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新成:每一個角色都是磨練演技的過程

2020-10-22 娛樂圈梗姐

不得不說,本哥真的好忙啊!

約採訪兩次,等了兩個多月,終於能夠和他通了一個電話。

接通電話的那一刻我是有點愣住的,聲音是張新成的,但是狀態完全不像他。劇中的他活潑開朗、甚至有點皮,總是喜歡開玩笑,非常孩子氣,誠如《以家人之名》裡的賀子秋,無論在片場花絮還是在正片中,總能看到張新成鬼馬的一面。

不過,電話另一端傳來的低沉男音,卻是沉著冷靜,甚至有些疲憊的。不過在後來的採訪中,梗姐也了解到,本哥很容易被角色影響,看來如今他在拍攝的角色並不是一個輕鬆愉快的性格。(小小透露一下,是古裝劇哦~)

短短半個小時的談話,本哥非常照顧我的感受,每一個問題他總是會回答得很飽滿,可能是怕氣氛尷尬吧~張新成給人的感覺正如鏡頭裡的印象,總是情商高,喜歡照顧別人的情緒。



梗姐:賀子秋這個角色和你以往塑造的角色類型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新成:賀子秋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是沒有感情線的,然後他比較純走生活流,最大的不一樣就是非常貼近生活,非常自然的路線,這個人物相對來說兩面性比較大;其次最大的不一樣,就是這個角色很像我們生活中的人,比較真實,相對以前演的角色可能賀子秋更讓大家覺得親切,這也是我接演這個角色的原因。


梗姐:你的工作室也是《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出品方之一,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投資這部劇呢?

張新成:一方面就是覺得很想嘗試一下,因為以前沒有做過;還有一方面就是喜歡這個戲,想要投資看看結果,更多的是吃螃蟹的心態。(哈哈哈哈哈)

梗姐:跟以前純粹當演員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新成:沒有什麼不一樣,該怎麼拍還怎麼拍,該被虐還是要被虐。


梗姐:有沒有為賀子秋這個角色設計一些小細節?

張新成:這個角色我演的時候完全沒有設計,但我會將賀子秋的很多特質放大,比如原來劇本上可能沒有現在呈現的那麼好玩,我會即興發揮一下。比如跟李尖尖表白那場戲,正常到李尖尖進屋就結束了,但導演沒喊卡,我就要接著演,然後我就說「海燕你鞋沒拿」,結果大家覺得這句臺詞特別好玩。

還有我跟龍龍(宋威龍)有很多場戲都是即興加的,比如會心一笑啊、對視啊,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都是我們即興發揮,我們都是順著情緒來演。

梗姐:其實你在劇中表演的是兩個時期的賀子秋,高中時期和成人回國後,你如何表現這兩個時期的人物狀態上的不同呢?

沒有刻意地來設計,因為如果設計過多就會不自然。我覺得這點編劇老師很厲害,劇本描寫賀子秋描寫了兩個不同的狀態,賀子秋高中的時候過得很順,在李爸和凌爸的照顧下,還有跟李尖尖、凌霄一起生活的時候是很幸福的,在那段時間是比較順風順水,是像正常完整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所以臺詞也比較少年氣。長大後他經歷了很多,反而大家以前在高中的時候賀子秋可能沒有那麼衰,所以大家會覺得是有一定反差的。


Miss 麻:這是一部關於家庭的戲,戲裡的「家人」們在戲外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張新成:跟戲裡一樣,這部戲大家都沒有在演,都是很真實的,戲裡和戲外是一樣的狀態。因為你無法去評判生活中的哪個人「活」得有多好,因為大家都是真實的狀態, 在劇組相處什麼樣在戲裡就是什麼樣的。

梗姐:尖尖、子秋和凌霄不是親兄妹卻勝似親兄妹,子秋與尖尖相處的過程中是如何把握尺度的?

