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願望,
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痛痛快快地活著、充滿歡樂地活著,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盡情享受地活著。
簡單來說,就是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有錢,他能夠非常富有,他能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他想去旅遊就要去旅遊,他希望過得非常的富足,非常的豐富,儘可能的豐富。
這種願望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它是來自心靈深處那種渴望拓展經驗的原始驅動力,他渴望自己的經驗是更擴大的,沒有人願意只呆在一個狹小的房間內,每一個人都願意經驗更廣闊的天地,這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在這個物質的世界當中,在這個娑婆的世界當中,你需要經歷更廣闊的天地,你需要很多的條件,需要money,需要錢,需要很多的除了錢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條件,需要人,需要很多其他的儲備的條件,都需要。
而這一生,你的這一生分配給你的能量,分配給你的財富,分配給你的資源,似乎是有限的,這些被分配給你的東西似乎在一開始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似乎它是被某種力量分配好的,它不是無限制的在提供給你。
古人把這種來自整體的分配稱作業力的現象,它來自整體,它來自你的曾經,也就是說,曾經的那個你與曾經的整體有過怎樣的互動,決定了現在的你與現在的整體會有怎樣的互動。
當一個曾經的你幫助過這個世界的時候,幫助過很多其他的人的時候,那麼在某一個時間成熟的片刻,那些幫助會再次回到你的身上,而這些幫助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非常精確的。
你曾經幫助一個人擺脫了精神的困擾、擺脫了心靈的困擾、擺脫了思想上的困擾,也許在那個果實成熟的時候,你也會獲得另一個來自精神方面、來自思想方面、來自心靈方面的幫助和啟迪。
如果你幫助了一個人,或者幫助了很多人獲得了食物,獲得了生活的所需,那麼在未來的某一個片刻也許有很多生活的必需品會自動的來到你的身邊。
也許你幫助了很多的生命擺脫了死亡的威脅,忽然,你會發現在某個時間點上,在你的某一生忽然神奇的被分配到了更多的生命能量,這個人天生體質就特別好,不容易生病。
這些回應並不是某一個人在安排,這些回應是來自宇宙的物理法則,它完全是數學化的,它不會有任何的差池,你一定是做了一些什麼,才會有同等級的回應,而你現在做了什麼也會在未來獲得相應的回應,這個原理本身很簡單,非常簡單。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果法則,這是真實不虛的能量守恆法則。
延伸閱讀:
科學解釋因果律(劉豐)
劉豐老師說因果律
很多人認為因果是迷信是個概念,除非這件事真的示現在我世界裡才會相信。那麼我們用科學來解釋因果。
因果是什麼?在三維空間裡,因果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就像我打這個手,打得越重我手越疼。因果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與反作用同時發生,我打手的時候就疼。
但是到了更高的第四維空間,因果的作用與反作用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一定作用於同時,不是有因馬上有果,時間是拉開的。但是有因必有果。
我們遇到的任何事,一定有前因。一般人在現實中遇到什麼遭遇,會覺得憑什麼讓我遭遇這個不公平的事,而了悟因果的人會長籲一口氣:我終於又還了一大筆債。
所以真正了解因果的人,他會觀照自己,不要輕易造因。所以眾生畏果,修行人畏因,他不怕果,因為那都是以前的作用力現在產生了反作用力,所以果報出現時他有一種釋然。
所以在人際關係中遇到的種種障礙,都是這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讓我們成功的是什麼?分分鐘保持心情愉快。這是關鍵,能讓我們把握機會甚至超水平發揮。當我心情不好,機會來了我不一定看得出來,抓到了也只能發揮百分之二十三十,機會就浪費了。
分分鐘保持心情愉快,可以通過心態的調整來實現。心態是你的人生社會經驗和心理的自我調適所達到的,這是心理學的說法。但這只能讓你面對一般的挑戰,面對一些經歷過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遇到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還是可能過不去。只有心念有對生命的真知灼見,建立起對因果律的認同,那麼,即使這件事你沒經歷過,因為你篤信因果,雖然沒經歷過,但你知道自己就是在還債。
所以這個事情不是說你自己有多偉大,而是你一下把自己給解放了。否則你在這種糾結的心態裡辦事,你又會壞事,又犯錯,所以叫禍不單行。因為你心情不好,你去處理任何事都有可能加重這個事情,或者造成另外方面的傷害。
所以我們在當下的現實生命中,第一是忍,真正能夠忍。第二在忍的當下轉念,轉念的時候你要有人生的這些智慧去看破事情,比如因果律。我們是靠智慧在更高的層面去化解問題,而不是在三維空間裡解決問題。我們在三維空間解決問題是能量的平行轉換,這種轉換最後的意義不大。你只有到高緯度的空間,在投影源裡去化解問題,這個問題才真正地被解決。這其實就是一個消業的過程,那一瞬間的當下就得到提升。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善護念,要隨時觀照身語意,這樣就讓我們的能量隨時保持在正向的狀態,你保持在這樣的狀態,根本不用關心能量下一步在哪裡,它一定是不斷提升向上的,帶來的是喜悅。
所以因果不只是佛教的概念,而是宇宙的定律。比如《聖經》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因為你的念頭,你的信念,這種不斷的重複就會吸引到相關的人事物。所以我們要注重我們的身語意,如果我總是說「賺錢好辛苦」,那麼我賺錢就真的很辛苦。這就是因果,我植入的種子,在我的心識田裡面發芽開花結果。
所以,看所有的事情,都要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就能時刻充滿喜悅美好。提升一個維度看事情,你會發現,很多煩惱和你根本沒有關係。
=================
【靜心禪修】個人微信號:ptleaf
分享禪修智慧,體悟自在人生!
關注【靜心禪修】,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禪意生活系列產品,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