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2020-12-23 綜愚

2008年,一部使人驚才絕豔的皇皇巨作《天道》一經播出,便引來了人們的思考和熱議。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

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而在這一部電視劇中,第四維視角個人比較喜歡的片段,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片段之外,則還包括了芮小丹與王明陽交鋒的那一段——

因為這一段,在我看來,它除了有我們在『天道』思維裡對於文化和人性的探討以外,還另外有著一些實用的知識。

那麼,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我對這一段片段的解讀吧:

第一回合:講強盜邏輯

主動從『將強盜邏輯』入手,獲得與王明陽對話的資格與立場。

並藉此點出其精神上的軟肋,為後面在王明陽最擅長的領域去擊倒他,使他心

悅誠服打下伏筆。

1. 主動從『講強盜邏輯』入手,用精神淨土引誘,用看似真摯讚美拉近與王明陽的心理距離,從而獲得與王明陽對話的資格與立場

2. 深刻剖析強盜邏輯,立刻將王明陽才升起的自我認同否定,讓他因刻意偏執的價值觀自然回歸到社會主流價值觀,初步掌握談話節奏,並使王明陽開始在學識上,對芮小丹產生認同心裡

第二回合:要進「窄門」

從對基督教認知的差異出發,聊神性和人性的關係,聊到一個人的最高人格是要進窄門——即,不應跟著求、得的因果走,而是要回到自身,審判自身,主宰自身,做自己的神明。

1. 以對基督教和《聖經》認知的偏差,進一步獲得在對話中,在學識上對王明陽居高臨下的地位。繼續以認知否定的方式,否認王明陽自身價值觀,使其緩解、放棄社會主流價值和法律的牴觸情緒

2. 通過告知王明陽人性對神性有所期盼是無理的,從而暗示他,對主流社會價值觀和法律審判抱有僥倖,也是無理的

3. 用『窄門』概念,來順著王明陽的思路,告訴王明陽人的最高人格,是回到自己、看見自己、直面和主宰自己,並給予自己在正確的道德價值評判下的應有對待,從而最後一步瓦解了王明陽的最後一分偏執和僥倖,開始認罪

第三回合:給自己劃『句號』

乘勝追擊,利用前面兩個回合論道中,在王明陽心理取得的居高臨下地位,再次擊毀王明陽的心理立足點,使談話節奏和方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讓王明陽放棄掉最後的一絲抵抗和僥倖心理,達到審理目的。

1. 王明陽開始認罪,芮小丹再次重申主流道德和法律標準,告知王明陽他按自己的價值觀給給自己的審判太輕,需要重新照主流道德標準和法律,來承擔相應的責任

2. 王明陽放棄在學識上的辯論,轉而把完全承擔當成一個心理問題;芮小丹則再次用矯正概念地方式,對王明陽『江湖義氣』的心理釜底抽薪,再次把他們之間的談話,扳回到對於靈魂、對於人性高度的討論裡來,讓王明陽在心理和精神上,失去對抗的立場和空間

3. 重新用靈魂淨土、用人格上的『解脫』開開導王明陽,利用他的在精神上的驕傲,利用他在學識高度上的自矜,告訴他哪怕只有一分鐘,也應該要讓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人格得到尊重,應該要摒棄掉那些已經與自己無關的精神標準(即江湖義氣,並且還就此事的被認同與否,疏離了王明陽與其同夥的關係),主動給自己一個句號。

到這裡,這一個經典的片段其實就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在這短短的10多分鐘的審訊片段中,芮小丹在丁元英的幫助下,與王明陽探討了人生哲學、宗教、神學、神性以及人性等等……而這些探討的內容,則也正是使得芮小丹徹底的震懾和徵服了王明陽,順利地完結了案件,完成了他們自身的職業使命。

這一段,在我看來,正是全劇的精華所在之一。因為也正是這一段,引發了芮小丹的深度思考,開始與丁元英設計起了未來。雖然後來這種未來未曾達成,故事以悲劇結尾;但是,它也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因知識和智慧的累積,可以達到的美好人生的可能不是嗎?

《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或許只有這種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靜得下心的人,才寫的出這樣的絕世好書。

豆豆的作品,商戰是表,對世界的探索,對人性的研究才是其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她的書,被震撼的緣故。豆豆絕對不是傳道解惑之人,而是那種帶著你「開天眼」的人。

