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輝煌年代》背後的歷史轉折:不可一世的無敵艦隊走下神壇

2020-09-03 九州錚史

開篇聲明:本文為筆者原創圖文,歡迎關注 帶給你別的平臺所沒有的歷史哲思。

2007年上映的電影《伊莉莎白2:黃金時代》或名《輝煌年代》是由謝加·凱普爾執導,凱特·布蘭切特、克裡夫·歐文主演的歷史傳記電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16世紀末期,強硬兇悍、站在權力之巔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剷除政治異己、與西班牙爭霸海上並開創大英帝國的輝煌事跡。

九州配圖:《輝煌年代》電影劇照

在這一切發生的背後,有一場戰爭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分水嶺,堪稱新舊兩大殖民帝國間爭奪海上霸權的終極PK,那就是著名的「英西大海戰」。此戰過後,號稱無敵艦隊的西班牙艦隊走下無敵的神壇,而海盜為主力艦隊的英國取得了大西洋的制海權,成為了英國走向崛起的最關鍵保障。

公元16世紀,西班牙的皇家海軍,約有超過150艘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萬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強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橫行無阻,強大的不可一世,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九州配圖:無敵艦隊

西班牙「無敵艦隊」先後組織過六次遠徵英國,其中五次針對英國的遠徵行動均因惡劣天氣影響和徒勞無功。而最後一次便是這場著名的「英西大海戰」,正式名稱為:格拉沃利訥海戰(英語:battle of Gravelines)。

那麼為什麼會爆發這場大海戰呢?細說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西班牙屢屢嘗試入侵英國,激怒了英國皇室。此外,英國作為信奉新教的國度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本就相互排斥。因此兩國關係積怨已久,摩擦不斷

其次,英國看著西班牙四處掠奪財富,眼紅不已,但國力不濟,無法與西班牙抗衡,於是便暗地裡支持英國海盜持續騷擾和劫掠西班牙船隊。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被搞得火起,一直想狠狠的教訓一下英國這個小老二。

九州配圖: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蘇格蘭女王瑪麗

再次,西班牙入侵不成,於是通過支持蘇格蘭女王瑪麗來搞內訌,惹惱了後來上位的伊莉莎白一世。蘇格蘭女王瑪麗在1587年被伊莉莎白一世以「陰謀分子」的罪名處決,英西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瑪麗是信奉天主教的,瑪麗被殺激怒了歐洲大陸的天主教皇,而西班牙作為頭號天主教的強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師出有名」的機會,遂成最直接的戰爭導火索

九州配圖:伊莉莎白一世

1588年,為了維護其海上霸權,腓力二世忍無可忍,於是派遣130多艘戰艦組成的「無敵艦隊」在裡斯本港集結完畢,浩浩蕩蕩的向英國南海岸進發,計劃在馬蓋特登陸。未等無敵艦隊逼近,英國艦隊在海盜德雷克霍華德的指揮下,立即對其展開先發制人的猛烈攻勢,猝不及防的西班牙艦隊損失慘重。

退守海上的無敵艦隊一邊休養,一邊等待帕馬爾公爵的部隊前來會合。洞悉其意圖的英國艦隊隨即進行截擊封鎖,此後一周內不斷嘗試小規模攻擊,使其會合不成。第八日晚,英國艦隊利用有利的風向條件,採用火攻的戰術,將上百艘小船上澆上油點火後乘風勢駛入西班牙艦隊,西班牙艦隊被突如其來的火船搞得陣腳大亂,很多艦船受損而沉沒,緊急撤往更遠的海域。

九州配圖:火攻

此後一個月,因風浪較大,雙方息戰。在此期間,英國趁機迅速徵調擴充艦船,在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支持下,海盜霍華德勳爵在英國籌集到近200艘經過精心改良的小型戰艦當時的西班牙艦隊絕大部分都是裝有重型炮位的大型艦船,機動性較差,而霍華德所改良的小艦船則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且新裝備了射程更遠的最新型火炮。

九州配圖:西班牙戰艦

九州配圖:英國戰艦

7月22日,英國艦隊藉助有利的上風位對西班牙「無敵艦隊」展開了最猛烈的進攻,並大獲全勝,在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情況下,遊刃有餘的安排本方艦隊分批次迅速到多佛爾港補充供給,隨即又對準備退往達加港補給的西班牙艦隊迎頭痛擊。7月28日,英國艦隊再次突襲「無敵艦隊」,被打蒙的「無敵艦隊」最終落荒而逃,英國艦隊趁勝窮追猛打,後因風向突然改變而放棄追擊。隨後的8月份,雙方艦隊在加來東北部海域展開攻擊,英國艦隊憑藉行動敏捷、火炮射程等優勢將「無敵艦隊」打的遍體鱗傷,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西班牙艦隊遭受重創不得已向北倉皇逃跑。

