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與壹心娛樂正式結束合作關係
沒想到新年第一個瓜,居然來自鹿晗。
宣布工作室獨立的消息公布後不到兩小時,「鹿晗解約」蹭蹭蹭就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顫抖吧新媒體同行們,都還記得去年國慶節最後一天,鹿晗關曉彤公布戀情制霸伺服器,大家深夜寫稿的恐懼嗎?
跟上次不一樣的是,鹿晗這次的熱搜第一,到下午就被李易峰輕易擠下頭條,隨後蹭蹭蹭掉到十幾名。
也隱隱印證了勇哥半年來的腦內OS:頂級流量鹿晗,是不是有點涼了啊?
無獨有偶,行業媒體娛樂資本論,剛剛在5天前公布了國內頂級流量們的近真實粉絲數據。
別看現在的流量們,一個個微博粉絲都以千萬計,粉絲、話題、熱搜、轉評贊……幾成是真幾成靠買,這點娛樂圈貓膩,大家心裡都有數。
就目前的微博數據而言,大概只有超級話題這一項,由於入口深私密性強,尚未成為經紀公司爭奪的數據高地,才能較為真實地反映明星們的KPI了。
通過連續三個多月對超話籤到數據進行抽樣監測,娛樂資本論得出的結論,和勇哥的猜測不謀而合。
圖片來源:明星資本論官博
「相對而言,鹿晗的超話籤到則直觀反映出了掉粉,從一開始的30萬上下變成25萬、20萬,超話排名也從公開戀情前無人能動搖的第一,逐漸下跌,最新一次籤到時已然跌到第七。」
鹿晗,看來是真的有點涼了。
其實,除了昨天公布和經紀人楊天真解綁外,鹿晗今年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改變。
鹿晗曾經和粉絲們有個「周五約定」。他會在每周五,發微博分享自己的私生活。
兩年來,除非遇到不方便發聲的大新聞,他一直嚴格履行約定。
直到2018年的第一個周五,「今天星期五」文字消失,私生活分享也變成了帶宣傳任務的轉發。
第二周周五,微博缺席。
雖然最近還是會不定期拍照和粉絲們分享,但「周五約定」已然成為過去時。
相關話題照例在知乎等平臺引發了討論,但參與人數的規模,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如果不特意複習,好像已經很難回憶起,鹿晗剛回國時的風頭無兩。
國內頂級男刊《GQ智族》,曾經用一篇刷屏的深度報導《每個帝國都有它的秘密——鹿晗的粉絲帝國》,向主流世界披露這個年輕歸國偶像的種種不可思議。
「2014年,他的一條微博以上千萬條評論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時隔一年,這一數據突破了一億條。」
「這個下午,單飛回國近一年的鹿晗,正在舉行首張音樂專輯《Reloaded》首唱會。半個月前,專輯在QQ音樂上線預售,售價5元,一個小時內,就賣出35萬張。站在我身邊的一個女孩一次性買下了兩千張。」
……
結果是,在那個紙媒海鴻遍野的2016年,《GQ》憑藉這篇報導,雜誌在線預售地址公布1小時左右,限量的7000多本雜誌就被搶光了。
這個成績,對鹿晗來說一點也不奇怪。
看下鹿晗回國後的雜誌封面成績不完全收錄,你就能明白,這位「頂級流量」到底有多「頂級」。
《ELLE》(2015年2月刊)封面,鹿晗成首位登上五大一線女刊《ELLE》單封的內地男星,開啟新生代小生刷五大的大門。
這是鹿晗自出道起的第三本雜誌封面,銷量5小時破萬,創紀錄。
《GQStyle》(2015年春夏刊)封面,鹿晗成首位登上男刊《GQStyle》單封的中國男星(之前都是國際名模)。
這是鹿晗自出道起的第五本雜誌封面,預售開啟後1分鐘賣3000多本,3分鐘破萬,創紀錄。
《時尚芭莎》(2015年11月刊),鹿晗成為首位登上一線女刊《時尚芭莎》單封的男星。銷量8分鐘破萬,4小時2萬。
《嘉人》(2016年2月刊)鹿晗單封,銷量2分鐘破萬,打破由自己保持的3分鐘破萬紀錄,30分鐘,1.8萬冊售罄。
《時尚芭莎》(2016年8月刊),鹿晗二登《時尚芭莎》,成首位二刷一線女刊單封的小生。
銷量1秒鐘1.5萬冊,17秒2.5萬冊售罄,不斷追加庫存最終限於35秒3.2萬冊,創紀錄。
……
更別提2016年的首場個人演唱會RELOADED(重啟),門票在預售階段,32秒被搶購一空的成績了。
主流世界簡直被他嚇壞了。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研究了鹿晗,得出結論:
過往的明星製造路徑,是「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三部曲。而鹿晗,則是將偶像經營推廣者的角色交給粉絲,用社交網絡上的影響力,倒逼媒體與大眾關注。
各種意義而言,鹿晗對中國娛樂圈來說,都是一個開創者。
那時的鹿晗,被奉為神。
勇哥有位佛教徒朋友,說過一個比喻我很喜歡。
大意是,偶像就像教主,粉絲都是教眾。成為教主這件事,本身就像拖著上萬具屍體行走一樣可怕,但有時候又很威風,讓人捨不得從祭壇上走下來。
成為頂級偶像的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數據顯示,全世界有六十分之一的人喜歡你,但你卻無法他們有真實交流時,你怎麼知道,他們喜歡的是你,還是你的面具?
偶像在人設以外真實的樣子,能否被看見,被喜愛呢?
娛樂圈裡,很多人沒能想通這個問題。
比如三個月前離開這個世界的韓國偶像金鐘鉉,再比如為了屏蔽外界言論的傷害,穩坐流量第一的寶座,卻拒絕以任何形式袒露內心的楊冪。
不論是解綁壹心娛樂、宣布工作室獨立運營,還是今年打破「周五約定」,去年國慶公布戀情……
都可以看出,鹿晗其實不想成神,他只想做人。
鹿晗神話,已近落幕。願意且有能力從「偶像」這項新時代的造神運動裡脫身,是鹿晗的智慧和灑脫。
最後,就像楊天真在朋友圈裡說的:祝福鹿晗同學未來心願通達,人生遼闊,有愛有限,自在生活。
涼不涼的,歸根結底,還是那個大家都懂的老道理:
做人呢,還是開心最重要啦。
◎責任編輯: 電影頭條娛樂組 菜糠勇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精彩
版權歸電影頭條(ID:movieiii)所有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