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裡斯本之前,我對葡萄牙這個國家沒有特別的憧憬,如果一定要加一個,那就是印象中的山城,曾經看到過韓國的一個MV,就是在裡斯本拍攝的,浪漫又唯美,雖然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是裡面悽美的情節讓我記住了這個山城,或許,悲情的情愫總是讓人難以忘懷。我的我的德國朋友GUNNAR一路從西班牙的馬德裡坐大巴車到裡斯本,大巴車依然是我最喜歡的旅行交通方式,比起舒適的高鐵,我更喜歡大巴車,不知道為什麼,這或許是一種情結吧,五六個小時的大巴車程對我來說基本上是OK的,而我的很多朋友對於此卻是覺得太過於漫長,但是相比起漫長的跨洲際飛行,這一點旅程又算什麼呢?
![]()
![]()
我和GUNNAR一起走過了很多國家,每次只要我到歐洲的某一個國家,他就會從德國飛來和我匯合,我們一起遊歷了美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盧森堡、比利時、法國的多個城市,他應該算是我的最佳「旅友」,但是或許是因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我和他在旅行途中,經常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比如會因為在超市買東西時一個塑膠袋而發生分歧,彼此都很難以理解對方的觀點,當然也會非常生氣,但是這似乎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旅程,因為他還想吃我做的中國菜,每次看著他用叉子吃我煮的火鍋被辣得一邊吃一邊擦汗時,我就會在一邊偷笑,每次我都是把我的廚藝發揮到了極致,包括把各種肉類和蔬菜扔進鍋裡煮上一鍋亂燉,他也會吃得津津有味。
![]()
![]()
![]()
![]()
GUNNA是一位工程師,住在離法蘭克福不遠的一個小城市,我和NATALIE在2015年第一次飛法蘭克福的時候,他開著他的本田車到機場來接我們,一路飛馳著,讓我們見識了德國不限速開車的激情飛車。GUNNAR是我接觸最久的一位西方朋友,每次在歐洲的AIRBNB的共同生活,讓我走進了西方人的生活,了解了一些他們的行為思想模式,從他的描述裡,我也了解了更多關於西方人的習性。其中也包括愛情觀和婚姻觀,不得不說的是,西方人的思維其實很簡單,在原有的三觀模式之外,在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方面,其實都抱著一種正直的態度。GUNNAR有著極其高的智商,他只需要看一眼紙質的地圖,便可以做我的人肉GPS,這一點真的讓我很驚訝,我只能用GOOGLE 地圖即時導航,但他根本不用,在哪一條小巷子裡轉彎他都了如指掌,就好像他已經來過這裡無數次一般。我們的房東是一個胖胖的葡萄牙女人,非常熱情地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旁等我們,還給我們送了兩瓶紅酒當成禮物,比起歐洲其他城市,葡萄牙的地貌算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她不是平地,而是山城,我們去超市買東西都會爬坡上坎,特別是葡萄牙的電車,那可謂是驚魂的UP AND DOWN。當然,時隔許久,很多的記憶已經快要模糊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要寫下幾千字的旅行記錄的原因,在若干年以後,我還可以通過這些文字找尋一些當時的感受,以及一些時下的情愫,這也算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歷。
![]()
(世界上第一家蛋塔店,貝倫蛋塔,但是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還沒我做的好吃。)
![]()
![]()
以下是關於裡斯本的一篇關於航海業的規範性寫作,刊在《環球》2010年10月刊。![]()
![]()
![]()
有人說,上帝在這裡打翻了調色板,讓裡斯本這個城市變得五顏六色,絢麗多彩。裡斯本,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顆明珠,一個骨子裡透著浪漫和悠閒的城市,無論走在這個城市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各種色彩的磚和牆,還有奇思妙想的塗鴨。老舊的電車盤旋而上,在狹窄的道路上,司機會剎住電車帶著無奈的笑容從車裡伸出頭,揮揮手示意行人讓一讓路,然後再和嬉笑的行人擦身而過,畫面十分和諧,人情味十足,又給彩色的裡斯本瞬間增添了幾分人文風情。這個國家在歐洲的版圖上,只是佔據了小小的一塊面積而已,與世界大國相比更加是望塵莫及。但是,她卻因為航海事業影響了全世界,在久遠的年代裡,她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矚目驚嘆,因為航海事業的開闢,讓世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開啟了人類全新的生活方式。如今的裡斯本,已然與其悠久的航海歷史是分不開了,在這座山城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得到與航海有關的元素,就連裡斯本著名的景點,都是與航海息息相關的。大發現紀念碑、貝倫塔、達·伽馬大橋、海事博物館等等,都讓人不得不開始聯想昔日葡萄牙輝煌的航海史。貝倫塔被國際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有著500多年的歷史,這是海盜式冒險航海的見證,也是葡萄牙地理大發現的起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很多不遠萬裡來到裡斯本旅遊的遊客,一定會來到海邊瞻仰一下貝倫塔,對於裡斯本來說,貝倫塔就像地標一樣的存在。