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學術放映與交流活動在北京電影學院順利舉行!

2020-11-25 中影人播音主持藝考網

11月13日下午13:30,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專場放映在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舉行。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作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中的動畫影片,《最可愛的人》以真實歷史為依託,聚焦國人耳熟能詳的英雄戰士,從「爆破大王楊根思」、「烈火永生邱少雲」、「全能戰士黃繼光」、「九星戰鷹王海大隊」和「狙擊天才楊桃芳」五個章節展開故事,以高燃熱血的動畫形式呈現了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的英勇無畏精神。

放映結束後,主創團隊圍繞影片創作與同學們進行了講座交流。

「影片既要票房高走,也要觀眾暖心。」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老師就這部動畫影片的創作,重申了新時期動畫電影創作應該堅持的初心和目標。

《最可愛的人》總導演、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老師主持了本次活動。李劍平老師首先講明本次活動目的:豐富學生生活,交流主創經驗,弘揚愛國精神。尤其介紹抗美援朝戰爭意義重大,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

「實踐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傳家寶,電影學院教學從來不是紙上談兵。」孫立軍校長肯定了影片創作團隊以及製作過程的緊張艱巨。影片總導演、總編劇、美術導演和片中負責五個英雄章節故事的導演均是來自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的教師及畢業生,創作團隊中也有許多年輕的新鮮血液。影片從立項到完成,其前期嚴密的歷史考證、中期真實人物與事件的藝術化加工、後期數位技術製作等,無一不體現著主創團隊的嚴謹態度。

三個月的時間,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影片主創們在接到總導演李劍平老師的邀請,參加這個項目的時候,都懷著緊張的心情。本片製片人、中影動畫總經理宋薇薇老師帶著忐忑的心情看著劇組團隊充滿信心,毫無猶豫地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覺得我們團隊就是戰士,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我們必須勝利。」

影片的總編劇,也是《九星戰鷹王海大隊》故事導演的韓笑老師接受編劇任務的時候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他在發言中表示,在只定下時間的情況下,要做面向青少年的英雄,首先要選擇大家熟識的英雄: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編劇團隊短時間內搜集大量素材,考慮到影片的效果和題材的豐富,又選擇了王海和張桃芳。他並且自告奮勇領取了王海大隊的故事。為了做出天空戰鬥的效果,韓老師搜集資料,親自找空軍人員交流,實地拍攝王海的座駕以及籤名,切身了解專業的飛行知識。

努力也得到了回報。送審時,家屬們和空軍戰士都很滿意,整個劇組的認真和嚴謹工作態度也得到專家和領導的認可。

「首先我要第一時間讓觀眾進入到戰爭裡面去,哪怕是對青少年,也不能讓青少年在觀看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場遊戲。」《爆破大王楊根思》導演張晨老師在面對影片的現實主義題材時,努力對分寸把握到位。張晨老師具體地設計每一個鏡頭中的火力點,炮火間的位置關係,用熱開場儘可能快地將觀眾帶入到戰爭的緊張狀態。軍事裝備的天壤之別,戰鬥環境的艱苦惡劣,張老師用下雪來貫穿體現:從小雪到戰鬥中的雪,再到悲壯的雪,這是個設計點,同時也是難點。

《烈火永生邱少雲》的導演陳向農老師談到他接到劇本比較晚,但具有豐富導演經驗的陳老師在分解劇本時對於時長進行了壓縮,故事進度相比其他片段較慢,因為這故事是一個異於常人的戰士潛伏過程,對於紀律的要求非常嚴格,主人公邱少雲也用生命完成了這一次潛伏任務。陳老師講到塑造這樣一個英雄,表現被火燒時就是一個非常沉重的過程。起承轉合要非常明確,讓邱少雲的犧牲和升華用動畫呈現出來,感染到大家。陳老師表示這三個月的時間使用三維的表達方式,也為他今後類似創作增加了經驗。

