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三月
夏天來了,國內各檔男團女團選秀綜藝也是越來越火爆!
一邊是瓜料不斷的《青春有你》,一邊是火力全開的《創造營》,還有一家尚未開播的《少年之名》。
各檔選秀節目的看點不僅在選手,各位導師陣容上也很有亮點。
在前一期的《創造營》中,鹿晗、吳亦凡、黃子韜三人合體,世紀同框,立馬喜提熱搜。
這也無疑讓許多追過EXO的來了一波青春回憶殺。
EXO巔峰狀態時,一共有12個人。
帥氣的外形再加上可圈可點的實力,所以EXO一出道就收穫了許多迷妹的尖叫。
當時,團內有4個是中國人,這無疑對開拓中國市場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僅在兩年間,吳亦凡、鹿晗、黃子韜三個人紛紛選擇退團,走上了回國發展的路線。
當年還不時興「流量」這個詞,像鹿晗、吳亦凡這種長得好看又有人氣的,一般都被稱為「小鮮肉」。
誰也沒有想到,這群出口轉內銷的「小鮮肉」竟然引領了國內長達數年的流量時代。
只是如今六年過去了,當年風靡一時的「流量」們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更好。
相反,在快速更迭的娛樂圈裡,初代流量的處境顯得日漸尷尬。
吳亦凡
2014年5月,作為團內隊長的吳亦凡率先宣布與SM解約,脫離彼時風頭極盛的EXO,決意要回國發展。
這在當時的中韓兩國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不過,回國後的吳亦凡,工作上倒是頗受歡迎,一直無縫銜接。
先是受邀出演徐靜蕾導演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的男一號。
雖然有些面癱,卻絲毫不影響他在馮小剛、周星馳各大導演的作品中充當票房擔當。
彼時,25歲的吳亦凡,魅力勢不可擋。
回國僅18個月,他就接了7部電影。
除此之外,時尚、綜藝、跨年演唱會邀約不斷,甚至還成為第一位集齊一線五大女刊和五大男刊滿貫的藝人。
當國內偶像還在爭奪國內的一杯羹時,吳亦凡已經開始謀劃著能在北美圈有一席之地。
因為他和他的團隊都相信,如果能在歐美圈都有影響力,在國內宣傳就更不費吹灰之力了。
於是吳亦凡的歌曲頻繁登上iTunes等歐美音樂榜首,遠超Lady gaga和A妹。國內粉絲也激動地宣傳著自己的偶像有多厲害。
但事實上,靠刷榜得來的榜首位置,引起了全美人民的憤怒。
許多美國人都在推特上靈魂發問:「Who is Chris Wu ?」
毫無疑問,吳亦凡的歌曲被下架了。
但這件事被傳到了國內,隨之「上架」的,是國內路人對吳亦凡的冷嘲熱諷。
眼看出國鍍金不行了,吳亦凡只得繼續回國掙錢。
他在《中國有嘻哈》中創造的「你有freestyle嗎?」、「skr~」等熱詞成了大眾的嘲點。
一開始吳亦凡接受不了被調侃的現狀,一度狀告虎撲、豆瓣等平臺,後來發現越這樣,自己就越處在風口浪尖。
最後所幸轉變了自己的高冷霸道人設,玩起了自黑,以一首《大碗寬面》解了困局。
無論是在對戀情,還是人設的處理上,都可見吳亦凡的流量保衛戰,打得還是不錯的。
鹿晗
吳亦凡退團五個月後,鹿晗也緊隨其後,回到了國內。
顏值高、性格又圈粉,彼時的鹿晗一回國就享受著超前又巨大的粉絲紅利。
2014年,鹿晗單條微博評論破千萬,直接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回國後的首場個人演唱會,門票在32秒內就被搶光。
帶貨能力更是不用說,2017年直接擊敗了在娛樂圈經營多年的範冰冰與楊冪,拿下明星商業價值榜第一。
就連與路邊郵筒的一張合影照,也爭得粉絲連夜排著隊去郵筒處打卡拍照。
沒有人可以否認,作為頂級流量,鹿晗在當時絕對是現象級的偶像。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還曾在專欄文章中提到「鹿晗經濟學」:
「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種新的網際網路造星模式開始衝擊中國的娛樂經濟。」
在粉絲的努力下,鹿晗已然被推向了初代流量的頂端。
那幾年,經常能在大屏幕上看見鹿晗的身影。
與楊子珊合作《重返二十歲》、與楊冪合作《我是證人》,因為角色與性格相近,所以口碑還勉強說得過去。
後來4.7分的《盜墓筆記》以及4.1分的《擇天記》,鹿晗在演技上提交的答卷讓人越來越不滿意。
在自己的老本行,音樂方面,除了在年輕人群體中流傳一時的《勳章》,鹿晗好像近年來,也沒有能拿得出與實力相匹配的音樂作品了。
2017年10月8日,鹿晗在微博上突然官宣戀情,再次展現了作為頂流的影響力。
鹿晗公布戀情當天,直接導致微博伺服器癱瘓,千萬女粉絲痛哭自己「失戀」了。
連第一條熱評都是「大家覺得是這是假的點讚」。
一夜之間,掉粉數十萬。
之後開演唱會,門票被黃牛以骨折價出售,依舊出現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與關曉彤的定情之作《甜蜜暴擊》也被粉絲抵制,被打上了2.7的超低分。
原因在於,甜蜜是他們的,暴擊是觀眾的。
「結婚,就等於失業啊。」娛樂圈就是這麼殘酷,年輕偶像的女友粉失戀的結果,必然是脫粉。在這一點上,曾在SM公司培訓出道的鹿晗不會不清楚,但他依然那麼做了!
