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空軍,興許有些小夥伴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萬國造」和「買買買」,但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印度空軍傳說中的「半衰期」。要知道,印度空軍的裝備那可都不是什麼臭魚爛蝦,有號稱當今最先進戰鬥機之一的蘇-30MKI,有全球最先進的P-8「海神」反潛機,還有「環球霸主」C17運輸機等,除了這些水平頂尖的飛機,印度空軍其它戰鬥機也不弱,有米格-29K、幻影2000H、陣風、美洲豹等等,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短短40多年間,印度空軍就已經在訓練中墜毀了1000多架戰機,然而目前印度可用的戰機總數也才890架左右,如此高的非戰損率實在是離譜,而這一切都繞不開印度最大也是唯一的飛機製造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全球都享有「盛譽」,那可當真是大名鼎鼎,只要是經其「魔鬼之手」組裝或者維修過的戰機,都會具有離奇的引力,一般不到數年時間就會重新「親吻」南亞次大陸的土地。也因此,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有許多綽號:巴基斯坦的好朋友、印度飛行員殺手、寡婦製造者。可是你知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經也是有過「輝煌」,甚至被稱為「亞洲之光」嗎?
據悉,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曾自主研發過印度乃至亞洲的第一款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而且還成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印度空軍正處於印巴戰爭中,自家空軍的低迷表現被印度甩鍋在戰鬥機不夠優秀上面,於是不給絲毫反駁的機會就要求印度斯坦公司研發一款戰鬥機,要求可以高空攔截,也能低空對地攻擊以及一些其它非常高的性能要求,要知道當時還在二代機研發初期,連美蘇都不一定能滿足這個要求。而無奈的印度斯坦公司只好硬著頭皮尋求援助,最終在十年內交付了FH-24「風神」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在當時確實是無愧於「亞洲之光」的稱號,雖然發動機被英國人卡脖子使用了次一級的產品,但是不論是性能還是實戰表現都十分出色。那麼印度斯坦公司是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呢?
事實上印度「亞洲之光」的「風神」戰鬥機完全可以說是買來的,因為其研發團隊基本上就沒有印度人,相當於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花了大價錢請了一批國外的航空工業技術人員來本國設計戰鬥機,從頭到尾印度人扮演的基本就是花錢的角色,所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沒有所謂的走下坡路,它一直發展很穩定。
作為當今世界軍事力量排得上名號的國家,印度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實現自產化,任何裝備都是依賴於進口,國產的軍備很難用,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印度軍工方面的人才稀缺,首先其國內受教育的程度就不高,或者說不普及,而且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都會選擇去美國等發達國家工作,甚至還引以為豪,高端人才青黃不接,印度自強之路還漫漫無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