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王大錘張振鎖」的這個熱搜的助攻,也許很多人就會漏掉網絡劇《鳴鴻傳》。
這部由白客、張亮、陳都靈主演,講述技術宅神捕頭與戲精附體小混混在相愛相殺中遭遇種種奇葩案子,並且解鎖前世故事的武俠喜劇,於9月20日在愛奇藝上線。
在如今大魚爭鬥,小魚搶食的影視生態鏈條裡,題材多樣,大IP、大演員、媲美電影製作的影視劇層出不窮。這部既沒有大IP,也非大明星的網絡劇,《鳴鴻傳》的存在感實在薄弱,豆瓣至今也未曾開分。
儘管它的出品方是萬合天宜,一個曾經叱吒在網生影視領域裡的佼佼者。在網絡劇尚未崛起還在萌芽之初時,就已經創造了20億點擊量、收穫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作品,並推出叫獸易小星、白客、劉循子墨、張本煜等藝人的初代影視公司。
2013年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2015年卻沒能固守住一方城池,電影圈裡碰的「頭破血流」的獅子,在養傷十個月之後,再回來境遇已遭大變。
視頻平臺的「資本戰」中讓它丟失了創造下一個IP作品的能力。見證網絡劇蠻荒時期的萬合天宜,到如今也成為了一塊網生影視三疊紀發展時期裡的「活化石」。
蠻荒期
如果給網絡劇發展劃分一個紀元年代的話,那麼「年」一定不會是最好的計算單位,因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徵戰起落,造就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式。今天你還在高臺上大談戰略格局,後天也許就會被併購重組,吞進更大的魚腹之中。
視頻網站的大幕於2006年正式拉開。
以2006年胡戈創作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為起點,這個視頻惡搞的短片,迅速傳遍網絡,視頻分享理念在網際網路上興起。正是這一年,德國世界盃足球賽首次被允許以網際網路播報,東方寬頻獲得此次賽事網絡數字傳播版權,網絡視頻產業商機初顯。
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在國內迅速火熱起來,中國的視頻網站也大量湧現。據資料顯示,在這一年中包括土豆網、博客中國、博客天下等200多家網站積極效仿YouTube模式。同年新浪網、搜狐、QQ、百度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視頻業務。
經歷、搜索、博客紀元之後,視頻網站在這一年睜開了網際網路的眼睛。
此時的土豆網也還沒有和優酷合併,成立時間也才1年左右。也是在這一年,萬合天宜現任CEO範鈞在當時創始人王微的邀請下加入土豆網,創辦了土豆廣告銷售部,並認識了當時擔任製片人的柏忠春和土豆第一播客「叫獸易小星」。
一直到2012年8月優酷和土豆合併時,網絡劇仍然沒有興起。這是在這一年,搜狐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三方達成協議,在版權和播出領域實現資源互通。在更早的2011年,騰訊、百度、網易已經開始了開放平臺策略,網際網路不緊不慢的搭建好每個細節,將個體連結到個體,一張大網還在編織。
雖然此時網生影視的基礎渠道也逐漸被視頻網站搭建完成,但在內容上微電影、UGC內容正流行,真正的網絡劇數量卻是極少數,更別說新銳的影視公司了。視頻網站林立,網生影視還沒有集體邁入工業化製作階段,尚處於蠻荒時期。
起高樓
2012年到2013年,視頻網站格局變動,優酷土豆合併,愛奇藝也和PPS合併了。渠道合併同時,版權競爭也在加劇。電視劇、綜藝節目、電影版權費用頗高,自製劇成為視頻網站的選擇。