張新成: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討論過很多次,因為賀子秋和凌霄必然要有區分,我為了要把兩個角色區分得大一點,所以我有時候會把「喜劇人」的效果放大,情緒要稍微外化一點,因為凌霄本身是隱忍的。對於李尖尖的感情上也如此,凌霄對於李尖尖無疑是「愛」,而且他也覺悟得比較早,那賀子秋對於李尖尖是什麼?我做了最大的區別化就是往親情上去找,其實賀子秋並沒有明白愛是什麼,他只是需要這麼個人。賀子秋可能是個比較晚熟的孩子,他是很孩子氣的,他需要別人不拋棄他,所以他的心結在於原生家庭的完整,而不是對於李尖尖的愛。李尖尖對我好,我就要對她好,但這並不是出於愛,後來他誤以為是心動的感覺,但發現那都是他的錯覺,這是我個人的設計。


梗姐:還記得你進組拍攝的第一場戲是什麼嗎?(《以家人之名》)

張新成:第一天先拍的出租屋的戲,應該是我跟凌霄在出租屋裡,他收拾衣服剛搬進來,我們在討論李尖尖有男朋友這件事情。

梗姐:所以是先拍的後來長大的戲嗎?

張新成:穿插來的,導演會考慮我們的情緒,而不僅是卡場景,導演會合理安排,讓狀態保持更好。我覺得這點特別好,特別開心,拍幾天室內拍幾天室外,這樣分散拍也不會覺得無聊,所以每天都拍得很開心。

梗姐:最近播出的幾集裡你有很多場哭戲,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當時這幾場哭戲的拍攝是很密集的嗎?你有沒有一些拍攝哭戲的心得或技巧?

張新成:不是一起拍的,導演比較考慮我們的感受,再加上景確實不在一起。所以我們凡是重場戲會隔一段時間,要自己消化一段時間,如果一天全演感情戲的話就很難啊。分開演也很難,因為怕接不上情緒,比如我還賀梅鏡子,然後出來騎著摩託車哭,這兩場戲就是隔了一周才拍的,就會想一些當時的情緒,導演特別照顧我,他也不多說一些什麼,就是讓我自己醞釀,他抓拍,什麼時候情緒有了,再把那個效果最好的片段剪進去。


大家可能有個誤區就是覺得哭戲很難拍,其實我覺得哭戲沒有那麼難, 其實更多的是演隱忍很難,因為哭戲是外化的,很讓我感同身受,所以也不用想太多,順著他的情緒來,可能做了一些小的設計,比如在哪句話的時候應該到什麼情緒,哪句話應該以什麼方式去說,這是個小細節,但是基本上說完一遍之後只需要記住情緒,也就是先搭一個框架,等到真正演的時候就推倒框架,所以是一丁點的設計加當下感受。

因為我不太會「借情緒」,所謂的「借情緒」就是聯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感受,我只會就著當下這場戲給我的刺激和感受,在編劇老師的基礎上發揮。


梗姐:還記得第一次拍哭戲的經歷嗎?當時會覺得很困難嗎?

張新成:第一次拍哭戲是在學校了,那個時候老師會教我們一些釋放的方式,在舞臺上真正放鬆了,情緒自然就來了。演感情戲就是別想太多,越想太多越哭不出來,我的訣竅就是不要想太多,不要想有人在拍你,也別想該如何演,順著情緒、順著感受就好了。

梗姐:回顧《以家人之名》,個人有沒有覺得哪場戲沒有拍好留下了遺憾?

張新成:其實人有時候很奇怪,太完美的東西不會覺得是好的,我現在看到覺得不完美的東西也不見得我現在會做到更好。


梗姐:你演繹過很多的角色感覺都是比較「皮」、開朗的個性,這和你生活中的性格是否很像?在選擇劇本的時候是因為這些角色比較適合現階段的你嗎?

張新成:其實我也分不清我生活中什麼樣,我會因為戲的角色有不同的情緒,演一些開朗的角色我也會很開心,生活中我也會很放鬆。但是演多了也想改變,不過接到了不活潑的角色心情就會跟著壓抑,他會影響我生活中的情緒,所以我也不清楚我生活中究竟是什麼樣的,每部戲都會對我有影響,我可能是個比較複雜的人。

梗姐:《蝸牛與黃鸝鳥》裡你飾演的李臻言有很多彈鋼琴的戲份,你本身也有鋼琴基礎,所以劇中彈琴的戲份是親自上陣的嗎?有為這個角色做過一些什麼準備?

