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幾個娛樂圈的失敗者碰到了一起,卻意外創作出一部曠世神作。雖然劇情荒誕無比,但是引發很多人的共鳴,成為人生中必看的一部電影。
剛開始的時候,周潤發在電視劇混的風生水起,並且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可是1983年成為了周潤發演藝生涯的分水嶺,只要是他參演的作品,票房都不是很好,導致被很多人稱為是票房毒藥。
恰好在這個時期,吳宇森找到了他,邀請他參演作品。當時他一看到 &34;這段臺詞,就覺得這不正是我現在的真實寫照麼,立刻就答應出演。
跟周潤發比起來,狄龍算是衰神附體。他出身貧寒,很小就為了整個家庭開支奔波。當初報名邵氏培訓班,就是為了能夠賺的更多一些。然而邵氏的工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一個月才400塊錢,根本不足以維持整個家庭的開支。
無奈之下,狄龍只好一遍跑龍套,一遍在服裝店打工。本以為自己就這樣碌碌無名的度過一生,卻意外受到張徹的賞識,陸續合作《新獨臂刀》、《報仇》、《十三太保》等作品。一時之間,狄龍成為當紅小生。
當時狄龍以為自己終於轉運,決定在演藝圈大展手腳。可惜衰神再次找上門來,1985年和邵氏合約到期的時候,並沒有繼續續約。要知道當時邵氏幾乎掌控著整個娛樂圈,那麼一旦淪為邵氏的棄子之後,就意味著被娛樂圈淘汰了。
直到接到吳宇森導演的一通電話,他說:&34;。就這樣,他加入到吳宇森的劇組之中。
雖然吳宇森導演將這幾個失敗者聚集到一起,但是此時的他並沒有多少底氣。這主要就是香港武打電影在喜劇電影的衝擊下,很多導演都紛紛開始改革,吳宇森便是其中一位。只是拍攝出來的喜劇電影,並沒有想像中成功,甚至還將之前累積的觀眾緣給敗光。
在這期間,吳宇森想過很多辦法解決,還邀請黃百鳴、泰迪羅賓、徐克等眾多好友前來幫忙。可是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甚至還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太適合當導演。直到遇到徐克,不斷鼓勵他再次籌拍《英雄本色》,才本著試試的態度邀請演員參演。
可惜找到的這些演員跟自己一樣,都是失敗者,根本沒有投資者願意買單。最後為了能夠順利拉到投資,他就打起張國榮的主意。本以為張國榮會拒絕自己,誰知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也幫劇組解決了資金問題。
即便前期經歷這麼多困難,但是依舊沒有打消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熱情。他們經常為了某個鏡頭探討到深夜,尤其是周潤發特別的投入,為小馬哥增添了很多細節,讓這個角色看起來更加的立體。
也正是因為這樣,吳宇森不斷的刪減張國榮戲份,用來增加周潤發的戲份。對此張國榮從來沒有不滿過,反而覺得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只是徐克一直過意不去,就為張國榮量身打造《倩女幽魂》,讓他擔任男一。不過,這就是後面發生的事情了。
我們再說回這部作品,最後上映的時候獲得了3465萬票房,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與此同時,周潤發和狄龍順利迎來了演藝圈的春天,並且吳宇森也開啟了香港電影的暴力美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