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反應篇中以靜制動謀略的精髓歸納

2020-12-28 騰訊網

江南易林,985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國內著名易學家。祖父為家鄉知名風水命理師,也是江南易林最重要的易學導師之一。著有《周易零基礎入門教程 》、《周易命理人生探秘》等書。擁有近二十年的易學實戰經驗,在八字預測、男女合婚、起名改名、剖腹產擇日、梅花易數、算卦解夢等易學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和頗深的造詣。

江南易林/原創

江南易林以前出過一期《反應篇》中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探求對方真情實意的節目,本次節目所說的動靜原理,本質上其實也是動靜結合,但側重點不一樣,本節目是一個系統化、框架性的總結,清晰明了,在現實生活中可操作性很強。

資深投資股票、基金的朋友,對「交易系統」這個概念應該很熟悉吧,這裡所說的交易系統並不是專指電腦軟體系統,而是指我們大腦裡一套完整的關於交易的邏輯思維和各種規則。比如怎麼判斷一支股票、一個上市公司的優劣、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如何止損等等,你如果有一套你自己學習摸索出來的買賣操作股票或基金的標準,這就是交易系統。炒股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交易系統,那就只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買賣,賠錢賠得更快。

我們人生在世也應該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系統,比如怎麼選擇朋友、如何選擇配偶、面對各種問題如何處理,為人處事系統的建立可以通過書本學習,更需要通過實踐從挫折中學習,正所謂:讀萬卷書,行千裡路。

1

反應篇中蘊含的謀略系統

同樣的,學習鬼谷子謀略也一樣,書本上的謀略是零散的,我們要把各種謀略串起來才行。這樣我們在學完鬼谷子的所有謀略之後,就會建立自己的謀略系統,知道在不同的場景、面對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我們該如何處理。

本次節目就是從這種系統的角度進行一次梳理,希望大家細心體會。

我們來看《鬼谷子》反應篇中的一段原文: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

別人在說話,這是動;我沉默不語,這是靜。要順著對方的話,了解他所表露出來的思想感情。如果對方言語中有不合實情的情況,便要反覆探求,對方一定會應和,把真實情況說出來。

上面的這段話只是一段普通的話,不成體系,江南易林結合對反應篇全篇的理解,總結成體系如下,大家聽或看的時候,可以在大腦聯想出一幅流程圖或思維導圖。

我們先要明白,交談的實質其實就是兩個人輸入輸出的過程,輸出言語、表情、姿態等,當然主要是通過說話發出信息。而我們交流的目的是了解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我們遊說、說服對方的時候,我們發出了一些信息,我說話,說者為動,對方聽,聽者為靜。

我們說了一番話之後,對方必然會有所反應,會回應一些話。

如果對方說的話與事實與常理相合,我們直接就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和主張。

如果對方說的話與事實不符合或言行不一致,我們就無法獲取對方的想法和主張,我們還得繼續用語言去探求。

不相符合,這其中分為幾種常見的情況:

第一種:對方所說的話前後矛盾。

第二種:對方所說的話存在漏洞。

第三種:對方所說的話不合情理。

同時,對方在回應我們的話時候,還有附帶的輸出。

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輸出:

肢體動作。比如手勢、身體的姿勢、顫抖、出汗、咳嗽、臉紅等等。

神態、情緒的變化。比如臉上表現出的緊張、興奮、恐懼等等。

語氣、語調的變化。比如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停頓或加速等等。

所以,我們結合對方的言語以及他的附帶輸出,可以判斷他說的是否是真實的情況。

當我們發現對方言實不符之後,我們就需要反覆地通過各種手段逼問對方,讓對方說出實情。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逼問不是用武力或暴力逼問,而是用各種策略、技巧去敲打、去追問。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反問法、反證法和歸謬法。

對應於鬼谷子的謀略,有象比之術、釣語之術、飛鉗之術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是一種典型的策略。

