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於在孩子面前說出真實的感受,甚至自我揭露嗎?

2021-02-18 許添盛


▶每天的生活,都是靈魂的精心創造◀

在孩子面前做最真實的父母吧!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靈界的訊息》

文字整理|林曉玲

編輯 | 麥田心靈

圖片|來自網絡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媽媽有某種感覺,孩子就會受影響。比如,孩子覺得:「當我跟別人講話時,我覺得自己是個笨蛋。」這是因為媽媽有這種感覺,因為媽媽沒有處理好自己內在的自卑,孩子就會受這個觀念的影響。

所以,我常講,要幫助你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你們的內在。比如,當你說:「我怎麼鼓勵我的孩子?」「我怎麼幫我的孩子走出他的道路?」這都不是真正的幫助。唯有真的開始回來面對你自己,才是真的幫助你的孩子。因為孩子會演出你內心潛藏的負面的自己。比如,剛才講的那位媽媽,她跟她先生說話的時候感覺她自己是個笨蛋,結果她的孩子也會有這種感覺。

在此,我想教各位怎麼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其實,你們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話,包括你和孩子說:「孩子,你要堅強。」「孩子,你要多肯定自己。」「孩子,你要有信心。」各位,這種話講久了沒有用,孩子會說:「你又來那一套了!知道你去上了身心靈的課,回來要跟我講鼓勵的話,因為老師說你要多講正面的話。」

我教各位跟孩子溝通,第一句話要說:「其實,不是只有你自卑,媽媽老實告訴你,我比你還自卑。」你要開始學習在孩子面前剖析吐露你真正的內心。過去,我們都顛倒過來,告訴孩子:「你不用害怕自卑,媽媽克服了自卑,爸爸克服了自卑,我來教你怎麼克服自卑。」結果是三個字:沒有用!而且也沒有力量,因為你根本沒有真的克服,你只是想教他怎麼克服。

如果你跟你的孩子說,你是如何如何的自卑,你跟他分享:「媽媽知道你為什麼常覺得一山還有一山高,其實,老實告訴你,媽媽內心比你更自卑,媽媽比你更焦慮。你不要說你宅男,其實媽媽也認為自己根本走不出去。」如果你能在孩子的面前說出你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你才有可能跟孩子真正交心。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父母會鼓勵孩子,會跟孩子說:「你放心,我也克服過。我以前是怎麼樣怎麼樣,現在我已經變得很好了。我以前曾經也失敗過跌倒過……」講這些東西沒什麼用。

所以,我認為親子溝通,說一大堆外在的東西沒有用,而是你能夠在孩子面前說你真實的感受,然後剖析你自己,甚至自我揭露。比如說,上課的時候,同學說:「我很害怕。」我會說:「太正常了,許醫師也很害怕,我比你還害怕,任何時候我都很害怕。」當你這樣子去說的時候,有很真實的自我面對。當你的孩子真的感受到你願意跟他說內在的感受,而不是講那些安慰的話、鼓勵的話、外在的話,他就能夠真的接受。

所以,當我們越學習賽斯哲學思想,就越能更好地面對家人的溝通。比如,夫妻溝通,以前我們的溝通方式都是指著別人:「你的問題,你外遇、你不負責任、你喝酒、你不陪孩子……你怎麼不改變?」現在我們知道一定要從我們自己願意說出真心的感受,說出我們內在的感覺,甚至在你的孩子面前能自我揭露,去剖析你的內心。這種方式會有神奇的效果。

比如說外遇問題,不管夫妻雙方哪一個有外遇,如果第一句話說:「這件事我也不能完全怪你,畢竟我們之間情感的疏離已經很多年了。」這句話就開始良性的溝通了。接著:「畢竟外遇也不完全是你的錯,其實那也是我潛意識創造出來的。」

可是,通常人在吵架的時候,好像拼命想鞏固自己的立場,拼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把錯推給別人。可是,如果你一直鞏固自己是對的,一直指責全是對方的錯。對方最後會說:「好了,好了,對的都是你,錯的都是我!」然後,「嘭」一聲,門一甩出去了。這種溝通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讓情況更糟糕。