前有冒天下之大不韙官宣戀情,後有接受採訪語出驚人!
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對於「演戲有什麼樂趣」這種問題,本該有完美的標準答案。
但他卻直言,塑造角色對於現階段的小鮮肉是不可能的。
「現有階段小鮮肉是不可能的,現階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時間啊!」
鹿晗的綽號是「傻狍子」,但他其實不傻,他明白自己事業的現狀,也清楚行業現狀。
去年上映的《上海堡壘》,票房、口碑慘不忍睹。
導演的一句「用錯了鹿晗」,讓作為流量擔當的鹿晗被罵慘了。但導演錯在,把全部的賭注都放在了流量上。
流量是把雙刃劍,對於流量本身也是如此。
2018年,《偶像練習生》讓蔡徐坤脫穎而出,將鹿晗這個前浪拍在了沙灘上,成為二代流量的代表人物。
2019年,周震南、肖戰、王一博……還有一堆新興流量勢力在崛起。
後浪不斷,前浪們又該何去何從?
黃子韜
三個人中年紀最小的黃子韜,反而好像是其中發展最好的。
不僅開了自己的娛樂公司,自己投資拍戲,如今更是籤了藝人自己當老闆。
如今黃子韜已經是兩季《創造營》的導師了。
穩重、溫柔,這些詞都與黃子韜毫不沾邊,但他真實不做作的性格還挺圈粉。
這次牛鹿桃三人合體,能讓粉絲頗多感慨的原因,還在於黃子韜與吳亦凡曾經有過一段愛恨糾葛。
當年在EXO,倆人關係還挺不錯,黃子韜甚至說過吳亦凡就是他22歲成長的目標。
得知吳亦凡從隊內出走後,他的反擊聲音也是最大的。
「你們不會感受到被人背叛之後的那種感覺」
「很多人希望某人能和我們一起走到最後,一起看著我們的銀海一起走,偏偏某人離開了我們」
所以兩人的關係就變得很微妙,每次採訪時問到兩人關係,兩人都沉默不語。
後來的事就有些尷尬了,沒多久,黃子韜也走上了解約、回國發展之路。
這無異於在打自己的臉。
等待他的,沒有吳亦凡和鹿晗那樣的「頂配」待遇,有的只是「出賣隊友」的嘲諷。
雖然他曾多次在媒體面前為自己的年少輕狂道歉,但粉絲始終不買帳,還給他做了一大堆表情包來惡搞。
萬萬沒想到的是,讓黃子韜真正迎來口碑逆轉的,也是這些表情包。
帝吧出徵,寸草不生,黃子韜的表情包走在了衝鋒的一線。
被發現做成表情包後,黃子韜非但沒生氣,還說自己用著還挺好使。
再加上綜藝節目裡的一些表現,黃子韜也算是憑藉自黑完成了一次翻身。
許多人被黃子韜真實不做作的性格給圈了粉。
偶像小生唱而優則演,已經成為目前國內娛樂明星的最優路徑。
但是,他也面臨著人設扁平化,太過單一的困局。
演了那麼多部劇,放眼一看,還是許多與他現實性格相符的角色,千篇一律沒什麼亮點。
不知黃子韜靠著「真性情」,在演戲這條路上還能走多遠?
也或許,他不止這一條路。
畢竟百度百科裡介紹的「歌手,演員,主持人」,現在又有老闆這個身份,黃子韜的發展在三人當中看起來更清晰一點。
時隔多年,追過EXO的看到三人同框,難免有些激動,回憶了三人從在韓出道到國內發展的現狀。
作為初代流量,曾經獨自一人就能掀起娛樂圈「腥風血雨」的時光已經不復存在了。
流量就像流星,在夜空下稍縱即逝。
縱觀三人,不管是在音樂還是在影視上,始終都缺少一個能被大眾耳熟能詳的記憶點,這也是他們再難回到流量巔峰的關鍵。
這也恰恰說明,倘若沒有新的優質作品,流量明星跌落神壇,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畢竟,人會年華老去,只有作品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