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離婚了。望穿秋水等顧佳離婚的網友們,都鬆了一口氣。
喜歡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顧佳全心全意的付出,把自己活成了「完美人妻」也沒能逃脫俗套的「梗」:老公出軌了。
沒看過這部劇的小夥伴一頭霧水,常言道「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為什麼這麼多網友勸她離婚?
更何況顧佳是個全職主婦,離婚了不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不不不,顧佳可不是傳統意義上一心圍著丈夫、孩子轉的全職主婦,她最大的魅力就是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內,每天早上照顧丈夫和兒子的一日三餐、提前一年準備兒子的幼兒園面試、放低姿態尋求富家太太的幫助。
在外,與老公一起創辦煙花公司,加入太太圈拉訂單解救公司的資金問題、開除有損公司利益的員工。
即使是離婚,對顧佳而言也構不成實質性的傷害,只不過是換一種生活方式繼續燦爛地生活。
能夠及時抽身破碎的婚姻並且繼續往前走,不是所有全職太太都能做到的,顧佳能做到就是因為她有這三種「氣」。
說停就停的勇氣
前段時間載人火箭第一次發射成功,把被譽為「賈伯斯的繼承人」的企業家推到大眾面前。
世人皆知馬斯克,但是他的媽媽梅耶卻很少有人提及到。
23歲結婚,婚姻不到十年因丈夫家暴選擇離婚,獨自帶著三個孩子淨身出戶。
當時很多人勸說她再忍忍,離了丈夫以後怎麼生活,當時全部的收入就來自與丈夫。
但是梅耶並沒有選擇繼續這段慘敗的婚姻,而是及時止損。
梅耶的勇氣來自於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在孕期,梅耶就沒有像其她孕婦一樣整日躺在或無所事事,而是利用這段時間考出了營養師資格證和營養學碩士學位。
她在離婚後第一時間便用了全部身家開了一家小小的營養諮詢公司,幫助別人解決營養問題。
為了撫養三個孩子長大,空閒之餘還兼職做模特,改善生活。
梅耶憑藉她自己的能力與努力,成功養大了三個孩子,他們也不負梅耶的期望,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三個孩子都提到,媽媽是他們的榜樣,是媽媽教會他們要一直學習才能在想停下來時有勇氣、有資本停下來。
梅耶也在某一次採訪中提過:「自己有勇氣停止不喜歡的生活,是因為我從未停下過學習的步伐以及不間斷地提高自己。」
相比於梅耶,《三十而已》裡另一位女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劇裡梁正賢的未婚妻,自從跟了梁正賢以後,便放棄了工作,只是一味地拿著他的附屬卡到處旅行、到處買買買。
就像被圈養的寵物一般,只能依靠主人生活,一旦離開主人,寵物便無法繼續生活,甚至無法存活。
所以,即使是知道未婚夫有很多情人,她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在未婚夫有需要的時候出面處理他的男女關係。
七年間很有多次想要放棄這段關係,但是她捨不得優越的生活、也捨不得離開他。
但是這樣的日子是充滿危機的,一旦對方捨棄了你,你又該如何呢?
