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

2020-12-21 TOM資訊

 

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尊敬的祝東力院長,各位前輩、同行、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評論周還沒有落幕之前,我們再次掀起了一個新的學術高潮,這就是我們今天舉辦的「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主辦方之一的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向本次論壇年會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祝賀!特別要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多位影視學的學者、學子的熱情參與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歡迎與感謝!

本屆論壇年會在新冠疫情之後的秋冬之際推出,具有特別的意義,我想這個積澱了、蘊藉了影視學科專家、老師和年輕的學子們將近一年的熱切期待,能夠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今天終於到來了!儘管本次會議為第二屆年會,但我們籌備、積累的時間相當之久。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本次論壇和年會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舉辦方式,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方式新。我們採用了「三院、三地」這樣的特殊組合方式。三院指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三地是北京和廣州的三個空間,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主論壇,再加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分論壇、廣州大學的分論壇。這三個論壇的內容、主題和參與人員都有所不同,不同空間連結起來的學者也增加和拓展了本屆論壇和年會的豐富度。廣州大學的分論壇更多聚焦於傳播方面,而我們北京電影學院的論壇更聚焦於北京影像和未來影像方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主論壇則更聚焦於影視史本身,所以這三個空間其實承載著不同的內容,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合力。本屆論壇年會我們第一次採用了三院、三地同步舉辦的方式,這便是方式新。

第二是人員新。本屆論壇年會參與的多數應該是年輕學者,據不完全統計,遞交論文的人數已超過200人,其中八成是三十多歲,甚至三十歲以下的年輕學者。這對影視史學研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以往可能更多是相對年長的學者在這個領域耕耘並發表高見,但在本次年會的參會學者中,年輕人佔了最大的比例,這是本次論壇年會第二個突出的特點。

第三是論題新。為籌備本次論壇年會,丁亞平老師和我進行了多次溝通,我們最終確定了「影像北京和北京製造」這個會議主題,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影像北京」更多是從國際和人文的視角來觀照影視史,「北京製造」則更多是從地域和產業的視角來觀照影視史。影視史學研究的粗放年代似乎已告一段落,我們現在正進入一個深耕細作的狀態。當然,大框架的革新也還需要,但「精耕細作」是影視史學發展的一個潮流趨勢。從人文地理等新的研究視角把影視發展和區域文化、地域文化和城市發展結合起來進行考量,這是當前影視學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態勢,前不久由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和相關單位在西安成功推出的地緣文化影視研究會議(「中國電影的地緣文化闡釋與中國文化的時代傳播」高峰論壇,2020.10)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當前面臨全新的國際局勢,已經進入倡導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新時代,我認為地域文化對影視史學來講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義。把區域文化和影視發展、城市和影視發展更加緊密地對接起來,是影視史學研究的一個需要深入拓展的領域。從這個層面看,對「影像北京」的研究便具有區域文化、人文地理和國際傳播的意義。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全球大都市、東方大都市的北京作為中國文化、歷史、當代的符號,本身聚集著歷史的、文化的、國際的和現代的多種元素。在電影史和電視史中有很多關於北京的影像,僅80年代以來,就有一批產生了很大影響的影視作品,如《瞧這一家子》《頑主》《本命年》《老炮兒》,馮小剛一系列的賀歲片,電視劇從《貧嘴張大民》到當下的《什剎海》等等,大量的影視劇中的北京形象或者是北京影像已經形成了一個很豐厚的寶庫,我們對它的挖掘和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下去。在今天的時代環境下,如何重新看待這些北京影像,對於提升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甚至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都至關重要。

「北京製造」是我們從產業角度做的思考,在大的產業格局中,北京的影像製造佔據什麼位置?它的問題和成就何在?未來的空間何在?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儘管業界都說北京佔據了影視行業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但是對它的研究還遠遠沒有深入。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北京製造」不僅對影視產業,而且對新時代國家戰略的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應當實現「北京製造」更多元的功能,除了影視產業,還應當在區域文化建設如推進北京「文化中心」建設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等方面發揮相應的作用和功能。

因此,本屆年會聚焦「影像北京和北京製造」這個主題是出於我們影視史學在新時代深耕細作的一個必然要求。我們期待通過新的方式、新的人員的加入和新的論題的深化,能夠使我們的影視史學獲得全新的收穫,在新時代能夠有更新的成果推出。

