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高能少年團》節目取得的播出成績已經充分說明「遊戲化」的節目模式已經被觀眾充分認可並接受。但《高能少年團》並未止步於此,趙文竹表示:
「第一季節目播出後,我們收穫了很多肯定,也總結了很多經驗。第二季節目我們希望傳遞出一種更加明確的『少年感』,觀眾可以時刻感悟到的『少年感』。這種感覺只用遊戲環節表達,或許傳遞得並不飽滿。」
對於《高能少年團》這個節目來說,「少年感」的確非常重要,是節目要傳遞得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其他綜藝節目的核心立意。
因此,第二季節目為了塑造更加飽滿的「少年感」,「我們採用了『輕遊戲化,重故事性』的表達方式。沒有單獨強調單純的『故事』或『遊戲』的單一元素,而是採取了整體『嵌入』的方式。遊戲服務於故事,故事服務於情節。」
塑造「少年感」,一方面符合節目的調性,另一方面也符合節目核心受眾群的深度開發思路。第二季的《高能少年團》對於「少年感」的敘述路徑突破了第一季的「單線遊戲」敘事結構,採用了「故事線+遊戲線」雙線並行的模式,並在著墨比例上,著重放大了「故事線」在整體敘事中的比重。通過「故事」,可以強化節目想要表達的「正能量少年感」價值觀。
「提到少年,人們會想到什麼呢?無油煙、熱血、燃?」電影《貓妖傳》中的白鶴少年給趙文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輕人就應該是這樣,為了目標,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在節目拍攝過程中,五位少年嘉賓表現出來的勇往直前、青春活力和真誠的情感讓趙文竹感慨,這一切的感受就是「少年感」!
「為了一個拍攝目標,少年們真的可以勇往直前,精力十足的衝上去,完成一切任務。實際拍攝的過程是比較緊張的,少年們基本上五六點鐘就得開始拍攝,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甚至凌晨。很多導演和攝像都覺得壓力很大,但這群少年卻幾乎可以保持一直精力充沛,元氣滿滿。在和其他不同職業的素人少年交流時,少年們不會擺拍,而是真心的願意去交流、去交朋友、去探究一切。」
「我們並不需要『打造』少年感,我們只需要『儘可能充分、真實的呈現』,就足夠打動人了」。
而且,即使是在遊戲環節,在第二季節目中,多職業角色素人少年的參與、多文化氛圍的體驗和感悟、多類型少年的彼此交流……這聽起來並不僅僅像是「遊戲」,更像是一場在鏡頭下的「成長」,節目內容從「少年的遊戲」升級為了「少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