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後來才懂的道理,第一個就有點扎心

2021-02-07 價值保吧

轉自:央視新聞

最近有博主發起這樣一個話題:哪些道理你幾年前不懂,但現在懂了?在四萬多條留言回復裡,有許多讓人心顫的答案。

有些道理,在未經世事時,可能很難理解,又或者以為自己理解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歷的增加,我們對於人、事、物的看法在不斷更新和轉變,這時候再去回望,也許才能明白:原來,它是這個意思。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成長吧。

《人生,有時需要一點拆穿》——50個「後來才懂」的道理

01

沒有人會突然不愛你,

只是你突然知道了而已。

@小仙兔仔

02

「建議永遠相信愛情,

但不建議相信愛情會永遠。」

@Aneach_

03

以前常常尋求理解,

常常氣惱「你為什麼不懂我」,

後來發現:

沒關係的,有的人永遠

不可能理解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天天ToTo

04

熬夜真的會變醜!!!

@灰原不哀

05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定期體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小森林的世界

06

越長大越明白這個道理:

錢沒了可以再賺,

身子垮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健康真的很重要。

@一程歲月一喜一悲

07

「早點回家,一起吃飯」這句話,

以前覺得是管束,

現在覺得是世上最溫暖的話之一。

爸爸去年不在了。

@可兒Coco

08

我的快樂來源於:

父母替我承擔了所有艱難。

@甜甜日記本711

09

小時候總以為自己以後會光芒萬丈,

到後來才發現:

活成平凡人都要花很大的力氣。

@元氣小張-D

10

三觀是用來約束自己的,

而不是審視別人的。

@你知道佳鑫嗎

11

不要剛和一個人熟起來就什麼都告訴他,

換句話,切勿交淺言深。

@枯榮山林

12

我的轉變大概可以借用餘華

《在細雨中呼喊》裡的一句話來形容: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

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

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

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鎖言鎖語

13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失落,

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成為更好的自己,

卻奢求著別人成為更好的別人。

@幸而好之

14

沒有期待的日子有時反而順順利利。

@_21U

15

一直敲關著的門是不禮貌的。

@欦妜

16

工作後才發現,

上學真的是相對快樂輕鬆的事情了。

@衣者-

17

不要試圖跟不理解你的人講道理……

@辰辰的呆毛

18

有些事不是你拼盡全力就可以做好的。

@不完美才是人生_

19

18歲以後的日子像被按了加速鍵,

時間真的是越來越快。

@今天小萬努力了嗎

20

答非所問,其實已經是答了。

@木心

21

太用力的人跑不遠。

真正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

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

@徐佳鑫

22

別人對你的指責批評中,

最能傷害你的,

往往是那些你也這樣認為的事情。

@你又是什麼小餅乾

23

以前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

後來才發現「選擇」本身就是一種

需要大量練習、大量努力來磨練的技能。

@學霸貓

24

「平淡的一天,值得高呼萬歲。」

@琴文呱唧

25

多一點鈍感,少一點敏感,

你會開心很多。

@夜夜辰星

26

你現在經歷的很多事情,遇到的很多人,

都是你前幾年的決定而決定的。

@今年別再熬夜了吧

27

原來,即使地球是圓的,

錯過的人也不會再回來。

@·Serendipity__

28

人不可能永遠不會變,

只是曾經的條件沒有達到改變之時。

@阿銀小同學

29

「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

可惜懂得太晚。

@阿澤要努力

30

「其實我沒吃過什麼苦,

此生有幸,受家人疼愛,朋友照顧,

而我不快樂的原因,

多數只是自己放大了一些小挫折罷了。

@ID顯示異常

31

兩件會阻礙我們自由的事:

活在過去和活在他人眼中。

@雲野臺

32

泡夜店、文身、買醉這些事看似很酷,

其實並沒有什麼難度,

只要你願意去做就能做到。

更酷的應該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

比如看書、健身、用心愛一個人,

這些在常人眼裡無趣且難以堅持的事情。

@張木期

33

用謠言毀掉一個人真的很容易,

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朝暮人易朽

34

你不願意立刻去做的事情,

可能是你最應該做的事情。

@Hq1nnt

35

把「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思想

換成「遇到這種事究竟想教會我什麼」,

會發現一切都在慢慢改變。

@小春宇w

36

人一閒下來就容易胡思亂想。

@橘以食為天

37

這兩年明白了就算朋友再多,

就算有戀人,還是會孤獨的!

