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農村婚禮中的「上拜」,你知道嗎?

2020-12-20 龍城旅客

在棗莊農村「上拜」是傳統婚禮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拜儀式和結婚典禮差不多,主要是對本家族和近親進行對號人座,禮拜確認。然後族人和至親賞磕頭禮予以祝賀。

上拜的時間一般選在新娘的娘家送嫁人吃過酒席送返之後,也有專看準確時辰進行的。上拜由紅總招呼家族長輩或能攤著頭的客都到庭院坐定,鞭炮音樂響過,新郎新娘列站在香臺前紅席上,由司儀宣讀禮拜名單,需要拜三代宗親。

棗莊地區上拜的順序先是新郎的爺爺(奶奶)、父母、舅(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叔伯(伯母、嬸)、叔伯(母);新郎的哥嫂、姐夫姐姐(含叔伯家的)、遠門的叔伯(嬸)、近門的兄嫂,上拜的親友安排順序是最頭疼的,安排不好會招人煩。

上拜是要給新人磕頭禮的,紅總會安排一名執事的人專門記帳收磕頭禮。上拜名單原新郎父母和執喜人共同擬定,如漏掉該磕喜頭的客則會落個「便宜乖」。上拜時會在香臺子前設兩把椅子,給誰磕頭,要請誰上坐磕完頭。磕頭時,讀一個,新郎新娘要同時下跪磕頭,受禮的人要遞上磕頭禮。

磕頭禮一般視親戚遠近而定,其標準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遞增,有的地方拿的最多的是父母哥嫂,當然要看自己的收入條件,有的是姐掏得最多。有的地方主持人和圍觀者幫著勒錢,要達到一定數額才罷休。

上拜收的磕頭禮,一般禮單交給新娘的父母,將來父母是要根據禮單進行還禮的,禮錢則是在清點完畢後轉給新人,作為磕頭掙的私房錢。有的新人也會把磕頭禮給父母支配,補充結婚辦場之費用。上拜時,來看熱鬧的街坊四鄰到的最多,看誰拿了多少錢。

在以前上拜時新郎新娘都要跪拜磕頭的,現在有的地方認為磕頭是舊社會的習俗,改為鞠躬了。上拜是新娘到新郎家認大小輩的一種習俗,磕頭禮也代表了長輩對新人美好生活的祝福。

