒,而她在一顆星星上,那你夜裡看著天空,就會覺得很美。所有的星星都像開滿了花兒。」

聖埃克絮佩裡也嘗試著把妻子康蘇羅視為自己心靈上的故鄉。

他渴望有一位像母親那樣的守護天使,時時保護、安慰他過於敏感的心靈,讓他重溫兒時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安全感與溫柔。他希望康蘇羅能夠填補母親的角色,重塑他幼時在聖莫裡斯城堡的美好世界。

他曾告訴妻子,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將《小王子》題獻給她。這恐怕是他的違心之言。

他將《小王子》獻給誰了呢?他獻給了他最好的朋友萊翁·維爾特,而且是「獻給還是小男孩時候的萊翁·維爾特」,就是「獻給這個大人曾經是過的當時那個孩子」。

還有比這更昭然若揭的意圖嗎?

孟子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王小波應該會喜歡這句話。他在《我的精神家園》中寫道:「我時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難的問題就變得易解。」這就明指了他的精神家園在何方。

現實生活中,一旦與妻子發生爭吵,情感上得不到滿足,聖埃克絮佩裡就會將自己訴諸於童年。但是,對於一個成人來說,童年是可以說回去就回得去的嗎?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人生無法逆轉,無法回到過去,無法回到童年,無法回到故鄉,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這種對於童年和故鄉無法消解的哀愁,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大概只有蕭紅、林海音一類的人才能體會一二。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是林海音在《城南舊事》最後的無奈慨嘆。

父親的猝然離世,讓她充滿歡聲笑語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了。但現實中的林海音,卻因為愛情收穫了人生的另一種幸福。

蕭紅則沒有那麼幸運。

「我寫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時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每每讀《呼蘭河傳》的結語,總讓人感到無法言說的沉痛。

自疼愛她的祖父去世以後,蕭紅的人生之路更為艱難曲折。她再也沒有回過她的故鄉。可以說,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成為她揮之不去的創作母題。

就像戰爭與和平終將永遠伴隨人類一樣,童年與愛情,也必將成為人類靈魂深處永恆的故鄉與精神家園。

【附記】

此文主題藏於心中已有數年,並不需要搜集什麼資料,但在「讀紅小札」文件夾中,只是存了帶有這麼一個標題的文檔,裡頭並沒有實質性內容。期間多次嘗試寫作,均無果而終,殊令人悵惘。

2017年5月間,決意動筆,實際寫於13日至15日,16日基本定稿。此後,亦考慮選擇適當平臺發表,編輯以為內容尚可,但字數過多,希望能作些刪減。微信文章大多如此,焉有萬字長文,婆婆媽媽、囉裡囉嗦,談此兒女之事?但,刪減實有損整體觀感,加之我意,此篇乃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心中塊壘,敝帚自珍,自娛自樂,不足為外人道也,遂作罷。

延至10月中旬的周末,連續加班兩天。往往是,材料寫好已到晚上,等待領導審閱的間隙,百無聊賴之際,想起此文。本意只是重讀,權當加班中間頭腦休息之方法,這在我已然成了工作讀書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亦略作修改,成現在這般模樣,字數不僅沒有減少,反有所增加,是更無發表之日了。一笑。

魯迅先生說,文章寫好後,不要急於拿出來,擱它幾天,再復來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文章不厭百回改,信然。謹識。