@s__無

38

消費觀不一樣儘量不要一起出去玩。

@Rae.夢娃

39

對於可能無法做到的請求,

請一開始就拒絕。

@久病成醫的曉老師

40

事情沒有做成之前,別聲張。

如果沒做成你就說出去,

萬一失敗了,就是打臉;

做成了,別人也不意外。

但如果你做成後再說,

別人不僅會感到驚訝,

還會相信你是個幹大事的人。

@曾遠說

41

真正的讀書和旅行

並不是很文藝的事,而是很苦的事情,

所以才有苦讀和苦旅這種說法,

因為真正有益的閱讀和旅行

應當是開闊自己眼界和知識面的,

是去接觸自己從未接觸過的內容,

踏入自己未知的領域,

這種開闊,必然是使人難受的。

@Toly

42

對他人的私事不過分關心不過度介入,

允許他人的道德觀、生活方式與自己不同,

將消除世上90%以上的煩惱。

@連嶽

43

30歲之後就很難再增加新的好朋友了,

雖然總能認識新朋友,

但你能真心相信的朋友也就幾個,

多花些心思聯繫,能定期吃飯聊天,

就是很好的運氣。

@warfalcon

44

適當攢一筆錢,能讓你減少壓力,

也能讓你在做一些重要決定時比較有底氣。

@哎呀哎呀哎呀呀

45

別人可以自嘲,你千萬別跟著附和。

@鐵木君

46

這個世界上捷徑有很多條,

但無論如何,

努力永遠都是最捷徑的那一條。

@韓大叔

47

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

**「不要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硬糖每天都很餓

48

遠離討厭的人,

也是享受快樂人生的秘訣之一。

@CityWall

49

「長大後,

你會發現所謂的歲月靜好,

不過是家中那碗熱湯

和始終為你亮著的那盞燈。」

近年對這句話越來越深以為然。

@冬日Blossom

50

尊重自己,很重要。

很多人習慣在關係裡退讓,

壓抑自己的需求,

用儘自己的一切對其他人好。

但日積月累下來,

「懂事」的自己卻沒有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

於是感嘆遇人不淑。

慢慢才明白——

人與人之間想要建立親密、互惠的關係,

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尊重自己。

@Knowyourself

文/央視新聞整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插畫家Mikiko Noji

生活中,常常聽見人們自嘲:

「知道那麼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也許,過好一生靠的不是「道理」,

而是對「道理」的反思和行動。

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也確實存在一些非走不可的彎路,

但還是希望,

這樣的「彎路」和「後知後覺」,

可以少一點,再少一點。

相關焦點

  • 沒有人會突然不愛你, 只是你突然知道了而已|50個「後來才懂」的道理,第一個就有點扎心
    ,但現在懂了?@甜甜日記本71109小時候總以為自己以後會光芒萬丈,到後來才發現:活成平凡人都要花很大的力氣。@你又是什麼小餅乾23以前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後來才發現「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大量練習、大量努力來磨練的技能。
  • 中國人的懂道理與認識漢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只有三百多個,為什麼只有三百個?因為三百個字是普通人對一類繁雜事物瞭然於胸的極限。事實上,只要你認知三百個字根,所有的漢字的漢字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懂道理的「懂」字,便可以分為五個字根和一個字素: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精選十五句經典臺詞,網友:又要扎心了!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精選十五句經典臺詞,網友:又要扎心了!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就請點關注吧,如果不關注下次看到小編的文章就不知是什麼時候了。你不怕錯過好的文章嗎?快點關注吧!小編在五一假期偷閒去看了這部電影,當然本人也是劉若英的粉絲,知道這部電影的人都清楚這部影片賣的情懷。今天小編帶精選了影片中被網友公認的十五句經典臺詞!句句扎心!
  • 都是後來才明白的道理
    直到老師開班級批鬥會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暗戀的是我斜後方的型男,愣是自作多情了半學期。後來才明白,早戀存活率低,因為時刻會被誤會和扼殺。3、高中三年,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各自低頭只讀聖賢書,同班三年不曾有過交心。可畢業後每次同學會卻是參加人員最多的,同學間有困難也是幫助最積極的。後來才明白,並肩作戰的同學友誼才是最純情的。
  • 陰陽師:你們第一個sp崽兒是什麼?回答一個比一個扎心
    陰陽師放到現在也算是老遊戲了吧,還記得大一時上課最後一排全是玩陰陽師的,那時候剛出來,火的不得了,攢點勾玉就抽卡,甚至創了許多小號,新手任務送不上勾玉,直到哪個號抽到ssr才停下來主玩。後來抽到了鳥姐,感覺那輸出賊帶勁兒,就主練了鳥姐,其實我最喜歡妖刀姬,至今未能圓夢……實話實說,我至今沒有一個sp,扎心了老鐵!
  • 男人離婚後才明白的道理,身邊的5個朋友酒後真言,句句扎心
    婚姻我身邊就有這些離異的同事,每次和他們喝酒,大醉之際,聽著他們說這過去或抱憾,或解脫的婚姻,總會覺得他們才算是活的通透,他們的每一句話在我看來都是毫無預兆的雷霆萬鈞,驚醒至於竟然覺得句句扎心,有點想落淚。
  • 被《芳華》的結局扎心了?其實,他們才是活得最盡興的人
    然而,在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中,幾個有著燦爛芳華的人,結局卻不盡人意,至少在我們直觀看來,沒有如期的十全十美,甚至還有點心酸和扎心。對於這點,有人說這是影片的敗筆,也有人說這是導演故意製造的噱頭,想以此來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實際上,這才是真實的生活。01何小萍是影片的女主人公之一,也是劇中過得最悽慘的人。
  • 《三十而已》扎心般真實:聽完這10個道理,希望你能過好餘生
    作為現實類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三十而已》的劇情給人很強的代入感,看著扎心又不得不承認確實非常真實。在追劇過程中,我總結出十個人生道理。用劇中的道理來指導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好,我想這也是劇方想看到的。1.越努力越幸運,要相信幸運守恆定律。在奢侈品店做銷售的王漫妮,為了不耽誤工作,不敢喝水、不能及時上廁所,嚴重到急性腎炎發作;她對保安友好,卻被同事嚼舌根:&34;但也因為和保安有交情,王漫妮的客戶才能更快停車更快拿到限量款。
  • 扎心!動漫催淚彈之「後來的我們」,每一個看過的都淚目了
    嗨嘍,大家好,失蹤人口回歸了昨天去看了《後來的我們》,說實話差點沒看下去。不過這句臺詞我覺得很棒: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是不是瞬間就扎心了,現實總是殘酷,而動漫你以為就不殘酷嗎,歡迎收看本期扎心窩子的節目《動漫催淚彈之後來的我們》。
  • 那些說話好聽的人,都懂這3個道理
    首先,這個記者提出的問題就讓人覺得非常不專業,比如她問李子柒視頻裡面那些非遺手藝,是本來就會還是後來學的?這個問題簡直讓李子柒非常尷尬,直接反問記者:「這是什麼問題,什麼叫本身就會的?」接著李子柒為了緩和氣氛,還開玩笑說難道她自己出生後第一個聲音不是哭,而是讓她爸爸把刀拿過來刻木活字嗎?
