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

2020-11-19 龍哥創業日誌

前幾天因為又在重複看《天道》電視劇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在看的過程中,腦子中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丁元英為什麼沒有提前把這個計劃告訴給葉曉明他們?如果告訴他們,會不會改變最後的結局?

然後帶著這個疑問,我在網上撰寫了一篇《《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為什麼沒提前把整個計劃告訴葉曉明他們》的文章,真心沒有想到會引起好多網友的互動評論。在評論中,我看到了好多類似題主這樣的問題和困惑。

我最近幾天基本處在放假狀態,為了找到這些困惑的答案,我把豆瓣、知乎等平臺的很多帖子翻了一圈,反而陷入了更多的問題和困惑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作者寫的心得,各種角度去表達自己對這本書的思考,但「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葉曉明他們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如同丁元英說的「這東西有點像禪,知之為不知,不知更非知。」

古今中外,關於「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三大問題都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哲學思考,古今中外多少人都是思考了一輩子都沒有想明白。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在高中階段,經常寫日記,在日記中會把這些困惑寫下來,直到今天20多年過去了,依然還是沒有想明白。只是碰巧又看到這本書,又一次激起了內心深處深藏的那三大命題思考。

在原著中,丁元英說到:

人從根本上只面對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得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芸芸眾生,都還是停留在解決生存問題至上,只有極少數人天生就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或者天生就具有普度眾人的使命。

當所有問題都混雜在一起,我們的精神世界如同進入了一個混亂的迷宮,你左走走右走走,但是始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那條光明大道。

王家衛在《一代宗師》裡說,「 人這一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見了眾生,明白了眾生相,所以寬容;見了天地,體會了偉大與渺小,所以謙卑;見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達。

這本書之所以引起如此多人的喜歡和不斷反覆閱讀,是因為我們在這本書中見到眾生,見到了天地,每一個人都會見到自己的影子,最難的就是最好見到本我和真我,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豆豆有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這是按照出版的順序,很多讀者去評判三個男主角分別代表男一個男人在社會意義上從男孩到男人的成熟、發展過程,是作者背後人物在歷史的變遷中,思想不斷升華的過程。

三部小說的主人公境界在逐步提升,妄猜這也是作者理解的逐步深刻。應了那句「觀山是山,觀山非山,觀山還是山」。

《遙遠的救世主》裡面丁元英自己也在尋經問道,王廟村扶貧也算是他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見證,這個過程來見證眾生相、見證人性、見證社會的文化屬性。最後關於丁元英的最後歸宿,有個網友通過分析,判斷去五臺山出世,算是得道了。

在《天幕紅塵》中,一開篇,主人公葉子農就已經由道的不可知到「見路不走」的行動法則開始入世。

葉子農自己解釋到:「見路不走是『見路非路,即見因果』的意思,跟『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一個道理。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執行和具體,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經驗、教條,要走因果、走條件的可能。見路不走是讓你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很多人一看到跟別人不一樣就覺得不正常了,心裡不踏實。也不要怕跟別人一樣,因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別人一樣顯不出自己高了。見路不走是解決實事求是的可操作性問題,實事求是的態度、觀念、思想,是一切正確認識和決策的基礎。

三部曲(第一部的《背叛》在這麼不再贅述,喜歡的可以自行去看)通過描述人生三個階段的不同人生命題,從成長、成熟到發展,從入世凡塵、出世求道到回歸本心,整個就是作者豆豆或者他背後的人所經歷的整個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整個輪迴過程。

或許我們很多人還處在《背叛》裡面宋一坤的解決生存溫飽問題的階段,也許有人處在丁元英精神歸宿的求道階段,還有人或許已經是覺悟到「看山還是山」的人生平和狀態。說到這裡我想起馬未都講到的一個故事:馬未都在人生60歲的時候,沒有擺酒請客收禮,只是一個人去看望當年給自己接生的主治大夫,一位享受國家軍級待遇的百歲主治大夫。老人給人的最大感覺就是看淡一切,內心一片寧靜。

這就是人生,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你人生所看到的人、所讀過的書、所經歷的事情,都是我們修行的過程,如是觀照即可,無需太多貪嗔痴的妄念。

