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蠔油安全測試:廚邦、老才臣防腐劑含量過高,味事達檢出重金屬鎘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時代周報

食品防腐劑,一直都是消費者避而不及的東西;生蠔原料容易富集重金屬的特點也讓大家提心弔膽;是否用「死蠔」來生產同樣是我們關心的。

那麼,蠔油的安全性到底如何?

2020年5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市場主流的12款蠔油產品,測試了防腐劑、揮發性鹽基氮及重金屬等3個指標。測試樣品測試結果

1、12款蠔油的防腐劑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不過,廚邦、老才臣等2款蠔油防腐劑添加量均超過了更為嚴格的蠔油行業標準。另外,不含防腐劑也並不代表更安全,因為只要受到感染,有無防腐劑均有可能長蛆蟲。在炎熱的夏天,蠔油使用完畢後建議密封保存於冰箱。

2、欣和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最高,說明生蠔原料新鮮度或生產工藝不及其他11款;海天、李錦記、加加、廚邦、老才臣等5款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均低於檢出限,生蠔原料相對更新鮮。

3、12款蠔油中,只有味事達檢出了部分的重金屬鎘,含量為0.04mg/kg,但符合標準限值(0.1mg/kg),消費者無需擔心。

廚邦、老才臣防腐劑超過行業標準

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是最為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在本次送檢的12款蠔油中,基本都添加了其中的一種或兩種。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山梨酸鉀、苯甲酸鈉在蠔油中的添加限量均為≤1.0g/kg,若同時使用這兩種防腐劑,則總限量也應≤1.0g/kg。

蠔油水產行業標準《SC/T 3601-2003》更為嚴格,規定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的最大添加量均不能超過0.8g/kg,同時使用兩種防腐劑時,總添加量也不能超過0.8g/kg。

測試結果發現,10款蠔油檢出了上述一種或兩種防腐劑,添加量為0.4g/kg~0.86g/kg,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

不過,廚邦、老才臣等2款蠔油的防腐劑總含量都分別達到0.86g/kg和0.85g/kg,超過了蠔油水產行業標準《SC/T 3601-2003》。

此外,農業部牽頭制定的綠色水產調味品標準《NY/T 1710-2009》禁止在蠔油中添加苯甲酸鈉這種防腐劑,只允許使用山梨酸鉀。

據了解,苯甲酸鈉是生物毒性要大於山梨酸鉀,因此,苯甲酸鈉在更為嚴格的綠色食品標準中就不能夠使用,而廚邦、老才臣及東古等3款蠔油使用了苯甲酸鈉。

值得注意的是,欣和、李錦記等2款蠔油均未檢出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等防腐劑,跟它們的「零添加」宣稱相符。

然而,蠔油一種作為營養豐富的調味品,很容易成為細菌、黴菌的生長繁殖的溫床,不含防腐劑能不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消費者報導》在2017年1月的醬油測試中,做了一個模擬消費者日常使用習慣的實驗,每天開蓋10分鐘使用7天後,發現加防腐劑和不加防腐劑的醬油,菌落總數並無明顯增加。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曾認為這是由於鹽充當了防腐劑,「通常調味品本身屬於含鹽量比較高的食品,一般情況下可以抑制細菌生長。」

負責測試的技術員也表示,如果調味品的生產工藝和衛生條件比較好的話,那麼是可以做到無需添加防腐劑的。

食品工程雲無心曾指出,添加防腐劑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它是保證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線,不能因為菌落總數無增加就認為不需要防腐劑。

「調味品營養豐富,較容易發生腐敗、變質,生產過程往往是要添加一些防腐劑。」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也表示。

但是,加了防腐劑也不意味著百分百安全。2018年7月,海天的一款醬油就由於出現蛆蟲而遭到消費者投訴。

「從實驗來看,即使加了防腐劑,只要感染了蒼蠅、蚊子或別的蟲子產卵,醬油、蠔油等調味品都能長出蛆蟲來。」一名從事醬油生產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刊。