  • 薛之謙的這三句歌詞多扎心,只有愛過的人才懂,哪句讓你心痛?
    在現在很多人眼裡,薛之謙是一個非常紅的人,但是,知道他過去的人卻不多,熬了很多年,才有今日的名聲,薛之謙可以被稱為新一代的「情歌王子」了,唱出來的歌非常結合現如今的年輕人,薛之謙的這三句歌詞多扎心,只有愛過的人才懂,哪句讓你心痛?
  • 為啥民國時期就有電了,後來又點了四十年煤油燈?回答扎心了哈哈
    哈哈哈,這回答真的扎心了。先去吃根冰棍冷靜下。▽網戀有風險,聊騷需謹慎吶~網絡上可甜可鹹,說不定隔著屏幕的那一端就是個摳腳大叔,哈哈哈。▽▼這倆人絕對是當前相聲界的中流砥柱,主流不主流的,大家喜歡就好,沒有道理社會一直在進步,而掌聲,卻一直故步 自封,不思進取吧?各位看官覺得呢?
  • 原神:遊戲中那些令人扎心的時刻,你都遇到過幾個?
    不過,作為一款開放世界遊戲,我們在遊戲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非常扎心的時刻,今天老虹就來盤點一下遊戲中那些令人扎心的時刻,看看你有沒有遇到過吧!雖然不難,但無疑多耗了些功夫,確實有些扎心。2.打公子/北風狼忘領獎勵扎心等級:三級除了風魔龍,遊戲中另外兩大boss就是公子和北風狼。與風魔龍不同,北風狼和公子打完之後沒有轉場,也不會直接把玩家放在地脈之花跟前,需要玩家自己走到地脈之花旁邊。
  • 扎心語句:有些事只是看破不說破!
    扎心語句:有些事只是看破不說破!1.最令人難過的事是,我用整個青春和最好的愛,卻教會了他如何去愛另一個人。2.其實你不必那麼冷淡,我從未想過糾纏,你敷衍得那麼明顯,我怎麼可能看不出來。6.願做一個好看的人,心似璞玉,可雕可琢。7.不如就承認一下,我們沒有那麼堅強,也不想那樣刀槍不入,我們只是想被溫暖的抱一下。8.後來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合適的人,不是你拼命去追趕的人,而是你累的時候,拉著你跟你一起走的人。
  • 這個五月,比「後來的我們」更扎心...
    光陰似箭,假期的時光總是過得特 別 快 但是,更扎心的是還要再上個33天班才能迎來下一個小長假!扎心歸扎心,日子一樣要過!還是一起看看深圳的5月有什麼關於出行的大事件發生吧!沒錯,現在去大梅沙又要預約了~~ 在2018年4月29日至10月10日(旅遊旺季)都需要預約每天80000個名額關注「暢遊鹽田」即可預約注意,對預約成功後又違約3次以上的系統將禁止預約人半年內預約入園6、應該是這個5月最重要的消息了...
  • 郝蕾: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不但扎到嘴麻,心裡也全是燎泡
    出演《色戒》,湯唯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她卻充分嘗到了螃蟹的美味,2007年,金馬獎最佳新人獎頒給了她。郝蕾,卻被扎到嘴麻。真不知道在郝蕾眼裡,小孩子到底是個什麼概念,那時她和鄧超都已經24、5歲,這樣的小孩子,歲數未免也太大了點吧。不僅如此,郝蕾後來還將兩人分手的理由描述的冠冕堂皇,她說《頤和園》只是個爆發點,有沒有這部戲根本不重要,主要還是因為兩人不合適,人生觀和世界觀相差得太遠,理解的東西也有很大距離。
  • 道理我都懂,只是懶?
    道理我都懂,只是懶?道理我都懂最近幾年,我們常常聽到兩句話:一句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懶」;另一句是它的變體,是「懂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聽起來很讓人沮喪,想來也是,懂了這麼多道理,結果沒什麼用,該懶還是懶,提升不了行動力,自然也就改變不了人生的現狀。我們常說格物致知很重要,不禁讓人感嘆,致知和明理究竟有何用處?致知和明理自然是有用的,而且很有用,但判斷有用和沒用是有前提的,也就是你以為自己道理都懂,是不是真的懂?如果明明不懂卻以為懂了,最終卻怪罪於道理沒用,這就有點無理取鬧了吧。
  • 寒過心,就懂了
    一切就像作品下面的那句扎心的評論:施特略夫是個典型的「老好人」,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他無私大度從不記仇,他放低自己抬高他人。 然而,誰都可以羞辱他,誰都可以遠離他,無論是昔日密友,還是心底摯愛。 曾經熟悉的面孔全都可以變得陌生。
  • 道理都懂,為什麼我們還打不好網球?
    中年人的悲哀在於,懂得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打網球亦是如此。——題記 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可大部分人還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 正如打網球一樣。盯準球、早點打、降低重心、保持專注……這些道理都懂,可依然還是打不好球。
  • 這些歌詞中的道理,結婚以後再聽才懂了
    流行歌曲我們從小就開始聽,但那時候聽歌多數是聽個曲子,歌詞中的深意並不能理解。有些歌詞,需要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去聽才能明白。還有些歌詞。它們所訴說的道理,當我們改變人生的狀態,跨入新的階段的時候才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