張新成:是我自己彈的,我要背譜,因為什麼階段彈什麼畫面要對得上,就算最後用的不是我的聲音,也得把每個鍵子對準,情緒要到位,至少要大差不差。你才能更像一些,而且要知道這個樂曲表達得是什麼,情緒要做到位。

這個角色其實演得也很放鬆,因為導演不希望表演。當然我生活中也不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李臻言的臺詞就已經表達出了情緒,當我讀到那一句臺詞的時候,我說出來是什麼樣,那麼這個人物的狀態和性格自然而然就出來了,所以真的不用做設計。因為臺詞和行動已經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了,不同的人喜歡在睡覺的時候關門,有些人不喜歡在睡覺的時候關門,跟著劇本的設計去做,已經形成了不同性格的人了。


梗姐:你在中學的時候就讀北舞附中,走藝術這條路是自己的選擇嗎?

張新成:對,是我自己的選擇,因為我如果選文化課的話可能上不了什麼好大學。也可能學的比較枯燥,所以我在想我是不是要學點別的,我又很喜歡跳舞,所以就去考舞蹈學院了。

梗姐:上半年播出的《冰糖燉雪梨》裡你有很多打冰球的戲份,你也說過訓練的過程比較危險,那麼接拍這部戲的時候有過猶豫的時候嗎?

張新成:我本來就挺喜歡滑冰的,就接了這個戲,應該在一個自己還沒有完全到中年的時候演一個稍微還有點挑戰的角色。

開拍前冰球訓練的話差不多兩個月左右吧,每天都上冰,其實真的開始拍的時候才進行了一個月的冰球訓練,然後開拍後又訓練了一個月,不拍的時候也滑拍的時候也滑。感覺又解鎖了一個新功能,每天挺有成就感的。


梗姐:感覺你最近播出的幾部劇挑戰都很大,你選擇劇本會有什麼標準嗎?

張新成:沒有什麼標準,只要好本子都會接,其實大部分對於好的評判是會有一個標準的。還有就是根據當時的心境,就覺得我挺想拍拍這個題材的,所以我選擇劇本很主觀。

梗姐:目前有沒有特別想要嘗試的角色類型?

張新成:現在腦海裡沒有一個想法,就覺得遇到了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演過的沒演過的都可以再演。

梗姐:很多人都說你是「全能」,這個頭銜會不會給你帶來一些壓力?

張新成:根據心情來吧,有時候覺得大家說你「全能」很高興,但也有時候覺得有壓力,因為大家說你「全能」就希望從你身上看到更多可能性,會把一個上線拉得特別高,我自己超越自己就會很難。


梗姐:微博上看你經常分享美食,平時很喜歡做飯嗎?不拍戲的時候會喜歡做些什麼呢?