如果你喜歡《天道》,喜歡豆豆的思想,不妨買一套豆豆三部曲回去閱讀,裡面飽含《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到「見路不走」,豆豆的作品不會讓你失望。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值得你一生精讀。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一、世上沒有「救世主」。人必須給自己立身。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二、自救是「遙遠的」。人自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但也是「遙遠的」。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
  • 《遙遠的救世主》好在哪裡?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對戀人從相濡以沫,到相守相望於江湖的故事,很不幸,女主角提前殺青,內容主核和《泰坦尼克》《羅密歐與朱麗葉》《胭脂扣》一樣,用悲劇的形式演繹喜劇,人不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到底是真實還是虛幻的。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男人的生存法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其中對我最重要的,就是這部書----《遙遠的救世主》好書,是隨著歲月的沉澱讓人讀時有感,讀後有思的。那種心靈被撞擊的震撼讓人無法平靜,掩卷而思醍醐灌頂。《遙遠的救世主》,就是一本這樣的書。《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可以列入「人生好書」的書籍,值得反覆閱讀。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
  • 看了電視劇《天道》,為何還要看《遙遠的救世主》?原著更加完整
    《天道》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良心劇,它是按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小說比現實還現實,在現實社會中,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角」,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在小說中可看到「全貌」 和前因後果,裡面的「逆向思維」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高人都在使用它,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 《遙遠的救世主》原著無刪減版
    第3層級的人就是他知道自己知道,這一類人他們抓住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並且他們已經能夠提高自己的認知。第4個層級的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其實這一類人非常難得,因為他們知識豐富而且非常謙遜,又充滿了敬畏,這其實是人最高的境界,就是無知勝有知的境界。聽到這部劇是根據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丁元英作為其中的男主角,所說的一些話,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小說「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今天要分享的是電視劇《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因此選擇這首曲子,就是切合主題的。段玫梅 - 天國的女兒 (電視劇"天道"插曲)04:09來自匠人詩心去年年底的一首,一次與朋友吃飯,然後他推薦給我一部電視劇
  • 《遙遠的救世主》:用文化實現自我救贖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作品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豆豆,原名李雪,著有作品《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這三部曲均是當時的暢銷書;儘管如此,作者本人卻非常低調,網絡上關於她的信息也很少,所以也就更透露出一股神秘感。《遙遠的救世主》雖然是一本小說,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思維視角。
  • 趣玩讀書會 | 《遙遠的救世主》
    領讀人 | 高順媛:《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的一部長篇商戰愛情小說。根據本書改編的電視劇《天道》也曾掀起極大反響。引起了一系列關於情與愛,公與私,生與死等角度的思考。整個過程引人深思,究竟「救世主」可不可能存在?人們的內心又是如何看待救世主的呢?如果救世主無法存在,那人們要如何去到更「高段位「的世界呢? 本書的作者豆豆通過這本小說也給出了一些她的答案。本月讀書,會通過這本小說和大家一起理解「救世主的遙遠「以及「得救」之路。
  • 藝術三院 《百家漫談》第二十一期——李世揚老師共讀奇書《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
    10月22日晚,秋日喜雨一直在下,迷濛了早晨,滴落了黃昏,潺潺而歌氤氳如畫,永康市文化藝術群群友相繼匯集在永康市文化館一樓會議廳,今晚著名文人李世揚老師和我們一起共讀《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
  • 《遙遠的救世主》:圓融世故,不顯山不露水,各得其所,要不要?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殺富濟貧破壞市場規則,雖合了國法,卻不知合不合佛法。為討個心安,計劃去五臺山尋經問道。小丹歉意表示因工作繁忙不能請假陪丁元英一同前去。丁元英表明請了假也不能去。《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 豆豆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
    前幾天因為又在重複看《天道》電視劇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在看的過程中,腦子中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丁元英為什麼沒有提前把這個計劃告訴給葉曉明他們?如果告訴他們,會不會改變最後的結局?然後帶著這個疑問,我在網上撰寫了一篇《《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為什麼沒提前把整個計劃告訴葉曉明他們》的文章,真心沒有想到會引起好多網友的互動評論。在評論中,我看到了好多類似題主這樣的問題和困惑。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接地氣而形而上的商戰神話
    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了解《遙遠的救世主》是從看到電視劇《天道》開始的。王志文用他精湛的演技和強大的臺詞功底,將一個隱於市井而欲參天道的商人演活了。電視劇本身已經足夠引發人的思考了,倘若能夠讀到原著,相信我們都能有更深的感悟。
  • 《遙遠的救世主》經典語錄,句句精闢,穿透人心
    人們評價《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可以傲然獨尊的小說,有本書改編的小說《天道》曾在全國引起極大影響。這部小說富有哲理。書中的話句句精闢,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事業都有很大幫助。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芮小丹一定要死?
    用救世主的邏輯說,芮小丹完成了自我救贖,她上天堂成為天使,因為人間不值得,上帝把她叫到了自己的身邊。用佛法的邏輯講,芮小丹度過苦海,到達了幸福的彼岸,這裡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只有永恆的愛,所以芮小丹如來如去,來去自如,不生不滅,永恆了。
  • 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裡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
    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裡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什麼是超人?智慧超高,境界超群,格局超大,是為超人;什麼是高人?認識並能遵循客觀規律辦事,是為高人。什麼是明白人?本性通明,生死自如,是為明白人。當然,高人也有常人的一面,常人也有高人的潛能,並非絕對對立。但是,唯獨明白人,是塵世中最難能可貴的。
  • 高分劇《天道》中的商業天才造就扶貧神話,秘訣:救世主是自己
    而造就《天道》的是一個叫豆豆的作者,以及她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豆豆原名李雪,1970年出生的她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在十七歲時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好朋友李紅英,在網絡上有人說「纏中說禪」就是李紅英。其中真假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遙遠的救世主》的確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小說。
  • 高分劇《天道》中的商業天才造就扶貧神話,秘訣:救世主是自己
    其中真假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遙遠的救世主》的確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小說。1990年,李紅英到歐洲定居,此後他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豆豆講述一些陌生的社會生活,為豆豆的創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可以從《遙遠的救世主》及《背叛》《天幕紅塵》中看出,豆豆接受的資料可謂是包羅萬象,包括天文、地理、時政、經濟、詩詞歌賦、談佛論道、中醫、國學等。
  • 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天道》是2006年張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個劇最近在B站很火,火出圈來主要還是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和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說的幾段極為出彩的臺詞:該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沒錯,就是《天道》它在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其原著小說是豆豆寫的《遙遠的救世主》。故事講述了「商業鬼才」的丁元英,在放棄操盤私募基金之後,來到古城隱居時和古城的女刑警芮小丹產生了愛情。在此期間,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很特別。
  • 《遙遠的救世主》:在人生的分叉路口,該怎麼選擇?
    然而我已經好多年不怎麼看電視了,於是朋友又推薦我看《遙遠救世主》這本書,說《天道》就是根據這本書改編的。然而看了開頭,有些失望,感覺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看,文字有些粗糙,情節也有些生硬。不過因為很多朋友推薦,我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去。結果越看越精彩,越看越覺得震驚,也越看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