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央視新聞
最近有博主發起這樣一個話題:哪些道理你幾年前不懂,但現在懂了?在四萬多條留言回復裡,有許多讓人心顫的答案。
有些道理,在未經世事時,可能很難理解,又或者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歷的增加,我們對於人、事、物的看法在不斷更新和轉變,這時候再去回望,也許才能明白:原來,它是這個意思。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成長吧。
《人生,有時需要一點拆穿》——50個「後來才懂」的道理
01
沒有人會突然不愛你,
只是你突然知道了而已。
@小仙兔仔
02
「建議永遠相信愛情,
但不建議相信愛情會永遠。」
@Aneach_
03
以前常常尋求理解,
常常氣惱「你為什麼不懂我」,
後來發現:
沒關係的,有的人永遠
不可能理解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天天ToTo
04
熬夜真的會變醜!!!
@灰原不哀
05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定期體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小森林的世界
06
越長大越明白這個道理:
錢沒了可以再賺,
身子垮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健康真的很重要。
@一程歲月一喜一悲
07
「早點回家,一起吃飯」這句話,
以前覺得是管束,
現在覺得是世上最溫暖的話之一。
爸爸去年不在了。
@可兒Coco
08
我的快樂來源於:
父母替我承擔了所有艱難。
@甜甜日記本711
09
小時候總以為自己以後會光芒萬丈,
到後來才發現:
活成平凡人都要花很大的力氣。
@元氣小張-D
10
三觀是用來約束自己的,
而不是審視別人的。
@你知道佳鑫嗎
11
不要剛和一個人熟起來就什麼都告訴他,
換句話,切勿交淺言深。
@枯榮山林
12
我的轉變大概可以借用餘華
《在細雨中呼喊》裡的一句話來形容: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
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
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
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鎖言鎖語
13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失落,
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成為更好的自己,
卻奢求著別人成為更好的別人。
@幸而好之
14
沒有期待的日子有時反而順順利利。
@_21U
15
一直敲關著的門是不禮貌的。
@欦妜
16
工作後才發現,
上學真的是相對快樂輕鬆的事情了。
@衣者-
17
不要試圖跟不理解你的人講道理……
@辰辰的呆毛
18
有些事不是你拼盡全力就可以做好的。
@不完美才是人生_
19
18歲以後的日子像被按了加速鍵,
時間真的是越來越快。
@今天小萬努力了嗎
20
答非所問,其實已經是答了。
@木心
21
太用力的人跑不遠。
真正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
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
@徐佳鑫
22
別人對你的指責批評中,
最能傷害你的,
往往是那些你也這樣認為的事情。
@你又是什麼小餅乾
23
以前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
後來才發現「選擇」本身就是一種
需要大量練習、大量努力來磨練的技能。
@學霸貓
24
「平淡的一天,值得高呼萬歲。」
@琴文呱唧
25
多一點鈍感,少一點敏感,
你會開心很多。
@夜夜辰星
26
你現在經歷的很多事情,遇到的很多人,
都是你前幾年的決定而決定的。
@今年別再熬夜了吧
27
原來,即使地球是圓的,
錯過的人也不會再回來。
@·Serendipity__
28
人不可能永遠不會變,
只是曾經的條件沒有達到改變之時。
@阿銀小同學
29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
可惜懂得太晚。
@阿澤要努力
30
「其實我沒吃過什麼苦,
此生有幸,受家人疼愛,朋友照顧,
而我不快樂的原因,
多數只是自己放大了一些小挫折罷了。」
@ID顯示異常
31
兩件會阻礙我們自由的事:
活在過去和活在他人眼中。
@雲野臺
32
泡夜店、文身、買醉這些事看似很酷,
其實並沒有什麼難度,
只要你願意去做就能做到。
更酷的應該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
比如看書、健身、用心愛一個人,
這些在常人眼裡無趣且難以堅持的事情。
@張木期
33
用謠言毀掉一個人真的很容易,
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朝暮人易朽
34
你不願意立刻去做的事情,
可能是你最應該做的事情。
@Hq1nnt
35
把「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思想
換成「遇到這種事究竟想教會我什麼」,
會發現一切都在慢慢改變。
@小春宇w
36
人一閒下來就容易胡思亂想。
@橘以食為天
37
這兩年明白了就算朋友再多,
就算有戀人,還是會孤獨的!
@s__無
38
消費觀不一樣儘量不要一起出去玩。
@Rae.夢娃
39
對於可能無法做到的請求,
請一開始就拒絕。
@久病成醫的曉老師
40
事情沒有做成之前,別聲張。
如果沒做成你就說出去,
萬一失敗了,就是打臉;
做成了,別人也不意外。
但如果你做成後再說,
別人不僅會感到驚訝,
還會相信你是個幹大事的人。
@曾遠說
41
真正的讀書和旅行
並不是很文藝的事,而是很苦的事情,
所以才有苦讀和苦旅這種說法,
因為真正有益的閱讀和旅行
應當是開闊自己眼界和知識面的,
是去接觸自己從未接觸過的內容,
踏入自己未知的領域,
這種開闊,必然是使人難受的。
@Toly
42
對他人的私事不過分關心不過度介入,
允許他人的道德觀、生活方式與自己不同,
將消除世上90%以上的煩惱。
@連嶽
43
30歲之後就很難再增加新的好朋友了,
雖然總能認識新朋友,
但你能真心相信的朋友也就幾個,
多花些心思聯繫,能定期吃飯聊天,
就是很好的運氣。
@warfalcon
44
適當攢一筆錢,能讓你減少壓力,
也能讓你在做一些重要決定時比較有底氣。
@哎呀哎呀哎呀呀
45
別人可以自嘲,你千萬別跟著附和。
@鐵木君
46
這個世界上捷徑有很多條,
但無論如何,
努力永遠都是最捷徑的那一條。
@韓大叔
47
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
**「不要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硬糖每天都很餓
48
遠離討厭的人,
也是享受快樂人生的秘訣之一。
@CityWall
49
「長大後,
你會發現所謂的歲月靜好,
不過是家中那碗熱湯
和始終為你亮著的那盞燈。」
近年對這句話越來越深以為然。
@冬日Blossom
50
尊重自己,很重要。
很多人習慣在關係裡退讓,
壓抑自己的需求,
用儘自己的一切對其他人好。
但日積月累下來,
「懂事」的自己卻沒有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
於是感嘆遇人不淑。
慢慢才明白——
人與人之間想要建立親密、互惠的關係,
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尊重自己。
@Knowyourself
文/央視新聞整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插畫家Mikiko Noji
生活中,常常聽見人們自嘲:
「知道那麼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也許,過好一生靠的不是「道理」,
而是對「道理」的反思和行動。
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也確實存在一些非走不可的彎路,
但還是希望,
這樣的「彎路」和「後知後覺」,
可以少一點,再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