他提醒,防腐劑的主要作用在於延長食品的保質期(貨架期),消費者不可認為添加了防腐劑就是絕對的安全。

本刊建議,開啟後的蠔油最好存放在冰箱中,或者陰涼清潔的地方,並保持蓋子密閉,這才是保證蠔油食用安全的關鍵。

欣和原料新鮮度較遜

所以,作為生產蠔油的關鍵原料,生蠔的新鮮程度到底怎樣?廠家會用不新鮮的「死蠔」來生產蠔油嗎?在食品化學上,我們通常使用「揮發性鹽基氮」這個指標來評判動物性食品的腐敗及新鮮程度。

蠔油國家標準《GB/T 21999-2008》規定,蠔油中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必須≤50mg/100g。

測試結果顯示,廚邦、加加、海天、李錦記、老才臣5款蠔油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均低於檢出限(<3.50mg/100g),說明它們的生蠔原料較為新鮮。珠江橋、味事達、東古、魯花、致美齋、鳳球嘜等6款蠔油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在8.8mg/100g~17.8mg/100g之間,生蠔原料新鮮度次之。

此外,欣和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儘管符合蠔油國家標準,不過,卻是12款蠔油中最高的一款,達到了31.5mg/100g,說明其生蠔原料或生產工藝與其他品牌相比可能較遜。

綜合而言,12款蠔油的揮發性鹽基氮含量都在標準要求內,但是,蠔油並非一次性食品,在開蓋後仍然存在揮發性鹽基氮含量繼續升高的可能,所以,消費者可挑選該指標含量較低的蠔油。

味事達檢出微量鎘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曾對華南沿海及近江的生蠔(牡蠣)進行過重金屬汙染的調查,結果發現,鎘、鉛、汞等重金屬汙染較為嚴重,生蠔的內臟是富集重金屬的主要器官。

蠔油國家標準《GB/T 21999-2008》規定,蠔油中的鉛、甲基汞含量分別不得超過1mg/kg和0.5mg/kg。

食品汙染物限量標準《GB2762-2012》指出,調味品(包括蠔油)中的鎘含量不能超過0.1mg/kg。

測試發現,味事達檢出了部分的重金屬鎘,含量為0.04mg/kg,但符合標準限值,消費者無需擔心。其他11款蠔油均未檢出鎘、鉛、甲基汞等重金屬,說明蠔油原料的安全性良好。