相關焦點

  • 在棗莊農村把新娘子娶進門,要準備準備哪些事情,你知道嗎?
    結婚對於每個老百姓來說都是人生之大禮,洞房花燭夜更是人生三大喜之一,你知道在棗莊農村,結婚有哪些風俗,婚禮前男方需要做哪些事情嗎?準備新房新房是每一個結婚男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哪怕是在棗莊農村地區,也要為娶新娘要準備新房,沒有一棟新房,新娘怎麼願意嫁過來呢。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在農村,集體還能夠給劃宅基地,農村家庭一般在兒子成年之後,就要把新房子蓋起來,留著給兒子娶媳婦。
  • 2019農村婚禮主持詞範文推薦
    相信大家都知道,結婚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新人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把控婚禮的每個環節。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婚俗當然也是如此。如今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結婚的氣氛也越來越妙!那麼,主持人怎樣帶動氣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農村婚禮主持詞範文大全吧!
  • 經典的農村婚禮主持詞,主持人不得不會的婚禮形式
    中國的農村人口基數大,所以很多年輕人結婚在農村,婚禮形式也很熱鬧喜慶,所以農村婚禮也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歡,本文為大家分享一下農村婚禮如何做更合適。舉例說明:【1】農村婚禮開場白主持人:各位來賓、各位親友、各位鄉鄰,大家好!
  • 在農村婚禮中,穿上萬元的漢服作為敬酒服合適嗎?
    漢服作為中華傳統服飾,在現代婚禮中也受到了無數新娘的追捧與喜愛,尤其是本身就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漢服娘們,在婚禮這樣隆重而美好的場合往往都會選擇漢服作為嫁衣,不僅與自己的愛好相符,同時也使得整個婚禮更加具有文化風韻和紀念色彩,是一箭雙鵰之舉。
  • 山東農村結婚禮儀「上拜」,是封建陋習還是民俗傳承,你怎看呢?
    在山東的一些農村地區,結婚有一個很重要的儀式「上拜」,又叫「磕頭禮」或者「跪拜禮」。婚禮中新郎新娘向長輩行磕頭禮很多人對於婚禮跪拜難以接受,認為跪拜是有屈服的意味,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跪拜禮屬於封建陋習,應該摒棄。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但是有一個人要四拜,您知道是誰嗎?
    俗話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意思就是在祭拜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拜,如果出現四拜的話,那麼就是不太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的傳統文化素有「神三鬼四」這一說法,拜神的時候多是「三」為主,祭鬼的時候才是「四」為主。不過有一位神在祭拜的時候一定要祭拜「四」下?
  • 棗莊山楂妹: 因殘疾被遺棄 農村婆婆嫌她矮醜 今住上豪宅
    她唱的《活出個樣給自己看》《燭光裡的媽媽》等歌曲媲美原唱,讓不少評委為之震驚。「山楂妹」出名了,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山東棗莊出了個「山楂妹」。爆紅後,「山楂妹」商演不斷,出場費有幾萬塊錢,年入百萬不是問題,她和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 六七十年代,農村「拜把子」風靡一時,如今農民不願結拜,為啥?
    前幾天的時候,回村裡參加一個婚禮,同村的一個姑娘出嫁,從娘家走的時候,告別過親生父母后,其父母要求也要給大伯和大伯母說一聲,否則不讓上婚車,我當時就很詫異,因為在我的印象當中,嫁女兒的那戶人家沒有親兄弟,哪裡來的大伯呢?
  • 結婚才不是拜三拜那麼簡單!傳統婚禮的9大環節絕不能少!
    不用說,一到過年,就是參加各種結婚集體扎堆的好日子,不過結婚真的像偶像劇那樣嗎?大家古裝劇看多了都知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其實結婚這件終身大事可馬虎不得,現代的傳統婚禮流程有9步這麼多!一起跟著珠寶時尚圈來看看吧!
  • 「力量·堅持」|​ 小婚禮攝影師的大情懷,棗莊新人們的超級"買家秀」合輯
    前     言這裡收錄了A嘉攝影師們2012-2020年間的婚禮顧客反饋,他們中有海歸精英、有社會棟梁、尋常百姓、工薪階層、公司白領
  • 結婚時,為何新人要先拜天地?這些講究你都知道嗎
    首先說拜天地,古代的中國人迷信思想還是挺重的,對於天地的敬畏也比現代人高得多,凡事會感謝上天的恩賜,結婚也不例外。道家思想中有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裡的陰陽既有男女結合之意,也有天地孕育之意。也就是說男女之間的結合是天地的真理,所以結婚儀式的第一拜,便是要感激天地的孕育。而之後的拜高堂,是要感激家族、祖先的恩情。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老祖宗的禮儀講究,你知道多少?
    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俗語文化,俗語言簡意賅,小智慧中透露著大道理,值得人們好好品味,不少俗語還與禮儀有關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個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關於農村禮節的一種講究,就是說跪拜磕頭的時候要拜三下,而不能拜四下,若是拜了四下很可能會出事,那麼這一講究的依據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都知道,在農村仍然保留著很多的習慣,這也是從古以來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很多的農村人對此進行了保留,在過年的時候吃完飯之後我們都會向長輩請安問好,最後長輩們就會拿出壓歲錢,這是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之一,那時候過年特別的熱鬧,家裡面前前後後的小朋友們總是特別多
  • 農村拜把子父母去世,有必要披麻戴孝嗎
    要不要披麻戴孝,看看就知道。農村拜把子,就是結拜稱成兄弟,在一起稱兄道弟。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難同當。互幫互助,共同擔當。如果是在古代,那關係非同一般,那是相當親近的,相當於同一個爹媽。所以,當拜把子兄弟的父母去世了,出於關係和道義考慮,雖然不能像親生二子一樣行大禮,但是披麻戴孝,甚至孝帽,是少不了的。十裡不同風俗。也有的地方,當拜把子父母去世,而自己父母健在,當地的風俗不可以披麻戴孝,戴孝帽,就另當別論了,人去幫忙,表示哀悼,講明情況,也可不用披麻戴孝。
  • 高大上的婚禮上的「終結者」,準新人們請善待他們的熱心好心苦心好奇心
    親,請問你中槍了嗎?
  • 「六」——棗莊民間的一種棋盤遊戲
    「六」又叫「六子」,是早些年間流傳在棗莊民間地頭的一種棋盤對弈遊戲,在地上用樹枝畫出六縱六橫的棋盤,以田間地頭樹枝、石子、草棒等為棋子,兩人執不同棋子對弈。我百度未找到此類遊戲的介紹,因此寫此文介紹這個棗莊地區的民間棋盤遊戲,畢竟現在記得這種遊戲規則的人越來越少。
  • 陝西農村大雪中的婚禮,賓客頭頂大雪照吃酒席,網友:場面太壯觀
    在每年年底即將到來的時候,農村的喜事也就多了起來,像結婚、新房子喝酒大多數都會集中在這個時候。因為在年底這個時候,農忙結束了,年輕人也從外面打工回來了,才有時間來操辦婚禮這些喜事。以前結婚大家都喜歡在自己家辦喜事,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生活在縣城裡的人喜歡在酒店準備婚禮,既方便又不用自己操心。可是農村人依舊喜歡保持著舊習,誰家有喜事,會在自家門口空地上操辦宴席,邀請村裡人來吃席。近日,在陝西商洛的某個農村,主人家舉辦婚禮的時候遇到了大雪天氣。
  • 鄉村遊喜逢農村傳統婚禮:拜高堂,新娘為什麼不跪拜呢
    浙江常山鄉村遊,喜逢一場農村傳統婚禮。新郎新娘選擇不在酒店,而在家中辦婚宴;雖然沒有專業的司儀,但以鄉村的風俗,請村莊德高望的老人主持,特別是跪拜父親及長輩,正式又隆重。跪拜父母 圖文/詹愛玉新郎的父母,在門口等待婚車,有說有笑,高興的對視!
  • 你知道開齋節嗎?看看山東棗莊的穆斯林節日咋過的
    此日穆斯林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饋贈禮品。早早的來到位於棗莊回民一條街北側的清真寺,寺裡已經被工作人員打掃的乾乾淨淨,張燈結彩,加上天氣晴朗,整個清真寺顯得生機勃勃,充滿喜氣。
  • 初九拜天公原來人家這麼拜,作為大田人,你知道大田拜天公怎麼拜嗎?
    心都要哭碎了~~ 不知道新年許下的心願能不能實現—— 小編2019年的心願就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該在2017年完成的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的2015、4、3年制定的目標。你知道嗎?閩南人都知道,是初八深夜至初九凌晨,絢爛煙花漫天,炮聲不絕於耳,全民祭拜「天公」,熱鬧、隆重程度不亞於除夕夜和元宵夜。為什麼要拜天公?傳說這一天是「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大家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       根據每個地區的習慣不同,「拜天公」的時辰也有所不同,一般是在初八晚上11點至初九凌晨期間祭拜,也有的鄉鎮是在初九上午祭拜。除了家庭外,很多工廠企業也會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