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好?李玫瑾:最少得這個年齡後,太早不行

2020-12-19 芸媽育兒記

孩子該什麼時候和父母"分床睡"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之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長期和孩子一起睡覺不分床的話,那麼長久之下,孩子會形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在遇到挫折亦或是困難的時候,不會想著該如何解決,而是想著尋求父母的幫助,同時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得較為內向。

同時小張家裡就有個2歲的女兒、名叫童童,童童生來就較為膽小怕生,有些時候小張一不在他的身邊,童童就會緊張到哭出聲來,這讓小張倍感頭疼,為此小張花了不少功夫在網上查詢如何鍛鍊孩子膽量,最後她決定讓孩子獨自一人睡一個房間,以此鍛鍊孩子。

一開始小張鐵下心來決定,無論孩子怎麼哭鬧都不會輕易妥協,不過當媽的哪捨得真的看著孩子哭不去管,每到晚上小張都會悄悄來到孩子的房間,每次都能看到孩子蜷縮在被窩裡面,枕邊都被淚水打溼,看樣子孩子估計哭了很久。

幾次發現後,小張覺得強行和孩子分房睡不是辦法,於是她便再一次的在網絡上查找對策,這時她剛好看到李玫瑾教授講述了有關於孩子分房睡的演講視頻,而在視頻中,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最少得在3歲之後,才能和父母分床睡,太早的話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在看完視頻後,小張才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最後一番思量下她暫時放棄了治療孩子內向的性格,重新和孩子一個房間睡,而這幾天下來孩子的精神狀態也好上了許多。

那麼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建議在孩子3歲後才讓孩子分房睡呢?

其實當下諸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意志力等,會在孩子小的時候便分床,讓孩子一個人睡,但這麼做卻存在著不小的弊端,對此家長們一定要了解下!

孩子太早和父母分床睡的弊端

弊端一:睡眠質量受到影響

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通常我們人體的生長激素會在晚上睡眠的時候進行分泌,而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母強行分房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害怕等負面情緒。

這個時候孩子在夜裡很難睡著,更多的時候是在大哭大鬧,只有等哭累了才會慢慢入睡,這樣一來孩子的睡眠質量受到影響不說,體內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也會因為睡覺晚而受到影響,這很有可能讓孩子的身體發育遲緩。

弊端二:性格形成受到影響

孩子在1~3歲的時候就有著一定的自我意識,這時的他們身上會出現兩種特性,一種是依賴性、另一種則是執拗性,這個依賴性指的是孩子當下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需要依賴父母,而執拗性則是指孩子思想上的"叛逆",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和父母"對著幹"。

當父母在孩子3歲前執意要讓孩子分床睡,鍛鍊孩子的獨立性的話,孩子很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牴觸感,同時也會因此胡思亂想猜測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

這樣長久下來,孩子的性格不僅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更是會變得有些"古怪",他們會通過一些哭鬧、打砸東西的形式來試探父母是否不愛自己了,如果家長沒有予以正確引導,那麼孩子性格養成後將是一件令家長們頭疼的事情。

弊端三:安全感缺乏

前面說到,孩子在1~3歲的時候還無法獨立生活,需要依賴父母,而在這個階段孩子並不具備很強的認知能力,在他們的腦海裡甚至都不能很好的刻畫出父母模樣,與父母一起睡時,聞到父母的味道,能感知到父母的存在會讓他們覺得很是安心,反之則會產生害怕、恐懼的情緒,這就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現。

而一些性格較為敏感的孩子,若是在這一階段強行分房睡,很有可能會導致親子關係的惡化,從而在長大後表現出對他人有著較強的戒備心,不容易信任別人等情況。

所以在分床睡這一點上,家長們最好是聽從李玫瑾教授的建議,在孩子3歲之後再試著讓孩子分床睡覺,讓孩子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在心理方面慢慢接受,從而做出改變。

我是芸媽,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可以將其分享給其他有需要的人,最後希望能夠得到你的點讚加關注,芸媽會進行每天更新哦!