【特別聲明】:本報導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

相關焦點

  • 對12個蠔油品牌檢測,廚邦防腐劑含量超標,味事達含有重金屬
    生蠔是做蠔油的原材料,生蠔中很容易滋生重金屬物質,而這一特點就是人們最關注的一點,到底哪個牌子的蠔油更好一點呢?2020年5月的時候,《消費者報導》向一家第三方機構送了12個品牌的蠔油,對蠔油中的3中物質進行科學檢測,這3種物質包括防腐劑、揮發性鹽基氮以及重金屬。
  • 12款蠔油對比:高低檔蠔油都加味精,海天、廚邦、魯花等無一例外
    測試樣品測試結果1、欣和、味事達等2款蠔油的蛋白質、胺基酸態氮含量均較高,鮮味相對更濃鬱、真實,綜合鮮味值分別為3.0和2.8;2、珠江橋、老才臣等蠔油因胺基酸態氮或蛋白質含量低,綜合鮮味值均只有測試結果顯示,欣和及味事達2款蠔油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分別為4.7g/100g和4.4g/00g,添加的蠔汁可能較多,胺基酸態氮也分別為0.56g/100g和0.4g/100g,鮮味值最終達到了較高的3.0和2.8。
  • 消委會測試30款氣墊粉底,過半檢出重金屬!
    測試結果 測試發現3款的鎘含量超出德國指引規限;另有多達14款樣本檢出微量鉛>,過量攝入有機會影響胎兒發展;而4款樣本檢出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有機會干擾荷爾蒙分泌,另有4款樣本防腐效能欠佳。
  • 12款嬰幼兒米粉對比:1款風險物超標!喜寶、愛思貝等鎘含量較高
    然而,2018年7月,消道長曾送檢10款嬰幼兒米粉,當中有6款檢出了重金屬鎘。(往期回顧:10款嬰幼兒米粉測試:喜寶、亨氏、愛思貝等6款檢出微量鎘!)2020年1月,消道長再次送檢12款嬰幼兒米粉,結果如何?
  • 12款辣椒醬對比測評二:老乾媽細菌總數「爆表」,飯爺、廚邦等5款或...
    2020年2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熱銷的辣椒醬產品,品牌包括老乾媽香脆辣油辣椒、英潮虎幫魔鬼特辣辣椒醬、笑廚油潑辣子、欣和鮮椒醬(冒煙級)、吉香居香辣醬、茂德公南派香辣醬王、飯爺鮮椒香辣醬、李錦記蒜蓉辣椒醬、海天錦上鮮蒜蓉辣椒醬、廚邦蒜蓉辣椒醬、風球嘜蒜蓉辣椒醬、壇壇香精製剁辣椒,測試了菌落總數、水分活度等2個衛生指標。
  • 靠譜測評丨7款歐美品牌寶寶米粉測評:一款鎘含量超標
    4、重金屬 鎘、鉛、無機砷是米麵製品中比較常見的重金屬,主要來源是水稻種植過程中從土壤吸收,或米粉加工過程中其他輔料帶入。 長期攝入鎘、鉛、砷、汞超標的食物會有慢性毒性風險(包括致癌)。
  • 12款辣椒醬對比:老乾媽細菌「爆表」,飯爺、廚邦、欣和或易變質
    2020年2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2款熱銷的辣椒醬產品,測試了細菌菌落總數、水分活度等2個衛生指標。測試指標細菌菌落總數: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食用細菌總數超標的食物,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 13款護髮素對比:施華蔻、絲蘊、蜂花風險防腐劑接近安全上限
    近期,消道長安排了13款護髮素的風險物質檢測,包括尼泊金酯防腐劑、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二噁烷、甲醛、砷等安全指標。此次測試了化妝品行業常用的羥苯甲酯、羥苯乙酯、羥苯丙酯及羥苯丁酯四種常用的尼泊金酯防腐劑。檢測結果顯示,13款護髮素均未檢出羥苯乙酯、丙酯及丁酯。不過,施華蔻、絲蘊及卡詩3款檢出羥苯甲酯,其中施華蔻含量最高,達3000mg/kg(0.3%),接近國標上限0.4%。
  • 51款寶寶面霜評測(下):保溼能力差別明顯,2款檢出微量重金屬
    (兒童型)、鵲膚霜(兒童型)為「消」字號,其他12款均為「妝」字號。本次測試並非實驗室環境下的嚴格測試,數據僅供參考) 測評結果: 1、使用面霜1h後,各測試區域皮膚的水分含量均呈正向增加,可見15款寶寶面霜均具備一定的基礎保溼能力。
  • 亨氏味事達味極鮮蠔油菌落總數超標 抽檢不合格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 果君)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抽檢信息涉及22大類食品2572批次,不合格22批次。其中,標稱亨氏(中國)調味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5月25日生產的味事達味極鮮蠔油(規格型號510克),菌落總數不合格,檢驗結果為4.2×10 ;5.9×10 ;3.5×10 ;7.6×10 ;7.6×10 CFU/g,標準值為n=5,c=2,m=10000,M=100000。
  • 兩批梭子蟹檢出鎘超標,愛吃的朋友擦亮眼睛!
