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披麻戴孝,看看就知道。
農村拜把子,就是結拜稱成兄弟,在一起稱兄道弟。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難同當。互幫互助,共同擔當。
如果是在古代,那關係非同一般,那是相當親近的,相當於同一個爹媽。
而現在,雖然禮數沒那麼多,既然結拜了,對方的父母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應該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
所以,當拜把子兄弟的父母去世了,出於關係和道義考慮,雖然不能像親生二子一樣行大禮,但是披麻戴孝,甚至孝帽,是少不了的。
十裡不同風俗。也有的地方,當拜把子父母去世,而自己父母健在,當地的風俗不可以披麻戴孝,戴孝帽,就另當別論了,人去幫忙,表示哀悼,講明情況,也可不用披麻戴孝。
無論怎樣,為了兄弟,該有的道義、情義、禮節、禮數不能少,不能傷了弟兄們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