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吳少劍策劃:尤其
《樂隊的夏天2》開播了,很火。
第一期播完大家都在討論,很熱。
而在網友們貢獻的海量話題裡,除了笑死人的五條人和滾青們各自歡喜的爺青回,唯有一支樂隊因為一場滑鐵盧引發了諸多爭議。
那一晚,水木年華的兩位老哥盧庚戌和繆傑換上了顯襯青春的牛仔服,帶了大編制電聲樂隊(光吉他手就4名),一人低沉另一人激昂地唱了一首2013年的《青春再見》。
但結果是,很多觀眾和專業樂迷並不買帳他們終究要散場的「青春」。
反倒直接送了他們一個「再見」。
表情複雜
而「油膩」一詞,切割了20年的光陰被徑直糊在了兩代人的青春回憶——水木年華的面子上。
(一位23歲的樂評人如是說道)
其實自從曝出水木年華確定參加樂夏以來,質疑和猜測如影隨形。畢竟他們確實消失太久,像是OICQ裡面走出的兩個ggmm,遙遠而模糊。
水木年華站在角落裡,C位是後海大鯊魚和重塑雕像的權利,都是種子選手
而當他們黯然離場,我的腦中不住閃回電影《甲方乙方》結尾站在紅色長廊外的楊立新,此時的水木年華就像是一個局外人,孤獨而不合時宜。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尊重水木年華了。
在樂夏2第一期播出的隔天,搖滾老炮兒鄭鈞在公開採訪時,這麼怒懟樂評人
鄭鈞這話並不過分。
水木年華成立於2001年4月,初創成員是靈魂人物盧庚戌與如今已被奉為「音樂詩人」的李健。
盧庚戌:右一,李健:左一
而他們成立後僅五個月就發布了首張專輯《一生有你》,裡面包含了12首單曲之多,被許多青年儲存在了千千靜聽的播放列表中。
2001年發行 《一生有你》
專輯同名歌曲《一生有你》,僅用三周,就輕鬆霸佔《中國原創歌曲排行榜》冠軍。
「《一生有你》一首歌,就給那些提供彩鈴下載的服務商掙了140萬」,那一年北京房子的均價也就4000左右一平。
甚至就算你並未經歷過這個年代,我相信你或許也曾在某個場合耳聞過:「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而這張專輯,在當年使水木年華幾乎拿到了全部能拿的最佳新人獎,同樣拿獎的還有一個青澀小生,他叫周杰倫。
僅在第一張專輯發布僅9個月後,2002年6月,他們又發布了第二張專輯《青春正傳》,這張專輯同樣包含10首之多。
這種出品速度,放到今天也絲毫不虛一天練舞25小時的愛豆。
而這張專輯中的《迷鄉》即後來的《在他鄉》,延續了《一生有你》成為了另一首金曲,為水木年華帶來超過10個獎項。
在之後幾年間,水木年華依然貢獻了多張高水準的原創專輯。
隨著這些作品的發布與發酵,水木年華在當年火得一塌糊塗,他們至少辦過50場大場館級演唱會。
參加過不下20場各衛視晚會,其中還包括幾次彼時被視為名氣鑑定機的央視春晚,一時風光無兩。
所到之處盡受歌迷愛戴,甚至曾經有一位狂熱男歌迷打了100多個電話就為了告訴水木年華的繆傑「下輩子我要嫁給你!」
水木年華能火,是因為他們坐上了校園民謠的列車。
90年代初,校園民謠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搭著港颱風吹到了內地。
在《校園民謠一》到《校園民謠三》悄然發行之後,代表人物變成了鬱冬、老狼、葉蓓、小柯等等,代表作品變成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與《白衣飄飄的年代》。
所以後來人再提到90年代的校園民謠時代,經常稱之為「白衣飄飄的年代」。
左一:葉蓓;右一:老狼
而經過十幾年的積澱,大陸流行音樂產業已經開始真正自立,千禧年的音樂市場迫切需要通俗化、可以變現的校園民謠新興生產者。
於是在這「後白衣飄飄的年代」,喜歡穿白襯衫的水木年華順應潮流、應勢而起。
而水木年華可以在校園民謠這個領域做到頭部,引領「後白衣飄飄的年代」也離不開其內因——人。
水木年華的名字取自清華大學盛景——園中之園「水木清華」。
因為水木年華前後四位成員皆為清華高材生。
在常有藝人被曝學歷造假的今天,你很難想像,20年前有一支音樂組合,其成員儘是如假包換的頂級學霸。
盧庚戌曾是遼寧營口市高考理科狀元。
繆傑與姚勇也都是一手做題一手文藝的「別人家的孩子」。
李健最為傳奇,他高三那年參加清華大學的冬令營以一首《說句心裡話》獲得了全國第一名,最終被保送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同時他們又是實打實的理想主義者。在決定搞音樂之前,盧庚戌本可以是一名高級建築師。
