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樣貌,他不算顯眼,論身材,他不算高挑,論性格,他毫不喧囂。可他一入娛樂圈便如魚得水,年紀輕輕便紅遍香江。
可能僅僅因為那對憂鬱的雙眸,似笑非笑,欲說還休。
梁朝偉
他就那樣輕輕望你一眼,你的心事仿佛馬上被看穿,你的欲望已經無所遁形。那樣的男人,那樣的眉眼,瞬間讓男人妒忌頓生,頃刻讓女人奮不顧身。
梁朝偉。
香港無線電視臺「五虎將」之一,1962年生,1982年出道。現在已成為千面影帝。但我卻只是懷念他當演金庸劇男主角的青澀歲月。
梁朝偉
倘若認真看過粵語版1984年《鹿鼎記》梁朝偉版本的韋小寶,是絕對不會說陳小春是所謂的經典版韋小寶如此這般之話語。
當然前提是粵語。並非排斥國語,本身說國語的演員的影視作品也當然是看國語比較舒服。聲音儘可能原汁原味才能還原演員表演的精髓。
鹿鼎記
要知道詮釋韋小寶一角,語言藝術非常重要,而梁朝偉的吐字清晰,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油腔滑調。絕對符合韋小寶這位以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洪師的鬼靈精。完全不需要搞什麼畫外音,直白地告訴觀眾心理活動等舉動來彌補。
此外,梁朝偉出演韋小寶時才22歲,相比於後來眾多的演員,他的年紀是與原著所描述的年紀差距最小的。他長相精靈古怪,神情頑皮刁鑽,動作活潑跳脫,十足是從書中走出來的「小桂子」。
鹿鼎記
同樣,看到很多人認為吳啟華的張無忌經典,我必嗤之以鼻。年輕時他的金笛秀才餘魚同的確風度翩翩,可他出演張無忌的時候已經接近40歲,身軀臃腫,外形油膩,真是演張翠山都嫌棄。
加上吳啟華身上的氣質比較適合演醫生,律師等現代氣質的職業能人,套上古裝劉海和長發,只覺得不倫不類。1986年版本的《倚天屠龍記》由梁朝偉出演張無忌。與吳啟華比較,他唯一輸的只是身高。
倚天屠龍記
拍攝時梁朝偉才23歲,正值好年華。他氣宇軒昂,儀表不凡,當起明教教主有板有眼。對待親朋善良隨和,對待敵人又豁達堅定。梁朝偉天資聰慧,雖然那時候並沒有多少演藝經驗,但對角色的拿捏得剛剛好。
特別在對張無忌的感情世界演繹當中,梁朝偉簡直就是本色演出。他年輕時身陷多角戀情,與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氣質吻合得天衣無縫。
倚天屠龍記
相比於前兩者,《俠客行》可能是被翻拍得最少的金庸武俠劇。1989年的《俠客行》是梁朝偉在TVB的最後一部電視作品,之後他致力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
該劇在原著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劇中的石中玉和石破天成為一對孿生兄弟,從誤會冰釋到聯手抗敵。兩人因為樣貌相似引發一系列啼笑皆非和奇遇,最終兄弟攜手,戰勝貝海石。
俠客行
梁朝偉在該劇一人分飾兩兄弟。在該劇,他已經流露出影帝的潛質,石破天為人腳踏實地,而石中玉則輕佻滑頭,梁朝偉在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中遊刃有餘。
兩兄弟的神情、動作各異,分開拍攝後再剪接在一起,但不論是石破天的憨厚誠實,還是石中玉的機靈可愛,同時展現在屏幕上,讓觀眾切切實實感覺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角色。梁朝偉精彩的演繹讓人拍案叫絕。
俠客行
和一些演員相比,梁朝偉甚少跑龍套,直接多是重頭劇男一號。劇中還被當年的無數如花紅顏圍繞,左擁右抱。真是鶯鶯燕燕,無限風光。
及至現實生活中,這位天之驕子同樣有著如他所演金庸劇男主一樣的,豔福不淺,圈中幾位絕色美人作為其女友輪換。
木秀於林,那樣的經歷,際遇,容易招人妒。幸運的是,他始終明辨,面對是是非非,始終置身事外。
俠客行
然而他還是太耀目,會讓多人忽略他的努力。
其實他是藝訓班出身,經過正規訓練和篩選。天賦之外,他非常用功。工作認真專注。他認為,比他演技優勝的大有人在,他將勤補拙,花雙倍時間研究角色,直至做到最好。
為了做好角色,又不失機會,他經常只睡半個小時,一個接一個劇集地接拍,像一個即將被用盡的電池。
鹿鼎記
在影視中,他的經典角色太多,難以一一羅列。
在《色戒》之前,我仍然默默關注他。《東邪西毒》,《花樣年華》,《無間道》,《英雄》,《赤壁》等等。
直到《色戒》之後,幻滅。
很難想像李安那樣的導演,梁朝偉那樣的演員,在當時仍然需要用一部有著如此炫目的色情鏡頭的電影去穩固其地位,擴大影響力。如果這才算國際化,我寧願他們回歸傳統。
對於梁朝偉來說,即使沒有《色戒》,亦不損其半點輝煌。反倒是有了《色戒》,破壞了在一些人心中的純情形象,至少對於我來言。
倚天屠龍記
他輾轉演藝圈接近四十載,浮華褪盡,只剩滄桑,曾經的俊朗少年現已皺紋橫生,不復當年之帥氣。
但我只是固執地人為地把他的映像停留在那個年代。那個還在TVB的歲月。
鹿鼎記
在我心中,即使他現已年過半百,仍然只是那個金庸劇裡的青澀少年。
內向靦腆,雲淡風輕。使著壞壞地,無辜的小眼神,害羞,深邃,欲言又止,但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