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真的很不錯!

2020-12-02 影視樂全

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在網絡上掀起了廣泛的熱議,而無可爭辯地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該電影本身製作精良帶來的良好口碑而更多地湧入到電影院觀看,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家過年時就有著非常強烈的觀影願望,主要是因為三點 :

一是我自己認可並長期保持關注的網絡大 V 們無一不是為這部精心製作的國產科幻巨製點讚叫好,而與之針鋒相對的另一批批評詆毀的聲音也沸騰在網絡上,喧囂的網上世界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的觀影激情;

二是《流浪地球》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一個我並不熟悉但近些年頻頻和他的另一部大作《三體》出現在我的視野耳邊的人,傳說中的科幻大牛!

三是吳京特別出演,吳孟達、李光潔等一批熟悉的演員都有參與,影片宣傳的中國硬科幻裡程碑之作,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英雄主義情結等十分對胃口,在春節新年熱鬧喜慶的氛圍下也十分應景。

帶著以上幾個理由,我進入影院觀看了《流浪地球》,總的感覺是真的不錯,不愧為中國硬科幻電影裡程碑之作。

我的評價標準其實很簡單,既然看的是科幻大片,首先就得有領先的超高科技、酷炫的視覺效果、新奇瑰麗的世界風景等,其次是講好故事,一硬一軟,兩方面都行就可為作品叫好。

而我所尋求的東西都能在《流浪地球》中找到。

從硬的方面來說,深沉的地下城、宏偉的行星發動機、冷冽的冰封大地、浩瀚的星空宇宙、壯觀的空間站等大場面、大設施積澱起了這部影片的磅礴大氣、壯美瑰麗,運載車、火石、機關槍、裝甲和外骨骼護甲等則為這部影片增添了機械化、工業化的厚重;

從軟的方面來看,《流浪地球》側重講述家人親情、故土情懷,為冰冷殘酷的末日世界注入了脈詠溫情,更是明知不可為而誓為之,堅持為地球人類守住希望,光明而溫暖!

整體來看,影片娓娓到來,層層推進,張弛得度,配樂很有感覺,細節也很到位,製作絕對稱得上精良,所以,在我眼中,《流浪地球》算是難得的好片。

因為這部影片,了解到了背後的團隊及他們多年來的付出,主要的人物有三位:

導演郭帆:

曾經作為青年電影人才到美國電影協會交流,回國後把目標瞄向高工業水準,一直有一個科幻創作夢想,《流浪地球》是他的嘗試。

面對拍攝國產科幻電影的難點,資金不足、科幻電影人才匱乏、技術能力達不到要求等,他和他的團隊,迎難而上,齊心協力,堅守創作國產科幻電影的初心,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為了拍好《流浪地球》,編撰了從1977到 2075年的百年編年史;

為了拍好《流浪地球》,從中科院請來四位科學顧問,解決電影中出現的物理和天體等專業問題;

為了拍好《流浪地球》,讓概念設計團隊和美術團隊的三百多人歷時十五個月完成三千張概念圖和八千張分鏡圖。

郭帆為這部電影準備了10年,劇本籌備加拍攝四年, 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100000延展平米實景搭建才成就了這部科幻巨製。

他說 :

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做,通過我們的嘗試,可以為中國科幻電影積聚人才,他們有了這次的經驗,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火種,即使我們失敗了,將來總會有人成功。

我們的英雄不是美式的超級英雄,而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你我他,是關鍵時刻、關鍵事件當中的關鍵抉擇造就了英雄,是英雄的行為讓他成為英雄。

要想得到未曾得到的東西,就要做未曾幹過的事情。

監製/原著 劉慈欣

從三十年前踏進科幻的第一步,到二十年前寫出《流浪地球》,再到成為監製帶著中國科幻電影踏上冒險之旅,作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頂級水平,他的小說為改編後的《流浪地球》電影注入了靈魂。

特別出演 吳京

零片酬接演,在影片因為投資出現問題而前途未卜時,只因看到製作團隊的堅持與努力,想支持中國科幻一把,甘冒風險投入資金助力。回想自己曾經因為夢想拍攝戰狼的艱辛,愈發為這群有夢想有情懷有擔當又執著的電影人感動。

吳京說,只願他們在將來遇到類似有夢想、執著而又努力的投身中國電影發展進步的電影人才時,也能向他們施以援手。

三個人分工不同,角色不同,相同的是做好中國科幻電影事業的初心,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團隊秉承著認真、負責、專業、細緻的態度,懷著推動中國硬科幻電影事業前進的夢想,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講好中國故事,傳揚中華文化。

