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播出之後,熱度直線躥高,但是引發的諸多爭議,也是讓大家根本都沒有想到
原因就是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讓人看了相當的討厭,和耍猴戲也沒什麼分別。
有人稱張一山的長相看著就有點反感,這部鹿鼎記演的是啥,比黃曉明那版還膈應人,非小生非演技派也不知道怎麼紅的,北京本地無人,才把這小子捧出位
也有觀眾表示,導演幹什麼的,表演的時候發現不了這些誇張的表情不合適嗎,是不是演員演成什麼樣就什麼樣,有時候看一部片子演員大多數演得都好,有的片子多數表演都假,感覺還是導演差了些。
而且他本來就不夠帥。再加上表情誇張更加突出五官缺點。又有珠玉在前。陳小春其實也不帥。但是他很好的找準了定位。所以駕馭了這幾個角色
當然一千個觀眾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質疑的聲音這麼多,張一山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下呢
韋小寶這角色很難掌控。老了嫩了不行,大了小了不行,忠了奸了不行,好了壞了不行,呆了萌了也不行,真了假了不行,拋卻武功和身世,其實就一變性版黃蓉,這種男演員很難找了,如果單從拍戲的角度講,能演出幾分就能大紅。
而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罵聲,張一山也終於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他表示稱,這個版本的《鹿鼎記》走的就是搞笑和卡通的風格,和之前的幾部作品肯定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而自己在塑造韋小寶這個角色的時候,不僅要有搞笑的成分,最關鍵的是要有童趣
當然作為翻拍劇在劇本結構上,人物的表現力上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
雖然張一山解釋這是一種新的創作手法, 而且也高度還原了金庸的原著
但韋小寶這個角色很容易被人先入為主,所以後來的除非能顛覆性的爆炸,都會陷入不如前作的坑。而且這東西要看導演功力,張一山這版,純屬用力太猛,導演想突破卻勁兒用錯了方向。
誇張的表情動作太多,我要是張一山死活不接鹿鼎記,口碑出來一定很差,陳小春版的太深入人心,難免會出現對比,本來的少年老戲骨,最終會變成老演員沒啥演技,敗筆之作!
表情做作,略顯浮誇。現在知道什麼意思了,電視劇版本沒人能超過陳小春。電影版沒人超過周星馳。只怪太經典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演一切,是要根據形象人物特點去選擇演員,一直都說張一山演技好,可我真沒覺得他有演技,他只能演本色出演的角色,沒法演跟他本身氣質相反的角色,這種稱不上演技好
張一山最適合的是劉星,可惜他已經長大了,餘罪其實演的也就一般般,有些人天生塑造的就一個人設,就像特行演員一樣,戲路窄,演什麼都一個樣,他就這樣,像劉星這樣角色就穩。像梁家輝這樣的,演什麼是什麼的要靠實力的,任何角色都能駕馭,正派反派無縫對接,這才叫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