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10日曝料稱,英國海軍7艘攻擊型核潛艇目前全部「趴窩」,沒有一艘處於可用狀態,而首相特雷莎·梅完全被「蒙在鼓裡」。「希望也沒人告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英國《每日郵報》在標題中寫道。
7艘核潛艇中僅「機敏」號仍在大洋
英國《太陽報》10日報導,英國7艘攻擊型核潛艇目前全部處於「不能使用的」狀態,而國防部高官據信並未將此事報告首相特雷莎·梅。
知情人士稱,英國擁有3艘「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和4艘「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這7艘核潛艇中,目前僅有「機敏」級核潛艇中的「機敏」號仍在大洋中,但也剛經過調試,距離能用於作戰「尚有數周之遙」。其餘核潛艇大多處於維修或保養當中。
按照《太陽報》說法,這是英國數十年來首次出現沒有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可用的情形。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稱:「圍繞這樁糗事,眼下沒人肯說實話。」
針對媒體曝料,英國海軍發言人回應稱:「有關特定潛艇行動,我們無可奉告。」按照該發言人說法,英國擁有「世界級的(核潛艇)編隊」,有能力捍衛英國的「國家利益」。
4艘「特拉法爾加」處於「最後一程」
在英國攻擊型核潛艇中,3艘「機敏」級核潛艇均較「年輕」,每艘造價約12億英鎊(約合103億元人民幣)。其中,「機敏」號2010年開始服役,「伏擊」號2013年開始服役,「機巧」號2016年開始服役。
令人吃驚的是,儘管服役時間不長,但3艘「機敏」級核潛艇已頻繁發生故障,甚至多次「崩潰」。據知情人士描述,它們「全身都是病」。
英國軍方2012年11月承認,「機敏」號因設計和建造缺陷明顯,試航中多次發生機械故障。「機敏」號2010年10月因導航系統故障,在蘇格蘭斯凱島海域擱淺,一艘救援船隨後與它相撞,造成更大損傷。
英國《每日快報》2015年5月曝料稱,「伏擊」號渾身上下有57處缺陷,問題解決前只能用於訓練。2016年7月20日,「伏擊」號在例行訓練時與一艘商船在直布羅陀附近海域相撞,迄今仍在維修。
此外,4艘「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平均造價約2億英鎊(約17.2億元人民幣),均服役較久,眼下處於「最後一程」。
其中,「託貝」號1987年開始服役,原定2015年退役,但後來經過額外維修,延長服役期限;「鋒利」號1989年開始服役,預計2019年退役;「天才」號1990年開始服役,預計2021年退役;「凱旋」號1991年開始服役,定於2022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