相關焦點

  • 孩子多大能分床睡,越早越好?李玫瑾教授:至少得到這個年齡以後
    「孩子都2歲半了,怎麼還沒給他分床睡呢?」「你家孩子都3歲多了,再不分床就晚了!抓點緊吧!」寶媽們聚在一起聊天,總會談論到孩子分床的問題。人人都知道,給孩子分床睡太晚,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獨立性,會導致孩子太依賴父母,甚至是出現早熟等問題。不少寶媽只要想到這些害處,就跟風一樣,只要給孩子斷奶了,就想找個合適的機會,趕緊給娃分床睡。
  • 孩子多大可以分床?李玫瑾:別超過這個年齡段,晚了影響發育
    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小的時候他們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就會在一張床或一間房裡睡覺。等到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後,再想把孩子「趕下床」或「趕出房間」就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他們就像牛皮膏藥,一到夜裡就黏在身上甩不掉。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呢?我們不妨聽聽育兒教授李玫瑾的建議。孩子多大可以分床?
  • 孩子多大分床睡最好?李玫瑾:別超過最佳年齡,不然以後更難分
    寶寶小的時候24小時都需要父母的照顧,所以為了方便,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跟自己睡在一起,這樣小孩半夜有什麼情況時,自己也能及時得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總要學會一個人睡覺。那麼此時鍛鍊寶寶分床睡,就成了父母們的一道難題。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李玫瑾:超出最佳年齡段,影響成長發育。面對孩子分床這件事,真是令不少家長頭疼,有的家長頭疼的是給孩子分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甚至有的孩子都10幾歲了還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
  • 李玫瑾:和娃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根據研究表明,長期與父母同床的孩子,心理年齡較小,獨居能力較弱,對父母的依賴程度較高,長大後走向社會往往不被身邊的朋友所認可,因此,等孩子到了合適的年紀,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自己睡覺。孩子多大需要和父母分床睡覺,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但是當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時,不少家長都會心軟,認為孩子還太小,有些孩子還會有很強烈的不適反應,所以家長會特別糾結。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這個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對很多一些父母來說,什麼時候和孩子分開睡是個不小的問題,這個問題讓他們非常頭疼。因為很多時候他們無法掌握正確的分床時間點。一般來說,到了分床時間點最好和孩子分開睡,否則會阻礙孩子的成長。那麼孩子分床睡的最佳年齡究竟是幾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李玫瑾:為了孩子智力發育,家裡再「窮」這幾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雖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都聽過她的育兒觀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智力發育跟遺傳因素、飲食、後期培養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沒辦法改變基因,只能從孩子飲食、培養等方面促進孩子智力開發。
  • 「這是我和奶奶的床,你不能睡」,李玫瑾:誰養孩子孩子跟誰親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從小就不跟父母一起睡,漸漸心也遠了,甚至喊出「你不要過來。」這樣讓人傷心的話。父母和孩子平時都是通過電話視頻聯繫,公司放長假的時候再回去看他。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石頭父母提前買好了學區房,最近也把孩子和奶奶接到上海一起生活。但是,孩子根本就不親近父母,玩的時候只找奶奶。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而家長們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的生活,過得有出息,那就要好好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給孩子儘可能地提供好的教育。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現在養育孩子可不像從前的「窮養」了,是一筆非常大的一筆花銷。李玫瑾坦言:這4樣東西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1、奶粉不能斷太早眾所周知,嬰兒喝的奶粉都是根據母乳的營養成分調配的,可以說,是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母乳,但由於嬰兒不同年齡所需的營養物質會有所不同,奶粉也被細分為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們需要在這方面多加注意。
  • 孩子長到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才最合適,看完這個答案終於明白了!