2

以靜制動謀略的精髓

你看,我上面梳理之後就很清楚了,所謂的謀略系統就是一堆的「如果、那麼」,如果對方這樣,我該怎麼辦,如果對方那樣,我該怎麼辦。

熟悉電腦編程的朋友可能會馬上會心地一笑,其實江南易林上面總結的反應篇的謀略系統,就是一堆的 if 和 else,即一堆的如果……那麼,反應篇講究的是反覆地去探求對方的心意,這個反覆,不就是程式語言中的循環嗎?所以,本節目的內容完全可以做程序設計中算法偽代碼。

事實上,各種行業的交易系統或行為系統,本質上就是一張張的思維導圖,包含一系列的算法,由一堆變量和一堆判斷組成。通俗來說,就是包含各種條件要素和一堆的如果和那麼。

十多年前,天涯社區非常火,其中娛樂八卦版尤其火爆。當年很多重大的娛樂八卦新聞都是從天涯社區爆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因為論壇的形式逐漸在沒落。當時論壇上經常有那種為某個觀點而一堆人吵架的帖子,江南易林當年也圍觀過一些,我總結出一些吵架高手的一個重要策略,下面分享給大家。

注意,乾貨來了,我要敲黑板了:真正的辯論或吵架高手,往往會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表面上很低調,很謙虛,他們很少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誘導對方多說,因為說得多錯得多。一旦抓住對方言語中的漏洞或矛盾之處,定點攻擊、瘋狂放大,對方自然會辯解,越辯解,漏洞越多,這樣以點破面,其它的都不攻自破了。

當然了,江南易林分享這個絕對不是鼓勵大家去與人吵架,而是告訴你一旦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或槓精,可以用這種策略對付。

我誘導你多說,你說,我不說,你多說,我少說,你動,我靜,我抓住你言語中的漏洞,這正是鬼谷子謀略所說的以靜制動謀略的精髓。

3

2021流年預測服務

江南易林有著多年的流年預測經驗,希望能為大家的2021年的平安和順利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江南易林會針對大家在流年預測分析中關注的問題,針對性專門解答、有的放矢。

2021流年預測能解決以下這7大類問題:

本命年、犯太歲問題

單身的朋友的感情姻緣

已婚的朋友婚姻改善

懷孕生寶寶

創業、換工作

孩子升學

健康吉兇

原創作者:江南易林 微信公眾號:JNYL365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讚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往期回顧

