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前嫌善管仲

2020-12-24 騰訊網

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秋,與魯戰於乾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於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從之,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史記 齊太公世家第二》

桓公衣帶被射中,裝死騙過了管仲,躺在車裡飛快行進,再加上國內有高氏、國氏為內應,先入齊國即位,發兵對抗魯國。這年秋天,齊魯兩國戰於乾時這個地方,魯兵敗北,齊兵截斷了他們的退路。齊桓公給魯莊公寫信說:「公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殺他,請魯國把他殺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請把他們送回來,我得把他們剁成肉醬解恨。如果你們不照辦,我就發兵圍攻魯國。」魯國人害怕了,在笙瀆把公子糾殺了。召忽自殺,只有管仲甘心被囚。桓公即位後發兵攻魯,打算殺死管仲。鮑叔牙說:「我有幸跟隨您,您做了國君。已經很尊貴了,我沒有辦法給您增加什麼了。如果您只想治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足夠了。如果您打算稱霸天下,那就非管仲不可。管仲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強大,您不該失掉這樣的人才。」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建議,假稱要把管仲帶回來殺掉,實際是想用他。管仲知道了這一點,所以請求去齊國。鮑叔牙當著魯使接收了管仲,到了堂阜邑時便給他去掉了枷鎖,沐浴祭祀後拜見齊桓公。齊桓公以禮相待,封他為大夫,管理齊國政務。

桓公得到管仲後,便與鮑叔牙、隰朋、高傒等改善齊國政治,實行新的兵役制度,製造貨幣,發展曬鹽與海洋捕撈,用積攢起來的錢財賑濟貧困,厚養賢能,齊國人都很高興。

齊襄公荒淫無道,欺辱大臣,濫殺無辜。管仲、召忽庇護公子糾跑到魯國,鮑叔牙庇護小白(姜姓,呂氏,名小白)跑到莒國。齊公子無知殺了襄公,自立為國君。不久無知被殺。聽到這個消息後,魯國派兵送公子糾回齊,並讓管仲帶弓箭手埋伏在莒國的隱蔽處,準備射小白。小白裝死,瞞過管仲,提前回到齊國,被立為桓公。

史學界有人評價齊桓公「內在寬厚,求賢若渴」,大概有點過分了。就因為中了埋伏,衣帶被射,非要把管仲剁成肉醬,心眼太小了吧?幸虧鮑叔牙直言相諫,坦陳利害,這才收回成命,對管仲以禮相待,委以重任。在治理齊國的過程中,他堅定地任用賢能之士,很快登上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寶座,顯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胸懷。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齊桓公即位七年,就成了春秋首霸,固然是佔了天時地利,但更重要的是人和,任用了管鮑等一批賢能之士,顯示了他的識人之能、容人之量。他不記射鉤之仇,遂成霸主之業,生動地證實了「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

看當今官場時不時曝出爾虞我詐、嫉賢妒能的醜聞,讀小白善管仲的故事,不啻為一副良藥。上善若水,有容乃大。謹記,謹記!

(玄承東)

▲豬牙皂:

乾燥莢果呈圓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形,長5~10釐米,寬5~12毫米。臭微,有刺激性,嗅其粉末則作噴嚏,味先甜後辣。通竅、滌痰、搜風、殺蟲。治中風口噤、頭風、風痼、喉痺、痰喘、痞滿積滯、關格不通、癰腫、疥癩、癬疾、頭瘡。主產山東、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編輯:席娟娟