關注基層| 讀懂體制 | 2646884327@ qq.com

相關焦點

  • 《小王子》| 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愛情
    於我而言,我最喜愛的是二十一章,當小王子遇到了狐狸的時候,那個時候感受到了全書所有的溫柔,也感覺這本書所寫的愛情——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愛情。 為什麼小王子最初深愛玫瑰,卻執意離開?周保松:「雖然都愛對方,但卻相處得很不好,以至於彼此誤會,互相折磨。…愈在乎,心便愈敏感;愈敏感,便愈忍受不了對方半分的不好。
  • 談《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愛情
    特別是在高中,懵懂之中知道愛情時,我差不多可以把小王子和玫瑰花的對話背下來,原來這就是愛情呢。小王子住在一個小小的星球上,在飛行員碰上小王子,送給他一隻畫出來的羊。小王子說,我的家很小很小,就算小羊一隻朝前跑,也不會跑出多遠……在這個比小王子身體大不了多少的星球上,小王子有一天看三十四次日落。「當人們內心苦悶時,總是喜歡看日落的。」
  • 小王子與玫瑰花|愛情
    小王子的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豔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它。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現僅僅一個花園裡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一開始,這個發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
  • 小王子與玫瑰花的故事
    小王子在於狐狸的談話中也嘗嘗會談到在自己的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他這樣形容她: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判斷她的情感應該依據她的所作所為,可我卻根據她的話加以判斷。她為我綻放,給我芬芳,使我的生活充滿色彩。我真不該離開她跑了出來。我本該體會到,在那些並不高明的花招後面隱藏著許多柔情蜜意。花兒本身就是這麼自相矛盾的! 可惜我那時候太年輕,不懂得愛護她。
  • 小王子, 你還記得B612星球上的玫瑰花嗎?
    在《小王子》中,作者將兒童敏銳的直覺加以放大,通過小王子對世界的不斷認知以達到探尋生命「本真」意義的目的。「作者給予小王子成人的智慧和兒童的純真,以兒童的身份和視角,出入成人世界,來講述兒童成長過程中被忘卻的曾經遺失的美好」,以達到「訴求現代人的失落的精神家園」的目的。
  • 小王子的玫瑰花
    今天讀到小王子的玫瑰花,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完全不明白,為什麼一支玫瑰花會對他無比重要,也不明白一隻玫瑰花為什麼要長刺的問題,會讓面對死亡的作者內疚
  • 小王子與玫瑰花
    她露出莖上的四個小刺給王子看,她的神態那麼天真可愛。「別那麼愁眉苦臉的,讓人心裡難受。既然決定要走,那就快點走吧。」花兒不願意讓小王子看到自己流淚,這是一朵多麼自尊的花兒。玫瑰花們說。        小王子走近一看。原來它們和自己的那朵花一模一樣!他呆住了,沒有什麼比滿園的玫瑰花更讓他傷心了,嗚嗚,他的那朵花曾經告訴過她,他是擁有著全宇宙獨一無二的花兒。可是看看吧,這裡就有至少五千朵一模一樣的花。他心想:「如果她看到,又要咳嗽了,我還要假裝去護理她,不然她賭氣可能就真的死去了,原來我擁有的只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兒。」小王子嗚嗚咽咽,哭得好傷心。
  • 小王子與玫瑰
    小王子離別自己的星球和所愛的玫瑰花開始了宇宙旅行,最後來到了地球,在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遇到小說的敘述者,飛行員並和他成了好朋友。狐狸:小王子在沙漠見到狐狸,聰明的狐狸要求小王子馴養他,雖然狐狸在兩者中顯得更有知識。玫瑰:不懂愛情,且略有矯情的花,她的內心愛慕依賴渴望著小王子,但是自身性格的缺陷卻使她不能完全表達自己對小王子的情意,導致小王子出走。
  • 小王子與玫瑰花終將相遇
    在小王子離開的時候,她故作堅強,她不再怕毛毛蟲,也不再怕風,她說她可以用刺把自己保護好。小王子給予玫瑰花獨一無二的愛護,他為她擋風,為她澆灌,為她除去毛毛蟲,傾聽玫瑰花的抱怨和吹噓,有時候也傾聽她的沉默。正是因為他對玫瑰花付出了時間,使得玫瑰花對他而言,如此重要。但是小王子也很遺憾,他說,我的花朵讓整個星球瀰漫著香味,但我卻不知道為此而高興。