當一群人有夢想、有情懷、有擔當,踏踏實實做事時,成功必定就在不遠處。

2019己亥豬年,新年更有新氣象,《流浪地球》的成功不僅於中國科幻電影事業有貢獻,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成功將激勵每一個春節休假結束後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們,為了身邊愛我們以及我們所愛的人,要擔當起肩上的責任,努力勤懇做事,有道義,充滿使命感。

吳孟達說:

一個國家沒有經濟、社會、技術上的強大,拍不出真正的硬科幻電影。接到劇本時很懷疑真的是中國原創?確定的確是中國人自己的硬科幻後,拼死也要拍成!

趙今麥說: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最後流浪成功了嗎
    在喜劇片佔據的春節檔能看到國產科幻元素的片子,令人欣喜,科幻迷的大愛,本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原著,故事很有新意,與以往逃離地球尋找其他生存的影片不同,而是帶著地球一起遠走高飛,逃離太陽系,也是末日災難片。最強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看之前就說,如果這部片子分數能對得起觀眾,那《三體》就有希望!嗯,看了以後我能確切的說,我現在很期待《三體》!《流浪地球》 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2019也稱為中國科幻片的元年!網友們對它的吹捧力度可以說很強大了!不過,觀後感的確不錯特效漲價了,至少不是5毛錢了!畫面感超強,而且還挺震撼,情節波動還是能帶動人心的。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能超戰狼嗎?
    流浪地球上映5天票房累計超12億,成吳京第二個爆款之作,按目前的趨勢打破戰狼2的票房記錄也是有可能的。這部中國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數據,《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億,截止發稿累計票房9.01億,目前貓眼評分9.3分,豆瓣評分8.1分。
  • 個人預測《流浪地球》票房可超百億,對《流浪地球》的觀後感
    本來想休息一段時間再繼續寫關於《三體》的文章,正好昨天看了《流浪地球不過對觀眾來講倒是老幼鹹頤,算節日裡的合家歡影片;2、視覺效果方面:總體很不錯,超出觀眾的預期,不過個人認為原著中的太陽膨脹成紅巨星,然後氦閃,直接變成個白矮星的情節以及原著中「我的父親」隨地球近地軌道護航艦隊使用熱核炸彈和反物質炸彈阻擊小行星帶的情節如果也能在大銀幕上呈現,視覺效果會更震撼;
  •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
    流浪地球的可能性:當太陽系走向坍縮,地球也成為了流浪的飛船在之前我們也看到過不少劉慈欣的作品,那裡面有一部特別的突出,它描繪了一個叫做流浪地球的概念。它描繪的是在未來的世界,整個太陽系將會發生坍縮,太陽生命走向盡頭,而我們的原本的生命結構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 《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一個中國電影,在爛番茄上擁有73%的新鮮度,已經相當優秀,甚至在所有硬科幻中電影中也並不低(銀翼殺手2049為89%,攻殼機動隊原版96%),雖然聽上去與曾經的名作相差甚遠,但作為中國第一部正式的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無疑開了一個好頭,為國產科幻片的後續發展起到了相當不錯的作用。
  • 《流浪地球》異常火爆,十二年前的同款類型《太陽浩劫》,也不錯
    同樣是「拯救地球」的話題,同樣是口碑兩極化的狀況。看著《流浪地球》,我不止一次地回想起它——《太陽浩劫》「流浪地球」是太陽逐漸膨脹吞噬太陽系,所以人類計劃了一個千年逃亡,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太陽浩劫」是太陽逐漸衰竭,一艘太空船帶著全世界核資源組成的炸彈,飛向太陽,計劃重新點燃太陽。
  • 《流浪地球》影評:地球可以流浪,但靈魂需要安放
    在幾個月前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照和宣傳片,多少放下心來,至少在特效和場景上已經很接近讀者心中的在"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中地球的景象了。大年初一就去看了Imx巨幕廳,在特效技術上<流浪地球>呈現出現階段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水平,很多場面震撼到我了,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不為過,但用"經典"、"偉大"這樣的詞來形容著實遠遠達不到。編劇在改編中基本只保留了流浪地球這個概念的設定,其他的情結做了大幅的刪改。