    但最近,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有兩批梭子蟹被檢出不合格,具體情況咱們一起來看看。中牟縣誌虎水產商行銷售的梭子蟹(活體),鎘(以Cd計)檢出值為3.3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5mg/kg,經檢驗超標6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 北京市檢出12批次不合格產品 金百萬、紫光園等多家企業在榜
    原標題:北京市檢出12批次不合格產品 金百萬、紫光園等多家企業在榜(記者 果君)在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組織的抽檢工作中,金百萬、紫光園等經營的12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北京市紫光園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大興分公司經營的豆腐,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防腐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 長春市消協測試20款貝殼粉 「琴島」「珍貝殼」檢出重金屬「鋇」
    近日,為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購買使用貝殼粉,推動相關國家及行業標準儘快制定實施,吉林省長春市消費者協會開展了貝殼粉比較試驗,測試工作由長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完成。  今年1月,長春市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在長春市建材銷售市場及網際網路銷售平臺隨機購買20個貝殼粉樣品。
  • 11款魚油測評:多款檢出重金屬鉻;不推薦健安喜、修正、康恩貝等5款
    但是,酸敗變質、含重金屬等安全問題同樣讓消費者提心弔膽。那麼,我們吃的魚油究竟是靈丹妙藥還是健康殺手? 2020年3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1款熱銷的魚油產品,為大家一探究竟。 測試產品
  • 6款兒童物理防曬霜測評:不防水款比防水款更防水,真暈!
    本次測評的6款防曬霜,均為純物理防曬,但也並不意味著它們絕對溫和。因為廠家有可能加入香精、風險防腐劑等成分,可能導致寶寶皮膚過敏。都叫貝Q,防水能力卻大不同:去年小紅花測評測試的貝Q為日本款,宣稱防水但實測防水能力差;今年測試的貝Q為中國款,未宣稱防水但實測防水能力較好。通過比較,小紅花測評發現兩款防曬霜成分表不同,這可能是造成兩款防曬霜防水能力有差異的原因。
  • 14款洗面奶測評:別跟風買了!一葉子、多芬集聚多類風險物質
    測試品牌旁氏、絲塔芙、芙麗芳絲、珂潤、悅詩風吟、百雀羚、科顏氏、多芬、佰草集、歐萊雅、雅詩蘭黛、丸美、如新、一葉子測試指標安全指標:甲醛、二噁烷、砷、鉛、鎘、尼泊金酯類防腐劑、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芙麗芳絲、悅詩風吟、如新三款洗面奶均未檢出此次所測的風險成分,安全通關;2. 多芬、一葉子檢出微量砷,旁氏、一葉子、佰草集含一定量甲醛,不過上述檢出量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3. 百雀羚、一葉子未檢出標稱的尼泊金酯防腐劑;4.
  • 14款洗面奶測評報告:別再跟風買了!一葉子、多芬集聚多類風險物質
    測試品牌測試指標安全指標:甲醛、二噁烷、砷、鉛、鎘、尼泊金酯類防腐劑、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性能指標:水份散失率、清潔效果、控油效果測試結果1.多芬MIT防腐劑含量符合我國標準,但為歐盟限值的3倍;5. 佰草集、百雀羚、多芬清除油脂能力較差;6.佰草集、一葉子洗後皮膚水分散失較多。多芬、一葉子檢出微量砷砷是一種類金屬物質,也屬於毒性大的重金屬元素。
  • 水果麥片權威測試!2款洋品牌黴菌超標
    重金屬、農殘指標均達標在安全檢測指標方面,對比了相關國家標準和歐盟指標,選用兩者最嚴標準和限值做參考,包括消費者關注的重金屬汙染物(鉛、總砷、鎘、鉻),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B1),農藥殘留(草甘膦)6個項目。檢測結果顯示,16款水果麥片安全指標檢測結果全部達到最嚴的參考值。
  • 江西檢出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由江西上慄縣思源水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的車磨山泉,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江西省國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玉尚玫桂,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江西雄峰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潤巖飲用山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