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31部<傲慢與偏見 >(2005)

2021-01-07 四夕清荷

《傲慢與偏見》講述了鄉紳班納特的太太,整日操心五個女兒婚事,並最終將三個年長的女兒順利出嫁的故事,其中以二女兒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的愛情為主線,描述了一對因傲慢與偏見而差點錯失良緣的喜劇,這也是影片和書籍的名稱來由。

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開篇第一句中留下了聞名於世的經典反諷:「每個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為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而看完整個故事你就會知道,每個姑娘都想嫁一個有錢的單身漢才是真理。很多時候,社會的價值觀總要烙是屬於時代的特定印記,它自有存在的社會基礎,也和特定時期人們的文化認知大有關係。班納特老爺家一共有五個女兒,她們都一一到了該找個合適對象的年齡。以班納特家的實力而言,身為沒落貴族的班納特老爺無法負擔五個女兒的嫁妝費用,最務實的做法就是為女兒找個有實力的婆家。

美麗的鄉村早晨,一束陽光照耀進山谷,象徵著新氣象將來到這個村莊,這不僅僅預示著女主角們的如意郎君的到來,更展現出新思想對鄉村的緩慢浸透,隨後便是一系列移動的長鏡頭,女主角伊莉莎白閱讀著書本,漫步在鄉村小道上,體現出自身的修養和文化,鏡頭跟著她來到家門口,先是看到了嬉鬧的五姐妹,然後就看到為女兒婚事焦灼著的班納特太太,她竟然只因為鄰居家搬進一個富有的單身漢,就開始蠢蠢欲動,像是看到了婚姻的契機。伊莉莎白的淡定和母親的焦急,形成鮮明的對比,反映出兩人在婚姻大事上的態度分歧,這種分歧在之後的劇情就演變成衝突,班納特太太執意要伊莉莎白嫁給品質拙劣,又毫無感情基礎的柯林斯牧師,只為了讓女兒儘快擺脫單身狀態和潛在的經濟尷尬,被伊莉莎白一口回絕,母女間發生激烈的爭執。至此,一個擁有自我婚姻主張、追求真實情感的獨立女性伊莉莎白便凸顯出來了。

「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優秀是能力,敢於優秀是勇氣,遇到能欣賞你的人是運氣,對於古今中外的女人來說都是一樣。伊莉莎白從未委屈過自己的優秀。她使自己的優秀超脫了家世,超越了時代。

伊莉莎白獨自一個人走到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帶著絢目的夕陽,仿佛所有的事物都染上了一層鍍金的薄莎,充滿的朦朧的詩意。而此時達西先生的身影漸漸的出現在地平線上,並逐漸放大。他大跨著步伐往伊莉莎白走去,風吹起他看似沉重的外衣、輕柔的頭髮,甚至是心底的一汪清水。夕陽比往時更為柔和仿佛是情人之間最為親密而細膩的觸摸,柔和在已然靠近的兩人身上。

伊莉莎白握起達西冰冷的手,用她的吻解除了所有的偏見與誤會,當愛情的濃烈程度如太陽升起,陽光逐漸強烈起來時,傲慢與偏見就像濃霧在溫暖的陽光中化解。

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對愛侶在清晨的陽光中相擁對視,與開篇陽光照進山谷的場面形成首尾呼應,象徵著新思潮的愛情之光最終照耀在男女主角的身上,故事在一片浪漫氣息中結束。

當一切誤會冰釋,當伊莉莎白的眼裡達西其實是個有責任心、寬容愛人、能承擔的男子,不再是第一次見面時感覺的那樣傲慢而不易親近,當達西在伊莉莎白面前深情告白,一段浪漫和現實結合的愛情水到渠成。

《傲慢與偏見》為所有的女人塑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達西先生,和田園詩般風景如畫的英國鄉村。宏偉的莊園,油綠的草坪,鄉間小路。達西與伊莉莎白的愛情就在英國風情畫中進行,除了傲慢和偏見帶來的誤會,近乎純粹的愛情也只有在小說中存在。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 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於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