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在今年大片雲集的春節檔《流浪地球》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以黑馬之勢逆勢殺出,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冠《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昨天,終於去看了好評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非常震撼和感動,宏大的敘事格局,炫目的特效製作,還有觸動內心的情感大戲……但是,當我找到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讀過之後,卻發現,電影和原著實在是差異太大。相比電影的煽情,原著實在是太冷靜和理性了。讀著讀著,竟然讓我細思極恐。
  • 這樣的地球,我怎麼忍心你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經過半個小時的「流浪」,我準時浪進了被暖氣烤的暖洋洋的電影院的不起眼的角落裡(12座,最靠邊那個),靜靜的等著流浪地球的放映,為了親眼見證這顆噗溜噗溜的球球究竟要流浪到何方
  • 地球可以利用木星進行加速嗎?《流浪地球》真的可以實現嗎?
    流浪地球的目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有4.2光年,也就是《三體》中三體星系的原形,劉慈欣的科幻思想總是充滿了「悲觀地球論」,認為地球總有一天會滅亡,不管是被太陽吞沒,還是被外星文明侵略,地球總是被動挨打的。
  • 《流浪地球》重映版票房平平,《流浪地球2》還能創造神話嗎?
    儘管新增加了11分鐘的內容,《流浪地球》重映版兩日累計票房卻僅為120萬,雖然,這跟片方推出的是惠民版有關,但這樣的票房成績,算不算為正式定檔2023年的《流浪地球2》敲響了警鐘?吳京、劉德華、萬茜都有望加盟,但《流浪地球2》還能爆嗎?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流浪地球2》命運會如何?無論從市場、口碑、工業規模來看,《流浪地球》都已經成為目前國產科幻的頂級IP,但系列的第二部,也許才會最終決定該系列在中國電影中的歷史定位。
  • 流浪地球:請大家好好看我!
    ,其中最在風口浪尖的就是:流浪地球。開始的時候飛馳人生一直佔據榜首,後來慢慢被流浪地球超越。流浪地球為中國電影增添了色彩,科幻。其他之類的營銷手段都是其次的。好看才有人買帳,不好看,再怎麼宣傳也沒用。流浪地球的突然大火,在全球掀起波浪(和當初的戰狼2一樣,吳京也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賞)在美國(因為很多人喜歡拿美國作為標杆)流浪地球也非常火爆,電影票房是中國在美上映第一,至今為止。很多美媒也不惜讚美之詞。
  • 《流浪地球》與《妖星哥拉斯》
    也不知道是誰這麼有才,居然與院線同步,把時下很火的《流浪地球》和《瘋狂外星人》種子直接在微信圈發布,我也就通過投影躺在沙發上一口氣把這兩個電影都看完。雖然《流浪地球》和《妖星哥拉斯》這兩個電影的名字完全不一樣,其中的人物關係以及事件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故事核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就讓人感到對《流浪地球》創作團隊頗為匪夷所思了,究竟是「純屬巧合」還是「意外撞車」?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如果地球真的去流浪了,你的專業能幹點啥?
    作為充實無比的寒假,賀歲檔電影絕對不可錯過,而熱度最高的,莫過於《流浪地球》了。畢竟《流浪地球》上映13天,就已經超過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的第二名了。相信大家對於熱映的《流浪地球》並不陌生。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流浪地球》最新票房統計 吳京流浪地球實時票房
    《流浪地球》最新票房統計 吳京流浪地球實時票房  點擊  剛剛,《流浪地球》躍居影史票房第二!前方僅剩《戰狼2》!根據貓眼票房專業版,2月17日13:00,上映13天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36.58億元,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
  • 是「流浪地球」還是「太陽浩劫」?
    上影君在這先友情提示:日暈好看,但陽光刺眼,看的時候最好不要直視,要找個有利位置或者物品遮擋下哦~今年各種神奇的自然變化,加上網絡上的另一個「瓜」,讓上影君就想起了去年春節檔爆火的電影《流浪地球》。在《流浪地球》中,唯一的反派估計就是「木星引力」,所有人眾志成城對抗自然,換得地球存亡。
  • 你是來搞笑吧《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看完電影後我本來是想給10分來的,萬事都有個可是嘛,你們是吱道的;可是後來榮老衲算一下,不對啊,所以只能給一分。唉,希望流浪地球的粉絲不要來打我啊!我也不是有意的,事出有因嘛,實在不是我瞎說。原諒這個世界水軍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