張新成:做飯這件事情還沒有什麼天賦,看心情,心情好了就做一道自己想做的菜。不拍戲的時候想要嘗試新事情,去沒去過的地方逛逛。

相關焦點

  • 張新成:一個「角色粉」比本人粉絲多得多的boy!
    而那些有演技卻沒有粉絲的演員怎麼辦呢?給這些有粉絲的主角們打醬油唄。雖然現在的電視劇選角基本按照粉絲基礎來說話,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算是配角,但只要你演技好,觀眾還是會通過電視劇看得出來的,比如張若昀,再比如今天要說的張新成。
  • 張新成:一個「角色粉」比本人粉絲多得多的boy
    劇中,林楊一直都在餘周周身後,不管餘周周怎麼拒絕。其實仔細想想,林楊簡直就是一個「舔狗」、「跟蹤狂」啊,餘周周也明確拒絕過很多次的那種。但是因為張新成對這個角色的完成度很高,把人物的可憐和可愛都演繹出來了,甚至還蓋住了元仲辛原本的缺點,從而讓觀眾接受並喜愛元仲辛這個角色。
  • 專訪孫紹龍:對角色的尊重是磨練演技的不二法門
    回想起這一段,孫紹龍很平靜的回答道:「當你已經投入表演的時候,你就是那個角色,所以其他的對我來說已經已經不重要了。」鏡頭裡的他依然在吃,觀眾們看的相當過癮。為了能把角色塑造的更加生動、豐滿,孫紹龍會加一點自己的「小心思」。叼著一根棒棒糖或者添加一絲壞笑,營造各種「真香」場面。這些「二度創作」都令歐陽這個角色更加真實、可愛。
  • 不靠顏值靠演技的張新成,終於紅了
    媽媽一個人生下了他,但並沒有好好愛他。直到遇到李海潮和李尖尖,子秋的人生才有了愛的光亮。子秋這個角色應該是最符合以家人之名的意義,從始至終,他的一顆心始終鋪在李爸和尖尖身上,是最孝順的兒子也是最暖心的小哥。
  • 張新成炸裂式演技,盤點一個男演員的優秀演技,細節決定評價
    張新成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中可是每哭一次就會上一次熱搜榜的,大家對張新成的演技還是比較關注的呢。而且在這部劇中,也確實可以看到張新成那炸裂式的演技,要不然怎麼會讓觀眾們把張新成頂上熱搜呢?無論如何,張新成這樣的演員都是值得被挖掘被更多人發現他的閃光點的。
  • 本哥張新成:演技靈動自然,全網都在心疼他飾演的賀子秋
    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關鍵節點,都是相輔相成,每部戲都像鑰匙一樣緊緊扣在一起。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理想與敢去拼搏的動力,所以他的成功才讓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在那些別人為之稱讚的背後,是他日復一日的付出。
  • 從演技尷尬到演技炸裂,張新成經歷了什麼
    張新成哭戲絕了又一次上了熱搜。 「讓人特別有同理心」,「心疼賀子秋」「代入進去感受他的感受」 「演技炸裂,每一場哭的都不一樣」「情緒已經穿過屏幕打到我了」。「演技炸裂」形容25歲的張新成有可能是過譽,但賀子秋這個角色的刻畫確實是有層次的。
  • 《以家人之名》張新成是「特別出演」?戲外是一個「重要角色」
    但是這次再《以家人之名》中卻只掛了特別出演的名號,讓大家都滿臉問號。,風頭難免都被宋威龍搶走,不過戲外咱們的小哥帥度可是一點也不輸大哥啊!換上各種時裝為雜誌拍攝的時尚大片,簡直電到讓人無法呼吸,再問我一次選誰當老公,我一定選張新成!張新成這笑容~甜死我了!說他是韓國歐巴我都信,完全就是小清新花美男啊。
  • 張新成:演技派流量的迸發之路
    2:月光下的交換》《大宋少年志》,其餘72%均為青春題材作品,這五部作品雖然均為青春題材,但每一部都融入了不同的元素,呈現出了各具風格的差異性,《你好,舊時光》為「青春+校園」;《最強男神》為「青春+電競」;《蝸牛與黃鸝鳥》為「青春+勵志」;《以家人之名》為「青春+成長+治癒」。
  • 張新成首部民國劇引期待,與「凌爸」二次合作,女主顏值演技不賴
    而這部劇呢很有吸引力的一點就是張新成將首度挑戰民國角色,《光芒》是一部民國劇,這回張新成將首度出演民國青年,這一角色觀眾們那可是很想看了。之前張新成都沒有演過這一類的角色,觀眾們都覺得這次那一定要看了,肯定張新成又會給觀眾們帶來角色新鮮感,會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 以家人之名進入最虐劇情,張新成演技完虐宋威龍,網友:像念臺詞
    在我們平常看電視劇的時候,大部分觀眾會比較關注劇情,然而也有不少觀眾會關注演員的演技。如果劇中演員的演技不好,觀眾在看劇的時候就很難進入劇情,自然也難以被角色所打動。所以,每當一有熱播劇出現的時候,免不了有觀眾會對演員的演技進行討論。