  • 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愛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個人的婚姻經歷與小王子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衝突面前,選擇了逃避,就像小王子說的,他們當時還沒有找到面對衝突的辦法。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以小王子的星際旅行經歷,對成人世界的盲目、虛榮、刻板,極盡諷刺。除此以外,小王子與玫瑰花的愛情也不禁讓人動容,小王子的憂傷,也全因這株花而起。小王子說:倘若一個人對一朵花情有獨鍾,而那花在浩瀚的星河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他只要仰望繁星點點,就心滿意足了。
  • 玫瑰花王子
    濟南市歷下區熙華小學三年級一班趙丹赫 指導老師:牛永波  有一天黃昏,國王在花園裡散步,走著走著,發現了一朵美麗的玫瑰花,花瓣是乳白色的,看上去非常乾淨,上面還有閃亮的露珠,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
  • 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
    她露出莖上的四個小刺給王子看,她的神態那麼天真可愛。「別那麼愁眉苦臉的,讓人心裡難受。既然決定要走,那就快點走吧。」花兒不願意讓小王子看到自己流淚,這是一朵多麼自尊的花兒。小王子遇到一個地理學家,告訴他:「我有三個火山和一朵花。」「花不算,那是轉瞬即逝的東西。」「什麼是轉瞬即逝?」「就是很快消失。」
  • 小王子與玫瑰的愛情
    電影《小王子》眾所周知,看了那麼多次,究竟有多少人讀懂了小王子與玫瑰的愛情?浪漫又是什麼?
  • 陪你找到小王子的玫瑰花
    一部寫給大人看的童話、一則關於愛與責任的寓言!一個永遠不肯、也不會長大的小王子、一部溫馨、真摯、感人的寓言故事!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And now here is my secret, a very simple secret.
  • 5-8歲 | 小王子(3)小王子的玫瑰花:它很驕傲,還不滿意
  • 凌霄和李尖尖,就是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
    從凌霄哥哥被尖尖打動,放下防備,被尖尖帶回家開始,他就像小王子一樣,被尖尖這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馴養了。當陳婷離婚,把凌霄送給尖尖時,被母親拋棄的凌霄,就已經在精神世界裡更加認定李尖尖是他的唯一了。看起來在生活中凌霄是哥哥,照顧尖尖多一些。可是反過來看,何嘗不是凌霄對尖尖的一種依賴呢。用尖尖的話說「我是哥的全世界」。
  • 一個關於飛行員與小王子的全新故事
    故事設定在年輕飛行員與小王子分離多年之後,一個9歲的小女孩和望女成鳳的媽媽相依為命住在都市叢林裡,媽媽冀望她進入一所好的學校,小女孩遵照吩咐拼命努力學習著,但搬遷到新家以後隔壁一個老人寄來的紙飛機引起了小女孩的興趣。
  • 《小王子》:外星人與玫瑰花的愛情,「狐狸」摻雜其中有何作用?
    這一要求受到了小王子的抵制,因為長期以來他已經忍受了玫瑰花的種種無理要求,如今她的要求是越來越過分,因此小王子與玫瑰花之間產生了矛盾。毫無疑問他們之間是存在愛情的,但是小王子直到這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由於生氣和惱火,小王子打算離開自己長期生活的星球,讓玫瑰花一個人去折騰。
  • 他們都是小王子的玫瑰花
    狐狸對迷茫的小王子說:「在我看來,你只不過是一個小男孩,跟成千上萬的小男孩毫無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對你來說只不過是一隻狐狸,跟成千上萬的狐狸毫無兩樣。但是,你如果馴養了我,那麼我們就彼此互相需要。對我來說,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在你看來,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馴養」是什麼?狐狸解釋為「建立一種聯繫」。
  • 致最美年華:誰是你的小王子,你又是誰的玫瑰花
    今晚早睡,在午夜醒來,突然記起自己的夢境,這是多年以後第一次夢見他……睡意漸漸散去,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想起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小王子第一次見到玫瑰花的時候,就情不自禁,讚嘆道:「你真美!」但隨即花兒的回答,卻讓他覺得她不太謙虛,可他又卻是無法否認她的美麗動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花兒總以那有點多疑的虛榮心折磨著他。例如說她是世界上唯一的玫瑰花,她的四根刺是要對付老虎,說自己害怕穿堂風,要小王子為她安上屏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