—END—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四大為人處事謀略,四種智慧,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四大為人處事謀略,四種智慧,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鬼谷子一、善言善聽鬼谷子說,捭,是開口,闔,是閉嘴。鬼谷子說,別人說話時是動的,我方聽言時是靜的。以靜制動,可以分析對方所言是否合理。言談中若有不合理或不和我方之意,可反駁或反覆求證,對方必有回應。如此一來一往,即可追問出真情實意。
  • 《鬼谷子》反應篇:自知而後知人,知己知彼的深層理解
    》這本奇書整體都是在講謀略,謀略是對各種事情所做的決策,而決策的前提是各種數據和信息,沒有數據和信息的支持,決策容易跑偏甚至失誤。 《孫子兵法·謀攻篇》上說:知己知彼,百戰百殆。 這句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江南易林在學習了《鬼谷子》反應篇之後,對知己知彼有了新的擴展性的認識。 我們來看看《鬼谷子》的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之人也。
  • 鬼谷子的處世謀略:上等人借時機,中等人靠能力,下等人靠運氣
    鬼谷子的處世謀略:上等人借時機,中等人靠能力,下等人靠運氣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蘇格拉底。時機有多重要?我們來講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吧。有句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說話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且不能太急,而應該靜下心來等待時機。不管一個人的口才有多好,但凡他所把握的時機不對,自然也會以失敗而告終。鬼谷子的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想做成事情,就一定要把握好時機,方法結合機遇,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鬼谷子謀略:人活一輩子吃透這八句話,帶你看穿人性弱點
    如果你也想3秒看透人心,為通往成功和幸福的路上多一份助力,那就隨我一起學透鬼谷子識人奇術吧!己默者,靜也,以其言,聽其辭。講話每個人都會 ,顯著張大嘴巴瞎說並不是什麼難事情,難的是大家 絕大多數人不清楚什麼時候閉上嘴,優秀的人一般喜愛不言 ,說的每一段話都是有每一段話的作用,一般的某些說個不斷的人,說的全是空話 。傾聽是最好的老師,比學會如何說更能有效溝通。
  • 鬼谷子是什麼?
    《鬼谷子》與其人一樣都是神秘莫測,雖然不想承認但依然不得不承認、相比之下,謀略書籍不管是《孫子兵法》,亦或是《孫臏兵法》、《36計》、《戰國策》、《反經》、《厚黑學》,你都能找到標準答案,因為其作者通過總結前人之後,總結歸納的經驗之談,然而《鬼谷子》卻並非如此,甚至其內容也能找到其他大家的影子,我甚至懷疑《鬼谷子》極有可能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戰國時期不同時代的人對於謀略規律的總結。
  • 「智慧禁果,曠世奇書」《鬼谷子》,你知道看過嗎?
    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 鬼谷子:為人處事,如何提升潛力?做到這4個字,助你實現目標
    如果你缺乏為人處事的能力,不善於待人接物與人相處,往往難以在社會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鬼谷子是我國戰國時期的謀略奇才,他精通百家學問,更是教誨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大家。能夠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佔有這樣的一席之位,就可以料想到,他是一個善於處事的奇人。鬼谷子在他所著《鬼谷子》一書中,就曾經告訴了大家很多處事的技巧與辦法。
  • 鬼谷子說:人在落魄時,記住兩句話,今後您必反敗為勝
    導讀:戰國著名謀略家和外交家蘇秦,年輕時候聽聞鬼谷子大名,於是潛入山中跟隨鬼谷子學謀略,學縱橫之術。學成之後,蘇秦四處遊蕩,終日無所事事,窮困交加,甚至對讀書這件事產生質疑,直到蘇秦再次接受鬼谷子指點時,一年之後周遊列國,成為戰國時期非常出色的外交加。
  • 鬼谷子:有潛力的男人,通常有這4個特點,遇到後要深交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鬼谷子生活在百家爭鳴的時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培育了很多優秀的弟子。他寫的本書《鬼谷子》·《符言第十二》中有為人處事的良方,真正的智慧是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的。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能夠做到徐、正、安和靜,這四點的男人值得深交,肯定大有前途。
  • 鬼谷子謀略:為什麼領導最不想重用的,就是老實人!太現實了!