英雄的故事互相影響,製作人的精神薪火相傳。

北京電影學院的團隊經歷了三個月充滿挑戰的艱辛製作,但《全能戰士黃繼光》導演何澄老師將片尾的字幕名單比作碑文,他說「做片子過程再苦也要找到樂趣,這個樂趣就是挑戰。而沒有樂趣,這個片子就無法製作下去。」面對困難,何澄老師表現出樂觀的態度,相信挑戰能帶來更多課本外的經驗。

《狙擊天才張桃芳》導演傅巖老師初看劇本時雖然緊張,但在經過與總導演李老師充分溝通和與編劇韓老師激烈探討後,敲定了片段核心。傅巖老師創作中也聯繫過狙擊手戰士,連續熬夜觀看張桃芳的自傳,得以深度了解這個年輕人如何從一個普通士兵成為一名專業狙擊手,從而更精細地製作完成各個鏡頭。

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的配音陣容,不僅有像知名配音演員李立宏,演員吳剛、臧金生、王勁松這樣的資深前輩,也有張子楓、焉栩嘉、郭俊辰、周奇、高茂桐和莊達菲等新一代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在校青年演員。他們或沉穩有力或年輕激昂的聲音,使得影片故事中的角色更加鮮活。

張子楓、焉栩嘉和周奇同學也在現場和同學們交流了自己參加本影片為英雄戰士配音的真實感受。

兩代演員的合作,不僅是北京電影學院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的精神傳承,也同樣體現著新時代青年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的責任與擔當。

本影片製片主任、中影動畫製作部主任楊立賀講述了自己從事動畫行業的經歷,並對於和北京電影學院的各位老師一起合作而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希望能和北京電影學院有更多合作。他直言在影片製作中也曾面臨很多壓力,但必須堅決執行完成任務,沒有後退餘地可言。「必須拿出抗美援朝的精神去做這個項目。」

影片製片副主任王佳琪、《全能戰士黃繼光》章節執行導演王潤傑也分別談了自己的工作感受。

影片音樂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院長張宏光老師指導並帶隊創作,片尾歌曲《為祖國》飄揚悠遠的童聲合唱在炮火轟鳴的畫面中顯得格外澄澈動人;片頭主題歌《你是最可愛的人》由歌手韓磊演唱,在歌聲中,跨過時光重溫七十年前的崢嶸歲月,字句熾熱真摯,唱出對抗美援朝戰爭獻出生命的民族英雄的緬懷。

張宏光老師講述他的父親就參與過抗美援朝,他本人又是一名朝鮮族人,所以他對這部影片的題材音樂創作當仁不讓。創作時正值疫情期間,張老師和他的研究生們投入地完成了音樂作品,因此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從本項目一開始就不斷鼓勵著導演們的曹小卉老師說道:「他們一直擔心自己或許完不成,而我不擔心,因為我們是北京電影學院!」

在講座後的問答環節,李劍平老師抽選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如影片造型與英雄原型的關係、片中一些意向形象鏡頭的設計、非常真實的槍炮爆炸聲的製作等,各位主創老師從各個方面回答了學生的問題。李劍平老師從整個影片的創作角度也對大家的其他問題進行了解答,並對這次交流講座進行了總結,也對同學們發出真誠的期許。

對於這次活動,到場的同學們感觸良多,以下是部分同學的參與感言:

看了《最可愛的人》這部影片中的一系列英雄事跡,讓我感受深刻,我更加意識到自己能生活在這麼一個和平年代,是因為有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以及對祖國的熱愛,讓我的愛國情懷熊熊燃燒。尤其是看了何澄老師塑造的這個黃繼光的形象,讓我對黃繼光這位英雄更加敬佩。加上導演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讓黃繼光在我心中深深刻下。最後我認為生在新中國的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加倍努力去報答先輩們所付出的犧牲。

