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九大聖僧之一——龍婆登,分以下三個部分介紹:
1. 龍婆登介紹
2. 龍婆登修行經歷
3. 龍婆登佛寶
讓大家更加了解認識龍婆登,如果想了解其他師傅可以翻看師兄之前的文章。
龍婆登介紹
龍婆登,生於佛曆2403,圓寂於2494年,瓦農坡寺,泰國九大聖僧之一,老一代的傳奇聖僧,曾在北部地區興建了數十所寺廟。一生嫉惡如仇,可與大像他心通,與大像交流,加持的所有聖物皆含有強大的正能量,可對抗一切邪術、降頭及鬼靈。在保護自身、闢邪、破降頭、製造聖水、治癒怪病等方面有奇效。但畢生加持的聖物不多,以醒、滅魔刀、佛祖、招財女神、必打、符通塔固等著稱,其中滅魔刀、醒和牙質招財女神都被冠以泰國第一的稱號,而塔固也被排入泰國前五之一。
龍婆登修行經歷
龍婆登在佛曆2403年2月8日出生於北攬波府帕優哈瑪其瑞地區,相傳,龍婆登出生過兩次,第一次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父母非常傷心,母親於是把嬰兒的腳底畫上記號,向佛祖許願,希望孩子再投生一次。而不久後,龍婆登母親再次懷孕。佛曆2403年,龍婆登再次出生,腳底的胎記跟母親之前畫的幾號一模一樣,父母非常高興,佛祖讓兒子再度回來身邊,於是取名為「Doem」,意思是「一模一樣」。
龍婆登家中有五兄弟,他是老大,但由於家裡貧窮,使得無法上學,龍婆登就留在家裡幫忙父母務農,龍婆登雖然沒上過學校,可是人品踏實,勤勞、極靜、不喜歡說三道四,母親見龍婆登如此,便把龍婆登送去出家。
佛曆2423年10月31日,龍婆登在瓦考轎寺正式出家為僧,學習經文,因為龍婆登的學習速度非常快,所以很快就把經文學會了,當書本上的學習結束後,龍婆登便去學習許多古代柬緬法術,不管是佛法亦或是巫術,皆勇於嘗試。由於龍婆登想要多方面的學習,但自認為只待在瓦考轎寺裡應該學不到東西,便前往那空沙完府的瓦幫碰寺向龍婆眯大師學習法術,學有所成之後,又前往匹吉府的瓦芒刊寺向龍婆艮大師學習法術,與瓦沙考寺的龍普坤大師學的製作滅魔刀的法門。
當一切學習告一段落後,大師便開始學習如何製作聖物,當然起初請供大師聖物的民眾並不多,但是那些信眾在佩戴大師的聖物後,發現他們的運勢有所改變,經過許多民眾爭相走告後,越來越多信眾前往請供大師的聖物,久而久之大師也開始聲名大噪。
關於龍婆登的故事一:
龍婆登大師非常喜歡大象,所以在寺內養了許多大象,據說大師可與大象心通,也會幫這些象群祈福,並餵大象們加持過的牧草和水,傳說廟內的大象都異常的溫馴,大師晚年時期,經常被邀請到寺廟主持一些法會,但因為年老體力不堪長途步行,便會用大象當代步工具、每當大師騎著大象到達目的地的寺廟後,便會利用心通告訴大象,法會結束後,要大象來載他。
大象也似乎聽懂了,點了點頭,然後便自己到處去吃草閒逛、法會差不多完畢時,果不其然大象就在廟口等待師傅出來。
甚至大師身體狀況不好時,大象還會走到法會壇前舉起右腳讓大師爬上、並用象鼻小心翼翼保護大師。當一些公象發情時,龍婆登大師只要過去摸摸它們,大象便會被馴服。
傳聞,在大師圓寂的時候,寺內所有大象都非常傷心、哭泣與絕食,因為大師超喜愛大象,所以一生製作的聖物中,很多是採用大象(牙)為督造材料,最有名的分別為招財女神、必打和醒。
關於龍婆登的故事二:
寺廟內有一個池塘,是廟裡和尚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水源。有一年,發生嚴重乾旱,眼看水源即將乾涸,龍婆登大師了解事情的嚴重後,便發慈心,在自己禪房內用高深的禪定能力,祈求上天降雨。
結果,沒過多久下起滂沱大雨,順利的解決旱災問題,附近的信眾都深深的感激大師的慈悲,也深深相信龍婆登大師是一位得道高僧。
在2494年時,寺廟內又發生了一次水源乾涸的危機,這時大師已經非常年老,身體也非常虛弱,大師了解到自己離開的時間已經到了,就在當年的8月30日招集廟內所有的僧人說 : 「我的孩子們,我即將離開這塵世了,請不要為我傷心,臨走前我祝福你們將來都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修行者,並永遠沉浸在佛法的喜樂中。千萬不要為我難過,也不要擔心缺水的問題」。
幾分鐘後,大師安靜的圓寂了,突然間外面行雷閃電,沒多久外面忽然下起滂沱大雨。大概一小時後,水塘的存水已裝滿,這也是大師送給世人最後一份禮物。一代聖僧便就此辭世。
龍婆登佛寶
龍婆登畢生加持的聖物不多,以醒、滅魔刀、佛祖、招財女神、必打、符通塔固等著稱,其中滅魔刀、醒和牙質招財女神都被冠以泰國第一的稱號,而塔固也被排入泰國前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