相關焦點

  • 書與電影| 傲慢與偏見2005,女主角超美的哦
    《傲慢與偏見》是著名作家簡奧斯汀的一部短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名著中大家耳目能熟的一本作品。多次被改編為電影。
  •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2005年的英國愛情電影
    《傲慢與偏見》(英語:Pride & Prejudice)是2005年的英國愛情電影,由喬·懷特執導,根據簡·奧斯汀181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由Working Title Films和StudioCanal聯合製作,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和愛爾蘭上映,11月11日在美國發行。劇作家黛博拉·莫蓋茨起初希望自己創作的劇本儘可能忠實於原著,從伊莉莎白一角的視角出發並保留了書中的許多對白。喬·懷特還是第一次擔任長片電影的導演,他鼓勵編劇在文本上作出大範圍更改。
  • 傲慢與偏見(2005版)
    《傲慢與偏見》是最受歡迎的改編題材,自小說誕生65年來,曾分別在1938、1952、1967、1980和1995被改編為電視,其中1995年版本由柯林•佛茨主演,曾給觀眾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這部小說之前只有在1940年被改編為電影一次,而這一次這部帶著智慧、激情與浪漫的故事再次與觀眾見面。
  • 《傲慢與偏見》,出版傳奇200年
    章章  據說,一個人讀的第一部小說,會影響這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愛情觀——如果小說中同時也涉及到愛情的話。  不管是不是讀者的第一部,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無疑都有實力影響讀者的「三觀」。
  •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學會糾正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對於《傲慢與偏見》,我只能確定我看過電影,又大概記得自己之前是讀過書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沒有什麼具體印象,慚愧。這次是真的讀完了,記下一些想法,也告訴後來的自己。主要講了一對年經人,因彼此的傲慢和偏見,互相不順眼;後經過一系列的事情,瓦解了傲慢,也糾正了偏見,產生了深深的尊敬和愛意,並最終走到一起。關於伊莉莎白的偏見和達西的傲慢,以及他們兩人思想的碰撞,soulmate,愛的火花,我不打算說太多,因為主人公在作品中是有得到最多的環境、心理描寫的特權的。
  • 圖解電影 傲慢與偏見(2005年版)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小編已經看了不下5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傲慢與偏見,本小編最喜歡的還是由凱拉·奈特莉和馬修·麥克費登主演的2005年那版。小編覺得2005年版更能滿足各位的粉嫩少女心~有木有~~雖然馬修沒有很帥!喜歡這部的也可以看一下另一部《成為簡·奧斯汀》電影。對了,記得原諒小編的小文藝~     故事開始,大家歡快的滑起來吧!!!!!!!!!
  • 影評 | 《傲慢與偏見》:音與畫的古典浪漫
    看世界名著改編的電影,總是快樂與風險並存。不過,2005年《傲慢與偏見》的電影大概是我看過最好的名著改電影之一。說來慚愧,我還沒看過《傲慢與偏見》的原著和1995年的電視劇版本,所以對其電影版本的還原度不能妄加評論,也不能下定論說哪一個版本更加完美;但單從電影的角度看,2005年版本的《傲慢與偏見》電影已經是一部各種意義上的經典。
  • 200年過去了,《傲慢與偏見》還在被持續閱讀
    片子中室內場景宏偉、風景優美,服裝道具出色,整部片子的精良程度幾乎可以媲美電影。追溯小說名字的來源《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這位英國鄉村老姑娘所寫的第二部小說,奧斯汀把《傲慢與偏見》比作自己「最親愛的孩子」。奧斯汀在18世紀就已經完成了這部小說,但拖了17年才找到「慷慨」的出版商出版了此書。1813年1月28日,《傲慢與偏見》出版,封面註明「一部三卷小說/《理智與情感》作者著/1813年」。有資料顯示:第一版可能印了1500冊,每冊定價18先令。
  • 校廣之聲|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她在世時評價最高的作品。       1811年,奧斯汀校正,原書名叫《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不過後來更改名為《傲慢與偏見》。 此書核心主題是圍繞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地主鄉紳貴族的情感和婚姻問題。       本書的中譯由楊繽(原名:楊季徵)於1930年開始翻譯這部小說,吳宓的序寫於1931年,193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 愛情電影《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愛情電影,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她們的擇偶的故事。該片主要反映了家庭對金錢的追求和社會階級的批判,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社會的落後。