各位,你發現沒有?我們所有的吵架模式都是這樣子:我們儘量想把錯推給對方。其實,這不是溝通方式,其實是想鞏固自己,鞏固你覺得自己沒有錯。

身心靈的學習不是這樣溝通的,而是真的先回來面對自己,甚至開始慢慢地自我揭露。在孩子的面前,跟他講:「是的,我們當初真的忽略了你的感受。」甚至你也可以跟他講:「在媽媽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的感受從來沒有人在乎過啊!媽媽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在乎你的感受。媽媽忙三餐,媽媽心裡有很多的不平衡,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嫁到爸爸這個家,你爸爸這樣對我,奶奶也這樣對我,在這個家我是被歧視的,是自卑的。我只有努力地做,才證明我是有用的。所以,當我在氣你們的時候,其實那是因為我自卑,是因為我心裡不平衡。我已經很辛苦地在為這個家努力了,你們再表現不好,那我怎麼辦?」

當你們真的面對你們內在的時候,整個家的能量就會改變。當你觸到每一個內心深處,尤其是自卑的因素,通常父母親的自卑會影響到孩子的內在。

比如,你不要覺得你先生或你爸爸不負責任,你是負責任的。這樣,你卻是最令人討厭的。因為你一邊負責任,一邊抱怨。因為你同時不斷地訴苦,同時不斷地負責任,告訴你的孩子要認真要努力,同時你把自己展現得讓人討厭你。

比如,你不要覺得你是受害者,你不要覺得公公婆婆對你不好,你不要覺得都是你在做,都是你在付出。這樣你只會成為另外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你不要以為你做得多,你不要以為人家不負責任,你不要以為你付出得多,你比較辛苦,你就一直在那裡抱怨,沒有用的。有時候,大家會覺得寧願你什麼都不要做,不要抱怨。

所以,當你真的面對你內心,你的內在會改變。今年整個賽斯家族的每個家庭都要改變,在家庭裡你們開始說出內在的感受。說出真實內在的感受不是去責備別人,也不是讓人覺得是他的錯,而是你能真的溝通你內在真實的感覺。

  如果這篇文章打動了你,你可以: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發送給

                        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關注訂閱號,精彩內容再

                       也不會錯過。

麥田心靈致力於將許添盛心靈動力學,以及源自美國的賽斯哲學體系的專業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專業、溫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個人的身心靈整體健康成長!

愛的傳遞,愛的讚賞!!!

