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弗蘭科
美國視頻網站Hulu在2月12日已經確認,根據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說《11/22/63》改編的9集新劇,將由曾出演《蜘蛛俠》中的哈利·奧斯本一角的男演員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出演主角,同時他還將擔任劇集的製片人。
▲ 史蒂芬·金與《11/22/63》中文版封面
《11/22/63》是當代恐怖懸疑小說之王史蒂芬·金的巔峰之作,更是對一個純真時代的獻禮。史蒂芬·金產生創作這部小說的念頭甚至早於第一本作品《魔女嘉麗》,但因其涉及的歷史背景龐大複雜,當時年輕的金自認為精力與筆力皆無法達到完美發揮這個題材的程度,因此多年以後才重拾本書的創作。
《11/22/63》被選為《紐約時報》年度五優小說,《今日美國》年度十佳圖書,並獲《洛杉磯時報》優秀圖書獎。小說講述了一個離異的中學老師傑克,無意間發現了一扇可以回到過去的門。但無論他多少次走進這扇門,回到的總是一個固定的時間點:1958年9月9號。發現自己可以改變歷史後,傑克對阻止甘迺迪被刺一事產生了執念,在他看來,若是甘迺迪沒有遇刺,之後也就不會有越戰和馬丁·路德·金的遇害,世界也將更美好。同時他也遭遇諸多困境:史學家公認的刺客威脅他的安全;他深深地愛上了一個女人;並且「歷史本身並不希望被更改」……
▲ 詹姆斯·弗蘭科
詹姆斯·弗蘭科在2002年出演了《蜘蛛俠》中的哈利·奧斯本一角,並因此走紅。其後弗蘭科又繼續出演了《蜘蛛俠2》和《蜘蛛俠3》。2008年,弗蘭科出演了《菠蘿快車》一片,並憑藉此片獲得了第66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0年電影《127小時》更為他獲得了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第68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3年,弗蘭科主演的《魔境仙蹤》上映。
關於甘迺迪刺殺案
甘迺迪遇刺案發生於美國中部時間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在夫人傑奎琳·甘迺迪和德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轎車駛過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遭到槍擊身亡。
暗殺事件後,被捕槍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卻在從警局押往監獄途中被酒館老闆傑克·魯比槍殺。隨後的「沃倫委員會」和1976年成立的白宮刺殺研究委員會得出一致結論:奧斯瓦爾德是個人行動。有證據稱在甘迺迪遇刺後的三年內,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從1963年至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讓整個案件蒙上陰謀論的陰影。
小時候——四歲,可能只有三歲——一位醉酒的叔叔向我講述了小紅帽的故事。不是標準童話書裡的版本,而是R級的,充滿尖叫、血腥以及伐木工斧頭單調砰響的版本。我的記憶直到今天依然清晰生動,但是只記得幾個細節:比方說,狼咧嘴大笑時的牙齒,渾身是血的祖母從狼裂開豁口的肚子裡爬出來。我這是在用我的方式告訴你:如果你想聽哈裡•鄧寧向傑克•埃平講述的另一套簡明世界歷史,那麼忘了它。不僅是發現事情變得多麼糟糕會讓你恐懼。而且還因為我將回到過去糾正事情。
然而,有些事情依然沒變。比方說,全世界範圍內對喬治•安伯森的搜尋。這裡沒有樂趣——喬治像克拉特法官一樣——但是在達拉斯的暗殺企圖發生後的1948年裡,安伯森幾乎成了神秘人物。救星,或者陰謀的一分子?人們依慣例討論這個問題,聽哈裡說到這裡,我不可能不想到圍繞李成功暗殺甘迺迪那個版本的所有陰謀理論。朋友們,我們知道,過去很和諧。
甘迺迪期待在1964年的競選中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巴裡•戈德華特。然而,他只以不足四十張選舉團所投的選票勝出,差額僅僅讓共和黨支持者們認為體面尚存。在他的第二屆任期開始時,由於宣稱北越「對於我們的民主的威脅還不如我們自己的學校和城市中的種族不平等的威脅大」,激怒了右翼選民和軍火公司。他沒有全面撤出美國軍隊,但是將他們局限在西貢及其周邊地區,我們稱之為——奇怪,奇怪——綠色區域。甘迺迪第二任期內沒有投入大規模的部隊,而是投入了大量金錢。這就是美國的方式。
六十年代大規模的民權改革並未發生。甘迺迪之後不是林登•貝恩斯•詹森,而作為副總統的詹森無力幫他。共和黨人和美國南部民主黨人阻撓議案通過長達一百一十天。一位黨員還倒地死亡,成為右翼英雄。甘迺迪最後放棄時,做了一場即興演講,這場演講一直會縈繞在他的腦海裡,直到1983年他去世:「白人美國已經將議院裡填滿引火物,現在它會開始燃燒。」
接下來發生的是種族騷亂。當甘迺迪忙於應付時,北越軍隊擊敗西貢——將我牽涉進來的那個人在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甲板上的墜機事故中癱瘓。輿論轉而開始反對甘迺迪。
西貢淪陷一個月之後,馬丁•路德•金在芝加哥被人暗殺。刺客是聯邦調查局的一名無賴特工,德懷特•霍利。在他自己被殺之前,他聲稱是受胡佛的指使實施襲擊。芝加哥發生大火。美國其他十幾座城市也燃起大火。