相關焦點

  • 知人前,善用後,不計前嫌者,此乃王道也
    齊桓公、管仲可謂家喻戶曉,讓齊國成就春秋首代霸主!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齊桓公和管仲那麼炫目,但是管鮑友誼可謂情誼綿綿。管鮑經商分利時,管仲佔大頭;管鮑出徵時,管仲先逃走,眾人皆以管仲不足為交也,然鮑叔牙的回覆是,管仲家中貧瘠且有老母,不得已而為之。其實最好的友誼莫過如此吧,相交相惜,知根知底更知命!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權時,管仲射中小白後大意,讓公子糾慢與小白,無緣齊國國王。按理說,公子小白上位後應該秋後算帳,管仲不死也不會好過,怎奈,管仲有一位性命相惜的好朋友。
  • 世有齊桓公,不記前嫌,知人善用
    世有齊桓公,不記前嫌,知人善用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沐沐,在公子糾,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四人中,我對齊桓公感觸最深。 春秋爭霸,百家爭鳴,是亂世亦是盛世。
  • 不計前嫌、選賢任能的齊桓公並未善終
    即便我們各級各地主政者都像齊桓公一樣,能夠不計前嫌,聽從鮑叔的建議,重用曾經各為其主,與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呈現我們大度雍容、從善如流、選賢任能的品質,也難掩其人治而非法治的理念,濾不掉歷史裹腳布的腐臭味道。
  • 鮑叔牙與管仲的故事(圖)
    「管鮑之交」(網絡圖片)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宰相,鮑叔牙又稱「鮑叔」,是齊國大夫,也是最了解管仲的知己。鮑叔牙與管仲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當兵打仗,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
  • 管仲,你為什麼不去死?
    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從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還委以重任,就可看出他的胸懷和格局,另外後來他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以說將他的胸懷延伸到了極致。可以和秦始皇和曹操比肩。後文將著重說一下。鮑叔牙,愛國、識才、不嫉賢妒能。他勇於推薦管仲,還樂意讓管仲的職位高於自己,這一點胸懷和氣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可以說,他也是有格局,有胸懷。管仲,就不用說了。
  • 2020高考作文:鮑叔之腹,管仲之肚,齊桓公之胸懷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不計前嫌,不念舊惡
    領導要有容人之量,決定用他,就要不計前嫌,不念舊惡,不要老是看他過去的汙點。
  • 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原標題: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 「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不計前嫌嗎?」
    「無論發生什麼,你都可以不計前嫌嗎?」你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那時候,我沒有正面回答你……「我會!」現在我告訴你,我會!幾個朋友在一起玩真心話大冒險,被「好朋友」突然問道,「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會不計前嫌嗎?」
  • ​《荊州日報》今年首次刊發【郢都故事】文章:管仲「購鹿計」讓楚國「就範」
    文/張衛平圖/蔡家奇    編者按:今天出版的《荊州日報》「荊楚往事」專版刊發了【郢都故事】公眾號於2020年底刊發的《管仲是怎樣用「購鹿計」讓楚國「就範」的?》一文,並將標題修改為《管仲「購鹿計」讓楚國「就範」》。這今年《荊州日報》首次刊登本公眾號的文章。    感謝《荊州日報》的朋友們!
  • 2020年高考全國1卷優秀作文集:演講稿——齊桓公、管仲和鮑叔
    作為一名上進的中學生,透過書香墨海,審視歷史人物,在齊國崛起的這條路上,我敬仰不計前嫌、善於納諫而九合諸侯的公子小白,我力贊盡己之賢、尊王攘夷的管仲,然而,最讓我觸動的當屬「薦賢助君得天地,讓相為國霸春秋」的鮑叔。接下來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淺見。胸襟博大,鮑叔知人善任而勇薦舊敵。「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歐陽修這句話可很好形容鮑叔。
  •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他們沒有發跡的時候一起做生意,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少,但每次年底分紅的時候卻總是管仲拿的多。旁邊的人就替鮑叔牙不值了,說你出的本錢大,怎麼讓管仲這個小人拿的比你還多呢?鮑叔牙笑笑說,管仲家裡條件不好,拿多一點是應該的,再說他也不是光出錢不幹活,很多事都還是靠他出主意的呀。
  • 管仲家道中落路遇貴人,憑藉聰明才智坐上一國之相,實行改革
    管仲,提起這個名字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管仲的綽號也有很多,像什麼"青樓鼻祖""天下第一相""中國最大的政治家"這無疑不是在讚美管仲的偉大事跡。而管仲也稱得上這些綽號,在中國歷史上,管仲的地位,一點也不低,諸葛亮都把他視為自己的偶像,《史記》記載中孔子評價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由此可見管仲的地位之高,所做之事的偉大,連博學多識的孔子都對他讚嘆有加。
  • 大人不記小人過!印度「反華」、疫情全面爆發,中國不計前嫌!
    大人不記小人過!印度「反華」、疫情全面爆發,中國不計前嫌!眾所周知,近期印度總能夠吸引世人們的關注,由於一些事情的發生,印度國內的對華抗議情緒高漲,更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十分嚴重。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到了全球各國,印度由於疫情防控工作做的不夠及時,所以誰都不知道會衍變成什麼樣子。現在印度還有著許許多多的隱藏感染者,所以便引發了抗議。在疫情如此危險的時候,這麼多人民聚集起來,將疫情再次惡化。但最終印度人民發現,只有中國能夠幫助自己,所以便在媒體上表示,希望中國能夠大人不記小人過,幫幫他們吧。
  • 5天後,舊愛挽留,用心守候,不計前嫌,接納舊情,餘生痴纏到底
    對許多人來說,白羊座似乎沒有什麼浪漫的細胞,即使愛上了一個人,也不知道該如何經營這段感情,儘管白羊座的愛情之路比較艱難,但他們永遠不會放棄,當白羊座愛上一個人,當白羊座確定那個人是自己一生中必須守護的人時,他們會一直守護著愛人,不離不棄,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無法改變白羊座一直愛著的想法。
  • 《管晏列傳》之管仲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呂氏春秋》:「管仲與鮑叔同賈(賈,泛指做買賣;經商)南陽,及分財利,而管仲嘗欺鮑叔,多自取。鮑叔知其有母而貧,不以為貪也。」】,鮑叔終【終,自始至終】善遇之,不以為言【言,言語,口語;又特指怨言、謗言】。已而【不久,後來】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齊世家》云:「鮑叔牙曰:『君將治齊,則高傒與叔牙足矣。
  • 中國這次不計前嫌,突然與美澳聯手合作!直升機急赴南極展開救援
    據歐亞時報12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團體日前表示,在南極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科考人員因身體不適病倒,在美國的協助下,中國不計前嫌幫助該人員撤離南極。澳大利亞南極司司長金·埃利斯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國際援助正在幫助這名隊員撤離"。
  • 擁立桓公 舉薦管仲 鮑叔牙才是齊國霸業的幕後推手
    他,就是管仲,管夷吾。但齊桓公和管仲卻有著極深的過結!作為公子糾的老師,在公子糾和小白爭奪君位時,管仲曾箭射小白。「管仲射鉤」的成語就源自這件事:襄公死﹐糾與小白爭歸齊國為君。管仲領兵埋伏於莒道,並以箭射殺小白。
  • 情人衝冠一怒斬孽根,老婆不計前嫌侍床前
    這麼狠的女人不多見 。熊德泉是個小包工頭 ,向晶是個賭婆。他們一個愛財,一個愛貌。於是就勾搭在了一起 。向晶為了熊德泉把婚離了 ,可是熊德泉的承諾,卻久久沒有兌現 。因為他的老婆不同意離婚 ,於是離婚的事宜被擱置 。向晶無法轉正 ,心裡的怒氣無處洩,賭博的運氣也很背 ——孔子搬家儘是書(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