相關焦點

  • 在揭露社會陰暗面前,選擇趨炎附勢還是敢於說真話?時代需要後者
    你是否捫心自問過,自己生活中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人嗎?社會陰暗面對於多數人來說,可能是災難!一:生活在浮躁的社會,不講真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也並不可悲。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人們很難有講真話的機會;例如,愛人並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是我們只能違心地對他說「你是這個世界最漂亮的」,不是麼?又如,我們經常在交往中總會善意地恭維別人,其實自己心中怎麼想,自己明白;再如,我們在社會中難免有求人辦事的時候,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心中雖然憋屈,但是又能怎麼樣?
  • 這6句話,可以讓你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在愛情中容易溝通
    相互了解,不只是了解表面上的需求,對方的想法、感受、心理的需求你也得了解。而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和需求,對方了解了,會用正確愉快的方式對你,彼此都愉快了。在戀愛初期,還沒有那麼了彼此的時候,這樣溝通更好。但很多時候,往往一方自以為是的付出,並不是對方想要的。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渾身充滿正能量,而是敢於做真實的自己
    事實上,內心強大的人,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敢於做真實自己。當一個人敢於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內心不會糾結,更不會內耗,而是渾然一體,行雲流水,自由自在,渾身充滿著魅力。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其實就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如果我們總是耿耿於懷自己的不完美,我們就會變得敏感,自卑,多疑,甚至看不起自己。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事實上就是看到真實的自己。不要給自己隨意貼標籤,比如,不要隨意認為自己懶惰,亦或愚蠢等否定自己的負面詞。
  • 一部電影揭露人性的醜惡,你的孩子真的安全嗎?
    電影《素媛》劇照《素媛》是一部由韓國真實案件拍攝的電影。這部電影赤裸裸揭露了人性的醜惡,可能你眼中憨厚老實的鄰居、博學多聞的老師,背地裡卻是一個個不折不扣的變態。也許你看不穿他們的本質,搞不清他們的想法,但你能做的是保護好孩子,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防範於未然。
  • 父母情緒不好,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你曾經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嗎?情緒失控時,你在孩子面前崩潰大哭過嗎?電視劇《白色月光》中,妻子張一目睹丈夫張鑫出軌後,一邊開著車一邊哭泣。女兒笑笑坐在車後,看著媽媽哭泣的側影,感受著車內的低氣壓,也跟著哭了起來;陷入情緒裡的張一對孩子說:「笑笑,你別哭了好不好……你聽話好不好?先別哭好嗎?」
  • 夫妻感情破裂甚至離婚,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敢於面對
    從這兩對夫妻身上明顯的看出,夫妻雙方感情破裂,甚至離婚後,兩人是怎麼看待彼此的?很多夫妻感情破裂以後,徹底的把對方拉黑,甚至從對方的世界中消失,此生都不再相見。這樣的方式真的是面對離婚最好的方法嗎?絕對不是,這是逃避現實,不敢面對過往,一輩子都會活在這段失敗婚姻的陰影中。當夫妻雙方感情破裂,甚至離婚以後,雙方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敢於面對。
  • 第一次被告白你有什麼感受?三個女人說出了真實經歷
    愛情是從告白開始的嗎?我想應該是的,能夠鼓起勇氣去告白說明這個人在行動者的眼裡很重要,重要到他忘了如果被拒絕的尷尬,忘了會對他產生的影響和大眾的眼光,只是想向那個喜歡的女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愫,別的一些好像都無所謂了。所以,作為女生的你又被告白過的經歷嗎?當時是什麼感受呢?再一次回想起被告白的場景是什麼感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女人的真實經歷。
  • 喜歡陳卓璇,因為真實有野心,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可能也是我私心吧,但是我特別喜歡那種表情到位的,陳姐單獨vocal可太厲害啊,剛跟同學吐槽說,沒有之前許靖韻那樣舞臺的時候,陳姐就出來了,那個表情有點傲嬌,我可太愛了啊,這絕對是最強了啊(沒有說希林和王藝瑾不好的意思,只能說她倆決賽都選曲比較失敗,希林唱的時候我滿臉問號,決賽不應該炸一點的舞臺嗎)
  • 《雲娃娃》:以童趣的角度,探究孩子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的意義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孩子普及,這個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外貌、膚色、個性特點都是不同的,並告訴他,你就是其中的一種人,你身上有自己的優點長處,所以你要接納自己,自信一點。家長還要經常與孩子談論他的特點,強調他的優點,並告訴他,所有人都很喜歡他,讓孩子感受到大家對他的喜愛。