北京電影學院作為中國電影人才培養的最高學府,也是國家電影人才培養的唯一獨立設置的公辦高等院校,今年10月17日剛成功舉辦了7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在新時代語境下,我們希望接續學校的光榮傳統,在她已有的紅色風韻、專業風範、時代風採、國家風度、國際風尚理念基礎上,能夠面向未來有新的作為。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是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個科研機構,我們希望在影視史學這個領域也能夠結出豐碩的成果。前輩學者鍾大豐老師、陳山老師等人在中國電影史領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中生代象海洲老師這樣的、包括新生代學者也正在努力呈現新的成果,影視史學將是北京電影學院從學校到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都會重點開發的一個領域。昨天王海洲教授領銜的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藝術文化傳統在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價值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開題會的成功舉行,也是嵌套在本屆論壇和年會中間的活動之一,也表達了北京電影學院對影視史學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以及努力推出新成果的決心。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1983年成立,是迄今唯一的影視教育類國家一級學會。37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影視教育的繁榮發展。經過多年的醞釀,我們在前年成立了以丁亞平老師為主任委員,田秋生老師、李道新老師、王海洲老師、王宜文老師、趙衛防老師等多位老師為副主任委員的二級專業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屆影視史學專委會年會就獲得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支持和熱情的鼓勵,這一兩年以來他們也在線下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聚集團結國內外學者和推動學術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本次年會的召開也是我們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特別是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努力拓展影視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舉措,這也是我們學會推動影視教育繁榮發展的職責和積極行動的突出表現。在此,我也代表中國高校影視學會表態,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希望藉助這樣的平臺為我們全國的影視學者提供一個最好的學術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交流匯集的平臺和家園。

在我們論壇和年會即將正式開場之際,我再次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各位的積極參與和光臨表示感謝,也特別感謝我們的會務工作者、老師和同學們,特別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諸位領導和同行們、朋友們、老師們、同學們,對本次論壇和年會積極的參與和熱情的支持,也感謝我們的學術同行、媒體同行,《文藝研究》《藝術評論》《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現代傳播》《電影評介》《藝術學研究》《影視文化》等各家學術媒體、學術平臺對我們的熱情鼓勵和支持!最後祝我們的論壇和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 4114RWL