九州配圖:無敵艦隊的行進和撤退路線

無敵艦隊無奈之下被迫向北繼續航行,繞過英格蘭並沿著蘇格蘭、愛爾蘭的海岸線外圍海域向南撤離回西班牙(如上圖路線所示)。然而在蘇格蘭附近海域,遭到了惡劣的暴風雨天氣,使艦隊和人員受到進一步的損害,最後,無敵艦隊僅剩下65艘船返回了西班牙。倖存者中的大多數人都患上了嚴重的壞血病和營養不良,很多人在踏上西班牙陸地後不久即一病不起。經此一戰,無敵艦隊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可謂一戰覆滅

此戰是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海戰,從宏觀歷史角度來看具有特殊的標誌性意義。擁有100餘艘大戰艦、兵力多達3萬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被不足萬人的英國艦隊打敗。此戰之後,伴隨著無敵艦隊的慘敗,西班牙作為當時歐陸第一海上霸主的地位開始動搖並漸漸由盛轉衰,而作為勝利的英國人則逐步登上了稱霸世界之路的開端。因此說,英西大海戰在一定意義上,是新老殖民帝國間爭奪海上霸權的最重要的一場較量。


參考資料:《歷史記載——英國史》、《西班牙史》等

九州聲明: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和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歐洲海權的第一次爭鋒: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是怎樣覆滅的?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大片,非黑即白的人物的設定,與其說是還原歷史,不如說是在講述一個歷史為背景的故事,其細節可以任由打扮,僅為主題服務。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格蘭的一系列事件,這部片子完全符合任何中學教科書的論調,即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而西班牙從此一蹶不振。
  • 開始撒嬌秀恩愛吃泡麵的章子怡走下神壇了嗎?我怎麼更愛她了!
    在酒店吃著小電鍋煮泡麵簡直無敵可愛但看似走下神壇國際章,接地氣背後的國際地位依然只增不減,絕對slay全場這是坎城大師班第一次邀請亞洲電影人,章子怡也是大師班創辦以來最年輕的女性電影人,將代表中國電影人向世界發聲
  • 楊盛翔︱馬丁利和《無敵艦隊》:上一代博雅史家的浪漫與嚴謹
    而無論是浪漫還是嚴謹,都在專業化、標準化、高度量化的現代學術考核機制下逾越了中道,顯得不合時宜,卻不乏可愛。戰爭的歷史背景具體到《無敵艦隊》一書,它非但是對一場重要戰役的深描,也是對歐洲歷史的一段全景式摹畫。
  • 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會敗給英國的臨時艦隊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新航路開闢以後, 西班牙與葡萄牙聯合瓜分世界, 西班牙佔據了美洲的大部分和亞洲的菲律賓。殖民掠奪是西班牙的實力空前膨脹。1580年, 西班牙正式吞併葡萄牙, 從而佔據了葡萄牙及其海外領地。
  • 扒一扒曾經不可一世的海盜歷史,可能會顛覆你的認識
    只說兩件事大家就清楚了,第一件是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二件事,他是1588年8月8日格拉沃利訥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的指揮官,這場戰爭中,英國海軍打敗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這場戰爭使西班牙自此失去了海上優勢。海盜船長還能指揮皇家海軍,意不意外?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在這之前,西班牙無敵艦隊在世界上不可一世,連英國都常常被他們欺負。
  • 楊盛翔:馬丁利和《無敵艦隊》—— 上一代博雅史家的浪漫與嚴謹
    在《無敵艦隊》中,馬丁利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梳理了戰爭的歷史背景,在人物刻畫和細節描寫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歷史學家馬丁利對「大歷史」脈絡的宏觀解讀。其次,伊莉莎白大力支持海盜走私行動,遂有了霍金斯、德雷克等海盜頭目對於西班牙本土及其海外帝國的一系列襲擊,這些揮之不去的威脅從十六世紀六十年代延續至無敵艦隊起航前的1587年。而且相比於該年4月德雷克對卡迪斯灣的奇襲,他在5月的聖文森特角海域做出的一個看似小小不言的決定——燒毀擄掠來的本將被無敵艦隊用來儲存食物、淡水的大量木桶板——最終被歷史證明,「給西班牙造成的損失可能要嚴重得多」。
  • 王家衛被嘲走下「神壇」淪落到拍電視劇《繁花》?象徵港片的沒落
    今日,翹首期盼五年之久,胡歌的新劇官宣,為該劇男一號,(老胡一定得是男一就對了)新劇《繁花》由王家衛做監製以及總導演從海報中發現昏黃氤氳的燈光下,胡歌身穿風衣側首一旁,從海報來看,就非常帶有民國味道。沒錯,《繁花》是以90年代初的上海作為故事背景。
  • 一首《不可一世》,黃家駒曾對「主權」的宣戰,Beyond背後的抉擇
    相信聽過Beyond的歌的朋友都會感知到,Beyond的歌是寫襯事實和歌頌和平與愛的,作為搖滾樂隊,在樂壇上處於殿堂級的它,背後的風風雨雨,以及黃家駒生前的熱血追夢心,用他短暫又輝煌的一生創下的經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8—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背後的歷史