喬治•華萊士當選總統。但到那時,地震已經開始出現。華萊士對此也無能為力,於是他滿足於用燃燒彈讓芝加哥臣服。這一節,哈裡說,發生在1969年6月。一年之後,總統華萊士給胡志明下了最後通牒:把西貢變成一座自由之城,像柏林一樣,或者一座死亡之城,像廣島一樣。胡大叔拒絕了。如果他以為華萊士是在虛張聲勢,那他就錯了。1969年8月9日,河內變成一朵蘑菇雲,而二十四年前,哈裡•杜魯門在長崎扔下了代號「胖男孩」的原子彈。副總統柯蒂斯•李梅親自負責這一任務。在一次全國演講中,華萊士將其稱之為上帝的意願。多數美國人同意這一觀點。華萊士的支持率很高,但是至少有一個人不同意。他的名字叫亞瑟•布萊默。1972年5月15日,當華萊士在馬裡蘭州勞雷爾市的一家購物中心參加競選活動謀求連任時被其射殺。
「用的是什麼槍?」
「我想是點38式左輪手槍。」
肯定是。可能是警用手槍,也可能是勝利型手槍,在另一根時間絲弦上奪去提彼得警官生命的手槍一樣。
我從此刻開始走神。「我得糾正這一切,糾正這一切,糾正這一切」的想法像銅鑼一樣敲打著我的腦袋。
1972年休伯特•漢弗萊當選總統。地震愈發嚴重。全世界自殺率飛速飆升。各種形式的原教旨主義遍地開花。孟買的名字沒有從「Bombay」改成「Mumbai」。孟買成了癌症風暴中的輻射灰燼。
喀拉蚩也是一樣。只有當蘇聯、中國和美國承諾將兩個國家炸回石器時代時兩個國家的敵對才得以平息。
1976年,漢弗萊在東海岸對西海岸的選舉中一面倒地輸給了羅納德•裡根。漢弗萊甚至沒有保住自己的老巢明尼蘇達州。
蓋亞那的瓊斯鎮,兩千人大規模自殺。
1979年11月,伊朗學生衝擊位於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劫持的不是66名人質,而是200名。伊朗電視臺上人頭攢動。裡根從河內地獄中學到了乖乖地讓核武器待在炸彈艙、讓飛彈待在發射井裡,但是他派出了大量部隊。然後人質當然被屠殺,一群自稱為蓋達組織——阿拉伯語是Al-Qaeda——的恐怖分子開始在這裡、那裡、到處埋置路邊炸彈。
「那個混蛋可以無休止地演講,但是他對好戰的伊斯蘭一竅不通,」哈裡說。
披頭四樂隊再度複合,舉辦了和平音樂會。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人群中引爆了炸彈,炸死了三百名觀眾。保羅•麥卡特尼在爆炸中失明。
稍後美國中西部燃起大火。
蘇聯解體。
有些團體——可能是蘇聯解體後極端流亡分子——開始向恐怖組織,包括蓋達組織出售核武器。
「到了1994年,」哈裡不動聲色地說,「那裡的油田有很多黑玻璃。在黑暗中發光的那種。恐怖主義已經精疲力竭。有人兩年前在邁阿密引爆了手提箱核武器,但是後果不嚴重。我的意思是,六十或者八十年之後人們就能再次在南海灘上開派對了——當然,墨西哥灣基本上變成了一片死海——但是只有一萬人死於輻射中毒。那時,這已經不是我們的問題。緬因州通過公投成為加拿大的一部分。柯林頓總統認為是一大解脫。」
「比爾•柯林頓當了總統?」
「當然不是。他是2004年必贏的提名人,但是他在會上死於心臟病。他的妻子插了進來。她是總統。」
「幹得怎麼樣?」
哈裡擺擺手。「不錯……但是你無法通過立法制止地震。這就是我們到最後可能面臨的結局。」
頭頂上,那種冰塊撕裂的聲音再次響起。我抬起頭。哈裡沒有抬頭。
「什麼聲音?」我問。
「年輕人,」他說,「沒人知道。科學家們爭執不下,但我想牧師們可能說得在理。他們說上帝準備毀掉他的所有傑作,就像參孫摧毀大袞廟一樣。」他喝光剩下的威士忌,臉頰泛起紅暈……據我的觀察,他的臉上沒有輻射造成的傷口。「在這一點上。我想他們說的可能是對的。」
「萬能的耶穌啊,」我說。
他不動聲色地看著我。「聽夠了歷史吧,年輕人?」
夠用一生。
《11/22/63》
[美]史蒂芬•金著
鄢宏福 辛紅娟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99讀書人
如果你能改變歷史,一切將會怎樣?1963年11月22日,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響起三聲槍響,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世界隨之改變。史蒂芬•金扣人心弦的新作《11/22/63》以甘迺迪遇刺為源頭,講述男主人公穿越時空,阻止暗殺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的行動。
這部厚重大作一推出便引起強烈反響,《星期日泰晤士報》稱之為「史蒂芬•金的又一部史詩,他個人的巔峰代表作。」拉斯維加斯評論認為該書是「十年內最佳作品」。該書在美國亞馬遜收穫近5000條五星好評,更被選為《紐約時報》年度五優小說,《今日美國》年度十佳圖書,並獲《洛杉磯時報》優秀圖書獎,國際驚悚作家協會最佳小說獎。
史蒂芬•金在出版第一部小說《魔女嘉麗》之前就萌生了寫這樣一部小說的想法,但考慮到需要研究大量資料及極高的文學技巧,這一想法最終至2012年才實現。
簡體中文版沿用英文精裝版封面,設計元素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彩蛋,希望讀者能夠發現。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我們
—九久讀書人—
專注外國文學與優秀中文作品的出版品牌
微信號:book_99read
微博:@99讀書人
天貓:九久圖書專營店
官網:www.99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