2011年土豆網上市,範鈞選擇離開,並在2012年的1月和柏忠春、叫獸易小星一起創立了萬合天宜。發現網生影視商機的他們,在2013年聯手打造了短劇集網絡劇《萬萬沒想到》,一經推出,一炮而紅。
和以往幫客戶做定製劇、微電影時候的廣告模式不同,這部《萬萬沒想到》是萬合天宜歷經業務調整之後的作品,它是萬合天宜將製作團隊與創作團隊分開之後,以影視劇為基礎推出的品牌,並以此推出了自己的藝人。
《萬萬沒想到》在當時區別於微電影形式,這種敘事節奏快速甚至是帶點鬼畜屬性的新品種,以碎片化的無釐頭式搞笑,短平快的表現手法很快獲得了90後這批網絡原住民們的喜歡。
優酷上的數據顯示,前兩季的單集播放量達1億多,超過現在很多網劇的整季播放量,視頻下面的評論中經常出現一個新奇的詞彙』周指活』(意即每周指著你活) ,甚至有人在知乎上問出「叫獸易小星將來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周星馳」這樣的問題。
「我的生涯一片無悔,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巔峰」等經典臺詞開始廣泛流傳。
在「屌絲文化」「喪文化」「草根」盛行的當時,這個目光呆滯、眼角下垂,擁有屌絲型人格、嘗盡生活各類打擊卻永遠不屈不饒的勵志人物,突然之間成了千萬人的心頭好。
「王大錘」成為了一個網絡符號,以自嘲、吐槽、戲謔諷刺的標籤連同背後的推手萬合天宜,一起躍入大眾視野。
緊接著,萬合天宜推出《萬萬沒想到》第二季和《報告老闆!》系列,也收穫不錯的成績表現。《萬萬》系列大獲成功後,萬合天宜迅速將網絡喜劇確立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高科技少女喵》《學姐知道》《名偵探狄仁傑》等作品也在2014年左右陸續推出。業內將萬合天宜推崇很高,認為他們就是行業標杆。
此時,愛奇藝還在為它的兩部自製劇代表作《靈魂擺渡》和《廢柴兄弟》頒獎,搜狐視頻也剛剛宣布準備進入「自製元年」,視頻網站真正重視起自製劇,加大扶持力度,網絡劇似乎就要甦醒了。
末班車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2015年。
《萬萬沒想到》第三季在2015年2月上線,豆瓣評分從第一季的8.2跌到6.1,萬合天宜「衰敗說」自此開始,「每況愈下」「敷衍觀眾」「曾經的萬合團隊一去不復返」等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直到《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的上映。
儘管當年這部大電影攬獲近3億票房,但於加上宣發費用超過7000多萬成本的院線電影來說,萬合天宜賺了。
不過這個「賺」字背後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它讓早年因為萬合天宜網劇風格聚集起來的粉絲們,走散了。
以短視頻起家,在網絡劇初期階段,以密集的笑點、快節奏的劇集吸引網絡用戶注意力的段子劇為主,憑藉快餐式內容走紅的萬合天宜,並不具備講電影的能力。
導演叫獸易小星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這部《萬萬沒想到》大電影讓他「遭遇了從業以來的最大負面聲量」。就連人們也普遍認為,這部電影讓萬合天宜在內容製作上的缺點,向大眾袒露無疑。
2015年底上映的《萬萬沒想到》大電影正式成為了萬合天宜作品的分水嶺,一半是「神話網劇」的盛名和幕後團隊的驚豔才情,一半是「江郎才盡」的指責和主創藝術水平的「唱衰」。
也正是在這一年,國內網際網路影視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年網劇上線379部,總播放量達274.5億,《盜墓筆記》《無心法師》《靈魂擺渡》《他來了請閉眼》等一大批製作精良的網劇作品迎來口碑和流量的雙豐收。