相關焦點

  • 胡智鋒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6月3日上午,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幹部宣布會議,會上宣布胡智鋒同志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以及市委組織部、市委教育工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全體中層幹部,學術委員會、教代會負責人參加會議。
  • 胡智鋒履新北京電影學院,主持工作
    今日上午,原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胡智鋒教授,履新北京電影學院,任職副書記、副校長並主持工作。胡智鋒,1965年生於山東萊州,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曾任教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2014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遊學哈佛。1988年開始任教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
  • 胡智鋒校長在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開幕式致辭
    非常高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評論周還沒有落幕之前,我們再次掀起了一個新的學術高潮,這就是我們今天舉辦的「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主辦方之一的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向本次論壇年會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祝賀!特別要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多位影視學的學者、學子的熱情參與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歡迎與感謝!
  • 影視史學的多元形態與活力——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在京召開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本屆年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設立了主論壇,同時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和廣州大學設立分論壇,在北京和廣州兩城三地同時舉行。廣州大學分會場參會者通過網絡連線方式一併參與了年會開幕式及主論壇環節。
  • 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開幕式致辭
    胡智鋒(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2020年11月14日尊敬的祝東力院長,各位前輩、同行、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評論周還沒有落幕之前,我們再次掀起了一個新的學術高潮,這就是我們今天舉辦的「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
  • 主論壇:影視史學的多元形態與活力 ——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盛大開幕
    2020年11月14日,「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歷史、現狀與未來」高端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影視史學年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盛大開幕。出席本屆年會的嘉賓有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祝東力研究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酈蘇元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胡克教授,北京電影學院陳山教授,北京電影學院鍾大豐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研究員,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陸弘石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高小健研究員,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田秋生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教授,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王海洲教授
  • 北京電影學院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盛大舉行
    8月26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作為北影節十周年之際的主論壇之一,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承辦。
  • 北京電影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圓滿舉行
    胡智鋒校長回顧了北京電影學院辦學七十年的崢嶸歲月,把北京電影學院波瀾壯闊的70年概括為五「風」:紅色風韻、專業風範、時代風採、國家風度、國際風尚。紅色風韻是學校鮮明突出的底色。中國共產黨創辦的電影事業的奠基性人物齊聚學校,將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帶進學校,使學校得到了紅色文化的深刻浸染,成為黨和國家可以信賴的藝術教育平臺。專業風範是學校引以為豪的特質。作為黨和國家主辦的唯一一所電影專門高等學校,學校歷來被譽為「電影人才的搖籃」。時代風採是學校卓然獨特的魅力。
  • 北京電影學院校慶 來了半個娛樂圈
    10月17日晚,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光影盛典」紀念晚會在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舉行,晚會現場揭曉了北京電影學院第二屆「學院獎」和70年電影教育「金燭獎」獲獎名單,以表彰70年來為新中國電影教育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2019年度優秀校友作品。
  • 獨家直播北京電影學院70周年,快手+影視的三重想像
    頒獎禮晚會上,北京電影學院重啟了中斷28年的學院獎。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錢軍在校慶日上午的電影教育論壇上發表致辭,表示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守正創新,堅持開放引領,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卓著的努力,著力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電影教育道路。總結北京電影學院七十年,胡智鋒校長用五個「風」來概括。分別是:紅色風韻、專業風範、時代風採、國家風度、國際風尚。
  • 我校承辦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
    該論壇作為北影節十周年之際的主論壇之一,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承辦。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盛大舉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二級巡視員,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董明,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胡智鋒教授,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韓曉黎會長,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張偉所長,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節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尹鴻教授
  • 回望80年代中國電影的探索與超越,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在北京舉行
    回望80年代中國電影的探索與超越,第九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在北京舉行 時間:2020.10.2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北京電影學院_中國網教育|中國網
    北京電影學院三維動畫與遊戲數字研發中心   北京電影學院影像動力工廠學科建設北京電影學院2003年我院終於成功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立了電影學博士點,並且新增了「美術學」和「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碩士點   北京電影學院現有教學單位8個系,6個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礎部,共計16個教學實施部門。
  • 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電影產業大師課」
    2019年5月21日,由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主辦的「電影產業大師課」第11期講座在北京電影學院成功舉辦。本次講座邀請到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城市影院分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北京電影院聯盟理事長、原UME影院集團CEO陸遙老師以「說說電影院的那些事」為題,就放映業在電影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中國電影放映業(影院端)近五年發展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市場現象、票價制定模式、影院科技以及影院經營理念等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陸遙老師首先肯定了放映業在電影產業中的重要作用。
  • 新華社《新華視談》欄目對話北影校長胡智鋒:電影人才如何培養
    北京電影學院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在建校七十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優秀的電影人才。優秀電影人應該具備哪些素養?如何提高電影人才綜合素質?近日,新華社《新華視談》欄目對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進行深入訪談,共同探討電影人才的培養戰略。
  • 關注未來 北京電影學院開辦"電影產業大師課"
    「電影產業大師課」是由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主辦,國家電影智庫、中國電影產業研究院、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聯合協辦的系列主題講座活動。以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青年教師及行業內外相關人士為主要授課對象,邀請來自電影業界、學界和國家行政主管部門的專家學者走進課堂,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交流。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中國的影視教育,我...
    ■ 胡智鋒:我最關注的就是影視教育的未來,影視教育將走向何處。我的演講主題是關於面向未來的戲劇影視學科發展創新的一個思考,這個學科面向新的時代、新的環境,將面臨怎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有怎樣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這個可能是我重點要表達的。
  • 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成人高考招生簡章北京電影學院的成人教育創建於1987年,是由國家教育部批准的成人學歷教育機構,由繼續教育學院組織開展。(一) 北京市成人高考報名:北京市成人高考報名由北京教育考試院及北京市各區縣成招辦負責組織。報考本院的考生必須經過北京市成人高考考試。相關招考信息請關注北京教育考試院官方網站。北京教育考試院網址:www.bjeea.cn 或 www.bjeea.edu.cn。自2020年起,考生報名參加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試,京籍考生須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
  •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附中朱瑩瑩、王藝龍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附中朱瑩瑩、王藝龍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作者:新聞中心 來源:北音新聞中心 點擊: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13日摘要: 近日,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附中(北京市現代音樂學校)捷報頻傳,繼蔣依依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常家寶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之後,北音附中
  •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2019屆商業攝影本科畢業展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2019屆商業攝影本科畢業作品展 Undergraduate Photography Exhibition2019屆商業班     仲夏畢業之季,終於迎來了我們翹首以盼的攝影學院15級商業本班的畢業作品展出。在這場以飽滿的影像張力交織而成的視覺饕餮盛宴裡,我們看到的累累碩果既屬於每一個學生的勤奮努力,也屬於北京電影學院的孜孜教誨;在這場天馬行空的視覺旅行中,既是學生們腦洞大開的影像探索和創作體驗,也是他們嘗試與社會接軌、彰顯商業氣息的本能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