我和同伴在海邊沿著海岸線漫步,不久便來到了貝倫塔紀念碑。遠遠望去,有很多遊客在此瞻仰。貝倫塔在海岸邊顯得非常的孤獨,一望無邊的茫茫大海,只有貝倫塔佇立在海水裡,雖名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鎮守在海岸邊,見證了百年的歷史風雲變幻,也親歷了遠航水手們揮動雙手和親人送別的情景,也親歷了達·伽馬歸航時的喜悅,她就像一座茫茫大海中的燈塔,讓所有航海者們堅信,他們一定能夠在貝倫塔的指引中平安歸來。貝倫塔不僅是裡斯本的象徵,也是葡萄牙最為古老建築之一,全都用大理石建造,是裡斯本無數紀念碑中最華麗、最優雅的建築。它的獨特建築風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世界各地旅遊觀光者。貝倫塔在歷史上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甚至是燈塔,也曾利用貯藏室改造成地牢作為監獄,在大航海時代,也是航海家們的起點。16世紀的裡斯本,是歐洲富甲一方的商業中心,大量的黃金、香料從葡萄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運送到裡斯本,而航海家們,樂此不疲地追求著他們的航海夢想,從瓦斯科·達·伽馬從歐洲繞好望角開拓了印度航海路線開始,就標誌著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在亞洲的殖民生涯拉開了序幕。達·伽馬實現了從西歐經海路抵達印度這一創舉而馳名世界,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葡萄牙最為著名的大橋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瓦斯科·達·伽馬大橋橫跨特茹河,建成時是葡萄牙以至整個歐洲包括高架橋在內的最長橋梁,同時也是世界上排行第九長的橋梁。達·伽馬大橋的興建主要是為了緩解下遊4月25日大橋繁忙的公路交通流量,它的壽命估計已經120年,可以抵禦8.7級的地震,當遭遇大風、下雨及有霧天氣時,車速將會被限制於最高每小時90公裡。大橋一共有六條行車線,當行車量達到52000輛時,行車線將由六條擴為八條,非常的方便,設計也是非常的人性化。在裡斯本的海事博物館內,讓人瞬間穿越到了大航海時期。曾經在航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航海家,在這裡幾乎都能看到他們的事跡。從發現好望角的迪亞士,再到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以及發現印度的達·伽馬等等,都可以從頭到尾追溯他們的航海故事。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麥哲倫的故事。早在古巴比倫的時代,古巴比倫人就認為地是圓的,而歐洲人認為大地是平的,海的盡頭是無底深淵,而斐迪南·麥哲倫一直堅信地球是圓的,他出生在葡萄牙北部一個沒落的騎士家庭,後來進入王宮做了王后的侍衛,直到16歲才進入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開始從事航海的事務,在參與東南亞的戰爭時,對於他對地球的認識又有充分的認知,雖然最後他死在了菲律賓,但他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旅行,斐迪南·麥哲倫對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他,人們對自己居住的地球,也第一次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對於之後的天文學,也有了相當大的幫助。博物館內展出了葡萄牙從古到今的整部航海歷史,以及數百年來著名的船隻、海軍將領等,船上的裝飾、貨物、航海儀器、圖表非常清晰地陳列其中,展廳中還陳列著許多以航海主題的油畫,在濃鬱的歷史氛圍中,散發出獨特的藝術氣息。博物館內還有許多關於帆船的記錄,各式各樣的帆船讓人大開眼界,也非常佩服當年葡萄人的智慧。最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博物館內懸掛著的沙勿略的畫象,他一生都想進入中國內地傳教,但因明朝海禁,使他一生的願望都難以達成,最後非常遺憾地客死在中國廣東臺山的上川島。這些對航海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對全人類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他們開拓的航海事業,不僅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也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們開始認識自己所生存的這個地球。雖然葡萄牙在世界上的的名氣不如西班牙,裡斯本的浪漫也不如馬德裡或巴塞隆納風情萬種,但葡萄牙曾經在世界歷史上的風光無限絲毫不遜色於歐洲其他國家。葡萄牙帝國是建立最早、持續最長久的殖民帝國。在亞洲、非洲、美洲共有46個直屬的殖民地,到如今仍有超過2億人的母語是葡萄牙語,這也讓葡萄牙語成了世界第六大語言。這一切,都與葡萄牙的輝煌的航海史是分不開的,這個表面平靜又文藝的國家,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上霸主,與其鄰國西班牙一起,作為海洋探險的先行者,引領了全球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歐洲文明主導世界歷史的新紀元,也讓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水融交乳,帶領人們開啟了對地球的探索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