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播出季,各大衛視、視頻網站、直播平臺雖未取得賽事轉播權,但各家依舊搭上奧運車,推出數十檔奧運綜藝。「看電視」對各大平臺的奧運綜藝進行了全面梳理盤點,發現這些節目大多囿於傳統棚內綜藝的製作思路,類型單一、創意不足、玩法相對保守,播放量、影響力方面也表現平平,反而被橫空出世的網紅傅園慧直播首秀力壓。
文| 江來
去年年底,業內人士對2016年綜藝節目的趨勢預測中,體育類節目是最為顯眼的一類。近些年的真人秀大戰中始終缺席的體育題材,借著奧運會和歐洲杯的東風,一躍成了新風口。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檔的體育真人秀就已經多達近20檔,奧運年裡體育節目真正實現了井噴。
上周,裡約奧運會開幕,對於各大衛視而言,無疑又是個「搭車」的好機會。在擁有獨家轉播權的央視的強勢衝擊下,各大衛視及視頻網站利用自身的綜藝節目製作優勢,推出奧運相關的節目,不失為一種應對策略。
視頻網站對奧運會的報導、節目開發力度遠超各大衛視,單是奧運相關的網絡自製節目就有數十檔。同時直播平臺的入局,也是今年奧運的一大亮點。
今年年初起,體育類綜藝節目幾乎就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單獨聚焦籃球、足球、滑雪等項目,或覆蓋各類大眾運動的節目,爭相呈現世界冠軍們的綜藝首秀,另外,契合奧運、體育主題的競技節目也成為熒幕熱點。若把界定範圍再放寬一些,融入競技、挑戰元素的明星真人秀數量就更為龐大了。
關於這些扎堆的「體育綜藝」,各大媒體都進行過梳理。如今,真正到了奧運季,這些真人秀大多已經收官,仍在播出的只剩下《極速前進3》、《星球者聯盟》、《陽光藝體能》。
除此之外,針對正在熱播的奧運會,上檔時效性更強、與熱點更為貼合的節目的衛視卻寥寥無幾。掃描各大衛視,與奧運直接相關的綜藝節目其實只有浙江衛視的《中國冠軍範》。
這檔節目從招商之初,就主打裡約現場錄製、第一時間將冠軍「搶」進演播室這一亮點。據介紹,製作方能成功將節目售賣給浙江衛視,也是在於其長期積累的冠軍資源。節目樣態是傳統的演播室綜藝節目,通過訪談、小遊戲等方式呈現冠軍的另一面,突出的就是趣味性和反差感。
與衛視相比,視頻網站在這場奧運綜藝的比拼中無疑佔了上風。一方面,騰訊、優酷買下網絡播映權,與之配套的衍生綜藝節目自然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不受電視臺線性編排的容量限制,視頻網站的可施展空間寬廣了許多。
視頻網站、直播平臺部分奧運節目匯總(製圖:看電視)
雖然在奧運前兩周,央視才壓哨分銷版權,騰訊和阿里以億元拿下,但騰訊體育為奧運會已經籌備了很長時間,圖文報導、視頻自製節目的布局很是完備。奧運期間,騰訊視頻一口氣推出了《金牌駕到》《冠軍直通車》《第一時間》《裡約家味道》《下一個我》等多檔節目,類型也較為豐富,既有傳統的冠軍專訪、冠軍綜藝秀,還有人物紀錄片、美食節目、真人秀等。
優酷也開發了《勇闖裡約》《眾神播報》《金牌對大牌》等節目,相對有創意的是娛樂脫口秀《眾神播報》,用娛樂的方式進行奧運資訊的播報和解讀。
其他視頻平臺雖沒有取得奧運賽事視頻版權,但也都圍繞著這一熱點進行了節目的開發。樂視體育除全方位直播外,《新三味聊齋》《冠軍面對面》等王牌節目都推出了奧運特輯,另外還有《直通裡約》《奧運公開課》《我萌鮮知道》等不同類型的節目上線。
此外,體育節目並非長項的其他視頻網站也進行了布局,搜狐視頻、千帆直播聯手邱啟明打造了脫口秀《明說奧運》,奧運冠軍、明星和主持人共話奧運,還請來了黃渤、夏雨等大牌明星。裡約奧運開幕前,芒果TV曾宣布推出奧運主題旅行體驗真人秀《芒果女神看奧運》,但截至目前該節目在芒果TV並未上線。
而今年最熱的直播元素,也融入到了奧運主題節目中,各大直播平臺都紛紛推出奧運主題節目。《裡約熱了WHO!》是直播綜藝中較為搶眼的一檔,來自十三個不同國家的青年代表圍繞奧運進行吐槽、遊戲,而除了直播版外,還會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點播版。
此次搭上奧運會這班順風車的視頻網站、直播平臺,無論從節目數量,還是類型創新上看,都完勝各大衛視。衛視的版面資源十分稀缺,可上檔相關節目的時段基本只有後晚間檔,若模式和看點都不足夠吸引電視觀眾,即便貼合奧運熱點,衛視也都不會倉促上檔。何況,上半年又已經有眾多同題材節目狂轟亂炸,且突圍者少。
據了解,此前某製作公司曾力邀眾多奧運冠軍籌備一檔體育真人秀,先後出現在湖南衛視、央視的推介中,央視招商時也曾將其列為奧運重點項目,如今來看,已經作罷。