相關焦點

  • 豆豆的小說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品讀
    豆豆的小說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的主人公特點大致相同:宋一坤、丁元英、葉子農,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都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能有如此見地和手筆,寫出如此的作品,作者確實了不起。
  • 你所不知道的《遙遠的救世主》三部曲背後的文化大棋
    豆豆的《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三部曲在中國小說界名氣並不算大,但讀過她書的人絕大部分都認可思想性高、可讀性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教育性,是真正覺悟人、蕩滌人靈魂的書籍。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很多人從各個側面對豆豆這三部書的主題、思想、文化意義進行了分析。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豆豆:高中文憑工人出身,寫就「豆豆三部曲」,背後高人呼之欲出
    豆豆有三本小說比較出名叫「豆豆三部曲。」,其中兩部拍成了電視劇,一本叫《背叛》,另一本就是《 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名字是《天道》。她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她十幾年前的才華仍然讓我們驚嘆。可惜現在的我們無緣一睹她現在的才華了。
  • 豆豆三部曲之《遙遠的救世主》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三部曲小說中,我認為思維和精神層次最高的一個故事。
  • 豆豆三部曲:《背叛》是底線《天道》是目標《天幕紅塵》是梯子
    今天我們來談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和《天幕紅塵》,前兩部已經拍攝成電視劇,分別叫做《背叛》和《天道》。我個人是先讀了《遙遠的救世主》感覺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傲然獨尊的好書。於是,我反覆讀了不下三遍之後,才找來《天幕紅塵》來看,在讀的過程中,其實感覺《天幕紅塵》稍顯枯燥。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一窺「見路不走」的高深禪機
    看《天幕紅塵》得益於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看完就迷上了,立即搜索豆豆的其他作品,可惜豆豆是個「產量」比較少的作家,一共就出了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天幕紅塵》,這三部曲依一個修行的次第而作,個人覺得作者豆豆意在開悟凡塵眾生,如此功德圓滿而封筆退隱。
  • 神秘作家豆豆三部曲:扒拉銅板,扒拉藝術,扒拉靈魂
    豆瓣評分高達9.2的神劇《天道》改編自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其本人也擔任編劇。這部電視劇問世之後,廣受眾多觀眾和原著粉的喜愛,熱度一直在增長,成為了如今不會熄滅的熊熊烈火。一.作家豆豆,原名李雪豆豆,原名李雪,1970年出生於陝西,只有高中文化程度。17歲因為工作而認識了好友李紅英。好友李紅英定居歐洲,經常給豆豆寄去大量的資料。豆豆的這三部小說或多或少都和李紅英有關係吧。這也是往上人們對於豆豆身份的一種推測。
  • 看了電視劇《天道》,為何還要看《遙遠的救世主》?原著更加完整
    《天道》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良心劇,它是按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小說比現實還現實,在現實社會中,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角」,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在小說中可看到「全貌」 和前因後果,裡面的「逆向思維」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高人都在使用它,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 《遙遠的救世主》:用文化實現自我救贖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作品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豆豆,原名李雪,著有作品《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這三部曲均是當時的暢銷書;儘管如此,作者本人卻非常低調,網絡上關於她的信息也很少,所以也就更透露出一股神秘感。《遙遠的救世主》雖然是一本小說,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思維視角。
  • 《遙遠的救世主》:圓融世故,不顯山不露水,各得其所,要不要?
    《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殺富濟貧破壞市場規則,雖合了國法,卻不知合不合佛法。為討個心安,計劃去五臺山尋經問道。小丹歉意表示因工作繁忙不能請假陪丁元英一同前去。丁元英表明請了假也不能去。《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 看過《遙遠的救世主》後,再看《天幕紅塵》,你有什麼感悟
    豆豆三部曲用文化、哲學、歷史闡述了人性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不同抉擇,以及各自守護的東西不一樣,獲得不一樣的命運,我所說的命運是人一生的經歷和脈絡,而不是結果,很多人以目的為導向,那是經濟世界裡面的遊戲規則,對於我們自己而言,似乎知道守護愛、家庭、以及家人才是我們應該重視並且用心經營的東西。
  • 作者是《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作者很神秘,在網上很難找到
    豆豆作為普通人,我們怎麼能構思出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素材和背景故事來源大多是都是真的,在20世紀代和代,這是一個黃金時期,很多人下海真的靠改革開放東風發財了。我相信豆豆有丁元英,宋一坤、葉子相同的藍顏知己,他們通過自己的追求影響豆豆的職業和認知結構,因為理解道不僅需要慧根和智慧,而且需要有人來引導,顯然,他們身邊不可或缺的人一直都在。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芮小丹一定要死?
    不死就不足以緣起天國的女兒,作者書名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她要闡述遙遠的距離,怎麼才能遙遠,那就說咫尺天涯,遠在天邊 近在眼前的感覺,佛家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個露珠就是一個世界,一道光就是一個輪迴,遙遠有多遠,你看不見悟不到就是遙遠。事實上世俗以丁元英為高人,甚至劉冰把丁元英當救世主,還有人把權、錢當救世主,單數那些人失敗了,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倒。
  •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評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恕我寡聞,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並沒有聽說過,據說根據本書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曾經非常火,我也沒有聽說過。
  • 神秘作家豆豆的三部曲:宋一坤匪氣,丁元英霸氣,葉子農大氣
    ,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背叛》改編成電視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天道》(豆豆最火的作品),《天幕紅塵》因為涉及政治、文化的等層面的東西,還有論述太過抽象,至今未拍,估計也沒有導演敢下手。
  • 神秘作家豆豆的三部曲:宋一坤匪氣,丁元英霸氣,葉子農大氣
    豆豆總共有三部小說,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背叛》改編成電視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天道》(豆豆最火的作品),《天幕紅塵》因為涉及政治、文化的等層面的東西,還有論述太過抽象,至今未拍,估計也沒有導演敢下手。
  • 天道:作者豆豆只有高中文憑,被質疑怎能寫出如此高深的作品?
    《天道》改編自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小說比電視劇中蘊含的智慧更加的精彩紛呈,更有人直言:「如果能夠參透這本《遙遠的救世主》就能夠發現財富的密碼。」看過《遙遠的救世主》的讀者都會好奇是怎樣一位作者能夠寫出如此高深的作品,仔細了解過後才知道,原來作者豆豆是一位只有高中學歷的女性作家,這讓很多人質疑作者豆豆為何會寫出如此高深的作品。
  • 《遙遠的救世主》:在人生的分叉路口,該怎麼選擇?
    然而我已經好多年不怎麼看電視了,於是朋友又推薦我看《遙遠救世主》這本書,說《天道》就是根據這本書改編的。然而看了開頭,有些失望,感覺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看,文字有些粗糙,情節也有些生硬。不過因為很多朋友推薦,我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去。結果越看越精彩,越看越覺得震驚,也越看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