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裡面,若論哪一位人物角色的命運反差最大,非萊陽侯蕭元啟莫屬。
從世襲封爵的小侯爺,到萬人唾棄的階下囚,蕭元啟截然相反的兩段命運,中間只隔了一場蕭平旌進京勤王的行動。
有人說《琅琊榜》講述的故事是赤焰歸塵,而續集《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講述的故事則是忠肝義膽,情義千秋,蕭庭生護衛江山的立意格局,早已超越梅長蘇的一心復仇。
而長林王蕭庭生在臨死之際的最後那一波回憶殺,在蒼涼的天際邊,一座風亭屹立在風雪之中,那可曾是林殊和霓凰相擁而泣的地方,也曾是蕭景炎策馬歸途的必經之地,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
從前朝往事延續到當朝紛爭,讓我們更加讀懂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深刻含義。
在電視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裡面,失去初心、逐漸黑化似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比如濮陽纓,當初身為夜凌宮學中的夜凌子,可謂是東海夜秦國的精英,卻因為私慾膨脹,走上了不歸之路。
比如路原,當初和蕭庭生、林深情同手足,兄弟三人一起在掖幽庭中服苦役,因為教會凌虛劍陣對戰百裡奇,被梅長蘇親自從掖幽庭中解救出來,日後成長為長林軍將領,不料暗通萊陽王謀反。
比如萊陽王夫人,和淑妃一起從東海夜秦國遠嫁到大梁,成為了當朝梁帝蕭歆的兄弟萊陽王的正妻,在查處萊陽王謀反案之後,梁帝蕭歆對萊陽王夫人母子倆網開一面,她卻以怨報德,利用東海朱膠之毒暗害淑妃和蒙淺雪,致使其長年不孕。
在所有這些黑化的人物裡面,蕭元啟是最為極致的一個角色。
當初,蕭平章在大梁邊境與大渝鏖戰甘州正酣之際,中書令宋浮暗中指使大同府衙張府尹和秦師爺一手炮製了大同府沉船案,而秦師爺更是買通錢參領,誘騙船老大在浪疾風高險灘處緊急轉舵,導致船毀人亡。
大同府沉船案發之際,萊陽侯蕭元啟正好週遊路經此地,出於一片古道熱腸之心,順手搭救了大同府沉船案中逃出來的船夫,以及濟風堂派往甘州戰場的軍醫大夫們。
想想那個時候的萊陽侯蕭元啟,正值青春年少之際,富於正義感,嫉惡如仇,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將這些大同府衙通緝的逃犯藏匿在宅院之中,待到錢參領來搜查宅院時,又轉移到地窖之中,保全了最重要的人證和物證。
在青少年時期,面對父親萊陽王獲罪被殺,母親萊陽王夫人時刻勸誡他謹小慎微,蕭元啟總體來說是簡單快樂地生活。
因為父親留有人生汙點這一層緣故,蕭元啟的家族在大梁皇室之中不受待見,他的志向抱負壓抑許久,只能當一位無職無權、快活逍遙的小侯爺,卻是心地善良,純粹正直,不然他也不會和蕭平旌成為好朋友。
在大同府沉船案的尾聲,蕭元啟為了保護證人,不惜手刃擅闖宅院的府衙兵士,那是他第一次殺人,提著長劍雙手顫抖,直到後來在回金陵城的路上,他依然心有餘悸。
當這樁案件的幕後主使、中書令宋浮被查處之後,真相終於得以揭開,蕭元啟義憤填膺,他能否想到,日後自己會被仇恨和野心蒙蔽雙眼,將十州之地拱手送與東海,以致生靈塗炭陷於戰火之中?
從純良少年,到腹黑惡徒,蕭元啟的轉變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他的母親、萊陽王夫人意外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縱觀蕭元啟黑化的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的罪惡源頭,便是來自於他那位狹隘又愚蠢的母親:萊陽王夫人。
萊陽王夫人活著的時候,內心充滿憤懣,還在家中的柜子之中私藏梁帝蕭歆的稻草木偶,手扎銀針用以詛咒梁帝蕭歆,以洩私憤,紓解丈夫萊陽王當年獲罪被殺的仇恨。
萊陽王夫人被東海墨淄侯謀害之後,臨終之際留下了一封戾氣深重的遺書,把這一份仇恨傳遞給了兒子蕭元啟。
直到母親屍骨未寒、被皇室出於偏見丟棄在亂石崗上時,蕭元啟徹底被激怒了,好朋友蕭平旌遊說梁帝蕭歆不了了之,他也開始將不公的命運遷怒於這位長林王府二公子,內心徒生出萬分嫉恨。
東海墨淄侯和濮陽纓的刻意挑撥離間,讓萊陽侯蕭元啟與長林王府之中的蕭平章、蕭平旌兄弟決裂,哪怕是長林王府蕭庭生曾經對蕭元啟諄諄教導,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最終惡魔佔據了上風。
細細想來,蕭元啟對長林王府的態度,是很複雜的一種感受。
初期,蕭元啟對長林王府非常敬重;中期,母親萊陽王夫人自盡,在遺書中揭開了父親萊陽王當年獲罪被殺的真相,他對長林王府開始心生怨恨;但當長林王蕭庭生悉心教導他軍務時,蕭元啟心中也有過觸動。
蕭元啟對長林王府的敵對態度,來自於他想要毀壞的大梁江山,卻是長林王府一心想要守護的海晏河清,這是雙方立場的根本不同。
當長林王蕭庭生撒手人寰之際,蕭元啟站在長林王府門口看著白幡掛起,家丁僕從在屋簷上掀動衣服報喪,他的內心是很不平靜的,有傷心有震動,更有兔死狐悲的感嘆。
蕭元啟之於蕭平旌的相處,既有年少時的兄弟情誼,又有對他被父兄護持的嫉妒,也有對他滿腹才華的忌憚。而最後,蕭元啟還是把東海夜秦的圖紙情報留給了蕭平旌,這是一種英雄雄惜英雄的姿態。
蕭元啟真的是一位不幸的少年,他失去母親的過程太過慘痛,他和蕭平章又有相似的身世,卻沒有一位如長林王蕭庭生那般對蕭平章悉心教導的養父。然而,他的不幸,卻不能成為他黑化的藉口。
在這個方面,身世相似的蕭平章最後發言權,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對蕭元啟說道:
「你父母所行之事,若說對你沒有影響,那一定是假的。但是過去種種,終究已經過去,你的將來如何,還是要看你自己內心深處,到底想要怎麼走。」
當初,蕭元啟和蕭平旌、林奚相守在大同府,笑聲爽朗,親密無間,正是青春年少;後來,他在背後一劍刺死濮陽纓,雙眼充滿了狠辣凌厲的目光;最後,他在金殿之上對著蕭平旌慷慨陳詞,充滿絕望……
蕭元啟內心深處被壓抑許久的抱負和野心,從此開始快速膨脹,他痛恨梁帝蕭歆的有失公允,痛恨大梁皇室的冷酷無情。所以,他處心積慮勾結墨淄侯和濮陽纓,一心要攪動風雲,顛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