同年,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騰訊在一個月內相繼成立企鵝影業和騰訊影業,著手布局影視和自製劇行業。網劇之爭、網絡平臺之戰儼然已經上升到網際網路產業布局的層面。資源、資金和人才大量湧入,越來越多的傳統影視人參與其中,網劇競爭變成了金錢、創意和審美的多方鏖戰。
曾經紅火的輕型迷你網劇不再受大眾喜愛,低成本網劇的空間也愈加逼仄,萬合天宜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行業爆發中顯得無力招架,後來幾乎長達十個月出離觀眾的視線。
網劇頭牌,再回來時終究沒能趕上離開網絡劇蠻荒時期的這趟末班車。
再啟程
《鳴鴻傳》還未上線之時,萬合天宜的工作人員就通過自身的媒體資源將這部劇推薦給媒體,並向大家透露,這是萬合天宜的一部大製作劇集,和以往製作的作品都不一樣。言語之間,萬合天宜似乎也寄希望於這部作品能夠給公司帶來一次機會,或者一種曝光。
但今年影視大盤趨冷,爆款劇難出。網絡劇《鳴鴻傳》身在其中也受到影響,空有鴻鵠之志,卻無鳳鳴之聲,播出熱度並不高。觀眾的注意力還是在《如懿傳》,以及《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橙紅年代》這類天生就帶著聲量的劇集身上。
內容上,以白客和張亮、陳都靈領銜主演的這部劇被觀眾吐槽看到了《大話西遊》《武狀元蘇乞兒》之類的橋段。但在劇情上,女主白天黑夜兩種人格,一邊堅貞不移的喜歡名捕沈十三,一面又對劉星雨放不下,吐槽男女主沒有CP感,但男主之間倒是有「組CP」的嫌疑。題材上,武俠劇中卻又摻入玄幻的元素邏輯難以服人,更質疑30集的內容卻要用50多集,劇情拖沓。
播出平臺上,《鳴鴻傳》選擇了愛奇藝。但是今年,愛奇藝接連上線3檔S+級綜藝,之後又相繼上線《中國音樂公告牌》《奇葩說5》以及由「偶像」衍生出的一些新項目。劇集上,愛奇藝PC端沒有佔到最優位置。
況且同檔期還有《舌害》《涼生》《橙紅年代等》等,這類似乎更具有網劇蓬勃期屬性的作品,《鳴鴻傳》不是唯一的選擇。
實際上,這並不是萬合天宜繼《萬萬沒想到》大電影「元氣大傷」後的再嘗試。去年6月,《萬萬沒想到》原班人馬集結的《萬能圖書館》開機,叫獸易小星甚至因為這部劇減肥成功了。
《萬能圖書館》講述的是六位性格迥異的青年因為一枚神奇的書籤,在圖書館中遭遇許多離奇事件,從而開啟了一段神奇冒險的故事。
該劇在今年3月於優酷播出,但播出之後就有部分網友,質疑這部劇仍然是叫獸易小星網劇蠻荒時期的拍法,更有激進的粉絲在豆瓣評論區直言:「叫獸你什麼時候才能拍好長劇情片?」
老將軍
與其說叫獸什麼時候才能拍好劇情片,不如說萬合天宜仍然固守著輝煌時期時對內容理解的法則。
當更專業的影視製作公司進入這個行業,帶來大量的劇集作品,它們的製作水準相比早期網絡劇更精良,也更高級。在更高製作規格的影視劇面前,萬合天宜顯得有點小打小鬧了。
觀眾在嘗夠了博關注的段子劇帶來的快餐愉悅感之後,「審美疲勞」不可避免。付費市場的用戶,對內容更挑剔。價值觀獲取、身份認同、以及比肩電影製作水準已經是基本需求,五毛特效成為過去式了。
同時,面對快手、抖音等UGC內容端的虎視眈眈,萬合天宜也不具備抵抗能力。在UGC和PGC兩頭夾擊下,觀眾可以做更多選擇的時候,萬合天宜不復以往,早已不是觀眾的唯一,它也進入了被選擇之列。
萬和天宜需要的是講故事的能力和專業的影視人才,以及必要的「斷舍離」。
緊緊攥著「萬萬時代」IP,沒有及時推出好下一個成熟IP品牌的萬合天宜,面臨的是內容的困境,也是人才困境。曾經參演電影綜藝的萬合天宜藝人們,也輾轉在不同的影視劇作品中,逐漸被主流影視邊緣化。
一個6年前被冠以網劇頭牌,被眾多網生內容公司視為榜樣的獅群領導者,6年後成為了一個被人質疑「尚能飯否」的遲暮將軍,在網絡影視工業體系整體提升後的今天,被禁錮在「頭部戰場」的熱鬧之外。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