    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影片背後的歷史聲明:該片根據三田紀房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數學家櫂直發現了日本海軍造艦計劃中隱藏的陰謀的故事,從全新的角度演繹大和號的前世今生。片中細節純屬虛構,無有雷同。
  • 陳時中走下神壇 捲入韓國瑜漩渦
    身陷罷免危機的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自海軍敦睦艦隊返臺爆發群聚染疫後,從4月19至23日短短五日內已召集2次應變會議、公布6波足跡、7次防疫記者會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9—美國電影《灰獵犬號》背後的歷史
    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自己習慣每次在觀影后都會去找一些關於影片的相關資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和歷史羅列出來以饋讀者,這個系列會不定期根據我曾經看過的影片進行更新。
  • 最著名的香港四大電影公司,他們的輝煌歷史,永遠屬於那個年代。
    香港電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歷過輝煌,這個時期的電影,可謂是撐起了整個亞洲電影的半邊天,功夫片、喜劇片、鬼片等都曾橫行一時,如今的香港電影走向沒落,不禁讓人感到遺憾。雖然如今香港電影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曾經輝煌的香港影業。當時香港的電影公司可謂是遍地開花,香港擁有2300家電影從業機構,而在這些家公司當中,嘉禾、邵氏、星輝、永盛這四大電影公司實力最為強勁。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5(下)—電影《紅色機尾》背後的歷史
    您可以把這個系列的文章看做一個觀影指南也可以當做對於曾經真實事件的一個探究,反正我寫是出於愛好,您看完也能了解電影背後的歷史。今天我們先來介紹(下)部—— 《紅色機尾》這部電影背後的歷史。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5(上)—電影《塔斯克基飛行員》背後的歷史一文
  • 眾神走下神壇,港臺電視劇導演們的北上困境
    在小鮮看來,港臺導演的北上之路,已經走了近三十年。從90年代通過合拍模式深入內地,經歷21世紀最初十年,港人在內地的不斷深挖耕耘,再到如今電視井噴的年代,港臺導演們陷入創作模式化的困局。港臺導演們的北上史,也是內地電視劇發展史的一個剖面。如今,港臺導演們困局的形成,與2009年的一部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8—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背後的歷史
    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自己習慣每次在觀影后都會去找一些關於影片的相關資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和歷史羅列出來以饋讀者,這個系列會不定期根據我曾經看過的影片進行更新。您可以把這個系列的文章看做一個觀影指南也可以當做對於曾經真實事件的一個探究,反正我寫是出於愛好,您看完也能增加知識。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9—美國電影《灰獵犬號》背後的歷史
    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自己習慣每次在觀影后都會去找一些關於影片的相關資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和歷史羅列出來以饋讀者,這個系列會不定期根據我曾經看過的影片進行更新。您可以把這個系列的文章看做一個觀影指南也可以當做對於曾經真實事件的一個探究,反正我寫是出於愛好,您看完也能增加知識。
  • 走下神壇的梁朝偉
    曾一度走上文藝珠峰的梁朝偉也在如今的流量快餐電影浪潮中走下神壇,《歐洲攻略》讓一度痴迷偉仔演技的多數影迷紛紛咋舌。曾經偉仔一度進入角色而走不出來以至於患上病症,華仔都親承「梁朝偉是演員,自己只是個歌手」,彼時偉仔正是一個電眼就是極致演技再現。對於《歐洲攻略》這樣的作品,相信對於一味沉迷偉仔那麼多經典角色的廣大影迷而言,確實得好好吐槽一下——偉仔確實已非昔日那個神壇上的偉仔了。
  • 電影咖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豆瓣上的熱評第一就說道:「電影演員拍電視劇需謹慎,很容易走下神壇。」網友認為,陳坤在這部劇裡表演有兩個槽點,一個是演技浮誇。陳坤其實曾經有過成功一人分飾兩角的經歷,在那部將他推向神壇的但就目前而言,真的沒有幾個能夠達到他們在電影裡的水準。
  • 哈布斯堡家族的秘密2686《大航海家》無敵艦隊擴張領土
    有超過30種船隻供你組合你的無敵艦隊,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基德的寶藏,成為壟斷歐洲的巨商,建立無敵艦隊,統治整個海洋。統治時期持續500年,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1438年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哈布斯堡家族通過聯姻、攻佔等一系列手段,先後統治過西班牙、奧地利、德意志等歐洲大部分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