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什麼地步?
究竟什麼樣的邂逅,可以捨命不悔?
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嫌疑人X的獻身》
每個人都希冀,在平凡的一生中,至少能有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但不是每一種刻骨銘心,你都能承受得起。
《嫌疑人X的獻身》講的是一個愛到極致又騙到極致的故事。
懷才不遇的石神,是個殿堂級的數學天才,卻因著命運的際遇,只能在一所中學裡當數學老師。
他性情孤僻沉默,除了研究數學別無其他愛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孤獨生活中,石神萌生出濃重的棄世念頭。
當他正準備上吊自殺的時候,隔壁搬來了一對母女,靖子與美裡。石神聽到她們甜美純潔的笑聲,看到她們溫柔無瑕的笑容,忽然覺得塵世還是如此地美好,因而放棄了輕生的想法。
石神覺得她們是拯救自己的神。他並不妄想能夠靠近她們,只要能遠遠看著她們,就感受到生命中溫暖的陽光。
然而有一天,靖子失手將前來糾纏的前夫殺死。母女二人驚慌失措。隔壁聽到聲響的石神挺身而出。
他利用自己擁有超凡邏輯的頭腦,設計了一重又一重的迷陣,將殺人的嫌疑與靖子母女分隔開。並且他從一開始就準備好,必要時自己就去頂罪。
而為了防止自己在警方強烈的審訊攻勢下會退卻,石神不惜製造另一宗案件,錨定自己的罪行,義無反顧地切斷所有退路。
整本小說就在石神的精心布局與警方破局的周旋中層層深入展開。每一層的揭示都令人驚悚不已。
不單只是因為令人匪夷所思的設計,更是因為石神對靖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愛。
《嫌疑人X的獻身》的作者東野圭吾,本來是一個日本汽車零件供應商的技術工程師,業餘時間寫推理小說。
他憑藉1985年的《放學後》獲得日本另一個權威的文學獎項——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之後就成為職業的推理小說作家。
2005年出版《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的本格推理寫作達到一個頂峰,文筆越發老辣。
本書一舉斬獲三個日本文學獎項:第134屆直木獎(日本一個文學獎項,一年頒發兩次);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第1名。
目前《嫌疑人X的獻身》已被中、日、韓分別拍成同名電影。中國版的主演是張魯一、王凱、林心如。
本書能夠獲得如此閃亮的光環,自然沉澱著作者不可小覷的功力。
首先是愛情。
石神對靖子的愛是澄清的。他知道自己是在一廂情願地付出,這正是他想要的。
他的所有安排,都是為了保護靖子。自己也能夠全身而退當然最好,不能的話就由自己承擔刑罰。
作為一個仰慕者,石神不是沒有嫉妒。他嫉妒過靖子的前夫,也嫉妒過靖子當前的追求者。當看到靖子與別人約會回來的亮麗神採,石神心中也曾一陣陣失落。
但是只要靖子能獲得幸福,他對自己的餘生和名聲都全然不顧了。最後為了靖子不牽扯上案件,不惜做出一些變態的事情,讓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個猥瑣可怕的跟蹤狂。
情節的精彩在於,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讓讀者覺得石神無私的愛,而是順著筆鋒一直讓讀者看到石神的表面上的陰暗與不堪。直到最後才明白他愛得極度純粹。
可是,這份愛的悲劇在於,石神越是付出,靖子心中的負擔就越沉重。
如果我愛你,你保護我,我就算痛苦也能夠承受。但是我不愛你,你卻為我付出所有,我承擔不起。
當她得知石神為她所犯下的罪行,心中無法釋懷,主動自首。石神看到自己最終保護不了靖子,當場崩潰痛哭,「仿佛要嘔吐出靈魂」,聽者莫不心酸。
至此,一切美好破碎,悲劇氣氛達至頂峰。
其次,《嫌疑人X的獻身》作為一本頂級的本格推理小說,它的出色無疑也在於本格邏輯的安排上。
所謂本格推理,就是設置案件的謎團,然後讀者跟隨小說的線索指向,推導出真相。優秀的本格推理,要求就是邏輯緊密、推理毫無矛盾、推出的答案絕對確定。
本書的本格設置特別之處在於,事先已經告訴你,兇手就是靖子,然後你要跟隨破案方的腳步,證明為什麼靖子是兇手。
破案的難點在於作案者根據警方的思維慣勢的盲點,設置了一道看似是幾何,但其實是函數的問題,給他們一個錯誤的追查方向。
擬題方是石神,解題方是石神讀書時期的對手——天才級的物理教授湯川。
雙方勢均力敵,談話之間,對望之間,儘是你來我往的觀察、試探與逼問。沉默與動作都充滿了各種信息解讀,營造出極具張力的場景。
第三就是合理與否的問題。
放下愛與不愛的糾結,撇開作案與破案的較量,石神以這樣的方式保護靖子,一開始就錯了。
靖子的前夫不是好人,他糾纏靖子,以至被靖子錯手殺死。這樣的事情發生後,第一件事不是應該報警嗎?
鑑於當時的狀況,最多就是一個防衛過當的罪名,何必將事情複雜化。
而聰明絕頂的石神為了拯救靖子,竟然傷害另外一個無辜的人,豈不是錯上加錯?
愛護一個人的正確方式,就是讓她做正確的事,而不是以保護的名義,讓她和自己都在錯的事上越走越遠,最後無法回頭。
不過這樣也是《嫌疑人X的獻身》的精彩所在,在情感面前,理智往往處於下風,即使如石神這樣的天才也不例外。
讀者會不知不覺代入石神的境地,為他可惜和悲痛。眼看著作者東野圭吾把一份純愛狠狠地摔在地上,粉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