縱觀這些借勢奧運的節目,玩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追求時效。除視頻網站都進行了布局的奧運資訊節目外,圍繞著新出爐的冠軍做文章的最為普遍。或是第一時間與奧運冠軍進行對談,或是邀請新科冠軍進入演播室,獻出綜藝首秀。這類節目的形態都十分簡單,製作難點就在於迅速搶奪冠軍資源,挖掘冠軍身上的亮點。
因此,此類節目嘉賓同質化較高,甚至訪談內容也有相近之處。《金牌駕到》《中國冠軍範》《冠軍面對面》等相關節目的嘉賓都無外乎張夢雪、吳敏霞、林躍等,而其中唯一的電視節目《中國冠軍範》因周間日播和電視製作流程的需要,不得不請來了一些並未奪冠的運動員參與錄製。
冠軍的不可預知性給節目的前期籌備和拍攝增加了難度,即便搶來了稀缺的嘉賓資源,環節、遊戲、訪談內容還是值得精心策劃。
而在這些「冠軍綜藝」中,《冠軍直通車》和《裡約家味道》創新價值較高。《冠軍直通車》把場景設置在奧運場館去往演播室的車上,充分利用時間和冠軍資源,廣告的植入空間也很足,算是一次較為成功的創新。
《裡約家味道》則類似於《熟悉的味道》奧運版,融入美食和真人秀元素,只不過真人秀主角是奧運冠軍的親友,落腳點依舊是情感。
另一類奧運節目不和上述這些節目搶冠軍、拼時效,而是在後方對奧運話題進行深度挖掘和綜藝類型的開發。脫口秀、綜藝遊戲是主要樣式。尤其是脫口秀,幾乎各大平臺都上檔了此類節目,體量較小、成本較低,看上去很容易推出。
名嘴+明星+奧運冠軍是此類脫口秀常見的構成。歷屆奧運會冠軍再度成為綜藝節目的熱門人選,田亮、鄒市明等在真人秀中有過出色表現的冠軍又成了奧運相關節目爭搶的嘉賓。
黃健翔、劉建宏等體育名嘴也是上佳人選,一些娛樂明星或非體育從業者則負責拓寬話題,增強體育題材節目的娛樂性。
此類節目雖看上去流程簡單,但其實創作難度並不小。由於形式單一,這些圍繞奧運主題的脫口秀的話題設計、臺本創作就至關重要,脫口秀本身便不是容易出彩的節目類型,「命題作文」對於創作者來說更是個難題。
更具新鮮感的直播綜藝,是今年奧運題材綜藝節目的一大亮點。但從目前推出的直播綜藝來看,並未跳脫出傳統棚內綜藝遊戲節目的套路,流程和環節設置上直播特性體現得略顯不足。脫口秀創作空間相對而言略大,但思路依舊和電視、視頻網站的同類節目相近,名嘴主持仍是力邀對象。
收視慘澹、難以突圍,奧運綜藝都敵不過網紅直播首秀?
和奧運賽事相比,這些衍生綜藝節目終究不具備太強的競爭力,若與直播賽事同時段競技,自然會被打得慘烈。對於觀眾而言,奧運綜藝節目顯然不是「剛需」,只是深入了解冠軍、奧運會的一種補充,而對於播出平臺,迎合最熱門的全民話題,從綜藝、娛樂的角度進行奧運賽事的電視表達,也是媒體屬性和功能的一種體現。
電視節目《中國冠軍範》在浙江衛視後晚間檔播出,首播CSM52城收視僅0.289%,未進入當天節目收視榜前十,而後也都徘徊在0.2、0.3上下。22點檔也是部分奧運賽事直播的時段,與賽事正面相撞收視受挫也是情理之中。而從電視綜藝的角度來看,傳統棚內綜藝的樣態本身也沒有太多收視競爭力,即便平時,放在被周播劇承包的周間後晚間檔收視成績也不會好看。
視頻網站都以多檔衍生節目應戰,這場群戰似乎很難看得出孰強孰弱,從媒體聲量和網絡關注度來看,很難選出一檔或幾檔成功突圍的節目。
反而是憑「洪荒之力」躥紅的傅園慧直播首秀,不僅吸引來了千萬人圍觀,刷新了映客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記錄,更登上媒體頭條,被全民關注。各大主流網站的常規動作+特別策劃,最終都敵不過「網紅」的一次直播。
即便各平臺的綜藝節目都擁有數十人的製作團隊精心策劃、把關內容,但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節目,包括站上新風口的直播綜藝,在點擊量和影響力上都被一場網絡直播碾壓。果然,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奧運季的傳播邏輯也已悄然變化。
當然,突然躥升網紅的傅園慧的高關注度功不可沒。這樣看來,衛視、視頻網站瘋搶新科冠軍的策略本身並沒錯,稀缺資源是能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傅園慧直播首秀的成功就驗證了高人氣運動員的號召力,同時也說明綜藝感對於體育明星、奧運節目的重要性。
值得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注意的是,直播等新的媒介形式,的確正在顛覆傳統節目的製作規律。在追求時效、熱點的奧運季,開拓節目樣態,更新創作理念,發揮網際網路的傳播優勢,或是視頻網站在奧運綜藝大戰中突圍的關鍵。
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