  •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隨著世界經濟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旅遊也成為了當下人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很多人不僅喜歡境內玩,而且對境外也開始嚮往。說到這,大家就會問: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聽聽去過的人們說出的真實感受。臺灣位於我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有著3.6萬平方千米的面積,是中國第一大島。在不少人眼中,臺灣經濟發達,被稱之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 叛逆的孩子怎麼管,你可以真實表達,但不能有要求
    我們也許【活得很踏實,但是從來不真實】,用一句話說就是:苦死不說出,弱死不認帳!但是我們這樣的狀態去與孩子相處,往往對孩子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適得其反!同樣身為70後的我一直認為:身為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核心就是——守護並喚起一個人的自由意志,讓孩子成為自我覺醒的個體。當你也是如此去想的時候,並且深深認同時,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行為不過就是不符合你的標準而已。
  • 傳祺GS7真的好嗎?行駛15520公裡,車主說出了真實感受
    大家好,我是傳祺GS7駕車者,現在行駛15520公裡,本期為各位帶來《傳祺GS7真的好嗎?行駛15520公裡,車主說出了真實感受》。如今汽車市場此起彼伏,時光一去不復返,購車者對車的需求有了新的定義,成功的汽車品牌總是持久的。
  • 在孩子面前吵架了,有什麼補救措施嗎?
    孟媽曾看過一個對3000名學齡兒童的心理調查,有一條是:「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回答最多的一條是:我害怕爸爸媽媽吵架,他們吵架的樣子好兇!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夫妻吵架,孩子是什麼感受?成年人的爭吵不管誰贏了,輸掉的都是孩子。
  • 4幅漫畫提醒中國父母:你有多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知乎有一個問題:跟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最高贊的回答說,當父母的話語讓她難受時,她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父母會直接反駁:你想多了吧,至於嗎?她說當時的感受就是很絕望,不被理解,還被否定。如果給你這樣感受的人是朋友,不來往就好了;如果是男朋友,分手就行了;但是那個人是你的父母,這輩子都斷不開關係的人。
  • 不要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愛情
    在此情況下,建立在毀滅之上的婚戀能夠如願幸福下去嗎?正如魯迅在《傷逝》中形容涓生與子君之間的愛情:「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對於這份感情的自行結束,簡·奧斯汀在給姐姐的信件中傾訴道:「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湯姆·勒弗羅伊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這種忍痛割愛的抉擇,源自她身陷感情時依然保持的一份理智,也是對自我的堅守。
  • 《亮劍》:敢於亮劍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很多必須堅持原則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候,如果你能夠敢於亮劍,堅持自己的原則,你就是一個值得別人尊敬的人。書中的主人公李雲龍就是一個敢於亮劍的人。第一次點題,是李雲龍和趙剛之間的對話。
  • 心理學:你內心想要強大,必須學會敢於「得罪他人」!
    越是敢接受人生的不確定和尊重自己感受的人,內心反而更加真實和強大。相反那些不斷壓抑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人經常在關係中活得畏畏縮縮,最終一生都委屈至極。我們常常說"不打不相識",就是兩個人不斷產生衝突後摸清對方的心理底線,這樣相處更加真實和輕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把最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心理界限就是我接受什麼,我不接受什麼。而這一點,你只有大膽表達出來,別人才會知道你的心理界限在哪。
  • 孩子「自我迷失」?教會孩子拒絕,比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表達需求時經常遭到打壓和拒絕如果孩子在表達情緒時,經常被家長忽視,孩子的日常需求經常遭到打壓和拒絕時,認知尚未完整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對自己的誤區,不再願意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長此以往,孩子會自覺地配合父母的想法,隱藏真實的自我意識。學不會拒絕的孩子,會受到什麼影響?研究表明,許多「老好人」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養成的習慣。
  • 《延禧攻略》中四個女人揭露了這些生活真相
    劇中的女人都是揭露的赤裸裸的生活真相。皇后那拉氏問,為什麼你能夠輕而易舉地贏得皇上的愛呢?魏瓔珞的回答是愛不要說輕易說出口,先說出口的人就已經輸了。但是我覺得魏瓔珞能夠有善終的最大原因是她敢於做自己。在紫禁城中,失去自我這是皇后的一大錯。她跳樓前曾說,「失了真正的自己,做了牽線木偶,期望得到皇上的愛,此為一錯。」所以富察皇后是非常認同魏瓔珞做真實的自我。
  • 阿米爾汗:一個敢於揭露社會黑暗一面的演員
    阿米爾汗,印度演員,被人們稱為印度良心相信大家對阿米爾汗的認識應該是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當中,主人公蘭徹敢於打破傳統的教育體制,鼓勵人們要大膽創新,他的好友法漢和拉杜也是在他的鼓勵之下,勇敢地走上自己想走的路。