    這位媽媽說,現在孩子已經5歲了,之前分床睡的經歷,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較為獨立,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相處也十分融洽。說起分床睡這個話題了,這可是件讓很多媽媽都頭疼的事。多少孩子因為分床睡,每天晚上哭鬧不停,上演著「生離死別」的大戲……研究表明:分床睡對孩子好處的確多孩子跟父母分床睡首先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 李玫瑾:別再怪孩子情商低了,父母有這3個特徵,想不低都不行
    相信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吧,她是國內著名的育兒專家,我經常看她的講座,也會借鑑她的育兒技巧。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的情商受父母影響很大,如果父母有一些不好的特徵,很可能會養出低情商的孩子。孩子情商低,多半跟父母的行為有關1、夫妻感情不好如果一對夫妻感情不是很好,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經常性吵架,天天嘴上都說離婚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拿過的東西要放好,該放哪裡就放哪裡,不要等一等,等一等之後你就忘記東西是從哪裡拿得了,還怎麼放好?」每次面對孩子不聽話,自己不止疲憊的嘮叨了許多話孩子就像耳旁風一樣沒有聽到,家長都會覺得:「這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一陣「狂轟濫炸」以後自己也氣到不行。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過最佳年齡,影響孩子發育
    關於孩子長大後什麼時候要跟媽媽分開睡的問題,是很多媽媽非常關注的育兒重點,有一些育兒專家提出孩子最好在3歲時就可以和媽媽分床睡了,最晚不超過6歲,對孩子有好處。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太小,遲一點分房睡也沒關係,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那分房睡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智商的父母都這樣做
    因為要顧及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克制自己不打孩子,壓著心裡的火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才不管你生不生氣,就是跟你對著幹,到最後,孩子的毛病沒有改,還把你氣得不行。雖然現在社會推崇父母和孩子講道理,但其實一味的講道理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 李玫瑾:父母玩命奮鬥,是為了富養孩子,那就把人生定位搞錯了
    我看後也是深以為然,直覺脊背發涼,在養育孩子的路上犯了很多錯誤,導致孩子青春期出現各種問題。01父母玩命奮鬥的重要理由之一是,一定讓孩子過得比我好李玫瑾教授說:很多人、不管是曾經窮過、還是現在仍覺得自己是窮人的人,他們玩命奮鬥的重要理由之一是,一定讓我的孩子過得比我好!
  • 孩子不願意分床睡怎麼辦?可能是父母的做法不對,不知道的快看看
    比如小麗最近就對這個問題感到特別頭疼。小麗家的孩子現在已經4歲了,眼看著到了分床睡的年齡。但是如果讓孩子自己睡又會感覺到非常不放心,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也和自己的丈夫討論了很多次,一直沒有下定決心。那麼在面對孩子分床睡的問題時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分床睡有年齡限制嗎?
  • 李玫瑾: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放任,父母使勁管,長大後可能更優秀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相信家長們都不陌生吧,她的育兒觀念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我平時也經常看她的講座,而且也會借鑑她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李玫瑾曾經說過,如果孩子有下面這些表現,父母別放任,而是要使勁管,將來想不優秀都難呢。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這樣回答,要比打罵更管用
    身為成年人,我們都很清楚學習對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有多大的幫助,特別是許多學習好的父母,更是為他們在童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而高興,但在今天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卻在急劇下降。儘管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是孩子卻完全不吃這一套,對此很多父母,立馬就失去了耐心,有的對孩子的學習不再多問,有的甚至對孩子動手逼孩子學習,其實我們與其做這些無用功,不如試試李玫瑾教授的方法。
  • 孩子多大適合「分房睡」?決定因素不是年齡,這幾個階段是關鍵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不該有什麼隱私,也沒有什麼不能讓自己知道的,於是忽略了孩子這一方面的需求。但是如果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沒有宣洩出口,其實也不利於身心健康。跟孩子分房睡的最佳年齡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其實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太早太晚都不好。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可如今的小孩,如果還是簡單沿用打罵教育,很容易出現極端情況,先來看幾個真實案例:成都一名8歲女童因為看電視與家人發生爭執,賭氣從21樓一躍而下;一位父親在街上教訓責打15歲女兒時,遭女兒結交的社會青年毆打,十多個人拎著鐵棍追到了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