——20級阿達班 劉鵬堉

在熟悉的標放,我第二次觀看《最可愛的人》,此次觀影比上次更沉浸,英雄們的人格魅力也比第一次更強烈,也注意到了更多用心的細節。交流會上,我既是作為觀眾,也是有機會站在製作團隊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主創人員們的交流很柔和,情切,我能感受到這部電影帶給他們的深刻體驗和非凡的意義,以及創作團隊對這部電影的熱情,和創作過程的艱辛和疲憊。會議不長,但收穫頗多,讓我對未來動畫工作環境預期,個人培養方向,劇作流程等理論之外進一步的認識。了解這部電影現實因素和其特殊性很重要,我們要用不同於商業電影的評判標準去看待他,辯證的接受和包容影片的不足。同時也助於我們反思和期待如何去更好的創作更優秀的戰爭題材,或者歷史紀實題材的動畫電影,以及探索此類題材更多的可能性。

——20級動畫一班 易享可

在會前,我已知道這部長達80多分鐘的動畫電影是在3個月內限時完成的,在完成速度上,這部電影已經是相當出色了,其實電影質量也完成得很好,個人認為完全能擔任一部優秀的面向青少年的愛國教育影片。通過交流會,老師們熱情地為學生們分享了創作經驗,有較為年輕的張晨老師分享道,在進行創作前,為了加深對抗美援朝英雄的了解,他找來各種影像資料,用了三天時間讓自己沉浸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而我也深切體會到在第一部楊根思的故事中,張晨導演的努力和心血是值得的,這也給我帶來了創作上的思考:創作人物故事,一定要腳踏實地,甚至把自己代入角色,才能讓故事有血有肉,賦予人物鮮活的靈魂。