  • 《傲慢與偏見》200年——偏見的本質
    《傲慢與偏見》200年——偏見的本質 2013-05-23 17:13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21期
  • 原版電影《傲慢與偏見》高清完整版
    導    演:  喬·懷特原    著:  簡·奧斯汀 編    劇:  黛博拉·莫蓋茨 / 簡·奧斯汀 類    型: 劇情、愛情 主    演:  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吉娜·馬隆製片地區:  法國、英國、美國拍攝日期:  2004年7
  • 英國電影: 《傲慢與偏見》—凱拉·奈特莉
    因為凱拉·奈特莉喜歡上了《傲慢與偏見》(2005版),奧斯汀的作品總是格調輕鬆並且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傲慢與偏見》裡伊莉莎白在和達西的認識與相處中,各自秉持著自己的原則,兩個傲慢的人相遇並且碰撞出的火花。
  • 名著改編電影展播|傲慢與偏見
    賓格來和伊莉莎白的姐姐簡·班納特互生情愫;達西對善良聰明的伊莉莎白產生了好感,而伊莉莎白卻對達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見,不接受他的感情。然而,世事難料,賓格來和簡·班納特因為誤會,關係危在旦夕;達西的種種作為,展示了性格中和伊莉莎白相同的善良一面,逐漸贏得了伊莉莎白的好感。兩對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班納特姐妹們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 迪麗熱巴 傲嬌與偏見and傲慢與偏見(非對比)
    哈羅大家好,我是愛看電影的瑞瑞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兩部名字差不多的電影,分別是《傲嬌與偏見》和《傲慢與偏見》。當"傲嬌"任性撞上"偏見"無理,一場雞飛狗跳的脫線戀情正在襲來,兩人也慢慢產生了感情啦。此片特別特別適合放鬆,熱巴太可愛了,笑點也多。看電影嘛,主要就是為了娛樂娛樂,放鬆一下。Po幾張熱巴的圖片
  • 《傲慢與偏見》電影鑑賞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一部長篇小說,它於1813年出版,是簡·奧斯汀最早創作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她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 《傲慢與偏見》:電影、迷你劇及原著
    直到1869年,她的侄子出版了一本《簡·奧斯汀回憶錄》(A Memoir of Jane Austen),她才進入了公眾視野,到了1940年代,已經被認為是偉大的英語作家,獲得學術界的承認。2013年是《傲慢與偏見》出版200周年,繼英國皇家郵政專門發行郵票紀念之後,英國中央銀行(Bank of England)宣布,簡·奧斯汀的頭像將被印製在新版10英鎊紙幣上,以此向這位譽滿全球的女作家致敬。奧斯汀也是繼邱吉爾後登上紙幣的一位新人像。看行長怎麼說: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愛我,偏見讓我無法愛別人!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愛我,偏見讓我無法愛別人。提到簡奧斯汀,我們腦子裡會蹦出怎樣的形容詞呢?浪漫?抗爭?獨立?傲慢與偏見就是其中之一。這本書也被翻拍成許多版本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2005年由凱拉奈麗特主演的。初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海報時,我就全然被它展示的田園風光吸引了。朦朧迷幻的光影透過青山和碧綠的田野打在女主伊莉莎白的側顏上,若隱若現,將她的輪廓清晰的勾勒出來,她似乎要回頭凝顧男主達西,此時的她眼神充滿愛意,嘴角不斂溫柔,只是微微笑著,便是十二分的美了。
  • 《傲慢與偏見》能讓你看的不亦樂乎的一部電影
    今天又重刷了一遍《傲慢與偏見》的電影版,已然記不得是第幾遍。不管是因為覺得畫面感太美,還是因為劇情極其符合我對於一段美好愛情的設想,所以即便對於劇情都可以倒背如流,我依舊看得不亦樂乎。後來還嘗試讀英文原版,也看了2005年的電影版。我很喜歡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電影版的劇情並沒有走樣,高度還原了故事情節,以及還原了那個年代的全貌。如果要說劇情概括,其實真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小地主家有五個女兒,女主伊莉莎白就是其中一個女兒。她們的母親最大的生活目標就是為自己的女兒們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
  • 傲慢易改,偏見難改︱電影《傲慢與偏見》
    電影:《傲慢與偏見》導演: 喬·賴特演員: 凱拉·奈特莉 / 馬修·麥克費登 / 唐納德·薩瑟蘭 / 布蘭達·布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