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老佛爺百貨冷冷清清
東京銀座餐廳關門
少了中國人的旅遊城市
奢侈品都賣不出去了
在巴黎老佛爺百貨某奢侈品牌當中文導購的 May 最近有點愁。
近一個月以來,出手闊綽的中國旅遊團消失了,平日裡人聲鼎沸的商場變得清靜許多。
往年春節正是國人出國購物的高峰,她都和同事們忙得不可開交,從早上開始就要接待一波又一波的中國遊客,一天下來累得身心俱疲。
此刻的老佛爺百貨只有零星散客,門口的旅遊大巴也數量銳減,May 甚至可以在工作間隙和同事們聊聊天,下午時分再關心一下遠在國內的家人。
刷著手機關心疫情的同時,她也開始擔心自己這個月的業績。
投資銀行界最資深的奢侈品分析師之一 Luca Solca 說:中國人停止奢侈品消費,讓多數品牌的銷售額瞬間歸零,或下降了至少 80%。
沒有中國遊客,意味著全世界的奢侈品失去了主力消費群。
01
旅遊團不來,
奢侈品賣不出去了
這個春節,許多原本定下出國旅遊團的遊客不得不因為疫情而放棄行程。
大牌們早早備好了貨品,安排上會講中文的店員,為了讓身在海外的中國人更能感受到春節氣氛,還特意做了春節主題的店鋪裝飾,結果都遇冷。
全世界幾個主要旅遊國家的繁華購物區,仿佛按下了暫停鍵。
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 Louis Vuitton 旗艦店,平時排隊進店的人都要繞到商店後面,最近不排隊就能進——即使偶爾有排隊現象,也不過寥寥十幾個亞洲面孔。
在澳洲雪梨機場工作的小可說:「平時那些奢侈品免稅店的櫃姐都被客人纏著,這會兒我路過店鋪,她們居然集體笑眯眯地看著我!」
商場林立的日本銀座,一些原本佔據絕佳地理位置,面向遊客的高級餐廳、免稅店都已停業,從前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藥妝店,也空蕩蕩地只剩下店員。
圖片來自小紅書 @娜娜在日本
旅遊團必經的英國比斯特購物村,這裡大批手提名牌購物袋的中國遊客仿佛一夜間消失,只留下清冷的商店。
而在國內,大多數人都自覺待在家裡隔離,幾億人閉門不出,讓原本打算趁春節黃金周賺一筆的奢侈品專賣店變得門可羅雀。
雖然有部分品牌開通線上銷售,但這並不是穩定客流的長久之計。
據投資銀行 Jefferies 估計,去年全球範圍內的奢侈品消費總額為 3050 億美元,其中,中國顧客佔了約 40%,並帶動了該行業去年 80% 的銷售增長,這也讓中國買家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奢侈品消費者群體。
中國人短期內停止「買買買」,世界的奢侈品行業就要隨之慢半拍。
02
「客人只有過去的零頭」
奢侈品行業正在面臨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從 1 月中旬至今,奢侈品巨頭 LVMH 公司的股價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跌了 3.68%。
LVMH 老闆貝爾納·阿爾諾不久前剛剛登頂全球首富榜,也因此財富縮水,跌下榜首。
開雲集團董事長 François-Henri Pinault 表示:新冠肺炎的影響,讓全球奢侈品產業環境有了重大變化,這幾天旗下品牌的全球銷售額都在大幅下降。
中國人為 Burberry 貢獻了近 2/5 的銷售額,但由於疫情,他們在國內約有 1/3 的店鋪關閉,仍然在營業的商店,客人只有過去的零頭。
一些中國人熟知的美國時尚品牌影響更嚴重。
擁有 Jimmy Choo、Michael Kors、Versace 的 Capri 控股,已經關閉了中國大陸 225 間商店的 150 間,並且預計本季度的銷售額將降低 1 億美元。
Tapestry 公司旗下的 Coach 和 Kate Spade 這兩個品牌,預期今年的銷售額將比往年減少近 2 億美元。
突然爆發的疫情,讓大牌們驚覺: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面對這樣斷崖式的銷售額下跌,要如何度過「寒冬」呢?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像 LVMH、開雲這樣級別的奢侈品集團,其實力可以承受住短期的經濟波動。
而其他奢侈品牌最好採用「分散風險」的方法促進消費——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城市的店鋪上。
但如今新冠肺炎已經在日本、韓國蔓延開來,對於大牌們在亞洲的布局也明顯不利。
03
疫情過去後,
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幾乎所有的一線奢侈品牌都有這樣的共識:這個時代,只要抓住以中國消費者為代表的亞洲顧客群,就不愁沒生意做。
它們在上海、東京、首爾等城市舉辦大秀;多多邀請東方面孔的模特在秀場和海報上露面;以及推出面向亞洲市場的特別限定款——可謂是絞盡腦汁。
Chanel 曾在首爾發布 2016 早春系列,其中一件類似傳統韓服的定製禮服引起關注
許多老牌時裝屋如今也對中國市場有了「依賴性」。
根據摩根史坦利去年末發布的數據:2019 年,全球三大奢侈品巨頭 LVMH、開雲、歷峰集團大中華區營收佔比分別為17%、25%、25%。
愛馬仕、Burberry、Prada 三個奢侈品牌,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均超過其總收入的 20%。
最近正在進行的四大時裝周,大批中國買手、明星紛紛缺席,讓許多品牌在社交網絡上的新品曝光大打折扣,堪稱「史上最冷清時裝周」。
因為疫情的一系列蝴蝶效應,讓全球奢侈品牌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不過,大家現在更關心的是疫情的發展和持續時間。
對於疫情結束後是否會有「報復性消費」,有兩派觀點。
一派認為,長期居家隔離結束後,原本的奢侈品消費客群會延續其原有的消費習慣,甚至出現更加猛烈的購物熱情。
另一派認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人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受到影響,也激起這部分人對於「黑天鵝事件」突然降臨的擔憂,隨之而來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奢侈品消費,將金錢用在疾病預防、教育投資等方面。
隨著疫情消退,相信中國遊客們會很快恢復旅遊、購物的熱情,推遲的旅程總會踏上路途,「拯救」歐洲經濟指日可待。
你怎麼看待「報復性消費」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 / 外灘君
圖 / 來自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中國人沒法出國血拼,奢侈品包包少賣了八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