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麼一類人,高的被稱為電線桿,矮的被稱為小不點,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瘦。他們好像天生就很難長肉,貌似每天各類油炸食品或者各種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對他們也無濟於事,逢年過節親戚朋友的第一句問候總是:你怎麼又瘦了,多吃點呀。如果你是這類人請花兩分鐘來了解一下你的身體情況。
瘦子在健身領域被稱為外胚型體質,這類人特點是骨架偏小,並且骨頭很細,很多瘦人由於很難增重他會將原因歸咎於腸胃吸收不好,吃下去的東西都沒有吸收,尋找各種方法去調節腸胃。其實這種體質是由遺傳決定,父母雙方如果都比較瘦,尤其是母親,你的舅舅如果就是一個比較瘦的偏外胚型的人,那麼你大概率也會是一個瘦子。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你沒有任何腸胃疾病,只不過你的身體本就如此。
這種外胚型的基因它偏好於不生長,不管是肌肉或是脂肪身體都不太喜歡生長,就是生長欲望低下,在自然條件下,就是你正常的作息工作飲食下,外在表現就是好像吃下去的東西不吸收,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好像,但其實你的身體是有能力去吸收生長的,這種能力需要被激發。日常生活對於瘦人來說,身體自身判斷不需要太多肌肉就可以維持每天的正常身體活動,那它就偏向於不生長,同時這種基因會誘導食慾,瘦人每天的攝入熱量如果不是刻意增加,基本上維持在較低水平,瘦人瘦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吃得少,外胚型基因只不過是誘導了食慾。
瘦人也許會說我感覺我吃的挺多的呀,但也沒有長肉啊。這隻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感覺可能有偏差,而且差得多,感覺吃了一頭牛其實可能就多喝了一袋奶。第二可能他某一天或者一段時間確實吃撐了,但是這種超量攝入並沒有持續,一天吃不了個大胖子,沒有長久的堅持,所以也無法增重。
下面我說一下瘦人如果長期攝入過量熱量身體會有怎樣變化。第一種就是光吃不做力量訓練,如果瘦人能這樣堅持下來半年後,他會增重,但他的四肢幾乎不會有太大變化,不會胖多少,但肚子會比較突出,也就是脂肪增加的速度遠大於肌肉,這種人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我們稱為瘦胖子,出現這種體型的原因是雖然他是外胚型,但食慾比較大,也就是外胚型基因沒有抑制他的食慾。第二種就是吃加力量訓練,這樣半年後你就成功增肌了,但這個計劃的難點在於在力量訓練的前提下,持續長時間的吃更多的食物,下次我會詳細說一下瘦人的飲食安排,關注我下次接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