與其到時糾纏不休,不如趁此機會一刀兩斷,奪回自己的人生。
但前提是女性做好獨自生活的準備。
對於女性而言,婚姻或愛情並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人生的某一段旅程,女性需要具備隨時能停下的能力,才能整裝待發繼續後面的人生。
自己拍板的底氣
我在教育機構工作,經常能看到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諮詢各種課程,期間也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場景。
有些媽媽了解相關課程後,覺得不錯且孩子也喜歡便直接報名,然後在微信上與家裡人說一聲給孩子報了哪門課。
但是也有一些媽媽,看的出來很喜歡這門課,孩子也眼巴巴地著看媽媽,但是媽媽卻無法做決定,小心翼翼跟丈夫聊,卻換來對方的破口大罵。
還有一些媽媽會趁著丈夫心情好的時候,才敢說想給孩子報了課程。
每次看到做什麼決定都要過問丈夫的女性,我都會為她們感到悲哀。
明明是自己拋棄了工作、放棄了生活,為了孩子和丈夫選擇做全職主婦,可換來的結果卻是成為低人一等的「奴隸」。
所以吖,作為女性尤其是結了婚的女性,一定不能將自己置於低人一等的位置上,一旦你熟悉了這個位置你就很難往上爬,甚至一生都習慣這個位置。
網上有很多在婚前喜歡買買買的女孩子,但是在婚後就縮起了雙手,因為丈夫不同意。
即使是用女孩子自己的錢,丈夫也會說一句:「你的錢也是這個家的錢,我有權制止你花錢。」
明明是個美若天仙的女孩,卻因為沒有底氣與丈夫抗衡,只能活成粗糙的模樣。
楊冪還沒與劉愷威離婚前,曾在一次採訪上被主持人問道:「你買房子給爸媽會不會跟劉愷威商量一下?」
「不會!」楊冪沒有一絲猶豫地回答:「我給爸媽買房子肯定是用我的錢,既然是我的錢,就不需要向任何人報備。」
這個採訪一出來便得到了很多已婚女性的贊同,作為家裡的一份子,就是要有自己決定、自己拍板的底氣。
這種底氣來源於你是否為這個家做了貢獻,而最常見的貢獻便是自己賺錢。
對未來的朝氣
張嘉倪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談起過她對工作的態度,她說工作是她這輩子都不能割捨的重要部分。
張嘉倪生二寶時,月子只坐了16天便復工去拍廣告,是女明星生子中最快復工的一位。
家裡人都勸她不要這麼拼,再休息一段日子,陪陪兩個孩。
但她還是堅持去工作,因為這件事還跟一度跟家裡人鬧翻。
為什麼堅持復出工作?張嘉倪有她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呆在家裡像四肢不能動彈的殘疾人一樣被人伺候,這會讓我很恐慌,會讓我覺得自己被圈養了,我感覺整個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為了餵奶。但是一旦開始工作,我所有的煩惱就會消失不見,我會覺得我整個人是有朝氣的,是有向前拼搏的勇氣的。」
為了不讓自己失去對生活的期望,張嘉倪通過工作來充實自己,只有工作才會讓她「站起來」奮鬥,而不是「躺下來」被人伺候。
之前有一部韓國電影非常火,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
這部電影剛剛上映時在韓國就被一些人抵制,因為害怕電影裡的內容會「影響」女性。
結果也不負眾望,兩位男女主演的精湛演技,確實將「家庭主婦」推到大眾面前,讓所有人看到男人的「高貴」以及女人的「低賤」。
金智英由於是個女孩從小就不受重視,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都因其女性身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一直到與丈夫結婚、生下孩子後,還是沒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電影中一個場景令我印象很深刻,妻子對丈夫說自己想要出去工作,但是丈夫沒有同意,給出的理由是「你還是在家裡多休息一段日子吧。」
妻子反問:「照顧孩子是休息嗎?」
不僅僅是丈夫,連自己的父母也認為她是在胡鬧,所有人都沒有看見她內心的累累傷痕以及無處宣洩的情緒。
當看到金智英患上抑鬱症時,觀眾們似乎也沒有很意外,有種意料之中的結局。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若是失去了對生活了期盼,無非是一具行屍走肉的軀體,有了期盼、朝氣的信念,才是「活著」度過了這一天。
顧佳之所以能圈粉無數,就是因為她自身有這三種「氣」,她讓觀眾們看到全職太太的另一幅場景:
這段婚姻的遙控器並不只是在丈夫手裡,只要妻子有勇氣、底氣以及朝氣,也能手握遙控器,不委屈自己,選擇另一種人生。
劉曉慶老師在《人生不怕重頭再來》一書中寫到:
「只有用自己的雙手創建的未來才是可以掌握的命運,能夠經得起歲月摧殘的,也只有才華。」
也正是這份灑脫,讓她有了從頭再來的勇氣。
「從頭再來」這四個字雖然看上去很沉重,但為了期待的生活去拼搏、奮鬥不也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
無論處在什麼境地,都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擁有時刻清零的心態,不矯情、不自傲。
願你,無所畏懼,活出自己!
註:原文來源於閨蜜聊天報告,徵集優質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