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聲明:本文為筆者原創圖文,歡迎關注 帶給你別的平臺所沒有的歷史哲思。
2007年上映的電影《伊莉莎白2:黃金時代》或名《輝煌年代》是由謝加·凱普爾執導,凱特·布蘭切特、克裡夫·歐文主演的歷史傳記電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16世紀末期,強硬兇悍、站在權力之巔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剷除政治異己、與西班牙爭霸海上並開創大英帝國的輝煌事跡。
九州配圖:《輝煌年代》電影劇照
在這一切發生的背後,有一場戰爭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分水嶺,堪稱新舊兩大殖民帝國間爭奪海上霸權的終極PK,那就是著名的「英西大海戰」。此戰過後,號稱無敵艦隊的西班牙艦隊走下無敵的神壇,而海盜為主力艦隊的英國取得了大西洋的制海權,成為了英國走向崛起的最關鍵保障。
公元16世紀,西班牙的皇家海軍,約有超過150艘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萬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強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橫行無阻,強大的不可一世,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九州配圖:無敵艦隊
西班牙「無敵艦隊」先後組織過六次遠徵英國,其中五次針對英國的遠徵行動均因惡劣天氣影響和徒勞無功。而最後一次便是這場著名的「英西大海戰」,正式名稱為:格拉沃利訥海戰(英語:battle of Gravelines)。
那麼為什麼會爆發這場大海戰呢?細說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西班牙屢屢嘗試入侵英國,激怒了英國皇室。此外,英國作為信奉新教的國度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本就相互排斥。因此兩國關係積怨已久,摩擦不斷。
其次,英國看著西班牙四處掠奪財富,眼紅不已,但國力不濟,無法與西班牙抗衡,於是便暗地裡支持英國海盜持續騷擾和劫掠西班牙船隊。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被搞得火起,一直想狠狠的教訓一下英國這個小老二。
九州配圖: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蘇格蘭女王瑪麗
再次,西班牙入侵不成,於是通過支持蘇格蘭女王瑪麗來搞內訌,惹惱了後來上位的伊莉莎白一世。蘇格蘭女王瑪麗在1587年被伊莉莎白一世以「陰謀分子」的罪名處決,英西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瑪麗是信奉天主教的,瑪麗被殺激怒了歐洲大陸的天主教皇,而西班牙作為頭號天主教的強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師出有名」的機會,遂成最直接的戰爭導火索。
九州配圖:伊莉莎白一世
1588年,為了維護其海上霸權,腓力二世忍無可忍,於是派遣130多艘戰艦組成的「無敵艦隊」在裡斯本港集結完畢,浩浩蕩蕩的向英國南海岸進發,計劃在馬蓋特登陸。未等無敵艦隊逼近,英國艦隊在海盜德雷克和霍華德的指揮下,立即對其展開先發制人的猛烈攻勢,猝不及防的西班牙艦隊損失慘重。
退守海上的無敵艦隊一邊休養,一邊等待帕馬爾公爵的部隊前來會合。洞悉其意圖的英國艦隊隨即進行截擊封鎖,此後一周內不斷嘗試小規模攻擊,使其會合不成。第八日晚,英國艦隊利用有利的風向條件,採用火攻的戰術,將上百艘小船上澆上油點火後乘風勢駛入西班牙艦隊,西班牙艦隊被突如其來的火船搞得陣腳大亂,很多艦船受損而沉沒,緊急撤往更遠的海域。
九州配圖:火攻
此後一個月,因風浪較大,雙方息戰。在此期間,英國趁機迅速徵調擴充艦船,在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支持下,海盜霍華德勳爵在英國籌集到近200艘經過精心改良的小型戰艦。當時的西班牙艦隊絕大部分都是裝有重型炮位的大型艦船,機動性較差,而霍華德所改良的小艦船則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且新裝備了射程更遠的最新型火炮。
九州配圖:西班牙戰艦
九州配圖:英國戰艦
7月22日,英國艦隊藉助有利的上風位對西班牙「無敵艦隊」展開了最猛烈的進攻,並大獲全勝,在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情況下,遊刃有餘的安排本方艦隊分批次迅速到多佛爾港補充供給,隨即又對準備退往達加港補給的西班牙艦隊迎頭痛擊。7月28日,英國艦隊再次突襲「無敵艦隊」,被打蒙的「無敵艦隊」最終落荒而逃,英國艦隊趁勝窮追猛打,後因風向突然改變而放棄追擊。隨後的8月份,雙方艦隊在加來東北部海域展開攻擊,英國艦隊憑藉行動敏捷、火炮射程等優勢將「無敵艦隊」打的遍體鱗傷,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西班牙艦隊遭受重創不得已向北倉皇逃跑。
九州配圖:無敵艦隊的行進和撤退路線
無敵艦隊無奈之下被迫向北繼續航行,繞過英格蘭並沿著蘇格蘭、愛爾蘭的海岸線外圍海域向南撤離回西班牙(如上圖路線所示)。然而在蘇格蘭附近海域,遭到了惡劣的暴風雨天氣,使艦隊和人員受到進一步的損害,最後,無敵艦隊僅剩下65艘船返回了西班牙。倖存者中的大多數人都患上了嚴重的壞血病和營養不良,很多人在踏上西班牙陸地後不久即一病不起。經此一戰,無敵艦隊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可謂一戰覆滅。
此戰是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海戰,從宏觀歷史角度來看具有特殊的標誌性意義。擁有100餘艘大戰艦、兵力多達3萬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被不足萬人的英國艦隊打敗。此戰之後,伴隨著無敵艦隊的慘敗,西班牙作為當時歐陸第一海上霸主的地位開始動搖並漸漸由盛轉衰,而作為勝利的英國人則逐步登上了稱霸世界之路的開端。因此說,英西大海戰在一定意義上,是新老殖民帝國間爭奪海上霸權的最重要的一場較量。
參考資料:《歷史記載——英國史》、《西班牙史》等
九州聲明: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和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