李健是廣電網絡工程師。
繆傑是IBM年薪20萬的項目經理。
而姚勇是頂級程式設計師,曾拒絕過丁磊的籤約,同時又是作家王小波的外甥,被王小波一席「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的話勸誡,扔掉吉他,投身於IT事業。
(從左至右:李銀河、姚勇、王小波)
再後來2008年姚勇做出了一個音舞類遊戲,叫《QQ炫舞》。巧的是,這之前一年有一首歌名字差不多叫《QQ愛》,MV是新褲子樂隊彭磊拍的。
由高知識分子中的理想主義者組成的水木年華,順理成章地主導了「後白衣飄飄年代」校園民謠領域的風氣,成為了兩代人的青春回憶。
可水木年華的名氣地位終究未能持久,在近10年來,水木年華好像漸漸消失了,最終就像盧庚戌所自嘲的一樣:
這一切,我們仍然要去時代紀元中尋找答案。
經常會有人把水木年華的衰落與李健的離開聯繫在一起。每每提起,就像提起沒有了竇唯的黑豹,沒有了肖容的腦濁或者沒有了孫凌生的果味VC一樣。
可如果我們稍加思考,就會發現這大概只是假把式們的臆測和談資。
李健老師在水木年華只停留了一年多,2002年便已離開。
這在水木年華的整個發展歷程中比重並不大,而水木年華最重要的作品《一生有你》詞曲為盧庚戌所創作,後期也並非斷絕了佳作。
水木年華的黯淡,主要是時代的原因。
水木年華最後一張原創音樂合集是2009年發行的《啟程》。
豆瓣評分7.3
水木年華,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慢慢淡出了公眾的音樂視野。
2009年,他們宣布水木年華永不解散。
而2012年,盧庚戌沒有拋棄水木年華,但時代卻漸漸地拋棄了他們。
有人說,水木年華涼了,始於一次挨打,盧庚戌被打成了腦震蕩。
雙方最後在天津市公安局的調解下,握手言和。
但在校園裡靜靜彈吉他的水木年華,並沒有和迅速動蕩的時代握手言和。
從2008年9月開始,財富、話語權,開始在不同國家之間、不同階層之間及階層內不同人群之間迅速洗牌。
金融危機、房價上漲、畢業生就業難,行將成為社畜的90後們漸漸要開始直面社會的壓力和殘酷。
焦慮和彷徨也將會被微博熱搜掩蓋,時代下會有100個肖戰在賽博朋克般的三裡屯、陸家嘴翩翩起舞。
挨過一頓打後,水木年華不再較勁,慢慢地選擇其他方式實現自己人生。
盧庚戌去拍了電影,雖然依舊水花不大。
繆傑去做了四年助農,偶爾給蘋果和泥土唱歌。
只是忽而多年,再次歸來的時候,他們也難免琴疏技朽,不復當年。
而「情感通脹紀元」還遠遠沒有剎車,並且車速越來越快,在我們繼續被快餐式情感消費與填鴨式人生焦慮以加速度形式衝擊時,我們繼續陷入了音樂審美上的分散與迷茫。
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水木年華,如今講起來,就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
有人說,搖滾不死,音樂不朽。
但也有人說,想要把樂隊玩得好,年紀普遍不應該超過27歲。
而如果你27歲還沒有功成身退,一不注意混到了40歲,發福了,還在跟那玩兒搖滾,歌唱青春,似乎就成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就會有樂評人跑出來說你油膩了。
27歲俱樂部知名會員
水木年華並不是第一個被質疑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曾經年已過50歲的丁武因為在2016央視《中秋晚會》上降調演唱了《夢回唐朝》,就被網友嘴臭了很久,差點兒回不去唐朝。
丁武以前都用歌詞說說心裡話,這可能是他首次在微博上說心裡話
有人在凌晨12點31分的時候在盧庚戌微博下面批判了水木年華一番,盧庚戌可能是在半夜糾結了54分鐘,最後在凌晨1點15分,回復了一個「呵呵」。
當我腦補著水木年華的「呵呵」時,草蜢、小虎隊、黑鴨子、青春美少女、南方二重唱、動力火車、羽泉等等很多名字都開始變得不那麼清晰了。
畢竟玩樂隊終究是個青春飯。
你可以說音樂不死,但一首《一生有你》怎麼循環,它都只會有4分11秒。
你可以喊無數次安可,但樂隊總會有唱不動的時候,於是歌手會捋捋他的髮際線,黯然退場。
最後默默說上一句:「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設計/視覺火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