——20級漫畫 龍楚月

山河無恙,英雄不老。

硝煙散去70年,英雄浩氣長存,用光影致敬「最可愛的人」,深刻體會戰爭的殘酷與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國家青年,我們更須銘記與繼承先烈的精神,致敬歷史,把握當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陳英雄導演電影放映和學術交流活動
    5月14日晚,「『亞洲影視周』之北京電影學院學術沙龍」第一場「陳英雄導演電影放映和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電影學院中等放映廳舉行。
  • 學院放映廳NO.90:《基隆》放映交流活動
    #學院放映廳#第90期學院放映廳活動將於11月27日(周五)下午14:00於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舉行。
  • 預告| 紀錄片《城市夢》學術放映
    原創 Plan J PlanJ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Plan J將假座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紀錄片《城市夢》的學術放映活動。
  • 紀錄片《城市夢》學術放映
    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Plan J將假座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紀錄片《城市夢》的學術放映活動。
  • 預告| 第四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郊遊》放映交流領票公告
    >未來影像藝術創作與實踐研討會展會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視覺藝術研究院和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舉辦,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處、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承辦,798悅美術館、東嶽美術館、央美國際協辦。
  • 學院放映廳NO.99:電影《荒城紀》放映及交流活動6.15免票憑證件入場
    #學院放映廳#第99期學院放映廳活動將於2018年6月15日(周五)下午兩點在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舉行。
  • 導演霍建起影片放映與交流活動西安舉行
    今日下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舉辦了美麗鄉村國際影像節--霍建起導演影片放映與交流活動。著名導演霍建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藝術學院院長藺寶鋼以及建大藝術學院學生200多人參加了該活動。記者獲悉,本次活動由藝術學院院長藺寶鋼主持,藝術學院的學生觀看霍建起導演的代表作之一《暖》,觀影結束後學生與霍導以及影評專家張衛進行提問交流。《暖》是根據莫言小說《白狗鞦韆架》改編的一部鄉村電影,榮獲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大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
  • 天津大學第八期椒峰論壇活動順利舉行
    本站訊(通訊員 張建斌 攝影 張建斌)10月21日至24日,天津大學第八期椒峰論壇活動在江西上饒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漢氏聯合集團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邀請上饒市政府、上饒市經開區、上饒市博士聯誼會、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漢氏聯合以及天津大學青年教師共同開展學術論壇、企業參觀、紅色之旅、理論學習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北京電影學院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盛大舉行
    8月26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作為北影節十周年之際的主論壇之一,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承辦。
  • 學術活動 非洲電影學術展映明天開幕 影片《馬賽人》放映交流會
    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非洲電影展映 系列活動非洲電影學術展映開幕式及肯亞電影《馬賽人》主創交流會明天開幕
  • 周冬雨現身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活動
    2020年10月17日,北京,周冬雨現身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活動。當日,北京電影學院舉行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周冬雨現身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活動活動內容有:新中國電影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瞻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學術論壇、新中國電影教育七十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七十周年 「光影盛典」紀念晚會……
  • 重視生命凝視靈魂《應承》北大舉行電影學術交流會
    由徐海洋擔任出品人,蘆葦監製,賈樟柯任藝術顧問,製片人王志平,西影集團導演王軍執導,倪泓編劇,馮遠徵、李濱、於非非、嶽紅、戴玥、雷恪生等主演根據單振國原著改編的電影《應承》於12月2日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舉行了電影學術交流會,這也是電影在上映前首次進入校園首映。
  • 回望80年代中國電影的探索與超越,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與北京電影學院聯合主辦,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史學研究室與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的「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在北京召開。在電影創作上,老、中、青三代電影人同臺競技,他們積極探索新的電影觀念,大膽革新電影語言,展現出全新的美學姿態與追求;在理論探討上,電影語言、電影與戲劇、電影與文學等關涉電影本體的爭鳴十分激烈,電影理論及批評不再是政治教條式的約束規範,而真正實現了與電影實踐的緊密結合,在指導創作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電影觀念與學術話語的現代化轉型。
  • 首屆後山獨立動畫電影展映及交流活動
    首屆後山獨立動畫電影展映及交流活動將於2019年1月12及13日在北京後山藝術空間開展舉行。此次將放映二十四部年輕獨立動畫導演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已經在國際各大動畫電影節獲獎或入圍優秀影片。這些高質量的獨立動畫包含實驗動畫和劇情動畫,內容非常多元,形式也極其豐富。
  • 招生簡章|北京電影學院專業電影製作人進修班周末班
    >>>課程特色國內頂尖影視從業者、電影學院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國際化的電影製作課程。北京電影學院之所以有現在的文化底蘊、學術建設、育人成果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名譽聲望,是因為在電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及電影教育領域擁有大量的知名教授、學者和藝術家。
  • 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2020)學術放映之「特別單元」
    ——北京電影學院78級畢業聯合作品放映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與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將於10月21-23日在北京市懷柔區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為「1980年代的中國電影:解放思想、探索藝術、振興文化」。本屆年會除主論壇和10場分論壇之外,設有學術放映單元。影片根據王安憶短篇小說《小院瑣記》改編,以質樸細膩的鏡頭語言,描繪了一個小院中一群從事藝術職業同時也為物質現實生活所困擾的年輕男女。
  • 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
    三院指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三地是北京和廣州的三個空間,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主論壇,再加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分論壇、廣州大學的分論壇。這三個論壇的內容、主題和參與人員都有所不同,不同空間連結起來的學者也增加和拓展了本屆論壇和年會的豐富度。
  • 北京電影學院_中國網教育|中國網
    而且,有多位國際電影教育著名教授、藝術家以及國內著名教授和在國內電影藝術教育、電影理論研究處於領先地位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目前,學院在職的教職員工總數是531人。其中各類專任教師230名,教授42名,副教授69名。學院根據學科發展及各系教學的需要,另聘有校外兼職教授15人,客座教授21人。
  • 電影《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舉行
    本報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劉陽)10月25日,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小西天藝術影院舉行「重溫經典致敬英雄——新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使這部紅色經典煥發新生、重返銀幕。本次《上甘嶺》的4K修復版,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 和北京電影學院人談戀愛.?
    慶北影微信影響力年度前五,榮獲最具傳播力獎!狂送北影紀念品!而昨晚,東五環友校發了一篇定福莊男老師街拍,搞了個100000+大新聞,在各大群慶祝!小影又沒辦法把西土城男老師都喊出來拍,那就好好寫文章吧。那咱們今天這篇文章就談談戀愛……不,是談談【和北京電影學院人談戀愛】。小影慚愧,沒和北京電影學院人談成過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