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在濟南的華山歷史文化公園裡,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閒逛遊玩。漫步在公園平整的小路上,不時被跑步健身的市民超過。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湖面上倒映著華山的碧影,微波粼粼,一天的疲勞仿佛得到了緩解。
在公園裡忙碌了一天的趙冬摘下了耳機和麥,結束了今天的工作。身為公園的一名導遊,每天看著公園裡的遊客越來越多,華山的名氣越來越大,心裡也是充滿了喜悅。「從園區2018年開始對外開放時遊客寥寥無幾,到現在每天遊客不斷,已經工作近2年的我也算是見證了鵲華美景慢慢又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趙冬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在其他地方上班,離家很遠,非常不便。現在回遷到安置小區後,又在華山歷史文化公園裡找到了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現在非常滿足。據了解,公園近7成的導遊、保安等工作人員都很趙冬一樣,家門口上班,工資不低,生活便利,日子是越過越好。
置身公園之中,環顧四周,一排排整齊的高樓燈火通明,點亮了華山片區的夜空。據了解,華山片區是連接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東部新城的重要區域,更是新舊動能轉換和跨入「黃河時代」的橋頭堡。在規劃之初,就堅持高起點、高水平和高標準的要求,整體概念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領銜提出,聘請多家國內一流設計團隊先後開展三十餘項規劃策劃研究,目前規劃策劃體系已相對完善,整個片區開發建設也初具規模。
作為曾經的黃河窪地,這裡曾是不少人買房首先排除的選項。但現在,華山片區經過環境治理、拆遷改造和重新開發,已經成為了集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遊休閒、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站在家裡就能遠望華山,觀景賞景,閒暇之時還能解鎖網紅打卡地。記者還了解到,周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9條主幹道道路建成通車,規劃建設27所學校,13所已經開學招生,汙水淨化工程和電力遷改工程等也在努力建設完善中。
華山片區以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為核心,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作為濟南城市山水空間結構北部的重要節點,在保護自然、改善環境、發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保護生態、綠色發展的基礎上,以公園輻射帶動周邊旅遊經濟發展,華山片區趟出了生態治理和特色發展的新路徑。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