    鬼谷子的謀略與職場攻略不謀而合,值得職場人看一看。01.職場上,老實人不會說話中秋節即到普天同慶,如果員工收到中秋月餅也是一個貼心福利。部門最老實的小李被同事們推過來問領導:領導,咱們公司會給我們發月餅嗎?領導頓時尷尬了,罵了一頓:沒看我最近為費用的事情焦頭爛額嗎?小李受傷了。鬼谷子指出: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 想遠離災厄,歲月靜好?記住鬼谷子這三句話,黴運自然離你而去
    其中縱橫家流派的創始人是鬼谷子,據說他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他本名王詡,因一生隱居鬼谷便自稱「鬼谷子」,他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不僅有著通天徹地的智慧,還精通兵法、謀略、政治,甚至揣測人心。他所著的《鬼谷子》一書也被歷代皇帝爭先翻看,渴望從中求得處世之道。鬼谷子的智慧對現在社會的我們也有極大的幫助。
  • 鬼谷子教你3招老實人的處世權謀,忠厚做人,善為說辭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催生出了許多不同的門派,許多不同的思想也得以碰撞交流,這個時代出了許多至聖先師,其中最讓小編佩服的,便是集百家所長,創立縱橫派的鬼谷子。鬼谷子被稱為後世之人,稱為「謀聖」,而他留下的《鬼谷子》一書,更是包含許多為人處世的哲學。
  • 看鬼谷子的攻心三術,一聽二問三故事,職場小白也能成為談判專家
    世界上沒有神仙,卻有鬼谷子。 鬼谷子可以告訴你,如何可以百發百中,洞察別人內心的想法。 鬼谷子是中國第一謀略大師,是陰謀家的祖師爺。老百姓學他不是為了坑人害人,而是為了跟朋友相處更融洽,讓社會更和諧。
  • 對付男人要以靜制動,男人的犯賤心理學
    那對付男人要以靜制動嗎?我們倆家這個其實已經自動,就是在男人跟你對著幹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跟他反著來,有時候要學會順從,要以柔克鋼用自己最溫柔的一面來對待他。並且這個時候要他理解你的心意,讓他明白你到底是怎麼想的,而不是與他大吵大鬧。往往生活當中大吵大鬧的感情最終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有時候對待男人就需要用自己的溫柔一面來對待。有時候想讓對方聽你的話,並不一定去指責對方,要讓他理解你的意思。
  • 鬼谷子:越是深藏不露的人,越懂得這3招,為人處世不吃虧
    這樣人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受歡迎的,因此是大忌。鬼谷子告訴我們,人際交往中先學會聽別人說是才是一種良好的開始。這在鬼谷子的思想當中就是一種反心術,就是要學會反問。對於別人說的話中存在不合理,我們反問一句,對方可能就會說出來我們想要知道的。
  • 鬼谷子:人生的意義與學問無關,只在掌舵
    六國攻秦時,鬼谷子原籍陝西漢中(今陝西興平一帶),以一支六十人的小支好騎善射的隊伍起兵反秦。秦開始不信佛教,而是崇尚道家,秦末道士陳慶之攻漢中時,鬼谷子手持重劍探地而入,得其傳授。秦滅六國,鬼谷子以縱橫家與之戰,使其奇謀與謀略名揚四海。
  • 鬼谷子智慧:做人做事不要急躁,鬼谷子這三句話,教你成就事業
    所謂商場如戰場,《鬼谷子》中曾經表達如果在職位上不被看重,自己的謀略不被人認可,是因為還沒體現出他的價值。那麼就應該自我反省,為什麼自己無法體現自己的實際價值,先做人後做事,這三句話教你如何做人做事。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想要了解別人,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只有在對自己有所估量後才能與別人做對比。
  • 鬼谷子:六字真言,忌發脾氣(深度剖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鬼谷子提出的六個字,悟透這六個字,能夠讓我們一輩子都不發脾氣。改鬼谷子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世上啊,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就連水的流向都會改變,那我們也可以改變一下處世的方法。
  • 鬼谷子:人在窮時,這3句話不要說,生活便會變得如意
    我們想要帶著家人過上好日子,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牢記鬼谷子的勸告也非常重要。鬼谷子身為謀略家、縱橫家,曾培養出許多改變世界格局的人物,比如張儀、蘇秦等等。鬼谷子一生傳奇,他本名王詡,因隱居鬼谷而自稱鬼谷子。他對山外之事了如指掌,世人也稱他「謀聖」。就是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對於如何發財也有自己的見解,他用畢生經驗總結出有錢人的共同點,那就是不說這三句話。
  • 鬼谷子給老實人的忠告:別貪圖什麼歲月靜好,你要學會負重前行!
    我們中的很多人或許都是青蛙,總是對靜止的事物缺乏防備(註:青蛙的瞳孔都是橫向的,對靜止不動的景物毫無反應)。王小波說:所以雖然青蛙能夠輕鬆的看見眼前飛過的昆蟲,但是對周圍靜止的景物選擇視而不見。在公路上總能看見扁平如煎餅的物體,它們曾經是青蛙。它們之所以會被車輪軋到如此之扁,都是因為視覺上的缺陷,對靜止的事物缺乏防範。人,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