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照片提供:斯巴達
文編:星火
本次給大家介紹的作品是於今年8月份在網絡上舉辦的禿頭杯線上模型賽素組組冠軍,斯巴達大佬的Hg G-self突擊背包。
作為一款為數不多擁有大型背包的萬代Hg產品,該模型在素組製作上的難度絕對不低,且大型零件的製作與處理更是對基本功的絕對挑戰。
然而,斯巴達大佬的作品,不僅在零件的整合度、表面質感處理、補色效果、整體搭配上做到了極致,且其質感表現絲毫不亞於噴塗作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整體給人的視覺衝擊效果極度舒適。
在分析之前就星火個人觀點先來大家普及一些基本知識而後結合斯巴達大佬的作品來分析素組製作的幾個基本注意點:
第一:噴塗漆面的效果不僅僅是在於噴漆的技術,還在於零件表面打磨的處理,以及各種面漆底漆的稀釋程度,平常大家所說的目數便是評判一個模型表面效果的基本概念,這點在素組效果上也是相同的。
一般的零件表面處理效果在1200目到2000目以上不等,然而大部分玩家的打磨到1000目左右就結束了。
這並不是說打磨到1000目就是不認真的製作,一個模型製作的好壞最重要的還在於玩家對待模型製作的態度。
第二:不同的目數打磨或者噴塗處理後的零件質感也都有所不同,如何合理地運用不同目數質感要看的還是作者思考的程度。如果是技術上的不足造成製作效果不好,呢麼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多思考練習,結合失敗的地方自己多分析解決。如果自己不去思考造成失敗的原因而是盲目的去問其他大佬或玩家,學到的再多無法對號入座,也提升不了自己的技術。
不過單單的靠局部表面處理的工整度並不能評判一個模型製作的優秀與否。模型被拆分成多個不同的零件,這種製作體系都是為了整體而服務的。評判一個模型製作的優良程度最重要的還是看模型的整體效果,而後是各局部位置製作的精細度與完成度是否具有統一性。
呢麼斯巴達大佬的作品製作完成的效果又如何呢,讓我們由背包到本體慢慢分析。
(突擊背包俯視角)
首先由整體來看,突擊背包的主要色調為紅色,呢麼在分配各部位的信息量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違和度。
(側面平角側視)
萬代在G-self突擊背包色調設計時主要還是偏暖色調,讓紅色與黃色相搭配本身相性沒有問題。然而在斯巴達大佬製作後,除了貼合設定在補色的位置使用了偏藍色的冷色調,整個背包製作得呈現啞光質感卻給人一種敦實厚重的壓迫感,能夠僅憑素組就能將原有塑料質感改變足以看出原作者技術的底蘊是多麼的恐怖了。
(側面平角直視)
除了在色調上保持了原色的協調度外,對於補色的分配以及水貼位置的安排也同樣重要。水貼原本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還原軍模裡各個零件位置和功能的標識,到了高達模型上其實本質一樣,是為了還原設定。不過一般很少有人會注意這些警告標識的使用,通常會為了視覺的舒適度隨意張貼,所以對於位置的安排存在一定的違和。
這次G-self背包上水貼的分配主要位置在於炮管,飛彈艙,軸轉機構,突出翼,監視器等這些重要機構儀器位置上,貼合設定也照顧了美型度,點綴的效果不顯雜亂又耐人細看,值得大家多思考學習。
(背包後面視角)
關於補色,其實補色目的很簡單,就是把設定上原有但因為模型生產沒有表現出來的分色還原出來。模型補色還原這點最多的因素還是看作者的技術積累和色感度,並沒有太多好解釋的因素,在此略過。
結束了背包的分析回到本體,原理與之前相同。
(正面拍攝視角)
由於高達本身貼合人形的設計,在關節形體等方面屬於虛構創作,所以其設定對於美型與整體的影響比重並不算高。最主要的製作效果完全取決於作者的技術積累以及對作品不同位置製作信息量的表達分配和整體製作技術協調度的表現。
(後面拍攝視角)
得益於富野的新奇設計思路,G-self這臺機體作為UC線未來系的機體,其設定本身就充滿了科技感和濃濃的藝術元素。這不僅僅使得其在製作時對於原設定效果要保留特色,更使得作者如果想要融入自己的風格於其中的製作難度又加深了一個級別。
既保留原有設定特色,又表現自己獨有風格將這臺G-self突擊裝製作的淋漓盡致,斯巴達大佬絕對是投入了自己身心好好製作的。
多餘的話不多說了,讓大家自己通過這些作品圖片來慢慢享受欣賞這臺極致素組藝術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