  • 明明是個九五後,張新成為什麼被稱老幹部?
    在一個流量當道的年代,張新成明明顏值很高,卻依然能夠靜得下心來磨練演技,這才是他能夠火的根本原因。劇中,賀子秋是一個懂事的得讓人心疼的人物,在家人和朋友面前他總是表現得理性、樂觀、得體,所有的傷痛他都努力放在心底,獨自默默承受。賀子秋這樣一個層次複雜的角色就決定了張新成在表演的時候,絕對不能僅僅依靠臺詞來表現人物,必須通過一些微表情來讓觀眾感知這個人物的真實感受。
  • 連續三部上星大劇播出,演員張新成是怎麼做到的?|專訪
    《冰糖燉雪梨》中的「冰神」黎語冰、《蝸牛與黃鸝鳥》中的「鋼琴王子」李臻言以及《以家人之名》中的「小哭包」賀子秋,每一個角色都展現了張新成不同的「側面」。 自從成為了一名演員,張新成對自己生活中樣子的認知越來越模糊了。「其實我也分不清生活裡的我是什麼樣的,我會因為戲裡角色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緒,每部戲對我都有影響。」
  • 劉昊然,彭昱暢,張新成,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員都有哪些好作品
    #眼下娛樂圈男明星女明星都很多,偶像團體一個賽一個的多,新人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但是真正演技好,實力雄厚的男女演員不多。又或者很多實力派演員都不熱衷於炒作,他們只用實力說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員,他們都是誰,都有哪些作品。90後現在正是年輕的時候,正處於一個向上爬的時候,很多實力派男演員已經顯露出巨大的潛力和實力。劉昊然,彭昱暢,張新成,三位90後新生代演技派男星,他們幾乎是最好的代表。
  • 張新成被指角色同質化,多部劇大同小異,粉絲:理性看待角色
    對於演員來說在娛樂圈如果想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他的角色就一定要出眾有特點,否則很難讓觀眾記得。資源對於演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超高演技和顏值,資源跟不上也不會大火,但在影視圈卻有很多有著豐富的資源,只是飾演的角色看過去都是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
  • 以家人之名:宋威龍演技不如譚松韻張新成,知道原因後,情有可原
    演技炸裂,感染力強成淚點而除開譚松韻以外,「三兄妹」中令人意外驚喜的則是扮演賀子秋的張新成,雖然他屬於特別出演,並非男一號,作為中戲高材生畢業,演技是相當紮實的,劇中的人設和演技,都非常容易就能造成大伙兒的共鳴。
  • 張新成演技被贊,宋威龍依靠顏值
    相信最近不少網友都在追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分以上,開播之後熱度也是有增無減,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受到了網友的關注。在看劇的過程中不少網友還發現劇中隱藏了不少細節。作為投資方之一的張新成完全可以擔任男主,但是他並沒有在意番位,而是選擇適合他的角色。
  • 專訪卜冠今:「磨練實力」與「積攢人氣」同樣重要
    在新劇觀察與卜冠今對話的過程中,記者深切感受到了她待人接物的禮貌和對工作的責任心,也恰是這份細膩才使其詮釋的每一個角色都備受好評。與姜小果的相遇 「我覺得她對我來說像個朋友,她身上的很多品質和個性跟我是不太一樣的,我覺得我被她治癒了。」
  • 明星撞臉「動漫角色」,張新成喜洋洋,看到最後:這是照著畫的吧
    娛樂圈中明星們的顏值大多都是很高的,長相具有辨識度,不過他們也會存在撞臉的情況,一般都是人與人之間撞臉,而有些明星就厲害了,一些明星撞臉動漫角色,這點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看到他與這個動漫角色撞臉,尤其是兩人的臉型很像,正好黃子韜也戴著眼鏡,這樣相似度就更高了呢。
  • 《以家人之名》熱播,張新成的演技是最大的亮點
    澎湃新聞曾這樣評價張新成:在網絡劇《你好,舊時光》中,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張新成把一個暖成小太陽的男主角演出了獨有魅力,姿態沒有過低,距離沒有太近或太遠,確保溫度,自己還實力過硬,「暖」的演技把握算是恰到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